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渡口到城隍庙

2022-01-14经典散文
[db:简介]



     “呜——”渡船上的汽笛声一响,待渡的人们,加快了脚步,从三面集中到候船室。看手机的,吃早点的,都腾出手来掏公交卡,“滴、滴、滴”的刷卡声不绝于耳。电瓶车轮撞击着码头上的铁条,“哐啷啷”乱响。


    姐怎么还不来?说好了一块去城隍庙。我朝着她的来路张望。


    这渡口已经有了年头,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就是从这里取道去的杭州。父亲说,他小时候,这里摆渡的只是一艘木船。一把橹、一支篙,轻飘飘的树叶似的,在江面上穿梭。那回,父亲剜了荠菜到对岸去卖,不小心翻到江里。一个警察跳入江中把他拉了上来。受了凉,加上惊吓,回家后病了一个多月。这一年,他十岁。


    我没坐过摆渡木船,但记忆里的小木船一直在晃啊晃,晃得我头晕。我所看到的渡船都是铁制的。还有车渡,立在甲板上,感觉很宽敞,风吹着头发,有一种飞起来的感觉。

    现在,车渡没了。在原来车渡的位置上横架了一座汽车地铁两用桥。它像一颗结实的纽襻,把两岸的人们紧紧地纽在一起。再也不用担心风雨飘摇的日子,被刮进江中,遭江水吞噬。

    渡口上去就有一家店面,现炒瓜子花生,旁边挨着海棠糕的摊位。摊主是个皮肤黑黑的瘦小女人。她熟练地在模板上刷水油。将面浆从铜壶中浇入模孔,至一半深时,点上红豆沙。浇上面浆,再盖住豆沙。模孔注满后,放上糖板油丁。糕模子吱吱作响。六七分钟,她抓过一根铜钎挑出模孔中的糕,放于撒了一层白糖的铁板上。糕面贴铁板,底面朝上,再烘烤。铁板上溢出糖浆,色呈酱红色时,糕取出来,放入一个银灰色方盘里。

    “要哇?”见我站着看,她问,露出一口白牙。我点了头,摸出几枚硬币。空气中飘着焦糖的香味,如是在寒冷的冬天里,咬一口,周身暖起来。

    我晚了。姐一边停车,一边招呼我。我们赶紧走进候船室,对岸的渡船开过来了——高峰时三艘四艘一齐出动,不看时间,装满了马上就走。

    船到江心,浪击船头“哗哗”响。去楼上,楼上有座位。姐说。我坐在靠窗的位子,看家的方向。记忆里的乡村渡口早已改变了昔日模样,一眼望不到边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新建的几幢高层更是醒目,那里的美食城,美味齐聚,食客众多。小杨生煎、韩国烧烤、萨莉亚意式披萨,还有吉祥馄饨、老鸭粉丝汤……底楼的肯德基,是我和同事、亲人经常聚会的地方。

    小时候,渡口的人家稀稀落落的。一家百货店,一间肉铺兼卖酱菜。马路对过儿,是“小姑娘”裁缝铺。两间平房——派出所设在这里的一个治安点。“小姑娘”是男的,跟我父亲差不多年纪。给我做衣服的时候,母亲会带我去那里量尺寸。

    我和姐坐公交,转地铁,到了城隍庙。城隍庙的外围新建了很多仿古建筑,各种商铺挤挤挨挨。九曲桥上满是人,走在中间,只能随着人流向前。桥下绿色的水波在阳光下闪亮,大小不一的锦鲤时不时把嘴探出水面,等游人饲喂。

    姐拉我挤出人群,站高处向来路看去,黑压压的全是人头。像晒在竹扁里的菜籽。偶尔出现一个银发或金发的外国人,让我想起菜籽里的蜘蛛。那种蜘蛛很小,颜色枯黄,跟菜籽差不多大,不爬的话,真的很难注意到。

    母亲不喜欢我摁死蜘蛛,她说蜘蛛是老祖宗变的,特别是长脚蜘蛛。还有家蛇,她总说是哪个祖宗显灵。每看到,她会大声嚷嚷:起开,别在这里吓小囡!那蛇一眨眼真就溜得无影无踪。母亲常常会提起我祖母,那个在我出生前便死了的人。在母亲的叙说里,祖母是口才好会唱山歌,做人硬气,特会唠叨的一个人。母亲常常遗憾祖母走的时候,不许祭祖烧纸。说她是空身走的,真不知道她在阴间怎么过。

    后来家家户户开始祭祖,我们这叫“做年夜”。父亲想起曾经用过的蜡台和香炉,已在好几次的搬家后不知所踪。他决定,要去城隍庙买。父亲带上我,去了那里。在九曲桥旁边的绿波廊,父亲难得大方地点菜:花生肉丁,糖醋黄鱼……酸酸甜甜的感觉真好!

    今天,绿波廊人满为患。我和姐被挤去一家点心店吃小笼包子,还有虾肉馄饨。二十八块一碗的馄饨,确实贵了。十年前的小馄饨也就五六块一碗,紫菜蛋皮虾米榨菜末香葱熟猪油,开水一冲,香味四溢。只是没现在的蟹黄、虾肉的花样罢了。二十八块钱,要是在家里自己包,可以吃一家人。

    自家包馄饨,除了买肉,荠菜可以去野田里挑。荠菜择洗干净,焯水后切成细末,揉进肉糜,葱姜油盐鸡蛋一拌,就是很好的馄饨馅儿。母亲把面皮儿擀成小圆桌大小,折叠起来,切成馄饨皮子。

    一个竹扁,馅儿放中间,母女三个七手八脚包起来,很快包满了一竹扁。镬子里水一开,一只只欢蹦乱跳地下去,潜入水底再慢慢探出头来。母亲说,馄饨浮起来就熟了。她哗啦哗啦地洗碗,排在灶面上,一长溜儿。向每只碗里放入味精、葱花和熟猪油,舀入馄饨,淋上鲜酱油。鲜香啊,就是烫了嘴也不肯放下呢。

    有一次,我和堂姐跟着大人去走亲戚。吃了中饭,到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要做点心。顶热情的款待要数包馄饨了。那次包的也是荠菜馄饨,我食量小,吃一碗饱了。堂姐吃了两碗还想吃,她迟疑着不敢去添。我说,想吃就添吧!要不我去盛。看着她吃完了三碗,我羡慕她的食量。

    侬想啥呢?馄饨吃完了,该走了。姐说。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走神了。姐,侬来看,这里有西洋镜呢。她过来瞄了一眼,有啥大惊小怪的,看过。看西洋镜不如照哈哈镜。

    那一年去大世界,在那几块凸面镜和凹面镜之间来回穿梭,看镜中变形了的自己笑弯了腰。看戏看电影,还有乘历险小火车。历险时那些会伸出手臂抓人的骷髅,从天而降的巨型蜘蛛吓得我一路惊叫傻嚷。

    买把檀香扇吧!姐说。好看又好闻。嗯,好啊。给人带来阵阵香风而又精致的檀香扇确实让我有点小喜欢。还有城隍庙梨膏糖,据说能止咳。再买点五香豆,拿回家去,边看书边嚼。母亲炒的蚕豆,泼了点盐水,味道没有这五香豆的鲜。

       “呜——”汽笛响了,船又要起航了。我要回到对岸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