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艾米果

2022-01-14经典散文
[db:简介]


艾米果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这天人们总习惯吃些冷食。比如上海人吃青团,浙江湖州人吃粽子,山东泰安人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江西赣州人吃艾米果。这里就说说艾米果。

      有一年的清明节,我出差到了赣州。这天早起洗漱完了到马路上找吃的,走到尚书街时,看见小饭馆的玻璃橱柜里展示着一种色泽翠绿的食品,当地人叫艾米果。

      艾米果有点像青团,又不太像。它们都是糯米粉做的,青色,但形状与青团团子的模样相差甚大,艾米果有长条的、饺子状的,更多是三角形的。馅心咸味,食材好像是春笋、豆干、鸡蛋皮、猪肉等,将其剁碎,然后搅拌在一起。这对喜欢吃咸的人来说,咸香的感觉远胜于青团豆沙甜腻腻的味道。记得那天我连吃了三个艾米果。结果是糯米粘性大,不易消化,直到中午吃饭时,我一点儿饿意都没有。

      次日早晨,又来到这家小饭馆。这才注意到,小饭馆的招牌上写着“陈嫂饭馆”几个字。只见一位中年妇女,笑盈盈的,腰上围着蓝花布裙,一边收钱一边干活,手脚很利索。这人应该就是陈嫂吧。问了问,果然是陈嫂。

      时间尚早,饭馆里就我一个吃客。因为闲着,遂向陈嫂请教艾米果该怎么吃才好。陈嫂说,糯米粉做的食品凉了以后发硬,有一碗热汤就着吃才好。我觉得挺有道理的,点了一碗心肺汤,这是当地人最爱喝的。汤煲了一夜,猪心猪肺都快被煮烂了,撒些葱花,香气十足。咬口艾米果,喝口热汤,艾米果遇上热汤,顿时变得糯软了,胃里也舒服多了。

      边吃边和陈嫂聊艾米果的事。

      艾米果是当地客家人的小吃。每年的三月,艾叶茂盛,当地人便到野外采撷,回家洗净,用热水焯一焯,挤出绿汁,掺入糯米粉里。揉搓至粉团,再擀成小饼,把馅料包进去。艾米果起源于清朝。当时有个叫艾嫂的人无意中发明了这个做法。大家觉得好吃,就传开了。艾叶是味中草药,有温肺暖脾、散寒去湿的功效。艾米果压饥耐饿,当地干体力活的都爱吃。我说我不干体力活,我也爱吃。陈嫂笑了。

      赣州的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徙而来。客家人在中原时习惯于食用面粉。到了南方,为缅怀故土,他们结合当地种植糯米的情况,用糯米粉做出了饺子状的食品,最后慢慢演化成艾米果这样既有饺子形,又有长条样、三角形的糯米食品。作为一种风味小吃,艾米果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艾嫂发明艾米果也许只是一个方便口传的传说,有点神奇,也很美妙,人们爱在茶饭之余津津乐道这件事。与确切查出艾米果的出处相比,我更乐见于我身边没有这方面资料,因为弄明白这件事毫无意义,而艾嫂的发明令人心存遐想和美好,我宁愿这是真实的。

      中国幅员辽阔,一样的节日,各地吃的东西不尽相同。但清明节吃冷食是相同的,且这些冷食均与植物的绿叶有关,青团用的麦汁,粽子用的苇叶,生苦菜是绿叶,而艾米果着绿,用的是生长在野外的艾草,不但野意足,颜色也最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