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自洞庭来
2022-01-15经典散文
[db:简介]
风自洞庭来
□游 军
一夜南风,满城呼啸。浅浅的睡眠,被大风刮醒。闭着眼睛我也能够感受到,长风划着遒劲的弧线,卷起地上的落叶,卷走谁家没来得及收的衣裳,一路上扬,砸向高空阴冷的建筑,冲进没有关紧的窗户,把桌上的稿纸吹得七零八落,再转个弯,掀起床单的下摆。我听见防盗窗噼里啪啦作响,爬起来看了看,窗外竟然皓月当空。明晃晃的下弦月,被大风吹到了西边。关好窗户,站在16楼的落地窗前,俯瞰这个城市的中央,还有霓虹,如水的月色下,大风从东南方向而来,强劲有力。我有些担心,风不停的话,最终会把南面的窗户刮走,而我将成为一片树叶。
(1)
进城十年,第一次遭遇这样的狂风。这让我想起,幼时住在洞庭湖畔,那寒夜里从湖面吹来的大风。
冬天,在洞庭湖南岸的刘家湖农场,不需要任何预兆,大风想来就来,劈头盖脸地吹向并不紧实的瓦屋,不时有瓦片从屋顶吹落,掉在麻石地面上发出尖锐的破碎声。狂风妖魔一样从门窗缝里侵入,把屋里的瓶瓶罐罐吹得到处乱跑……每逢如此,我要吊着娘的脖子不敢松手,或者紧紧贴着姐姐的后背,大气都不敢出。我有时会想,定是哪个渔夫不小心打捞起了那个装着魔鬼的瓶子,因为好奇而放出了黑色的大风。
是的,洞庭湖的大风,是黑色的。
在农场里生活的人,一到冬天就要领略洞庭湖刮来的北风,个个面如菜色。“湖风吹老少年郎”,这是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连十几岁的小姑娘也都如此,要等到来年的春天,暖风从南方来了,脸庞才红润起来。但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多半是针对父亲的。
父亲在国营芦苇场上班,一个月回来一次,住上三五天。他需要常年驻守在洞庭湖的洲站上,看守芦苇荡。他带着几号人,辗转在撂刀口、莲花坳、车洲等几个洲站,一年四季都被湖风包围。
我的童年以至少年,父亲的角色是几近缺失的,我想不起父亲年轻时的模样,他一直黧黑着一张瘦长的脸,并不怎么跟我亲近,也从未给我买过任何礼物,哪怕是一包糖果。唯有期末看到我的成绩单时,才会温和地说我不愧是他的孩子,然后掏出一笔“巨款”给我零用。
而我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他的孩子。他不像别人家的父亲,时刻都可以给予孩子一个宽厚的肩膀、一个慈爱的目光。他长得也不像我们家的人。清瘦的个子有些驼背,酱色的面孔上胡子拉碴、毛孔粗大,还泛着一层薄薄的油光,整个脑袋就像一颗产自新疆的黑加仑葡萄干。他与小他4岁的母亲一起出门时,曾经质疑是母亲的父亲或者公公,我家谁都比他好看。
可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说我长得像父亲,这让我非常忧伤。我长时间地站在母亲房中那个三门柜的镜子前打量自己,然后沮丧地发现,我细长而略显浮肿的单眼皮,的确像眯缝着的父亲。
我后来在母亲的抽屉里找到一张年轻男人的照片,白净斯文,头发乌黑发亮,目光炯炯有神,穿着黄布军装,挺帅气的,我以为是母亲年轻时的恋人,可母亲说那就是父亲,那是在城里工作时的父亲,他曾经在微生物研究所培植灵芝。
我拿着照片对比眼前的父亲,还是看不太出这是同一个人。照片上的男人,面如明月。眼前的父亲,一脸风霜,相貌丑陋得让我悲伤。
但,这让母亲的话,有了佐证。
(2)
春天的洞庭湖是最热闹的。解冻后的湖面烟波浩渺,湖水清澈,护堤林中的杨柳树风姿绰约,长出诱人的新绿,风也会显得柔和而温暖。芦笋、藜蒿、水芹菜随意地生长在每一块洲地上,成片成片地,吸引着湖岸附近的人们。湖岸附近的男男女女,在这个季节,坐着小船,深入洞庭湖的腹地,收获春天的芬芳。鱼虾也是旺季,渔民们开着机帆船,“笃笃笃”地在河道里来来去去,争分夺秒地从湖中打捞黄金。
可春天一过,洞庭湖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野菜老去,湖水大涨,防汛成为夏天的代名词。
农场就在湖堤下。方圆十里,只有刘家湖学校是有三层楼。大人们都称之为防汛楼,因为建筑时是加了钢筋混泥土的。一到汛期的夏夜,周边的村民就占领了二、三层教室,每间教室里都打满了地铺,堆满了包袱,只剩一条尺把宽的过道。也有人在大堤上扎营,彩色雨布盖在木头架子上搭的帐篷,一眼望不到尽头。
我们都没有见识过真正的溃堤。回到空寂了半个暑假的学校,还可以跟分开了许久的小伙伴住在一起,我们完全忽视了大人们的忧心忡忡,兴奋得半夜都睡不着。我不太记得那没有蚊帐的夜晚,是如何驱逐蚊虫的,只记得我们欢乐着从这家的凉席跳到那家的凉席上,有时不小心也会踩到人,但也没有谁计较,然后嬉笑着满地打滚。偶尔一年,汛期迟迟不来,还心生期盼。
但10岁那年的洪水,把我们吓到了。
一连十几天的暴雨,鸟雀都不知道去哪里了,天一直灰蒙蒙的,农场像被倒扣了一个大烟锅子。所有的树木都阴沉沉地散发着一种腐木似的气息,疯长着黑色的木耳和白色的蘑菇。已经成熟的早稻,谷穗上蘸满了雨水,被风一吹,就沉重地伏倒在田里。资水河与洞庭湖的水位不断被刷新,周围的垸子倒了一个又一个。农场里寂静而没有生机,我们都守在屋里,不想出去,连好吃的木耳和蘑菇也没心情去摘取。
眼见着我们居住的农场也要溃堤了。父亲急匆匆地从洲站赶回来,连夜在院子里扎了一个木排,用了二十四根大杉木、百来个码钉、四张门板。我们合力抬了一个雕花木床到木排上,盖上雨布,挂了蚊帐,四个大木箱子也摆在排上,里面装满了四季衣裳和棉被。母亲把她的缝纫机也搁在木排上。此外,木排一角还堆积着南瓜、土豆,甚至锅碗瓢盆和腌菜坛子,颇有诺亚方舟的感觉。做完这一切,我们累得瘫倒在堂屋里,天也渐渐亮起来了。
为了安全起见,父母商议,由父亲把我们姊妹俩带到车洲去。那是父亲驻守的一个洲站,也是他们芦苇场最远的一个洲站,站屋的海拔超过大堤一两米,是湖中的一个“安全岛”。我不愿意跟父亲去他工作的洲站,怕四面来袭的湖风把我吹成“木乃伊”。但是,母亲悲戚地跟我讲述,1954年的洪水,是如何让她失去哥哥、失去奶奶、失去姑姑一家人——
虽然早有思想准备,可是倒垸子时,所有的人都来不及逃跑,浑黄的洪水千军万马一样奔腾而至,瞬间就淹没了村子,冲开各家各户的门窗,茅草屋像积木一样坍塌,很多村民被洪水卷走,有些树木也被连根拔起。
外婆不会游泳,她的孩子还抱在手里。她在婆婆的帮助下,抱着孩子爬到屋后的泡桐树上。可等她回头去拉婆婆时,婆婆已经被洪水冲得不知所踪。在泡桐树也快要没顶时,外婆费尽千辛万苦撩到一根房梁木,她一手夹着木头,一手抱着大哭不止的婴儿,浮在冰冷而肮脏的洪水里。几个小时过去,婴儿已经被水呛得没有了声息,她还坚持了几个小时,才放开抱着孩子的手,而这一放手,后来连小孩儿的遗体都没有找到……
那小孩儿如果活着,我们要喊他大舅舅,他是外婆的第一个孩子。
(3)
我们战战兢兢地跟着父亲坐船去往洞庭湖中的车洲站。而母亲,则担着箢箕,毅然走进了防汛的队伍。
父亲曾经跟我描述过,车洲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方圆十里都是芦苇,春天绿苗茵茵,夏天苇浪声声,秋来白絮飞舞,冬天候鸟成群,渔船则随意停留在码头附近,星星点点。可是当我们踏上这个小岛时,洪水已经淹没了站屋的四周,只剩下七八间大瓦屋,孤零零地矗立在浑黄的湖水里,渔船早已没有了踪影。
我们一边牵挂着母亲和家园的安危,一边环顾四周,然后惊悚地发现,房屋周边,伏栖着无数的蟾蜍、老鼠和蛇,它们在我们的尖叫声里想转身逃走,却又无处可去,只好怯生生地与我们对视,也有慌不择路的,直接从我们的鞋子上面爬过去。父亲说洪水淹没了它们的洞穴与活动场所,可我们顾不上同情它们,弹跳着躲进了屋子。
在这水围子中躲了一周的洪水,每个夜晚都噩梦不断,不时梦见那些冰凉的蛇躲在我的被子里,蛤蟆睡在我的鞋子里,老鼠会趁我睡着时从我的脸上跑来跑去。我总在梦境里尖声哭喊:我要回去!但是,我的尖叫声只有姐姐听得见。睡在隔壁的父亲说,晚上只听得到风声,呼呼呼的风浪声,弥天盖地。
没有其他可玩的,我们唯一的乐趣就是听父亲拉二胡。
早早地吃过晚饭,天色渐渐变暗,父亲搬着一把竹椅在走廊里,浩浩汤汤的湖水成为一个巨大而奇异的背景。二胡在他的手里有着迟暮的清辉,他悠悠地抽完一支烟,扔掉烟头,踩了几脚,然后把二胡竖起,一手按着琴弦,一手拉弓。“嘎戈嘎戈”地试了几个音,他略微含胸,右手一拉,琴音就从蛇皮筒子里流淌出来。我并不知道他拉的是什么曲子,但我在这低低诉诉的二胡声里,会特别特别地想家,想念母亲。当暮色席卷了最后一丝亮光,父亲的琴音也会嘎然而止,我们都默不作声地回房睡觉。
很多年后,每逢我想起父亲,就会涌现他在湖洲上拉二胡的画面。他的目光时而温暖,时而凝重。我在这画面里,突然对父亲生出几分依恋。
(4)
读师范时,同学得知我的故乡在洞庭湖畔时,都会用一种艳羡的眼光环绕我,嚷着要去我的故乡,看八百里洞庭美如画。这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洞庭湖在少年的我眼中,除了春天,并不美好。特别经过那年的夏天,它甚至一度是个噩梦,让我时刻想逃离这个地方。
大雨未停,湖对面的沅江市溃堤,洞庭湖的水位略微下降。接连十来天的暴晒,农场的警报解除。这一年,我们在这对峙里保住了家园。等母亲疲惫地从抗洪一线撤退,我们从洲站回到家里,母亲的缝纫机已经被晒得五痨七伤,面板翘成了“巧果”(家乡的一种油炸食物)。我们又忙着把排上的物件清理回屋。木箱子的命运比缝纫机也好不到哪里去,雕花床也有点开裂。母亲心疼不已,一点好家当全报废了。
但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母亲忧伤,收拾完院子,要接着忙“双抢”。说是双抢,其实只剩“一抢”了。伏地的早稻谷已经在田里发了芽,再不耕地插田,又要赶不上节气,晚稻也会受影响了。
就是这一年,我恨恨地想,我一定要远离这个地方。远离这夏日的洪水与冬天的狂风,远离这看天吃饭的命运。
但是,除了读书,我找不到任何其他的办法。
读书,是我们家里天大的事情,也是我当时能够想到的,唯一可以带我走出农场的途径。只要端着书本,母亲 是不会喊我们做任何家务与农活的。甚至我外婆去世时,母亲也以我们要上学为由,不通知我们回去奔丧。母亲节衣缩食送我们姊妹读书,父亲一次次建房买房的计划都被我们越来越昂贵的学费给耽搁了。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我和姐姐从不敢逃学,不敢随意请假。看着班上的同学不时可以用走亲戚、红白喜事等奇怪的理由,神气地被他们的父母从课堂上接走,我羡慕得不得了。后来在一次感冒中,我无限放大自己的难受程度,趴在课桌上装病,终于被老师护送回家休息了半日。
这是我记忆里唯一的一次“翘课”,因为怕被母亲责罚,硬忍着,翻烙饼一样在床上躺了半天。这次“翘课”,让我总觉得自己做了亏心事,心有余悸很多年。
(5)
那年冬天,一夜狂风,连带着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晨起时,整个农场白茫茫一片,风雪还没有停。这年,我已经转学到了离家十公里外的镇二中读书。平时骑单车上学的路,已经被大雪覆盖,除了零星的村落与树木,整个世界都是一片素净,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塘,哪里是水渠和小河。
我吃早饭时看了母亲一眼,昏黄的灯光下,母亲正专心地给我准备带到学校去的午饭菜。我没有再犹豫要不要去上学,用袖套裹着裤腿与雨靴,背着书包,一头扎进风雪里。
一出大门,狂风就生出无数的手脚,四面八方包围着我。一会推着我走,一会拉扯着我的衣服,不让我走。齐膝深的雪地,我像个不倒翁,摇摇摆摆,高一脚、低一脚地往学校走去。
世界空旷,唯我独行。我的红棉衣在雪地里鲜艳得耀眼。
没有飞鸟,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当然也没有车。路的两边,一边是水沟,一边是稻田,但是这会儿,也分不清他们的界限在哪里了。我凭着记忆赶路,偶尔踩到路边子,滚到田里,好在田里也是干雪,我爬起来,拍掉雪块就接着走。
也不知道到底走了多久,等我赶到学校时,我身上汗津津的,但手和脚已经冻得没有知觉了。教室里空无一人,驻校的班主任就住在教室隔壁,他赶紧把我拉到火炉边烤火,师母一边拿出拖鞋让我换上,一边微嗔:“这么大的雪,你妈咋敢让你来上学的啊,也不怕你滚到水沟里淹死?”
是的。我妈敢。在母亲的认知里,天没有塌下来,就得好好去读书。母亲是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时,才后怕的。
她有两件事回想起来头皮发麻。一是我这次雪地里去上学。还有一件事是,为了让姐姐去好一点的学校读书,她让才十三、四岁的姐姐,在学校旁边一个破旧的老房子里独自居住了差不多一年,那学校离家100公里。
我在这个大雪日里,做了一件别人都没有做的事情,班主任看我的目光里,有爱惜,更多的是赞许。从学校出来,逆风而行,步履艰难多了。夹着雪花的大风,带着洞庭湖的腥味,刀子一样割我的脸,凌冽而充满痛感。雪地里多了几个行人,他们热情地跟我打招呼,看着我肩上的书包,毫不吝惜他们的鼓励。
我的身体,在这些熟悉和陌生的赞誉里鼓起一阵大风,流转在血脉里,直至指尖、发梢。我的每一个毛孔都流淌着一股力量,强健、有力地抵挡着呼呼的北风。这居然会形成一个势均力敌的平衡。我不再觉得冷,身上如长了翅膀一样。我几乎是奔跑着回家的,手里舞着一根从路边茅草屋的屋檐下折来的剑形冰棍,堂吉诃德似地冲进堂屋。这一天,我觉得自己像一个战士,与风雪搏斗。
(6)
一场大风,吹出了久远的记忆。
一切苦难过后,都会成为珍贵的过往。我拿起手机,时间才凌晨3点。来自洞庭湖的风声,在脑海里四起,我开始想念那片土地,想念那农场里肆无忌惮的风声。没法再睡了,一时起意,想在手机地图上看看洞庭湖。
食指轻轻划过屏幕,地图上的洞庭,像一只伏地小憩的蓝色小兽,有蓬松的尾巴,有修长的颈部,甚至还有一个浑圆性感的翘屁股。我家所在的农场,位于小兽的腹部,像是月光下松软的长毛。这里没有山,没有丘陵,只有大块的稻田、池塘,也有高大的树木,围绕着高低不一的建筑。
所有的脚步,一无反顾,都在往外走。
我和姐姐,都是十几岁开始先后离开农场,开始是读书,后来是工作。我们都成功地逃离了之前想逃离的土地,逃离了泥土、逃离了看天吃饭的命运。我们带着洞庭长风一样的坚韧,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说着普通话,与外地的男孩谈恋爱,结婚、生子。我们的肤色即使在冬天,也依旧红润。
当我们再回到农场时,身上带着如同城里人一样的惊喜。我们开始对之前嗤之以鼻的青菜表现出极大的兴致,对着闲走的大白鹅和路边的野菊花换着角度拍照。甚至觉得屋边的稻田和荷塘,在晨曦和暮色里,都充满了神秘的美感。我们坐在小河边垂钓,即使一整天只收获了几条小鱼儿,也觉得有趣得很。我们开始忽略那冬日的寒冷与呼啸的狂风,一放假,就带着孩子回来等着下雪。
三峡建好之后,洞庭湖的水位一直在下降,大家逐渐遗忘那抗洪抢险的惊险日子。我们也呼朋唤友,带他们去看严重缩水的八百里洞庭。秋天跟春天一样美好,堤下的湖底裸露成为了大草原,紫色的廖子花开到了天际,也有成片成片的树林,在和煦的柔风里,在偌大的湖洲上自由生长。更加不要说冬日暖阳下,那随风起舞的芦苇荡和成群结队的候鸟。父亲之前驻守过的洲站,现在都成为南洞庭湿地保护基地,一年四季吸引着四方来客。
我们偶尔也会想起,父母送我们读书时,那些因为学费而一再搁浅的建房计划。镇上预付的地皮款,因为迟迟没有动工而打了水漂。父亲单位的集资房,没验收就转让了,拿到手里的钱,也还要东拆西借才够供我们完成学业。
除了孩子,房子应该是一个传统家庭的最大兴旺。终于有一天,我和姐姐不约而同地想到,要给父母建一个新房子,尽管我们没有男姊妹。我们拿出这些年所有的积蓄,以风驰电掣的速度找人设计施工,在农场里盖了一座小楼,在楼的前后,种上四季果蔬,还有蔷薇和树木。
先生在小楼落成时,给我们拍了一张合影。姐姐站在母亲身边,我站在父亲旁边。姐姐的笑端庄沉静,跟母亲一个模子,我的笑略显调皮,竟跟父亲一模一样。我在这张合照里,突然发现父亲笑起来,神采飞扬,竟有几分老照片上的俊朗。
大地辽阔,所有的风都来自洞庭。
我们那个农场,走出去过无数的男孩和女孩,但几十年来,回来居住的寥寥无几。加上每年要走掉一些老人,农场里常住的人口越来越少,也只逢年过节才略显热闹。
我们回家的次数开始增多。几个散落在南方和北方的小伙伴,开始向我打听回来建房的各种事宜,他们也蠢蠢欲动,要落叶归根。
吃着饭,母亲突然问我们:我跟你爸百年之后,这房子怎么办呢?我们的田土,是不是会荒去?
“我们退休后都回来常住。”我们都不假思索。我们饶有兴趣地开始分工,谁负责煮饭洗衣,谁负责打扫卫生,谁负责锄地种菜,谁负责养狗喂鸡……甚至谁负责在狂风大起时,去固定楼顶的卫星电视接收器。
是的,还是会有狂风。但是我想,这来自洞庭湖的风,会吹动我们少年时的记忆,会唤回一些远走的灵魂。如 一个多年的老朋友,不时来敲敲我们的门。
此文发表于《少年文艺》江苏 2017年第7期
□游 军
一夜南风,满城呼啸。浅浅的睡眠,被大风刮醒。闭着眼睛我也能够感受到,长风划着遒劲的弧线,卷起地上的落叶,卷走谁家没来得及收的衣裳,一路上扬,砸向高空阴冷的建筑,冲进没有关紧的窗户,把桌上的稿纸吹得七零八落,再转个弯,掀起床单的下摆。我听见防盗窗噼里啪啦作响,爬起来看了看,窗外竟然皓月当空。明晃晃的下弦月,被大风吹到了西边。关好窗户,站在16楼的落地窗前,俯瞰这个城市的中央,还有霓虹,如水的月色下,大风从东南方向而来,强劲有力。我有些担心,风不停的话,最终会把南面的窗户刮走,而我将成为一片树叶。
(1)
进城十年,第一次遭遇这样的狂风。这让我想起,幼时住在洞庭湖畔,那寒夜里从湖面吹来的大风。
冬天,在洞庭湖南岸的刘家湖农场,不需要任何预兆,大风想来就来,劈头盖脸地吹向并不紧实的瓦屋,不时有瓦片从屋顶吹落,掉在麻石地面上发出尖锐的破碎声。狂风妖魔一样从门窗缝里侵入,把屋里的瓶瓶罐罐吹得到处乱跑……每逢如此,我要吊着娘的脖子不敢松手,或者紧紧贴着姐姐的后背,大气都不敢出。我有时会想,定是哪个渔夫不小心打捞起了那个装着魔鬼的瓶子,因为好奇而放出了黑色的大风。
是的,洞庭湖的大风,是黑色的。
在农场里生活的人,一到冬天就要领略洞庭湖刮来的北风,个个面如菜色。“湖风吹老少年郎”,这是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连十几岁的小姑娘也都如此,要等到来年的春天,暖风从南方来了,脸庞才红润起来。但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多半是针对父亲的。
父亲在国营芦苇场上班,一个月回来一次,住上三五天。他需要常年驻守在洞庭湖的洲站上,看守芦苇荡。他带着几号人,辗转在撂刀口、莲花坳、车洲等几个洲站,一年四季都被湖风包围。
我的童年以至少年,父亲的角色是几近缺失的,我想不起父亲年轻时的模样,他一直黧黑着一张瘦长的脸,并不怎么跟我亲近,也从未给我买过任何礼物,哪怕是一包糖果。唯有期末看到我的成绩单时,才会温和地说我不愧是他的孩子,然后掏出一笔“巨款”给我零用。
而我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他的孩子。他不像别人家的父亲,时刻都可以给予孩子一个宽厚的肩膀、一个慈爱的目光。他长得也不像我们家的人。清瘦的个子有些驼背,酱色的面孔上胡子拉碴、毛孔粗大,还泛着一层薄薄的油光,整个脑袋就像一颗产自新疆的黑加仑葡萄干。他与小他4岁的母亲一起出门时,曾经质疑是母亲的父亲或者公公,我家谁都比他好看。
可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说我长得像父亲,这让我非常忧伤。我长时间地站在母亲房中那个三门柜的镜子前打量自己,然后沮丧地发现,我细长而略显浮肿的单眼皮,的确像眯缝着的父亲。
我后来在母亲的抽屉里找到一张年轻男人的照片,白净斯文,头发乌黑发亮,目光炯炯有神,穿着黄布军装,挺帅气的,我以为是母亲年轻时的恋人,可母亲说那就是父亲,那是在城里工作时的父亲,他曾经在微生物研究所培植灵芝。
我拿着照片对比眼前的父亲,还是看不太出这是同一个人。照片上的男人,面如明月。眼前的父亲,一脸风霜,相貌丑陋得让我悲伤。
但,这让母亲的话,有了佐证。
(2)
春天的洞庭湖是最热闹的。解冻后的湖面烟波浩渺,湖水清澈,护堤林中的杨柳树风姿绰约,长出诱人的新绿,风也会显得柔和而温暖。芦笋、藜蒿、水芹菜随意地生长在每一块洲地上,成片成片地,吸引着湖岸附近的人们。湖岸附近的男男女女,在这个季节,坐着小船,深入洞庭湖的腹地,收获春天的芬芳。鱼虾也是旺季,渔民们开着机帆船,“笃笃笃”地在河道里来来去去,争分夺秒地从湖中打捞黄金。
可春天一过,洞庭湖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野菜老去,湖水大涨,防汛成为夏天的代名词。
农场就在湖堤下。方圆十里,只有刘家湖学校是有三层楼。大人们都称之为防汛楼,因为建筑时是加了钢筋混泥土的。一到汛期的夏夜,周边的村民就占领了二、三层教室,每间教室里都打满了地铺,堆满了包袱,只剩一条尺把宽的过道。也有人在大堤上扎营,彩色雨布盖在木头架子上搭的帐篷,一眼望不到尽头。
我们都没有见识过真正的溃堤。回到空寂了半个暑假的学校,还可以跟分开了许久的小伙伴住在一起,我们完全忽视了大人们的忧心忡忡,兴奋得半夜都睡不着。我不太记得那没有蚊帐的夜晚,是如何驱逐蚊虫的,只记得我们欢乐着从这家的凉席跳到那家的凉席上,有时不小心也会踩到人,但也没有谁计较,然后嬉笑着满地打滚。偶尔一年,汛期迟迟不来,还心生期盼。
但10岁那年的洪水,把我们吓到了。
一连十几天的暴雨,鸟雀都不知道去哪里了,天一直灰蒙蒙的,农场像被倒扣了一个大烟锅子。所有的树木都阴沉沉地散发着一种腐木似的气息,疯长着黑色的木耳和白色的蘑菇。已经成熟的早稻,谷穗上蘸满了雨水,被风一吹,就沉重地伏倒在田里。资水河与洞庭湖的水位不断被刷新,周围的垸子倒了一个又一个。农场里寂静而没有生机,我们都守在屋里,不想出去,连好吃的木耳和蘑菇也没心情去摘取。
眼见着我们居住的农场也要溃堤了。父亲急匆匆地从洲站赶回来,连夜在院子里扎了一个木排,用了二十四根大杉木、百来个码钉、四张门板。我们合力抬了一个雕花木床到木排上,盖上雨布,挂了蚊帐,四个大木箱子也摆在排上,里面装满了四季衣裳和棉被。母亲把她的缝纫机也搁在木排上。此外,木排一角还堆积着南瓜、土豆,甚至锅碗瓢盆和腌菜坛子,颇有诺亚方舟的感觉。做完这一切,我们累得瘫倒在堂屋里,天也渐渐亮起来了。
为了安全起见,父母商议,由父亲把我们姊妹俩带到车洲去。那是父亲驻守的一个洲站,也是他们芦苇场最远的一个洲站,站屋的海拔超过大堤一两米,是湖中的一个“安全岛”。我不愿意跟父亲去他工作的洲站,怕四面来袭的湖风把我吹成“木乃伊”。但是,母亲悲戚地跟我讲述,1954年的洪水,是如何让她失去哥哥、失去奶奶、失去姑姑一家人——
虽然早有思想准备,可是倒垸子时,所有的人都来不及逃跑,浑黄的洪水千军万马一样奔腾而至,瞬间就淹没了村子,冲开各家各户的门窗,茅草屋像积木一样坍塌,很多村民被洪水卷走,有些树木也被连根拔起。
外婆不会游泳,她的孩子还抱在手里。她在婆婆的帮助下,抱着孩子爬到屋后的泡桐树上。可等她回头去拉婆婆时,婆婆已经被洪水冲得不知所踪。在泡桐树也快要没顶时,外婆费尽千辛万苦撩到一根房梁木,她一手夹着木头,一手抱着大哭不止的婴儿,浮在冰冷而肮脏的洪水里。几个小时过去,婴儿已经被水呛得没有了声息,她还坚持了几个小时,才放开抱着孩子的手,而这一放手,后来连小孩儿的遗体都没有找到……
那小孩儿如果活着,我们要喊他大舅舅,他是外婆的第一个孩子。
(3)
我们战战兢兢地跟着父亲坐船去往洞庭湖中的车洲站。而母亲,则担着箢箕,毅然走进了防汛的队伍。
父亲曾经跟我描述过,车洲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方圆十里都是芦苇,春天绿苗茵茵,夏天苇浪声声,秋来白絮飞舞,冬天候鸟成群,渔船则随意停留在码头附近,星星点点。可是当我们踏上这个小岛时,洪水已经淹没了站屋的四周,只剩下七八间大瓦屋,孤零零地矗立在浑黄的湖水里,渔船早已没有了踪影。
我们一边牵挂着母亲和家园的安危,一边环顾四周,然后惊悚地发现,房屋周边,伏栖着无数的蟾蜍、老鼠和蛇,它们在我们的尖叫声里想转身逃走,却又无处可去,只好怯生生地与我们对视,也有慌不择路的,直接从我们的鞋子上面爬过去。父亲说洪水淹没了它们的洞穴与活动场所,可我们顾不上同情它们,弹跳着躲进了屋子。
在这水围子中躲了一周的洪水,每个夜晚都噩梦不断,不时梦见那些冰凉的蛇躲在我的被子里,蛤蟆睡在我的鞋子里,老鼠会趁我睡着时从我的脸上跑来跑去。我总在梦境里尖声哭喊:我要回去!但是,我的尖叫声只有姐姐听得见。睡在隔壁的父亲说,晚上只听得到风声,呼呼呼的风浪声,弥天盖地。
没有其他可玩的,我们唯一的乐趣就是听父亲拉二胡。
早早地吃过晚饭,天色渐渐变暗,父亲搬着一把竹椅在走廊里,浩浩汤汤的湖水成为一个巨大而奇异的背景。二胡在他的手里有着迟暮的清辉,他悠悠地抽完一支烟,扔掉烟头,踩了几脚,然后把二胡竖起,一手按着琴弦,一手拉弓。“嘎戈嘎戈”地试了几个音,他略微含胸,右手一拉,琴音就从蛇皮筒子里流淌出来。我并不知道他拉的是什么曲子,但我在这低低诉诉的二胡声里,会特别特别地想家,想念母亲。当暮色席卷了最后一丝亮光,父亲的琴音也会嘎然而止,我们都默不作声地回房睡觉。
很多年后,每逢我想起父亲,就会涌现他在湖洲上拉二胡的画面。他的目光时而温暖,时而凝重。我在这画面里,突然对父亲生出几分依恋。
(4)
读师范时,同学得知我的故乡在洞庭湖畔时,都会用一种艳羡的眼光环绕我,嚷着要去我的故乡,看八百里洞庭美如画。这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洞庭湖在少年的我眼中,除了春天,并不美好。特别经过那年的夏天,它甚至一度是个噩梦,让我时刻想逃离这个地方。
大雨未停,湖对面的沅江市溃堤,洞庭湖的水位略微下降。接连十来天的暴晒,农场的警报解除。这一年,我们在这对峙里保住了家园。等母亲疲惫地从抗洪一线撤退,我们从洲站回到家里,母亲的缝纫机已经被晒得五痨七伤,面板翘成了“巧果”(家乡的一种油炸食物)。我们又忙着把排上的物件清理回屋。木箱子的命运比缝纫机也好不到哪里去,雕花床也有点开裂。母亲心疼不已,一点好家当全报废了。
但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母亲忧伤,收拾完院子,要接着忙“双抢”。说是双抢,其实只剩“一抢”了。伏地的早稻谷已经在田里发了芽,再不耕地插田,又要赶不上节气,晚稻也会受影响了。
就是这一年,我恨恨地想,我一定要远离这个地方。远离这夏日的洪水与冬天的狂风,远离这看天吃饭的命运。
但是,除了读书,我找不到任何其他的办法。
读书,是我们家里天大的事情,也是我当时能够想到的,唯一可以带我走出农场的途径。只要端着书本,母亲 是不会喊我们做任何家务与农活的。甚至我外婆去世时,母亲也以我们要上学为由,不通知我们回去奔丧。母亲节衣缩食送我们姊妹读书,父亲一次次建房买房的计划都被我们越来越昂贵的学费给耽搁了。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我和姐姐从不敢逃学,不敢随意请假。看着班上的同学不时可以用走亲戚、红白喜事等奇怪的理由,神气地被他们的父母从课堂上接走,我羡慕得不得了。后来在一次感冒中,我无限放大自己的难受程度,趴在课桌上装病,终于被老师护送回家休息了半日。
这是我记忆里唯一的一次“翘课”,因为怕被母亲责罚,硬忍着,翻烙饼一样在床上躺了半天。这次“翘课”,让我总觉得自己做了亏心事,心有余悸很多年。
(5)
那年冬天,一夜狂风,连带着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晨起时,整个农场白茫茫一片,风雪还没有停。这年,我已经转学到了离家十公里外的镇二中读书。平时骑单车上学的路,已经被大雪覆盖,除了零星的村落与树木,整个世界都是一片素净,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塘,哪里是水渠和小河。
我吃早饭时看了母亲一眼,昏黄的灯光下,母亲正专心地给我准备带到学校去的午饭菜。我没有再犹豫要不要去上学,用袖套裹着裤腿与雨靴,背着书包,一头扎进风雪里。
一出大门,狂风就生出无数的手脚,四面八方包围着我。一会推着我走,一会拉扯着我的衣服,不让我走。齐膝深的雪地,我像个不倒翁,摇摇摆摆,高一脚、低一脚地往学校走去。
世界空旷,唯我独行。我的红棉衣在雪地里鲜艳得耀眼。
没有飞鸟,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当然也没有车。路的两边,一边是水沟,一边是稻田,但是这会儿,也分不清他们的界限在哪里了。我凭着记忆赶路,偶尔踩到路边子,滚到田里,好在田里也是干雪,我爬起来,拍掉雪块就接着走。
也不知道到底走了多久,等我赶到学校时,我身上汗津津的,但手和脚已经冻得没有知觉了。教室里空无一人,驻校的班主任就住在教室隔壁,他赶紧把我拉到火炉边烤火,师母一边拿出拖鞋让我换上,一边微嗔:“这么大的雪,你妈咋敢让你来上学的啊,也不怕你滚到水沟里淹死?”
是的。我妈敢。在母亲的认知里,天没有塌下来,就得好好去读书。母亲是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时,才后怕的。
她有两件事回想起来头皮发麻。一是我这次雪地里去上学。还有一件事是,为了让姐姐去好一点的学校读书,她让才十三、四岁的姐姐,在学校旁边一个破旧的老房子里独自居住了差不多一年,那学校离家100公里。
我在这个大雪日里,做了一件别人都没有做的事情,班主任看我的目光里,有爱惜,更多的是赞许。从学校出来,逆风而行,步履艰难多了。夹着雪花的大风,带着洞庭湖的腥味,刀子一样割我的脸,凌冽而充满痛感。雪地里多了几个行人,他们热情地跟我打招呼,看着我肩上的书包,毫不吝惜他们的鼓励。
我的身体,在这些熟悉和陌生的赞誉里鼓起一阵大风,流转在血脉里,直至指尖、发梢。我的每一个毛孔都流淌着一股力量,强健、有力地抵挡着呼呼的北风。这居然会形成一个势均力敌的平衡。我不再觉得冷,身上如长了翅膀一样。我几乎是奔跑着回家的,手里舞着一根从路边茅草屋的屋檐下折来的剑形冰棍,堂吉诃德似地冲进堂屋。这一天,我觉得自己像一个战士,与风雪搏斗。
(6)
一场大风,吹出了久远的记忆。
一切苦难过后,都会成为珍贵的过往。我拿起手机,时间才凌晨3点。来自洞庭湖的风声,在脑海里四起,我开始想念那片土地,想念那农场里肆无忌惮的风声。没法再睡了,一时起意,想在手机地图上看看洞庭湖。
食指轻轻划过屏幕,地图上的洞庭,像一只伏地小憩的蓝色小兽,有蓬松的尾巴,有修长的颈部,甚至还有一个浑圆性感的翘屁股。我家所在的农场,位于小兽的腹部,像是月光下松软的长毛。这里没有山,没有丘陵,只有大块的稻田、池塘,也有高大的树木,围绕着高低不一的建筑。
所有的脚步,一无反顾,都在往外走。
我和姐姐,都是十几岁开始先后离开农场,开始是读书,后来是工作。我们都成功地逃离了之前想逃离的土地,逃离了泥土、逃离了看天吃饭的命运。我们带着洞庭长风一样的坚韧,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说着普通话,与外地的男孩谈恋爱,结婚、生子。我们的肤色即使在冬天,也依旧红润。
当我们再回到农场时,身上带着如同城里人一样的惊喜。我们开始对之前嗤之以鼻的青菜表现出极大的兴致,对着闲走的大白鹅和路边的野菊花换着角度拍照。甚至觉得屋边的稻田和荷塘,在晨曦和暮色里,都充满了神秘的美感。我们坐在小河边垂钓,即使一整天只收获了几条小鱼儿,也觉得有趣得很。我们开始忽略那冬日的寒冷与呼啸的狂风,一放假,就带着孩子回来等着下雪。
三峡建好之后,洞庭湖的水位一直在下降,大家逐渐遗忘那抗洪抢险的惊险日子。我们也呼朋唤友,带他们去看严重缩水的八百里洞庭。秋天跟春天一样美好,堤下的湖底裸露成为了大草原,紫色的廖子花开到了天际,也有成片成片的树林,在和煦的柔风里,在偌大的湖洲上自由生长。更加不要说冬日暖阳下,那随风起舞的芦苇荡和成群结队的候鸟。父亲之前驻守过的洲站,现在都成为南洞庭湿地保护基地,一年四季吸引着四方来客。
我们偶尔也会想起,父母送我们读书时,那些因为学费而一再搁浅的建房计划。镇上预付的地皮款,因为迟迟没有动工而打了水漂。父亲单位的集资房,没验收就转让了,拿到手里的钱,也还要东拆西借才够供我们完成学业。
除了孩子,房子应该是一个传统家庭的最大兴旺。终于有一天,我和姐姐不约而同地想到,要给父母建一个新房子,尽管我们没有男姊妹。我们拿出这些年所有的积蓄,以风驰电掣的速度找人设计施工,在农场里盖了一座小楼,在楼的前后,种上四季果蔬,还有蔷薇和树木。
先生在小楼落成时,给我们拍了一张合影。姐姐站在母亲身边,我站在父亲旁边。姐姐的笑端庄沉静,跟母亲一个模子,我的笑略显调皮,竟跟父亲一模一样。我在这张合照里,突然发现父亲笑起来,神采飞扬,竟有几分老照片上的俊朗。
大地辽阔,所有的风都来自洞庭。
我们那个农场,走出去过无数的男孩和女孩,但几十年来,回来居住的寥寥无几。加上每年要走掉一些老人,农场里常住的人口越来越少,也只逢年过节才略显热闹。
我们回家的次数开始增多。几个散落在南方和北方的小伙伴,开始向我打听回来建房的各种事宜,他们也蠢蠢欲动,要落叶归根。
吃着饭,母亲突然问我们:我跟你爸百年之后,这房子怎么办呢?我们的田土,是不是会荒去?
“我们退休后都回来常住。”我们都不假思索。我们饶有兴趣地开始分工,谁负责煮饭洗衣,谁负责打扫卫生,谁负责锄地种菜,谁负责养狗喂鸡……甚至谁负责在狂风大起时,去固定楼顶的卫星电视接收器。
是的,还是会有狂风。但是我想,这来自洞庭湖的风,会吹动我们少年时的记忆,会唤回一些远走的灵魂。如 一个多年的老朋友,不时来敲敲我们的门。
此文发表于《少年文艺》江苏 2017年第7期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