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云南纪行<更新完毕>:回返昆明

2022-01-15经典散文
[db:简介]


                                                        黑夜中的到达

      酒店。洗漱完毕,已是子夜时分。其时,还有雨点敲打在玻璃窗上。喜欢静寂黑夜中的雨声,它让漫无边际的夜变得单纯而有力。昆明用这样的方式,容纳一位异乡客的踏足。
  出发,时值伏天。生活的北方,燥热如火如荼。想象中昆明的气候,该是不相上下。还有对将要开始一段旅程的无从把握。这些让自己少多往日旅行怀揣的兴奋。提起背包的瞬间,几乎只剩机械向前的推动力。觉察出自己些许低落的情绪。
  候机,打开QQ空间。主页前,先有一幅画面出现,一个女孩正在飞跃一道山涧。旁白:总有几步,需要勇气。给人慰藉的图文。
  下午6点10分的航班。3个多小时的飞行,注定多数时间要在黑夜中行进。尽管如此,换登机牌,还是要了靠窗的位置。不知习惯使然,还是隐隐中怀有某种期待。
  候机厅宽大的玻璃窗外,每隔几分钟,便有一架客机腾空而起,迅速消失在视野之内。每架同方向客机相隔飞行时间,几乎精准无误。快速滑行,起飞,由低处到高远……飞行姿态,成为风景。
  长时间站立,等待。终于没有延误太多时间登机。趋往班次的机场大巴内,密集的乘客中,挨坐和站立一家老少:有腿疾无法正常走路的男主人,老伴,子女,孙辈幼童。一家其乐融融。家人相携出行,会减弱身处异地的冷寂感而变得可心。旅行因此而存有的共同的见证与回忆,让一次行程始终具备情绪的安实之中,少有独自旅行的虚散与游离。
  53号,L座。起飞时,正有耀眼的夕阳。邻座,两位出差后回程的年轻女子。她们坐下即戴起由细碎泡沫填充的弧形脖靠,脖颈因此得到倚傍和放松。看得出是惯常出差的人。她们用早已习惯的绕绕弯弯的方言交谈。因为不能听懂,便无形中与自己空间隔离开来,分处于两个天地,不会掺杂干扰,可以随意看书或对着舷窗外发呆。
  曾以为飞机腾空后暗夜会很快来临,却相反,飞行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与明亮的天光相伴。
  明晓这由时区差异促成。从东部沿海徂往西南,地域跨度大,太阳东升西落,向晚时分的早迟便有不同。这于身在飞行中是欣悦之事,可以饱览夕照下空中璀璨气象。它是夕阳与云彩之景的交织映现,瑰丽、隽永、雄浑、悠远。近处厚重叠加的云层,若起伏有致汹涌澎湃的海浪;远处,则若空灵飘逸与旷达的中国山水画卷。
  随着天色愈晚,盯视许久的眼前便觉迷幻,恍惚行在火车上,观看远山和海洋。或者天际与漫漶的丛林。
  伊始,担心金色夕阳一直被一边硕大的机翼横挡,抓拍不到精妙画面。耐心等待飞行角度转换,捕捉图景。但画面进入相机,却难以从中传达出实景的艳魅。不能确定是否隔着舷窗所致,还是大自然的美轮美奂,有时只能奢侈存在于眼前,其它物象无法做到精确复制。艺术之美,在那一瞬间,完全由鬼斧神工的自然缔造,带给视觉盛宴。
  8时40分,夜色开始慢慢合拢。淡青色机翼,终于变为黑色,成为浑蒙一片的暗空中一只黑色大鸟,庄重、充满力量,在漫漫长夜中踽踽飞行。偶尔,隐约中望到地面亮闪的灯光出现,像在提示黑夜大地生命的存在。至接近到达之地,大片闪烁的光点次第呈现、清晰明亮。明暗两重天之后,人间烟火味重新扑至面前。在与机身平稳俯向大地的瞬间,内心有了微微颤动,为切实的身体的立足。人终归,需要坚实土地的支撑与接纳。它是生命倚靠的重要来源。从中,历行未知、悲凉或者欢喜。
  下机。未料到机场出口通道的如此狭长,足有一千多米,蜿蜒逶迤,似感觉不到尽头。昆明长水机场的浩大,略窥一斑。也于身处异域,有格外体察。云南少数民族分布众多缘由,让通道两边画廊,溢满民族风情,迎面涌入慕名而至的观光客眼中。
  通道,快速穿过。到达的过程,已成过往,一旦真实置身于目的地,就有了坚定的前行。
  昆明,友好和顺利面对。尽管面对,是在并不明朗的朦胧的黑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