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永远的古杨

2022-01-16叙事散文洪水河畔
永远的古杨有时,许多记忆的片段在你发现珍惜时,已悄然遗落,淡化为一缕清风,不留任何污浊。人总是这样,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懂得拥有的重要。进入隆冬,酷寒、冽风、飞雪凸显于西北故乡这一隅之地上。乱石枯草,秃坡荒地,漫天沙尘,皑皑白雪。寒风吹落……
               永远的古杨   有时,许多记忆的片段在你发现珍惜时,已悄然遗落,淡化为一缕清风,不留任何污浊。人总是这样,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懂得拥有的重要。   进入隆冬,酷寒、冽风、飞雪凸显于西北故乡这一隅之地上。乱石枯草,秃坡荒地,漫天沙尘,皑皑白雪。寒风吹落了枝头残叶,飞雪掩埋了土地深厚的肌肤,封杀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一切都沉寂着,熟睡着,显得如此的肃杀、萧条、不近人情。此时此刻,人们更愿待在火炉旁,睡在热炕上,感受着季节里惟一的暖意。舒坦地长伸一个懒腰,严寒就过去了。   又是一个漫天飞雪的日子,和家人一样,我蜷坐在炕的一角,裹着厚实的棉被来躲避着冬日的寒风。此种情景,却勾起了一段令我难以忘怀的挂念。模糊之中几棵古杨映入眼眶,那样的沧桑、顽强。不倒的枝干,不屈的灵魂,向天长啸、呐喊。   村头有几棵古杨。听村里老人讲,这几棵树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它们扎根这片土地,守望着故园已四五百年了。几百年的风吹霜浸、雨淋雪压、雷霹电打,使之看够了世间的是是非非,遍尝人间烟火,像一位老者,深沉而稳重,孤独的站立着、深思着,默默的守望着。它们是忠诚的,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着村庄,一守就是四五百年。它们是慈爱的,为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遮风挡雨,看着他们的传承与繁衍。这几棵古树,记印了太多的历史,记载了太多的人情世故。这一切,树枝见证着,叶子见证着,这片土地也见证着。或许它们倾听过某个日落西山之际,一对热恋男女山盟海誓,至死不渝的誓言,目睹过那烽火连天年代,妻子送丈夫赴前线作战的生离死别。也或许就在几天前某个顽童还站在它们的脚下撒过尿、拉过屎……这一切只有它们最清楚。没有人能感动它们的那份坚守、执著。   小时候,怀揣一颗纯真的心,清澈而空灵。可能是电视剧看多了,总喜欢“舞刀弄枪”。郭靖、杨过等大侠的形象也跃然脑间。“降龙十八掌”、“隔山打牛式”等也是自己苦苦追寻的对象。把树枝当马,手拿木制刀枪,颇有几分大侠风范,好像真能除暴安良,打抱不平,好不威武。三五成群的拿着手中的“武器”,骑着自己的“战马”,像堂•吉诃德一样。来到村头放荡无羁的刺向那沧桑的枝干,那样的无情、冷血。接着便是阵阵稚气的欢笑,像战胜凯旋的将军,充满着胜利与成就感。可能是由于太稚气了,太天真了,也可能是它们“大人大量”吧。古杨依旧静静的、默默的守望着。   渐渐长大,进入小学、中学。直至工作,作业、书本将自己牢牢拴套在学校那狭窄的天地里。没有太多的时间再去摧残那沧桑的枝干,也没有再多的时间去“舞刀弄枪”、“驰骋疆场”。古杨的形象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不再那么招人讨厌。于是它们被埋藏在脑海的最深处,定格在童年最纯真的岁月里。即便此后偶尔经过,也对那些孤独的守望者不以为意。   不知何时,古杨走了。留下的仅是几个醒目的树桩和那圈圈的年轮,站立着,守望着。   和村中许多老人一样,古杨走了,历史也随之走了,那记载历史的片段也随之遗落了。小时候经常想,为什么古杨站立百年却没有倒下呢?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那是因为它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古杨走了,童年的无知,稚气也淡然无存,换来的是用书本、知识包裹着的我。那一颗清澈、空灵的心也开始浑浊起来,布满了世俗的污垢与尘埃,浸染着世间的俗气与邪气,流露着种种人性的弱点与缺陷,使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俗人。时常在想,为什么古树站立百年却依旧坚守着这份执著,而自己却在短短几年间就沉沦、变质了呢?现在想想看,理由很简单,因为自己遗落了记忆中那些珍贵的片段。失去了本性,随波逐流。   人性本善,但由于奔波、往来于世俗之间,也由于遗落了太多记忆的片段,所以具有了贪婪、自私等缺陷,并为之迷失了双眸,污浊了心灵。不是如此又怎会手刃那守望自己的父辈和父辈的父辈几代栽种的古杨呢?因为遗失了那段段美好的记忆,仅为一时的贪欲,现代所谓的文明人就将历史当作了薪柴,阵阵烈火之后,除乌烟外什么也没留下。历史没有让其沉寂、倒下,而现代人却让它们倒下了。我儿时的古树,我心中永远的古树。   放眼望去,一片茫然、几分萧条。这是我的故乡,留有我童真记忆的地方吗?我惘然了,感到无所适从。此时此刻,起风了。寒风吹乱了头发,也吹碎了我的心,吹灭了胸中那团熊熊的烈火。一片叶子从眼前划过,向天飘去,渐渐的消失在我的视野之间,没有留下半点浑浊、污垢。我想,它是在寻找自己真正的归宿吧。被贪欲的阴霾笼罩着的这片土地,不适合它。或许,它们真的不该来这儿。只有天堂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