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镜像
2022-01-16叙事散文雨潇凌
春分过后,清明踏芬芳而来。雨过新晴,万物勃发,格外清朗。《民俗易志》云,乍暖还寒光景,春光锦绣怡人。老少咸集,三五成群,车马郊外,寻幽探花,络绎不绝。太平盛世抑或红尘乱世亦不可少,自古来寻常之事,京畿市井概莫能外。经年累月,凡此旧俗,早已深……
春分过后,清明踏芬芳而来。雨过新晴,万物勃发,格外清朗。《民俗易志》云,乍暖还寒光景,春光锦绣怡人。老少咸集,三五成群,车马郊外,寻幽探花,络绎不绝。太平盛世抑或红尘乱世亦不可少,自古来寻常之事,京畿市井概莫能外。经年累月,凡此旧俗,早已深入民间肌理,形成风尚。而春上踏青赏景,尤以江南为胜。柳永《望海潮》一词足以道破其中玄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江南占据中国传统文化重镇之位,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关于它的诗词歌赋历来层出不穷,其中传世精品更是不胜枚举。自古文人多雅士,吟酒赋诗、歌风颂月皆不离四季风光。一年之中又以春为最。不论春色光景本身,还是人文渲染,江南皆流淌着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可是,浸透在文化底蕴浓郁非常的江南春色里,触摸这些历经历史尘埃而积淀下来的精神形色,于我而言,只不过是重新温故了一遍书本文字间反复吟唱不朽的隆重仪式。纵使江南春色再如何华丽俊美,我始终做不到“错把他乡认故乡”的臆想,那身为异乡人的鲜明印记一直绵亘存在,自是不能身心相寄交付其中。与之相反,愈是繁华万千,越是悲情若失,怅惘乡里。
追溯清明,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演变为民间寻常百姓人家祭祀宗祖先人的传统风俗,从历史可考以来,一直是黎民百姓寄托哀思、告慰先人的特殊仪式。它的精神意义已从古代帝王将相的个人之举,扩散为如今民俗生活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凡的民间意义。关于清明,古往今来的凭吊感怀之作浩如烟海,已经深入尘世的角角落落,形成一层看不见却又触手可及的文化氧气圈。而我所记得的,亦只是千里之外故乡长久不变的熟稔风俗,和准时出现在风俗中的人。流光飞逝,滚滚风尘,曾经那些人和事一起构成时光深处长流的风景,沉淀在我的记忆长河,和骨血一起循环反复,愈久弥新。
田畴乡肆,万物生长,十里清明。村落屋前,小河清澈,流水温柔。河堤上烟柳妆成,梁燕低徊轻吟,春色三分熟透。这是记忆里乡村三月的寻常风景。待及清明,则又是完全另一番盛景。虽时间间隔相近,丰姿绰约却不可相提并论。旧时农村旧俗,清明节前夕,村子里会隆重举行祭祀大典,持续三天三夜。祭祀历来是大事,而农村尤为慎重,前后张罗准备长达三个月之久,包括服装、道具的设计,以及戏剧编排、酒宴设置等等,均需经过多次的全村会议才能最终商定。是时,全村男女老少皆于祭祀大典前一个礼拜,便开始沐浴吃斋。家家户户亦开始摆设香案,朝晚祭拜。祭祀大典前夜,家中还要由长子或长孙给已故祖辈守夜,俗称守“灵夜”。待到闻见鸡鸣声后,守“灵夜”的长子或长孙会陆续地将自家供奉先祖的香火请到祭祀大典的道场,置于焕然一新的李氏宗祖祠堂的神龛前。通常自家一门的长子或长孙会相约一起同去请香。路上遇见熟人,两相皆缄默无语,整个请香过程亦没有言语出声。守“灵夜”之人自觉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早早地在祠堂前排列成行,一直延伸到村口。微凉的月光洒落,照出密密麻麻地虔诚而肃穆的温暖背影,蔚为壮观。天明时分,随着请香的长子长孙们归来,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开始环布村落的上空,经久不息。这时候,家家户户已经盛装华服,摩肩接踵地前往祭祀大典道场。
祭祀道场,是村里日常用来晾晒谷物等粮食作物的空白场地,也是举行节日盛典时集会的主要场所,一直被村民视为洞天福地。队伍行进到道场中央,立即在仪仗队的指引下,按照门房祖宗和辈分依次排开,妇女和小孩单独成列,只能站在一旁观看,并不实际参与祭祀过程。等所有人悉数到齐,祭祀大典便在族长诵读祭文的声音中开场布道。随后,从寺院请来的数名高僧端坐于巨大的香案前,口中诵念经文,布施法事。浑厚清明的经文声喧阗如洪,耳边却顿觉清静无边,脑海里尽是昔日先人的音容笑貌,如在昨日。然后只听见乐师齐奏,轰隆一声,就是排演多时的戏剧上演。多是《状元谱》一类与清明祭祖相关的剧目。不过多时,便可听见从妇女队列中传来的隐约抽泣声,渐渐地变成在道场上与戏曲伤情分庭抗礼的哀怀情绪。这一天,远嫁他乡的女儿亲家人,皆要不远千里赶赴回来,站在队列当中观看祭祀的全过程。当时我不懂其中因由,亦禁不住跟着她们潸然泪下,只觉人世是这样的感伤纯粹。
从我记事起,村里的大多数年轻男人皆外出打工,祭祀典礼已不似从前兴盛,由原来的每年一次变迁为五年一道。虽时间周期较长,但也却从未荒废,一直沿袭至今。村人一直相信一个传说:清明日和七月十四鬼节一样,已故先人的鬼魂可越界阴曹,与人间亲友重逢相聚,再叙旧情。虽然只能旁观瞻仰,我俨然已经体悟到祭祀仪式在当时乃至今生命中无与伦比的敬重和意义。更何况是这些已经参加过无数次祭祀活动的长辈族人。
大典之后第二天就是正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当年信笔写下的这首绝句,成为今人祭奠清明日的写照。相对于祭祀大典几天的空前盛况而言,自家坟前的祭拜活动则显得更具细腻与绵长。早上一大早,家人就拿出早前准备好的香烛纸钱,浸染着天色烟雨,踏着青草湿地,浩浩荡荡地朝着田间走去。遥远而逼近的爆竹声响不绝于耳。烟纸腾蔓,夹杂在雨丝里,格外清致。一路上都是熟稔相识的面孔,映衬在青色烟雨里,如同唐诗宋词的韵致一样亲切和谐。仅只言片语,就联结起村里村外淳朴的厚重深情,乡村人情即是这样朴实无华。
旧时,祖上长辈逝世,均会掩埋在自家茔田里,和菜地毗连。所葬之地一般请风水先生卜算过,皆是风水宝地,寓意福佑子孙后代。幼时,我只能站在旁边学大人们三叩九拜地恭敬样子。待及我长大成人,和父辈一起并肩跪拜在先祖坟前时,亦终于明白中国孝道竟是渗透在寻常百姓生命中的情感之花,无色清香,却悠远深长。
韶华光转,又是一年清明日,又一次的沉重呼吸来袭。如今浪迹江南,竟无法亲至先祖坟前祭拜,只能对着故乡的方向倾洒酒水,焚烧冥币,真是愧对九泉之下的李氏先人。但是,烟光之中,我又分明看到祖辈如约纷至踏来的身影。亦知道,身体里,我始终流淌着他们的血,未曾相隔。或许,这就是清明。这就是清明。
[ 本帖最后由 雨潇凌 于 2009-4-8 19:49 编辑 ] 风俗, 旧时, 清明, 乡亲
江南占据中国传统文化重镇之位,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关于它的诗词歌赋历来层出不穷,其中传世精品更是不胜枚举。自古文人多雅士,吟酒赋诗、歌风颂月皆不离四季风光。一年之中又以春为最。不论春色光景本身,还是人文渲染,江南皆流淌着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可是,浸透在文化底蕴浓郁非常的江南春色里,触摸这些历经历史尘埃而积淀下来的精神形色,于我而言,只不过是重新温故了一遍书本文字间反复吟唱不朽的隆重仪式。纵使江南春色再如何华丽俊美,我始终做不到“错把他乡认故乡”的臆想,那身为异乡人的鲜明印记一直绵亘存在,自是不能身心相寄交付其中。与之相反,愈是繁华万千,越是悲情若失,怅惘乡里。
追溯清明,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演变为民间寻常百姓人家祭祀宗祖先人的传统风俗,从历史可考以来,一直是黎民百姓寄托哀思、告慰先人的特殊仪式。它的精神意义已从古代帝王将相的个人之举,扩散为如今民俗生活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凡的民间意义。关于清明,古往今来的凭吊感怀之作浩如烟海,已经深入尘世的角角落落,形成一层看不见却又触手可及的文化氧气圈。而我所记得的,亦只是千里之外故乡长久不变的熟稔风俗,和准时出现在风俗中的人。流光飞逝,滚滚风尘,曾经那些人和事一起构成时光深处长流的风景,沉淀在我的记忆长河,和骨血一起循环反复,愈久弥新。
田畴乡肆,万物生长,十里清明。村落屋前,小河清澈,流水温柔。河堤上烟柳妆成,梁燕低徊轻吟,春色三分熟透。这是记忆里乡村三月的寻常风景。待及清明,则又是完全另一番盛景。虽时间间隔相近,丰姿绰约却不可相提并论。旧时农村旧俗,清明节前夕,村子里会隆重举行祭祀大典,持续三天三夜。祭祀历来是大事,而农村尤为慎重,前后张罗准备长达三个月之久,包括服装、道具的设计,以及戏剧编排、酒宴设置等等,均需经过多次的全村会议才能最终商定。是时,全村男女老少皆于祭祀大典前一个礼拜,便开始沐浴吃斋。家家户户亦开始摆设香案,朝晚祭拜。祭祀大典前夜,家中还要由长子或长孙给已故祖辈守夜,俗称守“灵夜”。待到闻见鸡鸣声后,守“灵夜”的长子或长孙会陆续地将自家供奉先祖的香火请到祭祀大典的道场,置于焕然一新的李氏宗祖祠堂的神龛前。通常自家一门的长子或长孙会相约一起同去请香。路上遇见熟人,两相皆缄默无语,整个请香过程亦没有言语出声。守“灵夜”之人自觉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早早地在祠堂前排列成行,一直延伸到村口。微凉的月光洒落,照出密密麻麻地虔诚而肃穆的温暖背影,蔚为壮观。天明时分,随着请香的长子长孙们归来,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开始环布村落的上空,经久不息。这时候,家家户户已经盛装华服,摩肩接踵地前往祭祀大典道场。
祭祀道场,是村里日常用来晾晒谷物等粮食作物的空白场地,也是举行节日盛典时集会的主要场所,一直被村民视为洞天福地。队伍行进到道场中央,立即在仪仗队的指引下,按照门房祖宗和辈分依次排开,妇女和小孩单独成列,只能站在一旁观看,并不实际参与祭祀过程。等所有人悉数到齐,祭祀大典便在族长诵读祭文的声音中开场布道。随后,从寺院请来的数名高僧端坐于巨大的香案前,口中诵念经文,布施法事。浑厚清明的经文声喧阗如洪,耳边却顿觉清静无边,脑海里尽是昔日先人的音容笑貌,如在昨日。然后只听见乐师齐奏,轰隆一声,就是排演多时的戏剧上演。多是《状元谱》一类与清明祭祖相关的剧目。不过多时,便可听见从妇女队列中传来的隐约抽泣声,渐渐地变成在道场上与戏曲伤情分庭抗礼的哀怀情绪。这一天,远嫁他乡的女儿亲家人,皆要不远千里赶赴回来,站在队列当中观看祭祀的全过程。当时我不懂其中因由,亦禁不住跟着她们潸然泪下,只觉人世是这样的感伤纯粹。
从我记事起,村里的大多数年轻男人皆外出打工,祭祀典礼已不似从前兴盛,由原来的每年一次变迁为五年一道。虽时间周期较长,但也却从未荒废,一直沿袭至今。村人一直相信一个传说:清明日和七月十四鬼节一样,已故先人的鬼魂可越界阴曹,与人间亲友重逢相聚,再叙旧情。虽然只能旁观瞻仰,我俨然已经体悟到祭祀仪式在当时乃至今生命中无与伦比的敬重和意义。更何况是这些已经参加过无数次祭祀活动的长辈族人。
大典之后第二天就是正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当年信笔写下的这首绝句,成为今人祭奠清明日的写照。相对于祭祀大典几天的空前盛况而言,自家坟前的祭拜活动则显得更具细腻与绵长。早上一大早,家人就拿出早前准备好的香烛纸钱,浸染着天色烟雨,踏着青草湿地,浩浩荡荡地朝着田间走去。遥远而逼近的爆竹声响不绝于耳。烟纸腾蔓,夹杂在雨丝里,格外清致。一路上都是熟稔相识的面孔,映衬在青色烟雨里,如同唐诗宋词的韵致一样亲切和谐。仅只言片语,就联结起村里村外淳朴的厚重深情,乡村人情即是这样朴实无华。
旧时,祖上长辈逝世,均会掩埋在自家茔田里,和菜地毗连。所葬之地一般请风水先生卜算过,皆是风水宝地,寓意福佑子孙后代。幼时,我只能站在旁边学大人们三叩九拜地恭敬样子。待及我长大成人,和父辈一起并肩跪拜在先祖坟前时,亦终于明白中国孝道竟是渗透在寻常百姓生命中的情感之花,无色清香,却悠远深长。
韶华光转,又是一年清明日,又一次的沉重呼吸来袭。如今浪迹江南,竟无法亲至先祖坟前祭拜,只能对着故乡的方向倾洒酒水,焚烧冥币,真是愧对九泉之下的李氏先人。但是,烟光之中,我又分明看到祖辈如约纷至踏来的身影。亦知道,身体里,我始终流淌着他们的血,未曾相隔。或许,这就是清明。这就是清明。
[ 本帖最后由 雨潇凌 于 2009-4-8 19:49 编辑 ] 风俗, 旧时, 清明, 乡亲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