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寺感通千年
2022-01-14叙事散文张卫平
感通千年的寺庙感通寺在成为寺之前,首先是山, 是水,是树与花,感通寺后来成了人:僧人与文人。而我们更喜欢的,是它的茶与水。大明风度,坐在一把削瘦而硬朗的实木椅子上,谁曾想,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承与接收,却使得兼收并蓄的大理本土文化,更加深入地……
感通千年的寺庙
感通寺在成为寺之前,首先是山, 是水,是树与花,感通寺后来成了人:僧人与文人。而我们更喜欢的,是它的茶与水。 大明风度,坐在一把削瘦而硬朗的实木椅子上,谁曾想,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承与接收,却使得兼收并蓄的大理本土文化,更加深入地融汇到秀丽的山水中,变得无比地丰润与生机勃勃。在三弦与唢呐的交织之音中,优美的诗句诞生了,动情的歌谣传遍四方,在积淀深厚的土壤上,确立着更为遥远的方向与目标,密宗示微,中原禅宗一脉愈加堂正与勃兴。茂林修竹间,香烟缭绕,一寺感通数百年。典籍诗林中,荡山叠翠处,太史名僧,高楼写韵十万言。杨升庵纵情山水,担当僧读写自然。让我们走进感通寺,走进时光无法阻隔的心灵感应与机缘,走进一个时代的文化坐标。 这里位于于苍山圣应峰麓之下,一座古寺寂静地散淡着,超然物外,了然无尘。如果我们愿意考证,我们还应当叫它海光寺或荡山寺,风生水起,鸟影轻盈,林荫小道间还可听见不绝的吟诵之声。感通寺的历史,已经感通千年――南诏初年,佛光灵现,溪水传声,林涛阵阵,东来的印度高僧李成眉将禅杖插入这片还在荒芜的土地止,禅杖马上就开展了重要抽芽,灵验异常。一座名寺的雏形在此撞响连绵不断的暮鼓晨钟。时光衍传,人杰地灵,转眼已经是我们早已到过但一起无法离开的明朝初年。现在该轮到大理本地人无极和尚来主持感通寺了。超尘脱俗的外表,精通释典梵文的才学,无愧于大理明丽山水的滋养。山感通,寺感通,人感通,一个寺院对一个地方感通着数百年。同样也是洪武十五年,大理古城正在重建后中的明媚春光,一行大理的僧人,在无极和尚的带领下向东南方向出发了,一匹白驹在官道上遥望远方,一株山茶在清悠的风中含苞待放。诗文已在无极大师的胸中,一曲《南征赋》穿越关山来到秀丽江南,入应天之府,践金陵之地。皇城之中,阔面宽目的明太祖朱元彰高居宝座,以一种惊奇的目光探询着这远方的文化使者,更想得到他身后的政治意图。这时,奇迹出现了,白马长嘶数声,山茶随之绽放(这也许是传说者有意为之的传说,当历史离我们愈近,我们就愈无法相信所有传说中的奇迹),天瑞神奇,国之吉兆,一个人声鼎沸的场面,朱元璋龙颜大喜,马嘶花放遂成为大理文化中中最有名的典故。无极和尚带着浩荡的皇恩而归,太祖亲笔题写的十八章诗句风流西南边地,犹如圣听。在以后岁月的更迭与渡过中,寺院不断地修建扩张,殿宇金壁辉煌,修行者不绝如缕,三十六柱祥瑞之烟,于古柏玉兰中气象万千,渐融进天之湛蓝。 寺院幽静,山水秀丽,如此的佛门胜地,本该于晨钟暮鼓中专注于佛法的修行,却竟引来无数风流人物,留下不朽的文化篇章。被贬的四川状元杨升庵在溪水中瞻望树影,他遇见了成为知音的大理进士李元阳。班山楼上,就时时传出著书赋诗的唱和之音,落魄的状元激情难抑,盘恒苍山洱海之间,在荡山古寺逗留二十余日,以传世之笔和一个诗人的旷世才情,校注《六书》音韵,抒怀苍洱风物。人迹罕至处的班山木楼,由此文气充溢,被一代白族硕儒,朝中太史李元阳一改而为写韵楼。崇山峻岭中的一间陋室,以至数百年书香未绝。玉兰季季幽香,寺前之清碧一溪,充满了诗词的格律。 在边关大理的风声雅韵和渔歌浓情中,明朝必将走完它的历程,交给新的时代。在慷慨悲歌中,一位反清复明的壮士唐泰,于激愤之中以法号担当出家并碾转而至感通寺,曾铸造的兵器的壮士,抛下万丈雄心,以一个和尚的方式潜心修持,终以文才高雅,诗书画三绝横亘滇西。他是否已经将战马的嘶鸣刀枪的撞击之声遗忘在了身后的山林,而专心于佛法的修行与艺术的浸润中。和尚重修写韵楼,和尚对前朝的故事充满了怀念;和尚很少下楼,和尚终日在楼上静修或吟诗作画。和尚的诗书画中尽现山河破碎,家毁国亡之痛。然而,和尚的心中还是有日月的明媚,和尚在墙上手书“一笑皆春”,这是心中不绝的希望。 和尚,无法担当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中的一切。 状元太史音韵中和,壮士高僧诗调激越;太史名僧共一楼,故人新树传绝响。在担当和尚入住感通寺大约二十年前,浙江海宁游人徐霞客就曾慕名走进古寺,品尝茶与水俱佳的感通绿茶后,兴致难平,遂将胜景名茶共记入那部旷世游记之“滇游记行之八”中,也许,当徐宏祖先生登临胜景之时,已将走过的千山万水都放置在了他疲惫而又不断产生新的渴求与冲动的身后。 如今,古柏老松迎风,担当墓塔寂照,感通寺,仍然在山林与溪流的深处进行着它独自的感通。谁又能想见当年荡山佛寺中的风流传韵,一个寺庙中所积累的丰厚的文化时空。 我们告别清寂的寺庙,回到古城之中来品尝一杯清茶吧。
(通讯:671000 云南省大理州广播电视网络信息传输中心 作者:张卫平
E-MAIL:zhangweiping123@sohu.com; 电话:0872-2236027)
感通寺在成为寺之前,首先是山, 是水,是树与花,感通寺后来成了人:僧人与文人。而我们更喜欢的,是它的茶与水。 大明风度,坐在一把削瘦而硬朗的实木椅子上,谁曾想,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承与接收,却使得兼收并蓄的大理本土文化,更加深入地融汇到秀丽的山水中,变得无比地丰润与生机勃勃。在三弦与唢呐的交织之音中,优美的诗句诞生了,动情的歌谣传遍四方,在积淀深厚的土壤上,确立着更为遥远的方向与目标,密宗示微,中原禅宗一脉愈加堂正与勃兴。茂林修竹间,香烟缭绕,一寺感通数百年。典籍诗林中,荡山叠翠处,太史名僧,高楼写韵十万言。杨升庵纵情山水,担当僧读写自然。让我们走进感通寺,走进时光无法阻隔的心灵感应与机缘,走进一个时代的文化坐标。 这里位于于苍山圣应峰麓之下,一座古寺寂静地散淡着,超然物外,了然无尘。如果我们愿意考证,我们还应当叫它海光寺或荡山寺,风生水起,鸟影轻盈,林荫小道间还可听见不绝的吟诵之声。感通寺的历史,已经感通千年――南诏初年,佛光灵现,溪水传声,林涛阵阵,东来的印度高僧李成眉将禅杖插入这片还在荒芜的土地止,禅杖马上就开展了重要抽芽,灵验异常。一座名寺的雏形在此撞响连绵不断的暮鼓晨钟。时光衍传,人杰地灵,转眼已经是我们早已到过但一起无法离开的明朝初年。现在该轮到大理本地人无极和尚来主持感通寺了。超尘脱俗的外表,精通释典梵文的才学,无愧于大理明丽山水的滋养。山感通,寺感通,人感通,一个寺院对一个地方感通着数百年。同样也是洪武十五年,大理古城正在重建后中的明媚春光,一行大理的僧人,在无极和尚的带领下向东南方向出发了,一匹白驹在官道上遥望远方,一株山茶在清悠的风中含苞待放。诗文已在无极大师的胸中,一曲《南征赋》穿越关山来到秀丽江南,入应天之府,践金陵之地。皇城之中,阔面宽目的明太祖朱元彰高居宝座,以一种惊奇的目光探询着这远方的文化使者,更想得到他身后的政治意图。这时,奇迹出现了,白马长嘶数声,山茶随之绽放(这也许是传说者有意为之的传说,当历史离我们愈近,我们就愈无法相信所有传说中的奇迹),天瑞神奇,国之吉兆,一个人声鼎沸的场面,朱元璋龙颜大喜,马嘶花放遂成为大理文化中中最有名的典故。无极和尚带着浩荡的皇恩而归,太祖亲笔题写的十八章诗句风流西南边地,犹如圣听。在以后岁月的更迭与渡过中,寺院不断地修建扩张,殿宇金壁辉煌,修行者不绝如缕,三十六柱祥瑞之烟,于古柏玉兰中气象万千,渐融进天之湛蓝。 寺院幽静,山水秀丽,如此的佛门胜地,本该于晨钟暮鼓中专注于佛法的修行,却竟引来无数风流人物,留下不朽的文化篇章。被贬的四川状元杨升庵在溪水中瞻望树影,他遇见了成为知音的大理进士李元阳。班山楼上,就时时传出著书赋诗的唱和之音,落魄的状元激情难抑,盘恒苍山洱海之间,在荡山古寺逗留二十余日,以传世之笔和一个诗人的旷世才情,校注《六书》音韵,抒怀苍洱风物。人迹罕至处的班山木楼,由此文气充溢,被一代白族硕儒,朝中太史李元阳一改而为写韵楼。崇山峻岭中的一间陋室,以至数百年书香未绝。玉兰季季幽香,寺前之清碧一溪,充满了诗词的格律。 在边关大理的风声雅韵和渔歌浓情中,明朝必将走完它的历程,交给新的时代。在慷慨悲歌中,一位反清复明的壮士唐泰,于激愤之中以法号担当出家并碾转而至感通寺,曾铸造的兵器的壮士,抛下万丈雄心,以一个和尚的方式潜心修持,终以文才高雅,诗书画三绝横亘滇西。他是否已经将战马的嘶鸣刀枪的撞击之声遗忘在了身后的山林,而专心于佛法的修行与艺术的浸润中。和尚重修写韵楼,和尚对前朝的故事充满了怀念;和尚很少下楼,和尚终日在楼上静修或吟诗作画。和尚的诗书画中尽现山河破碎,家毁国亡之痛。然而,和尚的心中还是有日月的明媚,和尚在墙上手书“一笑皆春”,这是心中不绝的希望。 和尚,无法担当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中的一切。 状元太史音韵中和,壮士高僧诗调激越;太史名僧共一楼,故人新树传绝响。在担当和尚入住感通寺大约二十年前,浙江海宁游人徐霞客就曾慕名走进古寺,品尝茶与水俱佳的感通绿茶后,兴致难平,遂将胜景名茶共记入那部旷世游记之“滇游记行之八”中,也许,当徐宏祖先生登临胜景之时,已将走过的千山万水都放置在了他疲惫而又不断产生新的渴求与冲动的身后。 如今,古柏老松迎风,担当墓塔寂照,感通寺,仍然在山林与溪流的深处进行着它独自的感通。谁又能想见当年荡山佛寺中的风流传韵,一个寺庙中所积累的丰厚的文化时空。 我们告别清寂的寺庙,回到古城之中来品尝一杯清茶吧。
(通讯:671000 云南省大理州广播电视网络信息传输中心 作者:张卫平
E-MAIL:zhangweiping123@sohu.com; 电话:0872-2236027)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