[原创] 走过蹉跎(教师节征文)
2022-01-14叙事散文后村别调
时间(年) 工资(元)
1966 29
1976 34
1984 67
1986 101
1987 108
1988 157
1989 177
1990 186
1991 208……
时间(年) 工资(元)
1966 29
1976 34
1984 67
1986 101
1987 108
1988 157
1989 177
1990 186
1991 208
1992 245
1993 291
1994 473
1995 502
1996 561
1997 656
1998 788
1999 980
2001 1020
2002 1347
2003 1472
2004 1595
这是我从爸爸的笔记本中找到的第一手资料。这也是一个默默贡献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一辈子的生命轨迹。他是个细心的人,无论是做父亲,丈夫还是教师,他都具备着耐心细心爱心这三颗璀璨的宝石。 他本来是个公子哥,他小时候的照片甚至比我小时候的照片还要奢侈,布艺的沙发,背带裤,毛线外套,牛皮鞋……那些都是留洋回来的爷爷亲自拍的杰作。可惜爷爷很早就将他深爱的人丢下,被痨病带走了。奶奶,这个当年江南蚕桑女子学院毕业的一个柔弱的女教师,用那几块大洋的薪水,坚强地支撑起了这个四口之家。
奶奶,我仿佛看见你被爱戴你的学生簇拥着问问题时候的笑容,听到你无数个寂寞的夜晚呼喊爷爷的梦语,为三个孩子缝补衣服的油灯,被不懂事的学生推到大街上游行时候的泪水,糊涂的女儿写给你的断绝往来和一切关系的信笺,牛棚里四面八方的寒风,节省下来给正在长个子的儿子的锅巴,你自己身上的又硬又重的破棉衣……还有最后的一幕一定要提起,那就是你81岁去世的那一年,自发跪在你的灵车边为你送行的学生队伍,他们有的早就两鬓花白,都一个个哽咽不成声,其中包含着伤心,爱,感怀,和为曾经落在你身上那鞭子的内疚…… 爸爸是在66年参加了工作,在师范毕业之前以“破四旧”“大串联”的红卫兵身份免费去北京看到了毛泽东,天安门,也和同班同学的妈妈在火车上抓虱子的时候建立了很深的革命爱情。他们义无返顾地响应号召主动去了最远生活最困难的偏僻乡村,一个叫牛埠在最后一级地图上都放不上一个点的地方。妈妈和他是同班同学,也被分到了另外一个乡村小学,开始了他们两地分居的教师生涯。 10年内他们的工资一直是29元。他们自己编写课本和教学资料,义务为农民扫盲,参加各种劳动,送走了一批批的学生,又迎来了一拨拨的新面孔,孜孜不倦地贡献着青春,也享受着作为一个教师的幸福。妈妈告诉我,在这几年中,爸爸妈妈举行了最简单的婚礼,两张和在一起的单人床,放到一起的瓷缸,饭盆,脸盆,几个长板凳,糊了些报纸的墙头,就在这样的地方我们三个姐妹陆续来到了这个世界。第一个出来的姐姐,是最苦的。妈妈说只休息了40天就要去上课了,爸爸又在很远的另外一个学校,没有多余的钱去请看孩子的老奶奶,又不能背着孩子去上课,妈妈只好把那么小的她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上完课赶紧跑回来,但她有时候已经哭得喉咙哑掉,而且眼泪都流到了耳朵里,引起了中耳炎,至今还影响着她的听力。冬天的时候更是尿布都变成了冰块。 而我就幸运得多了,妈妈和爸爸终于承蒙组织的同情,被安排到了一个学校。他们就把工资放到了一起,统筹安排着。爸爸的29元,赞助一点给他的妹妹弟弟读书,还有一部分用在对外交流中,例如请客吃饭,同事结婚送礼,等等,妈妈的29元呢,专门请了一个看我的老奶奶,8元钱一个月,10元钱伙食费,6元钱添置生活必须品,妈妈有一件5元钱的大衣,还是呢子面料的,一直穿到了姐姐身上也没有坏掉。另外他们还每个月存5元钱。到年底的时候买了一台红波牌收音机。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教师的工资上调到了34元。这是10年来的第一次调整,教师们已经等得太久了。这些钱中有一部分爸爸妈妈都用在了扎给敬爱的周总理花圈上了。那一年我们家又多了一张口。虽然一个星期才能吃到一次带荤的菜,一年才有一件新的蒙在棉袄外面的花罩衣,一年才有一双第一次穿得时候会很疼,以后却越来越松的搭袢布鞋……但我们没有觉得苦,妈妈在学校外面的空地上种了些新鲜的蔬菜,还有红豆之类的东西。我还可以用本子去换学校外面农村孩子的蚕豆吃。我那时候拍了好多的毕业照,因为学生们毕业的时候我总是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拍,蹲在最前面,有时候还是光屁股的,或者正在吃棒冰。那些学生的打扮都是几乎一样的,特别是女生一样的麻花辫子,一前一后那么搭着。 84年工资又翻了一番,爸爸指着他的小记帐本兴奋地告诉我,这可是个大年头。奥运会上中国露脸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教师的工资表上。妈妈带着妹妹和姐姐去了大上海过了暑假,而我和爸爸在一起留在了那个空荡荡的学校。我学会了洗衣服而爸爸学会了梳辫子。妈妈回来的时候是个我不认识的漂亮城里人了,烫了头发,妹妹和姐姐都穿着的确良的绣花衬衫,剪得是日本童话发型。只有我还是套着一件领空大得经常要从肩膀掉下来的汗衫,顶着两只一高一低的辫子。妈妈很快地把很多新潮的理论都传给了别的女教师,大家都穿起了喇叭裤,剪掉了长辫子。 后来七五计划的几年中,几乎每年的工资都变化着,生活也蒸蒸日上。作为一个教师家的子女,我一直是自豪的。我寄宿在外地的高中和大学生活都是一直衣食无忧,到月都会有一笔固定的生活费用。 自从1985年教师有了自己的节日,我家里的书橱上有很多教师节的礼物,有教委发的,公社给的,学校奖励的,当然更多的是学生送的,我真羡慕爸爸妈妈,他们那时候的学生对老师的爱,是浩瀚的发自内心的,快20个教师节了,每年都会寄贺卡,那发信的地址却一直在变化着,县城,大学,大都市,南方,外国……无论这些学生在那里,每当教师节的时候,他们无论再忙总会想起,在安徽一个叫无为县的地方,有个老师,不仅教给了他们知识,还教会了他们怎么做人……
1966 29
1976 34
1984 67
1986 101
1987 108
1988 157
1989 177
1990 186
1991 208
1992 245
1993 291
1994 473
1995 502
1996 561
1997 656
1998 788
1999 980
2001 1020
2002 1347
2003 1472
2004 1595
这是我从爸爸的笔记本中找到的第一手资料。这也是一个默默贡献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一辈子的生命轨迹。他是个细心的人,无论是做父亲,丈夫还是教师,他都具备着耐心细心爱心这三颗璀璨的宝石。 他本来是个公子哥,他小时候的照片甚至比我小时候的照片还要奢侈,布艺的沙发,背带裤,毛线外套,牛皮鞋……那些都是留洋回来的爷爷亲自拍的杰作。可惜爷爷很早就将他深爱的人丢下,被痨病带走了。奶奶,这个当年江南蚕桑女子学院毕业的一个柔弱的女教师,用那几块大洋的薪水,坚强地支撑起了这个四口之家。
奶奶,我仿佛看见你被爱戴你的学生簇拥着问问题时候的笑容,听到你无数个寂寞的夜晚呼喊爷爷的梦语,为三个孩子缝补衣服的油灯,被不懂事的学生推到大街上游行时候的泪水,糊涂的女儿写给你的断绝往来和一切关系的信笺,牛棚里四面八方的寒风,节省下来给正在长个子的儿子的锅巴,你自己身上的又硬又重的破棉衣……还有最后的一幕一定要提起,那就是你81岁去世的那一年,自发跪在你的灵车边为你送行的学生队伍,他们有的早就两鬓花白,都一个个哽咽不成声,其中包含着伤心,爱,感怀,和为曾经落在你身上那鞭子的内疚…… 爸爸是在66年参加了工作,在师范毕业之前以“破四旧”“大串联”的红卫兵身份免费去北京看到了毛泽东,天安门,也和同班同学的妈妈在火车上抓虱子的时候建立了很深的革命爱情。他们义无返顾地响应号召主动去了最远生活最困难的偏僻乡村,一个叫牛埠在最后一级地图上都放不上一个点的地方。妈妈和他是同班同学,也被分到了另外一个乡村小学,开始了他们两地分居的教师生涯。 10年内他们的工资一直是29元。他们自己编写课本和教学资料,义务为农民扫盲,参加各种劳动,送走了一批批的学生,又迎来了一拨拨的新面孔,孜孜不倦地贡献着青春,也享受着作为一个教师的幸福。妈妈告诉我,在这几年中,爸爸妈妈举行了最简单的婚礼,两张和在一起的单人床,放到一起的瓷缸,饭盆,脸盆,几个长板凳,糊了些报纸的墙头,就在这样的地方我们三个姐妹陆续来到了这个世界。第一个出来的姐姐,是最苦的。妈妈说只休息了40天就要去上课了,爸爸又在很远的另外一个学校,没有多余的钱去请看孩子的老奶奶,又不能背着孩子去上课,妈妈只好把那么小的她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上完课赶紧跑回来,但她有时候已经哭得喉咙哑掉,而且眼泪都流到了耳朵里,引起了中耳炎,至今还影响着她的听力。冬天的时候更是尿布都变成了冰块。 而我就幸运得多了,妈妈和爸爸终于承蒙组织的同情,被安排到了一个学校。他们就把工资放到了一起,统筹安排着。爸爸的29元,赞助一点给他的妹妹弟弟读书,还有一部分用在对外交流中,例如请客吃饭,同事结婚送礼,等等,妈妈的29元呢,专门请了一个看我的老奶奶,8元钱一个月,10元钱伙食费,6元钱添置生活必须品,妈妈有一件5元钱的大衣,还是呢子面料的,一直穿到了姐姐身上也没有坏掉。另外他们还每个月存5元钱。到年底的时候买了一台红波牌收音机。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教师的工资上调到了34元。这是10年来的第一次调整,教师们已经等得太久了。这些钱中有一部分爸爸妈妈都用在了扎给敬爱的周总理花圈上了。那一年我们家又多了一张口。虽然一个星期才能吃到一次带荤的菜,一年才有一件新的蒙在棉袄外面的花罩衣,一年才有一双第一次穿得时候会很疼,以后却越来越松的搭袢布鞋……但我们没有觉得苦,妈妈在学校外面的空地上种了些新鲜的蔬菜,还有红豆之类的东西。我还可以用本子去换学校外面农村孩子的蚕豆吃。我那时候拍了好多的毕业照,因为学生们毕业的时候我总是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拍,蹲在最前面,有时候还是光屁股的,或者正在吃棒冰。那些学生的打扮都是几乎一样的,特别是女生一样的麻花辫子,一前一后那么搭着。 84年工资又翻了一番,爸爸指着他的小记帐本兴奋地告诉我,这可是个大年头。奥运会上中国露脸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教师的工资表上。妈妈带着妹妹和姐姐去了大上海过了暑假,而我和爸爸在一起留在了那个空荡荡的学校。我学会了洗衣服而爸爸学会了梳辫子。妈妈回来的时候是个我不认识的漂亮城里人了,烫了头发,妹妹和姐姐都穿着的确良的绣花衬衫,剪得是日本童话发型。只有我还是套着一件领空大得经常要从肩膀掉下来的汗衫,顶着两只一高一低的辫子。妈妈很快地把很多新潮的理论都传给了别的女教师,大家都穿起了喇叭裤,剪掉了长辫子。 后来七五计划的几年中,几乎每年的工资都变化着,生活也蒸蒸日上。作为一个教师家的子女,我一直是自豪的。我寄宿在外地的高中和大学生活都是一直衣食无忧,到月都会有一笔固定的生活费用。 自从1985年教师有了自己的节日,我家里的书橱上有很多教师节的礼物,有教委发的,公社给的,学校奖励的,当然更多的是学生送的,我真羡慕爸爸妈妈,他们那时候的学生对老师的爱,是浩瀚的发自内心的,快20个教师节了,每年都会寄贺卡,那发信的地址却一直在变化着,县城,大学,大都市,南方,外国……无论这些学生在那里,每当教师节的时候,他们无论再忙总会想起,在安徽一个叫无为县的地方,有个老师,不仅教给了他们知识,还教会了他们怎么做人……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