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呓语
2022-01-16抒情散文李兴文
冬天,肥厚的冬衣居然是那么谨小慎微小心翼翼、也是那么极其醒目的时令外观。城市越加繁华,城市里每一隅空间就越加拥挤、逼仄。在城市的边缘,老旧的房屋裹满寂寥的烟尘,新修的房屋仿佛衣衫单薄的人那样两袖空旷,衣襟开敞,咬紧牙关,但依然笑意盈盈,仿佛……
冬天,肥厚的冬衣居然是那么谨小慎微小心翼翼、也是那么极其醒目的时令外观。城市越加繁华,城市里每一隅空间就越加拥挤、逼仄。在城市的边缘,老旧的房屋裹满寂寥的烟尘,新修的房屋仿佛衣衫单薄的人那样两袖空旷,衣襟开敞,咬紧牙关,但依然笑意盈盈,仿佛因为房屋毕竟是新造的而志得意满真不怕冷。半成品的,或者未竣工的,则如远道而来的迁徙之徒,也像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流民,风尘仆仆,一身疲惫,它们望着近在咫尺的城市雄心勃勃,它们心里所想的也是志在必得。城市边缘的边缘,是农田和旷野,流民一样自由散漫的树木萎靡不振、积尘甚厚。空荡荡的土地边,田埂依然辛苦,背负着成堆的庄稼秸秆儿,那些秸秆儿已经与被人刈割的枯草无异。
比房屋和庄稼地更加遥远的外围,萧瑟的山体几同不毛,因为原本葱茏的荆棘和蓬蒿之类全都披着厚厚的落尘,同山体风貌完全混同。色衰而爱弛,并无格外的眷顾,但还有腹中空乏的鸟儿穿行其间,于删繁就简的树木上、枯草上辛勤寻觅或然尚存的种子。至于鸟儿,其实多为麻雀,形色鄙陋,酷似蒙尘甚厚的蓬蒿。
这样群山阻隔的旷野,冬日无雪,亦如它的夏日无雷和春日无雨。庄稼的用水赖于微薄并且慵懒的人力。野树和野草的取水,所依赖的则是它们极其发达的根系。那些根系一个劲地朝着地下水的方向延伸、再延伸,矢志不移。那些根系的根尖细胞,无疑具有世间最强大的掘进力和穿透力,并且,它们一定能够听见远方地层深处地下水渗漏乃至浸润的声音,它们也能闻见地下水清凉滋润的气息。凭借自身的力量,这样平淡无奇的旷野里同样平淡无奇的灌木、蓬蒿,虽然都是同样的其貌不扬,但都具有深沉、稳固的生命根基。天上来水,地面来水,皆然稀缺,都是靠不住的。但还不至于无,一年之中也有一两场落雨,也会有直到初春时候才有的一两场梦幻一样的飘雪。不过,那样显荣的落雨或者落雪的恩泽从来都不是浩荡的。那些雨雪,首先被贪婪的贫土所吸收,那些恩泽之水尚未滋润焦渴的深层土地之中同样贫弱不堪的生机,又被好大喜功的太阳悉数收回。在春季,旷野上的长风极其干燥,仿佛因为极度干缩而出现了许多曲折的缝隙。在冬季,朔方来风又极冷酷,狭小得可怜的土地上,捉襟见肘的旷野、山麓,繁华只是十分遥远的梦,至今都没有在那些土地上开出成片成片的花朵来。
贸然指摘阳光是好大喜功的——也不太合理。阳光本无过错,旷野过于空乏也不是过错,土地贫瘠更不是过错,或者干脆说,自然秩序里并没有道德与伦理之类种种观念的界定与限制,无所谓卑贱,无所谓美丑,无所谓善恶,一切都是未加修饰也无需修饰的,该存在的只需继续存在,该消亡的任其继续消亡下去,该活着的,一定会想方设法继续活着。
没有彻头彻尾的破败,也没有昏天黑地的萧瑟。在这样空乏的旷野和贫瘠的土地上,在日渐冷酷的冬天,太阳的值守依然是兢兢业业的,虽然它照耀土地的姿态倾斜了许多,相对位置也降低了许多,并且在继续倾斜下去、低落下去。在前方不远处还将继续延伸的时间长路上,有一个驿站叫做“冬至”,太阳会像一粒沙那样在季节轮转且动荡不安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然后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前安然入睡。
冬日阳光下,悠闲的土地很坦诚,四围高山很静谧,流水内敛,连道路也是隐忍谦恭的。冬眠中的房屋体现出最本原最充盈的自足样子,那种样子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它们懂得许多浅显的道理也明白许多重大的意义。树木,那是一些长叶、开花的东西,如今脱去了先前繁华的外衣,把先前的繁华遮掩下的另一种繁华展示出来,前者是给别人看的,后者才是给自己感受的,但都是树木珍藏已久的成长记忆。它们的种子曾经成熟,其中的一些曾经自由掉落,另一些则被啄食或采摘。叶子曾经缤纷,是曾经。在冬日,旷野像一张风干的羊皮,旷野的轮廓连接着冬天的边界,边界很清晰,是阳光勾勒出来的。
大山熟睡,流水不语,树木的枝干爽朗而简约,但旨趣越来越清晰,态度越来越明朗。阳光尚不是泛滥到狂虐、恣肆的时候,热度还不是昏乱的时候,触摸不是狂野而粗鲁的时候,阳光的脸庞亲切可爱。没有矫饰,没有排拒。除了阳光,简单的树木不再有手无心地描画别的什么,河流不再疲累也不再慌不择路。风不再裹挟什么。河流正顺着最基本的路径踏上归乡的漫漫旅程。土地不再背负什么,房屋不再声援什么,道路不再装点什么,房屋就是房屋,道路就是道路。旷野不再违背什么。阳光是阳光,世界是世界。
旷野之外还是旷野。在悠闲的冬日,旷野和阳光都是自由自在的。
从生长庄稼的田地,到屋舍俨然的村落,到房屋渐密的郊区,到拥挤、逼仄的街区,一路上,阳光被一次次重新分配。在城市,晴空和阳光被楼宇方方正正的牙齿啃咬,一些被吞食,一些被独占,一些被阻拦,一些被隔绝,一些被遗弃,一些被遗忘。在城市显贵尊荣的街道上,从来就有飞跃、穿行的一类,它们是寄身于城市的鸟儿,其中大半都是麻雀,像大部分人一样活着的麻雀。城市树木上的种子和虫卵也像时装一样精贵而华丽,鸟儿们也学会了像城市贵族们那样自以为是、洋洋得意。它们和他们,因为严重缺乏阳光,显得极度贫血,但幸好还能凭装扮来造就美丽,虽然被包装起来的东西依旧是缺少血色的。
在冬日,在城市,晴好的天空和温暖的阳光都成了只能靠分配才能享受得到的补给。人像挤在缸里的鱼,伸长脖子,大张着口,呼唤氧气。
在城市边缘的山上看太阳——只好到城市的边缘去欣赏阳光了——才发现,太阳与冬日不甚相关;看大山,它们很安详,很温暖,如同传说中的那种模样;看空气——应该还是混沌初开时候的样子吧。看阳光,无所谓新生还是老去。看城市,一个热烘烘、乱纷纷的超级蚁穴。
群山阻隔,天空隔离,无法看到更广大的世界,但也足够了,更大更远处的世界也许更加安静,也许更加空寂和萧瑟,站在地面或者站在山上放眼所见,虽然在冬天,因为有忠贞不渝的阳光持续照临,总归还是繁华的,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阳光之下世间繁华毕竟还是很好的;即便阳光照耀下的城市很像蚁穴,尽管蚍蜉一样的人们都很辛劳且很紧张,但他们愿意,他们愿意跻身于别人创造出来的繁华之中,并通过自己和他人的共同努力再创造出更多的繁华来,因而,其间的种种喜怒哀乐都不足为奇。若再深入用心,所谓世界,无不过就是严酷的冬天里还能有阳光普照的时候和普照的样子,无不过就是总以为很萧瑟了,又幸运地看到,原来耳闻目睹甚至设身处地的所在还是很繁华的。
2013-12-7
比房屋和庄稼地更加遥远的外围,萧瑟的山体几同不毛,因为原本葱茏的荆棘和蓬蒿之类全都披着厚厚的落尘,同山体风貌完全混同。色衰而爱弛,并无格外的眷顾,但还有腹中空乏的鸟儿穿行其间,于删繁就简的树木上、枯草上辛勤寻觅或然尚存的种子。至于鸟儿,其实多为麻雀,形色鄙陋,酷似蒙尘甚厚的蓬蒿。
这样群山阻隔的旷野,冬日无雪,亦如它的夏日无雷和春日无雨。庄稼的用水赖于微薄并且慵懒的人力。野树和野草的取水,所依赖的则是它们极其发达的根系。那些根系一个劲地朝着地下水的方向延伸、再延伸,矢志不移。那些根系的根尖细胞,无疑具有世间最强大的掘进力和穿透力,并且,它们一定能够听见远方地层深处地下水渗漏乃至浸润的声音,它们也能闻见地下水清凉滋润的气息。凭借自身的力量,这样平淡无奇的旷野里同样平淡无奇的灌木、蓬蒿,虽然都是同样的其貌不扬,但都具有深沉、稳固的生命根基。天上来水,地面来水,皆然稀缺,都是靠不住的。但还不至于无,一年之中也有一两场落雨,也会有直到初春时候才有的一两场梦幻一样的飘雪。不过,那样显荣的落雨或者落雪的恩泽从来都不是浩荡的。那些雨雪,首先被贪婪的贫土所吸收,那些恩泽之水尚未滋润焦渴的深层土地之中同样贫弱不堪的生机,又被好大喜功的太阳悉数收回。在春季,旷野上的长风极其干燥,仿佛因为极度干缩而出现了许多曲折的缝隙。在冬季,朔方来风又极冷酷,狭小得可怜的土地上,捉襟见肘的旷野、山麓,繁华只是十分遥远的梦,至今都没有在那些土地上开出成片成片的花朵来。
贸然指摘阳光是好大喜功的——也不太合理。阳光本无过错,旷野过于空乏也不是过错,土地贫瘠更不是过错,或者干脆说,自然秩序里并没有道德与伦理之类种种观念的界定与限制,无所谓卑贱,无所谓美丑,无所谓善恶,一切都是未加修饰也无需修饰的,该存在的只需继续存在,该消亡的任其继续消亡下去,该活着的,一定会想方设法继续活着。
没有彻头彻尾的破败,也没有昏天黑地的萧瑟。在这样空乏的旷野和贫瘠的土地上,在日渐冷酷的冬天,太阳的值守依然是兢兢业业的,虽然它照耀土地的姿态倾斜了许多,相对位置也降低了许多,并且在继续倾斜下去、低落下去。在前方不远处还将继续延伸的时间长路上,有一个驿站叫做“冬至”,太阳会像一粒沙那样在季节轮转且动荡不安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然后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前安然入睡。
冬日阳光下,悠闲的土地很坦诚,四围高山很静谧,流水内敛,连道路也是隐忍谦恭的。冬眠中的房屋体现出最本原最充盈的自足样子,那种样子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它们懂得许多浅显的道理也明白许多重大的意义。树木,那是一些长叶、开花的东西,如今脱去了先前繁华的外衣,把先前的繁华遮掩下的另一种繁华展示出来,前者是给别人看的,后者才是给自己感受的,但都是树木珍藏已久的成长记忆。它们的种子曾经成熟,其中的一些曾经自由掉落,另一些则被啄食或采摘。叶子曾经缤纷,是曾经。在冬日,旷野像一张风干的羊皮,旷野的轮廓连接着冬天的边界,边界很清晰,是阳光勾勒出来的。
大山熟睡,流水不语,树木的枝干爽朗而简约,但旨趣越来越清晰,态度越来越明朗。阳光尚不是泛滥到狂虐、恣肆的时候,热度还不是昏乱的时候,触摸不是狂野而粗鲁的时候,阳光的脸庞亲切可爱。没有矫饰,没有排拒。除了阳光,简单的树木不再有手无心地描画别的什么,河流不再疲累也不再慌不择路。风不再裹挟什么。河流正顺着最基本的路径踏上归乡的漫漫旅程。土地不再背负什么,房屋不再声援什么,道路不再装点什么,房屋就是房屋,道路就是道路。旷野不再违背什么。阳光是阳光,世界是世界。
旷野之外还是旷野。在悠闲的冬日,旷野和阳光都是自由自在的。
从生长庄稼的田地,到屋舍俨然的村落,到房屋渐密的郊区,到拥挤、逼仄的街区,一路上,阳光被一次次重新分配。在城市,晴空和阳光被楼宇方方正正的牙齿啃咬,一些被吞食,一些被独占,一些被阻拦,一些被隔绝,一些被遗弃,一些被遗忘。在城市显贵尊荣的街道上,从来就有飞跃、穿行的一类,它们是寄身于城市的鸟儿,其中大半都是麻雀,像大部分人一样活着的麻雀。城市树木上的种子和虫卵也像时装一样精贵而华丽,鸟儿们也学会了像城市贵族们那样自以为是、洋洋得意。它们和他们,因为严重缺乏阳光,显得极度贫血,但幸好还能凭装扮来造就美丽,虽然被包装起来的东西依旧是缺少血色的。
在冬日,在城市,晴好的天空和温暖的阳光都成了只能靠分配才能享受得到的补给。人像挤在缸里的鱼,伸长脖子,大张着口,呼唤氧气。
在城市边缘的山上看太阳——只好到城市的边缘去欣赏阳光了——才发现,太阳与冬日不甚相关;看大山,它们很安详,很温暖,如同传说中的那种模样;看空气——应该还是混沌初开时候的样子吧。看阳光,无所谓新生还是老去。看城市,一个热烘烘、乱纷纷的超级蚁穴。
群山阻隔,天空隔离,无法看到更广大的世界,但也足够了,更大更远处的世界也许更加安静,也许更加空寂和萧瑟,站在地面或者站在山上放眼所见,虽然在冬天,因为有忠贞不渝的阳光持续照临,总归还是繁华的,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阳光之下世间繁华毕竟还是很好的;即便阳光照耀下的城市很像蚁穴,尽管蚍蜉一样的人们都很辛劳且很紧张,但他们愿意,他们愿意跻身于别人创造出来的繁华之中,并通过自己和他人的共同努力再创造出更多的繁华来,因而,其间的种种喜怒哀乐都不足为奇。若再深入用心,所谓世界,无不过就是严酷的冬天里还能有阳光普照的时候和普照的样子,无不过就是总以为很萧瑟了,又幸运地看到,原来耳闻目睹甚至设身处地的所在还是很繁华的。
2013-12-7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