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上烟
2022-01-16叙事散文康乔华
瓦上烟康乔华瓦上烟在屋顶上空袅袅升腾的时候,整个村庄就生动起来,这时,村巷、屋瓦以及乡野田园仿佛都有了炊烟的味道。那些屋瓦上散开的炊烟宁静、轻盈而又飘缈,渲染出村庄超凡脱俗的气质,这种气质是在炊烟的动与屋瓦的静中显现出来的。之后,随着炊烟的……
瓦上烟 康乔华 瓦上烟在屋顶上空袅袅升腾的时候,整个村庄就生动起来,这时,村巷、屋瓦以及乡野田园仿佛都有了炊烟的味道。那些屋瓦上散开的炊烟宁静、轻盈而又飘缈,渲染出村庄超凡脱俗的气质,这种气质是在炊烟的动与屋瓦的静中显现出来的。之后,随着炊烟的弥漫,屋瓦上的氛围,开始把深藏在瓦后蕴含着的某些喻示和生活信息倾吐了出来。而屋瓦的灰色与炊烟的莹亮色这两种颜色相融在一起,就强化了村庄的宁静祥和,呈现不同的音律节拍,烟下人的生活也就由此显得富足而又踏实。 我儿时生活过的那个村庄,做饭的薪火主要来自木柴,乡亲们从离村子不远的那座名叫马场岭的山上砍回木柴,作为灶膛里的红通通的燃料。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天井里几乎都会挪开一个角落专门用来堆积劈柴,以用时方便。那个时候,每到做饭的时间,村子里各家各户的烟囱里总会十分温暖地冒出由木柴烧出的袅袅炊烟。早饭后的炊烟未散尽,中午的炊烟又接上了,中午的炊烟尚有影子,晚饭又开始了,这样的循环令乡亲们感到欣慰,炊烟成了村庄经久不散的影子。 因此,瓦上烟就像村庄里的树,扎根在人间的俗世烟火里。在我老家大屋村,有的人家的屋顶建有烟囱,炊烟就从烟囱里冒出来,丝丝缕缕,像云朵下飘逸的长裙。这些人家的厨房就显得相对干净整洁,屋顶不会轻易被炊烟熏黑。而有的人家的屋顶是没有砌烟囱的,因而炊烟就从屋顶的瓦缝间飘挤出来。远远望去,整个屋瓦上就像氲氤着层层雾气,随风渐渐散开荡去。这些人家的屋顶很容易被炊烟熏黑,时间久了,厨房的墙壁和碗柜以及一些炊具都会落满一层黑灰,整个房内会终日笼着一股很浓的烟火味。这种烟火味,虽然让那些年月的日子显得简单和清苦,但却是成熟、饱满的。 由于屋顶上有了是否建有烟囱的区别,村子的上空,炊烟总是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的,它们有的是袅袅上升,有的则是匍匐弥漫着。可以说,炊烟是在纵横交错里把屋瓦下人们祥和、温馨的气氛完美地烘托出来。我儿时很喜欢这种瓦上烟的形态,常常不由自主地把它与天上的云彩联系起来,内心就多了一份对村庄生活的喜爱。记得那时我常常和儿时的伙伴,聚集在自家的屋檐下,仰视村子上空那些升腾的炊烟,还在各自的想象里,争相评论谁家炊烟的是什么样的形态。这种情形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就是描绘炊烟的生动图画。比如说,哪家的烟囱要是高点的话,就成了我们争论的重点,这时的炊烟在我们的想象里,就成了一根接向云天的柱子,或者像小白龙歪歪斜斜地乱扭,而那个冒烟的烟囱就像大人吸烟的嘴巴;还有,哪家的屋顶要是没有烟囱,那瓦上的炊烟就像一群群走动的绵羊,它们喊着,追着,闹着,之后就消失在村庄了。那时奶奶经常跟我说,观察炊烟的形态,就能看出这家过日子的来头和家庭主妇的性格来,哪家要是烟火不断,越烧越旺,就说明他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对于奶奶说的这些话,我当时似懂非懂,却深信不疑。 那个年代,因为家里贫穷,父母生活的负担重,自从我懂事起就开始帮着父母忙活计了。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那家中的炊烟,我记得自己十几岁就随大人们去离家几公里以外的马场岭上砍柴,那里的山路弯曲,窄小,陡峭,踩不好就会连人带柴担一块滚下山坡,那情景是很危险的。大人们下山时,都挑四捆木柴,左右各迭两捆,起码也有一百二、三十斤重,而我人小力气小只挑了两小捆,大概也只有三、四十斤重吧。我当时咬着牙小心冀冀地下得山来,双腿直打颤,浑身是汗,脚底已生痛了。回到家后,我又和大人们把挑回的木柴一捆一捆地解开,在自家的天井里一排一排地摆放好。那年月,要是谁家有一个又高又大的柴垛,就是拥有了烧火取暖、生火做饭的优越条件。如果遇上下雨天,我们就会拿着塑料布盖在柴垛上,以免被雨淋湿,影响生火做饭。 炊烟是有时间的,正因此如,我和伙伴们在屋子外面玩耍时,总要看看自家屋瓦上的炊烟来判断饭菜是否煮熟。如果冒出的炊烟显得特别浓郁,上升又很快,说明母亲正在家里忙着做饭,我就要再玩久一点晚些回去;如果炊烟渐渐稀薄,变得细若游丝、若有若无,说明母亲的饭菜已经做好了,屋子外,就会飘来浓浓的饭菜的香味,这时我就要回去吃饭了。但有些时候,母亲早早就把饭菜做好了,我因贪玩,却还没想回家,母亲就走到屋子外大声喊我的乳名,让我赶紧回家吃饭。母亲虽没说更多的话,但她那既严肃又急切的表情仿佛在告诉我,还不回家吃,饭菜就要凉了。我自然是懂得母亲的意思的,于是就赶紧告别了小伙伴,连忙跑回家。表面上虽然如此,但内心还是有些抱怨那瓦上烟太不够意思了,自己都没玩够,它怎么就偷懒不再往外冒烟了呢。 就这样,瓦上烟一直陪伴着我度过了童年、青少年时期,直到我1996年离开家乡到另一座城市求学深造,再之后步入社会,就离它越来越远了。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家用电器、液化气进入寻常百姓家,锅灶做饭已经成为历史了。做饭时,再也不用烟熏火燎,只要打开开关,一袋烟的工夫饭就做好了,在农村已经很少有人还愿意拾柴、弄草煮饭。我的那个村庄,柴垛销声匿迹,袅袅炊烟也不复再现…… 但不管怎样,关于老家那些瓦上烟的记忆永远定格在我的心灵深处,它让我有了童年的历练和乐趣,又时刻感受到母亲的温暖和家的味道。这样的瓦上烟,可以说是我生命体验中的根的烟火,令我怀念和回味。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