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朝天
2022-01-16经典散文
[db:简介]
轻微刺痛,如同蚁行,肌肉渐次失去痛觉,从指尖开始遍及全身,伴有眩晕、视物模糊、意识不清,直至抽搐、昏迷。
这是中药乌头中毒的症状。
连我自己都没有料到,在重庆出高铁站时,竟然会想起乌头。
毕竟在我学中药的时候,重庆还没有从四川中分出来,而教科书上说,最好的乌头都出在四川,以致于被称为“川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乌头的那些中毒反应,其实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
麻。
事实上,麻并不是一种味道。
作为味觉的麻,其实是动物神经的一种应激性警戒,以轻微刺痛之类的不舒适感,来提示大脑有害物质正在入侵。感觉越麻,危害越大。正如乌头,绝大多数毒性中药材,如半夏、南星、附子、细辛,口尝都有强烈的麻感。传统炮制时,更是以这种麻感是否消失,来判断火候。
中国的传统五味,也没有收入麻。
应该说,麻并不是一种讨喜的口感,甚至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危险。然而,在四川,这个不祥的“麻”字,不仅被高调引入厨房,还盖过甘苦酸辛咸、所有根正苗红的味道,成为了川菜最出挑的特色。
我也是为这个“麻”字而来。
谁的重庆之行,能少得了一顿原汁原味的麻辣火锅呢?
然而,我在重庆,最先感受到麻的,居然是腿。
不只麻,还有酸痛。我从来没在一座城市中走过这么多台阶、爬过这么多坡。
出租、公交、地铁、轻轨、轮渡、索道,水陆空齐全。重庆的交通方式大概是世界上最完备的,这也反证了这座城市地形的复杂。
之前就听过许多对重庆地形的吐槽。比如别的地方地铁能钻地,重庆的地铁会上天;外地人在重庆随时要带好钱、充足电,因为必定会迷路;在重庆开车更得小心,走错一个匝道,也许就是高架一日游。
重庆的建筑被调侃得最多。几乎所有游客都会被提醒,千万别相信电梯显示的楼层数字。从一楼下去三层,很可能会发现你到了二楼;你家住十楼,但如果看到有人在你家窗外散步也不用害怕,因为出门就是人行道。重庆电梯的运行简直就像魔法世界的任意门,你根本猜不到下一次打开能看到什么。
在洪崖洞,重庆标志性的景观建筑,我亲身体验了一把这种魔幻。根据川江吊脚楼复建的洪崖洞,一共有十一层,一层面对宽阔的马路,顶层的城市阳台,背侧同样也是一条大马路。
在重庆的几天,这种空间错位不断冲击着我的想像力:公交车开在人家屋顶,轻轨却在楼道中穿心而过——难怪很多人抱怨,在重庆,坐公交都要晕车,而有恐高症的人最好别坐轻轨,这哪里是轻轨啊,完全就是过山车呢。
在这样的城市,步行同样是巨大的挑战。据说重庆很多地方都有“绝望坡”,意思该坡之长之陡,会爬得你怀疑人生。我来重庆正是八月,烈日当头,面对一个个望不到头的上坡,气喘如牛,汗出如浆,那一刻真的生无可恋。
我甚至安慰自己,来重庆是为了渡劫,以便在最短时间跨过生命中所有的坎。
但也正是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虽然长期被合并为一个“川”,但现在的重庆市与四川省,文化质地其实有着明显区别。
至少在生存环境上,这两个地区的核心城市,成都与重庆,便截然不同。
重庆自然是山城,而且是山城中的山城:别的山城大多只是建在山间平地上,重庆却是由整座山剜剔雕镂而成。山就是城,城就是山。
成都所在则是一处广袤的平原。土肥水美,自古号称天府之国。
毫无疑问,农耕时代,成都远比重庆更容易生存。
历史上,重庆更多是作为军事寨堡存在。建城三千年间,打过包括蒙古大军、张献忠在内的很多恶战,抗战时,还被国民政府当作陪都。
相比成都的舒展平和,重庆显然紧绷而激烈。这两座城市的迥异气质,也反映在各自的象征植物上:成都的市花是芙蓉,雍容艳丽;而重庆的市树则选择了黄桷,理由是这种桑科乔木生命力极其顽强,即使在悬崖峭壁上也能活下来。
心情势必会影响胃口。虽然都喜好麻辣,但成都与重庆,饮食习惯存在着不小的分歧。以成都为代表的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麻,甚至辣,都只是诸多口味中的一种,传统川菜中,不辣的菜品至少在六成以上;而川菜的头牌,竟然是一道开水白菜,一点油星都看不到,吃在嘴里却鲜香柔美,滋味无穷。
作为八大菜系影响最大的一种,川菜其实极为精细,绝不是一个辣就能概括的。即便是辣,川菜也分为很多种,麻辣之外,还有酸辣、糊辣、干辣、腌辣、酱辣、鱼辣等等,只用单纯一种辣,成都人会嗤之以鼻,称为“死辣”。
相比成都,重庆菜显然粗糙许多,特别是火锅,有人曾用“小桥流水”与“大江东去”来分别比喻两地风格。成都人涮锅,原料精工细作,一小碟一小碟分门别类,重庆人却大开大阖,无论牛肉猪肉都是大张切片,白菜直接用手撕,鳝鱼甚至都不洗,连着血水就倒进锅里。
传统成都火锅,用的大都是茶籽油;而重庆火锅,用的却是纯牛油——
他们甚至还用老油!也就是回收吃剩的火锅油,澄清滤净后,给下一桌食客重新食用,如此反复。很多老重庆就好这一口,说油不老不香,连工商都头疼。
我一直认为,在川菜系统内部,火锅就像闯入羊圈的野猪。但若将川系两大火锅放在一起,成都相比重庆,却又是秀才遇到兵了。
中国文化中,最完美的饮食与中医一样,都推崇一个“和”字。在此意义上,麻与辣,都被视作过于亢躁,甚至霸道。
何况锅底还始终坐着火。
就像传统五味将麻排除在外,在名门正派眼中,火锅这种走纯阳路线的饮食方式,实在用力太猛,同样也不应该摆上台面。
乾嘉时期的大美食家袁枚,就是一位坚定的火锅反对者。他在《随园食单》中,专门写了一条“戒火锅”,说火锅是极其可恶的,除了围炉喧哗吃相不雅,还根本不尊重食材,“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它却统统一锅炖了,其味之混账可想而知。
应该说明,袁枚是杭州人,他反对的,其实是江南以砂罐炖煮的暖锅,还不是现在意义的重庆火锅。在他的时代,重庆还没有麻辣火锅。
不过,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假如能够得见,对于重庆人的这种吃法,这位殿堂级的老饕应该愈发深恶痛绝。
一般认为,重庆火锅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初。
而它最被认可的发源地,是在朝天门一带。
重庆是山城,同时也是水城。它其实是被嘉陵江与长江夹在中间的一个山包。两条江在重庆老城的东北角汇合。朝天门,就在这个角的角尖上,是重庆十七座古城门之一。南宋定都临安,但凡有旨意传达或者大员视察,都是乘船溯长江而上,由当地官员经此门迎入城中,故而取名“朝天”。
朝天门也是长江上一处枢纽性质的大码头,自古樯帆林立,舟楫穿梭,是整个重庆最热闹的去处。不过老城门早在1927年码头扩建时就已经被拆了,后来几番拆改,又遭过一次大火,现在是篆有重庆城市“零公里”标志的广场。虽然徒有其名,但还是游览重庆必到的一大胜地。
我是黄昏到的朝天门。在广场上凭栏俯瞰,两江缓缓东去,对岸高楼错落,再远是绵山隐约,雾气氤氲,夜风渐起,甚是爽快。只是暮色朦胧,我看不到嘉陵江与长江,两水一青一黄互相拍激,所谓的“夹马水”奇景。
江中有无数大型游轮来往停靠。它们都是从三峡上来,或者即将下去三峡。
三峡拦起大坝后,朝天门的景观也有了很大变化。否则,我还有可能在江边看到几片沙滩。
那几片沙滩,就相当于重庆的天桥。
老重庆回忆,旧时朝天门下,枯水季节两江之间便会退出一大片沙滩,他们称作沙嘴,是重庆最市井的去处。说书、杂耍、打拳、卖药、算卦、拔牙,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因此酒食店生意颇好。这些临时性的鸡毛店,架板为桌垒石为座,条件极简陋,卖的更不是什么好东西。比如有种“十二象”,字面意思是汇集了生肖的十二属相,实际上不管什么动物,牛马骡羊、母猪瘟鸡死狗,只要是肉,都一锅混煮,按碗计价。当时重庆的馆子,伙计还会将各桌的残羹剩菜都收集起来,加入白菜煮成一大桶,拉到沙嘴论瓢便宜卖,老板只作不知,当作员工福利。
重庆火锅,就出现在这种地方。
最早的重庆火锅,被称为“水八块”,意思是八种下水。
明清以来,回民都在朝天门一带屠宰牲口。而回俗宰牛后只取肉骨皮,肝心肺肚等内脏往往弃之不食,常被过往的船工捡了去煮吃。后来一些在沙嘴做饮食的小贩便动了脑筋,以廉价买回,洗净切块;再用大铁盘煮一锅牛油汤汁,加入大量辣椒、花椒、姜、蒜等重味香料,架在火炉上,保持滚沸;食客来了便在炉边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也有人认为“水八块”得名于一枚铜板能买八块牛下水。由于卖得便宜,油水还足,很受搬运工和水手、纤夫,这些在码头卖苦力的穷朋友欢迎。
这便是重庆火锅的来历。
最初的重庆火锅,只是穷苦百姓的贱食,稍微有点身份的人都不会去吃。更没有正式店面,都是担头小摊,沿街挑卖。
大致要到1934年,重庆城里才有了第一家毛肚火锅店。但即便登堂入室摆上桌面,这种火锅仍被视作底层之食,有钱人好脸,极少拉下身段光顾。有时馋得忍不住,也只能打发人嘱咐店主配个全套,悄悄送入府中关起门来享用。
早期的重庆火锅,连在故乡都不受抬举。
乾隆皇帝也爱吃火锅,据说一年至少要吃两百多顿,举行国宴时,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
重庆火锅,并不是唯一的火锅。
中国人吃火锅的历史非常久远,甚至可以说,做出陶器的那天,就有了烫食的吃法。青铜器中的“鼎”,本质上也是一种大型火锅。秦汉时,火锅已经很接近今天,海昏侯墓中就出土了相当先进的火锅实物。北宋之后,火锅开始在民间流行,明清以来更是发展出很多种类型:除了袁枚反对的江南暖锅,还有北京的涮羊肉(乾隆皇帝吃的就是这种)、徽州的一品锅、广东的打边炉等等,连福建的佛跳墙也可以归入其中。
诸多类型的火锅中,重庆火锅无疑是最泼辣,或者说,最粗野的一种。
这种泼辣与粗野,不仅体现在食材,更重要的还是吃法。
关于“水八块”,重庆人还有一种解释。当时叫卖的火锅,都会在锅里放一个特制的洋铁架,将一口锅分成八格,吃的时候,每人占一格,现在重庆火锅标志性的“九宫格”,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格出“水八块”的初衷,是让食客自涮自的,互相不占便宜。然而,不管“水八块”还是“九宫格”,它们底下都是相通的。也就是说,食客吃了走,走了来,所有人都在同一锅油里烫肉吃。他们甚至互不相识!
这或许就是重庆人老油食俗的渊源。
如此撒泼的吃法,遭受上层人歧视是意料中的。暂且撇开其中的卫生问题,重庆火锅的出现,无疑将北宋以来的“共餐制”,推行到了极致。
今天我们吃饭,习惯了每桌七碗八碟,大家围桌共享。饮食史上,这被称为“共餐制”。事实上,这种习俗在宋代之后才成为主流,在此之前,中国人吃饭都是“分餐制”。每人一张小桌子、一套餐具、一份食物,类似于现在的西餐。
也就是说,海昏侯的那口火锅,其实是给他一个人吃的。
往上推,刘邦、秦始皇、孔子、周公、纣王……这些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大人物,每一位都单桌吃饭。
古人分餐,并不是因为比我们更讲卫生,而是在他们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等级森严,公侯伯子男、大宗小宗、嫡出庶出,丝毫不能乱,座次的顺序、朝向,甚至垫座的席子有几层都有详细规定,绝不能随随便便坐在一起。
早期的儒,有一项重要业务,便是大型宴席的导座员。
不同级别,伙食标准更是有严格区分。通常鼎的数量就是硬杠:天子九鼎,即天子每顿能吃到九锅不同的肉,王七鼎、诸侯五鼎、卿大夫三鼎,依次递减。
分餐制的伦理基础是等级制度。因此,从血缘诸侯到门阀世家,随着贵族一代代没落,社会阶层日趋接近,外加游牧民族的影响——骑马的汉子不读书,没汉人那么多讲究,再说草原本来人就少,再各吃各的也太寂寞了——由唐入宋,分餐终于转化成了更简易的共餐。
毕竟汉人吃饭喝酒也喜欢喜庆,又能省下很多餐具,再说装盘也轻松。
从大历史的角度,共餐替代分餐,符合北宋之后,中国社会的世俗化进程。然而,对于文雅之士,如袁枚,重庆火锅的世俗程度,也实在太过头了。改用大盘装菜,不意味着他们就放弃了对食物的精致要求,爱吃蒙古人的涮羊肉,也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够接受这种陌生人之间毫无掩饰的津液交流,那锅反复回收使用的老油,更是挑战了他们的饮食底线。
我看过一位重庆老作家的回忆文章。他提到小时候有一次大人带他去外面吃火锅,从老油里夹到一条上桌剩下的青蛙腿,觉得占了便宜,开心得不得了。
可以猜测,在体面人眼中,这种苦力发明的火锅,简直就是对数千年饮食正统的严重亵渎。
我一直认为,重庆火锅的世俗化,有一个最现成的象征物。
花椒。
重庆火锅的麻,来自花椒。与南美洲传入的辣椒不同,花椒在中国土生土长,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不过,魏晋之前,它最主要功能都不是烹饪调味,而是祭祖敬神。
上古时期,花椒被赋予某种神性,它的浓郁香味,被认为能够与天地鬼神沟通,用其浸泡的酒,即“椒浆”,更是神灵最喜欢的祭品。青年男女还经常互赠花椒以示情义。因此花椒被视为珍稀之物,价格一直很昂贵,直到西汉,长安未央宫,后妃住的房间以花椒和泥涂墙,仍是极其奢侈的大手笔,被史官郑重记录。
但在“水八块”中,重庆人却用大把大把的花椒,来掩盖拾捡来的牛杂那腥膻、甚至腐坏的异味!
虽然汉魏以来随着栽培技术的成熟,花椒越来越容易得到,逐渐成为一种大众香料,但一般还是用在高档菜上,如此粗暴的用法,还是有些惊世骇俗。
这种原本高居云端的草果,被重庆人一把扯下,不由分说地按倒在了尘埃。
而供在神坛上的那缕清香,也被煮成了码头边的一锅麻辣。
火锅谱系中,重庆火锅最大的特色,便是麻辣。
重庆人对麻辣口味的独特嗜好,很多人归结于气候原因。说重庆地处盆地边缘,又在江边,气候闷滞潮湿,尤其是常年多雾,冬天简直见不到几次太阳,更是阴冷,多吃麻辣可以驱除体内实湿寒之气。
这当然很有道理。但我认为,重庆火锅的重麻,至少还可以再找到一条理由。
以医药学的角度,麻,还有一种令感觉神经迟钝的功能,也就是通常说的麻痹,甚至麻醉。毒药乌头,便有这个功能,还因此得了一个“贼裤带”的别名。据说从前蟊贼作案,都会随身带几个草乌头,一旦失手,眼见得逃不掉了,便掏出来咬上几口,这样挨揍时就不会觉得太疼了。
“水八块”的食客们何尝不需要麻醉——同样做苦力,重庆要比别处辛苦太多了。抗战前,重庆绝大多数码头都不通公路,只有石梯坎,无法使用板车之类的辅助工具,全部货物都只能靠肩扛背驮。据重庆老文档记载,当时的码头力夫,每一脚最低负重是一百五十市斤,而当时的朝天门码头,从江岸到卸货点,要爬一个三十多米高的陡坡,足足有322级石阶。据1933年的《中国劳动年鉴》,码头工的正常工作时间是每日十小时,每月休息两天。
这是官方公布的标准。实际搬运中,无论劳动时间还是劳动强度,显然要大大超过此数,而且船工和纤夫还未被统计,他们的生存状态比码头工更加恶劣,甚至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
一锅滚烫的麻辣,无疑是这群如牲畜般熬着命的人,最廉价的肌肉松弛剂。
虽然最初不受待见,但麻辣火锅还是在重庆站住了脚,并逐渐传播开来,抗战时期,已经有很多社会名流,如郭沫若,用其来宴客。
麻辣火锅在重庆的流行,其实是必然之势。
根据1937年重庆市的户口档案,当时穷苦人聚居的沿江棚户区,共有住户27453人,其中15100人从事码头搬运。有学者统计过,当时仅登记在册的码头工人数量,就占了重庆工人总数的50%。
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群体,也是重庆市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足以引导风尚,甚至能够奠定一座城市的气质。
如前所述,重庆工人谋生极苦。通常来说,这类人性情或坚忍或萎靡,容易偏向阴冷一路,就像他们糟糕的天气。然而,恰好相反,重庆人的乐观与幽默,即便在全国层面,都能排在前列,渝派相声小品更是在喜剧界大放异彩。
以我这种江浙人听来,连重庆人日常说话,都充满了喜感。说他软,开口就强调重音,抛石块似的,说他硬,又每句都会将几个字拉面般抻长,末了音调时不常还挑起,像翘一翘兰花指,既有抠脚汉子的糙,又有闺中少女的媚。
重庆人还喜欢自嘲。很多重庆火锅店,以“坎”命名,比如“老坎火锅”。而重庆方言中,带“坎”字的词,多用来调侃地位低、没出息的人。
重庆人的乐天,经常会被诠释为遗传了古巴人的刚毅,故而能直面苦难。
重庆古属巴国。巴,是春秋战国时长江上游的一个古老部落,生活在从川东北到鄂西的峡江两岸,水急山险,以渔猎为生,民风十分剽悍。周武王伐纣时,曾被收编为最精锐的部队,冲在最前面。
我总觉得有些牵强。数千年太过久远不说,至少浙人的先民越人,勇猛不亚于巴人,环境也潮湿,但现在的浙江人,无论吃辣还是幽默,与重庆都不在一条线上。更何况,包括重庆在内,整个广义的四川人,严格说来都不是真正的土著。
作为省一级的地理单位,四川大概是全中国历史上罹受兵燹最严重的。南宋时四川人口接近一千万,与蒙古人拼了几十年命,到1282年,只剩下六十万,人口损失高达95.36%。明清之际,先是张献忠屠川,后是清兵入川、吴三桂叛乱,薅了一遍又一遍,《四川通史》记载,清顺治十八年,四川全省在籍人丁仅余1.6万户,大约八万人!老虎都满街走了。
“湖广填四川”。从明到清,四川地区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移民。今天的重庆人,十之八九都来自于外省,与数千年前的巴人,已经根本没有多少血缘关系。
在博物馆参观巴人遗下的青铜兵器时,我联想到了北美的印第安人。
作为几被整体灭绝的民族,印第安人与古川人同样见证了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不过,另一方面,它的惨烈退场,却成就了美国至今被津津乐道的牛仔文化。
勇敢、机智、正义、热情。渴望冒险,吃苦耐劳,西部牛仔几乎聚集了所有美国人对于拓荒英雄的想象。
某种意义上,今天四川人的祖辈,就是中国的牛仔。
虽然也是背井离乡,但入川的湖广人,与移民史上最著名的客家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客家迁徙多是乱世中家族的自发行为,而移民四川,却都发生在王朝的强盛时期,而且多由政府组织,虽然不无强制,但都调发自人口稠密田地稀少的地区,并有政策乃至经费支持。
因此,虽然远离故土的伤感不可避免,但两种移民的心态完全不同。
两者的迁徙方向,或许已经暗示了这种区别:一个是由北而南,对于中原,意味着一步步坠落蛮荒;一个是从东向西,不仅不改变原来的文化层级,而且走的每一步,都追赶着太阳。
树挪死人挪活。就像运行太久的计算机,重启过后速度会快很多。从原籍连根拔起,也意味着与过往种种一刀两断,从此轻装上阵。
从文化的角度,湖广填四川,从平原到山地,从下游到上游,还可以视作一个族群对本源的某种回归:所有江河,上游总比下游水急,但下游被誉为浩淼的缓流,何尝不是一种暮气?
应该不是巧合,严厉抨击火锅的袁枚,就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南京。
逆流而上。进入峡江的一刻,这群耕作了无数代的农夫,变回了猎人。
铁锈斑驳的锄头重新磨出刃来。每一次移民,都是血性的再次激活。
“与子同袍”,抑或“兄弟同胞”。
袍哥在川人中的巨大影响力应该也是因为这种格外旺盛的血性:重庆所有码头工,几乎全部都是这个江湖帮派的成员。
江湖人三刀六洞,苦捱得,痛忍得,血流得,酒喝得,麻辣更吃得。
就是装不得,酸不得,清汤寡水吃不得。
进入江湖的新巴人,活得愈发简单和任性。
我又想起了被当作“贼裤带”的乌头。据说吃了之后,假如不被重殴一顿,就浑身胀痛,郁躁如狂,甚至有因失主怜悯,责打过轻反而送命的。
我忽然意识到,在生理感觉上,麻和辣其实是对反义词。麻偏于拖慢,辣却偏于加快。好比牛仔的套索与烈马,一个往后拉扯,另一个却朝前驰骋。
就在这舌尖上的激烈交战中,一团来自江湖最底层的火,终于逆袭为饮食界最大的传奇。
我在重庆的第一顿火锅,是在一条小弄堂里吃的。
我根本不知道那条弄堂的名称。从朝天门往洪崖洞走的时候,突遭暴雨,我才躲进了这个开在老小区里的火锅店。说是店,其实只是车库门口架起的一个钢棚。一共就四张桌子,但生意很好,都是本地人。天气闷热,好几个后生打着赤膊。我等在角落里眼巴巴看他们吃了半小时才空出一桌。
说实话,那一大锅颜色通红、铺满辣椒花椒的牛油端上来时,我不可抑止地想起了老油,却说不清,到底期待还是恐惧。当然,我知道现在的重庆火锅已经精致多了,甚至形成了一整套讲究。比如内行必点的三大样,毛肚、鸭肠、黄喉,便各有涮法:毛肚“七上八下”,鸭肠“提三摆三”,黄喉入锅温煮。
我注意到他家的筷子特别长,难怪重庆人称筷子为“篙竿”,意思是撑船的竹篙。这提醒我记起,最早捡食牛下水的,是川江上的船工。船上地方小,也图省力,便不拘好坏煮成一锅。
为讨彩头,这道大杂烩被称为“闹龙宫”。
雨打钢棚的噼啪声中,我守着铜锅,默默地等待着翻滚自己的大江大河。
这是中药乌头中毒的症状。
连我自己都没有料到,在重庆出高铁站时,竟然会想起乌头。
毕竟在我学中药的时候,重庆还没有从四川中分出来,而教科书上说,最好的乌头都出在四川,以致于被称为“川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乌头的那些中毒反应,其实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
麻。
事实上,麻并不是一种味道。
作为味觉的麻,其实是动物神经的一种应激性警戒,以轻微刺痛之类的不舒适感,来提示大脑有害物质正在入侵。感觉越麻,危害越大。正如乌头,绝大多数毒性中药材,如半夏、南星、附子、细辛,口尝都有强烈的麻感。传统炮制时,更是以这种麻感是否消失,来判断火候。
中国的传统五味,也没有收入麻。
应该说,麻并不是一种讨喜的口感,甚至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危险。然而,在四川,这个不祥的“麻”字,不仅被高调引入厨房,还盖过甘苦酸辛咸、所有根正苗红的味道,成为了川菜最出挑的特色。
我也是为这个“麻”字而来。
谁的重庆之行,能少得了一顿原汁原味的麻辣火锅呢?
然而,我在重庆,最先感受到麻的,居然是腿。
不只麻,还有酸痛。我从来没在一座城市中走过这么多台阶、爬过这么多坡。
出租、公交、地铁、轻轨、轮渡、索道,水陆空齐全。重庆的交通方式大概是世界上最完备的,这也反证了这座城市地形的复杂。
之前就听过许多对重庆地形的吐槽。比如别的地方地铁能钻地,重庆的地铁会上天;外地人在重庆随时要带好钱、充足电,因为必定会迷路;在重庆开车更得小心,走错一个匝道,也许就是高架一日游。
重庆的建筑被调侃得最多。几乎所有游客都会被提醒,千万别相信电梯显示的楼层数字。从一楼下去三层,很可能会发现你到了二楼;你家住十楼,但如果看到有人在你家窗外散步也不用害怕,因为出门就是人行道。重庆电梯的运行简直就像魔法世界的任意门,你根本猜不到下一次打开能看到什么。
在洪崖洞,重庆标志性的景观建筑,我亲身体验了一把这种魔幻。根据川江吊脚楼复建的洪崖洞,一共有十一层,一层面对宽阔的马路,顶层的城市阳台,背侧同样也是一条大马路。
在重庆的几天,这种空间错位不断冲击着我的想像力:公交车开在人家屋顶,轻轨却在楼道中穿心而过——难怪很多人抱怨,在重庆,坐公交都要晕车,而有恐高症的人最好别坐轻轨,这哪里是轻轨啊,完全就是过山车呢。
在这样的城市,步行同样是巨大的挑战。据说重庆很多地方都有“绝望坡”,意思该坡之长之陡,会爬得你怀疑人生。我来重庆正是八月,烈日当头,面对一个个望不到头的上坡,气喘如牛,汗出如浆,那一刻真的生无可恋。
我甚至安慰自己,来重庆是为了渡劫,以便在最短时间跨过生命中所有的坎。
但也正是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虽然长期被合并为一个“川”,但现在的重庆市与四川省,文化质地其实有着明显区别。
至少在生存环境上,这两个地区的核心城市,成都与重庆,便截然不同。
重庆自然是山城,而且是山城中的山城:别的山城大多只是建在山间平地上,重庆却是由整座山剜剔雕镂而成。山就是城,城就是山。
成都所在则是一处广袤的平原。土肥水美,自古号称天府之国。
毫无疑问,农耕时代,成都远比重庆更容易生存。
历史上,重庆更多是作为军事寨堡存在。建城三千年间,打过包括蒙古大军、张献忠在内的很多恶战,抗战时,还被国民政府当作陪都。
相比成都的舒展平和,重庆显然紧绷而激烈。这两座城市的迥异气质,也反映在各自的象征植物上:成都的市花是芙蓉,雍容艳丽;而重庆的市树则选择了黄桷,理由是这种桑科乔木生命力极其顽强,即使在悬崖峭壁上也能活下来。
心情势必会影响胃口。虽然都喜好麻辣,但成都与重庆,饮食习惯存在着不小的分歧。以成都为代表的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麻,甚至辣,都只是诸多口味中的一种,传统川菜中,不辣的菜品至少在六成以上;而川菜的头牌,竟然是一道开水白菜,一点油星都看不到,吃在嘴里却鲜香柔美,滋味无穷。
作为八大菜系影响最大的一种,川菜其实极为精细,绝不是一个辣就能概括的。即便是辣,川菜也分为很多种,麻辣之外,还有酸辣、糊辣、干辣、腌辣、酱辣、鱼辣等等,只用单纯一种辣,成都人会嗤之以鼻,称为“死辣”。
相比成都,重庆菜显然粗糙许多,特别是火锅,有人曾用“小桥流水”与“大江东去”来分别比喻两地风格。成都人涮锅,原料精工细作,一小碟一小碟分门别类,重庆人却大开大阖,无论牛肉猪肉都是大张切片,白菜直接用手撕,鳝鱼甚至都不洗,连着血水就倒进锅里。
传统成都火锅,用的大都是茶籽油;而重庆火锅,用的却是纯牛油——
他们甚至还用老油!也就是回收吃剩的火锅油,澄清滤净后,给下一桌食客重新食用,如此反复。很多老重庆就好这一口,说油不老不香,连工商都头疼。
我一直认为,在川菜系统内部,火锅就像闯入羊圈的野猪。但若将川系两大火锅放在一起,成都相比重庆,却又是秀才遇到兵了。
中国文化中,最完美的饮食与中医一样,都推崇一个“和”字。在此意义上,麻与辣,都被视作过于亢躁,甚至霸道。
何况锅底还始终坐着火。
就像传统五味将麻排除在外,在名门正派眼中,火锅这种走纯阳路线的饮食方式,实在用力太猛,同样也不应该摆上台面。
乾嘉时期的大美食家袁枚,就是一位坚定的火锅反对者。他在《随园食单》中,专门写了一条“戒火锅”,说火锅是极其可恶的,除了围炉喧哗吃相不雅,还根本不尊重食材,“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它却统统一锅炖了,其味之混账可想而知。
应该说明,袁枚是杭州人,他反对的,其实是江南以砂罐炖煮的暖锅,还不是现在意义的重庆火锅。在他的时代,重庆还没有麻辣火锅。
不过,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假如能够得见,对于重庆人的这种吃法,这位殿堂级的老饕应该愈发深恶痛绝。
一般认为,重庆火锅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初。
而它最被认可的发源地,是在朝天门一带。
重庆是山城,同时也是水城。它其实是被嘉陵江与长江夹在中间的一个山包。两条江在重庆老城的东北角汇合。朝天门,就在这个角的角尖上,是重庆十七座古城门之一。南宋定都临安,但凡有旨意传达或者大员视察,都是乘船溯长江而上,由当地官员经此门迎入城中,故而取名“朝天”。
朝天门也是长江上一处枢纽性质的大码头,自古樯帆林立,舟楫穿梭,是整个重庆最热闹的去处。不过老城门早在1927年码头扩建时就已经被拆了,后来几番拆改,又遭过一次大火,现在是篆有重庆城市“零公里”标志的广场。虽然徒有其名,但还是游览重庆必到的一大胜地。
我是黄昏到的朝天门。在广场上凭栏俯瞰,两江缓缓东去,对岸高楼错落,再远是绵山隐约,雾气氤氲,夜风渐起,甚是爽快。只是暮色朦胧,我看不到嘉陵江与长江,两水一青一黄互相拍激,所谓的“夹马水”奇景。
江中有无数大型游轮来往停靠。它们都是从三峡上来,或者即将下去三峡。
三峡拦起大坝后,朝天门的景观也有了很大变化。否则,我还有可能在江边看到几片沙滩。
那几片沙滩,就相当于重庆的天桥。
老重庆回忆,旧时朝天门下,枯水季节两江之间便会退出一大片沙滩,他们称作沙嘴,是重庆最市井的去处。说书、杂耍、打拳、卖药、算卦、拔牙,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因此酒食店生意颇好。这些临时性的鸡毛店,架板为桌垒石为座,条件极简陋,卖的更不是什么好东西。比如有种“十二象”,字面意思是汇集了生肖的十二属相,实际上不管什么动物,牛马骡羊、母猪瘟鸡死狗,只要是肉,都一锅混煮,按碗计价。当时重庆的馆子,伙计还会将各桌的残羹剩菜都收集起来,加入白菜煮成一大桶,拉到沙嘴论瓢便宜卖,老板只作不知,当作员工福利。
重庆火锅,就出现在这种地方。
最早的重庆火锅,被称为“水八块”,意思是八种下水。
明清以来,回民都在朝天门一带屠宰牲口。而回俗宰牛后只取肉骨皮,肝心肺肚等内脏往往弃之不食,常被过往的船工捡了去煮吃。后来一些在沙嘴做饮食的小贩便动了脑筋,以廉价买回,洗净切块;再用大铁盘煮一锅牛油汤汁,加入大量辣椒、花椒、姜、蒜等重味香料,架在火炉上,保持滚沸;食客来了便在炉边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也有人认为“水八块”得名于一枚铜板能买八块牛下水。由于卖得便宜,油水还足,很受搬运工和水手、纤夫,这些在码头卖苦力的穷朋友欢迎。
这便是重庆火锅的来历。
最初的重庆火锅,只是穷苦百姓的贱食,稍微有点身份的人都不会去吃。更没有正式店面,都是担头小摊,沿街挑卖。
大致要到1934年,重庆城里才有了第一家毛肚火锅店。但即便登堂入室摆上桌面,这种火锅仍被视作底层之食,有钱人好脸,极少拉下身段光顾。有时馋得忍不住,也只能打发人嘱咐店主配个全套,悄悄送入府中关起门来享用。
早期的重庆火锅,连在故乡都不受抬举。
乾隆皇帝也爱吃火锅,据说一年至少要吃两百多顿,举行国宴时,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
重庆火锅,并不是唯一的火锅。
中国人吃火锅的历史非常久远,甚至可以说,做出陶器的那天,就有了烫食的吃法。青铜器中的“鼎”,本质上也是一种大型火锅。秦汉时,火锅已经很接近今天,海昏侯墓中就出土了相当先进的火锅实物。北宋之后,火锅开始在民间流行,明清以来更是发展出很多种类型:除了袁枚反对的江南暖锅,还有北京的涮羊肉(乾隆皇帝吃的就是这种)、徽州的一品锅、广东的打边炉等等,连福建的佛跳墙也可以归入其中。
诸多类型的火锅中,重庆火锅无疑是最泼辣,或者说,最粗野的一种。
这种泼辣与粗野,不仅体现在食材,更重要的还是吃法。
关于“水八块”,重庆人还有一种解释。当时叫卖的火锅,都会在锅里放一个特制的洋铁架,将一口锅分成八格,吃的时候,每人占一格,现在重庆火锅标志性的“九宫格”,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格出“水八块”的初衷,是让食客自涮自的,互相不占便宜。然而,不管“水八块”还是“九宫格”,它们底下都是相通的。也就是说,食客吃了走,走了来,所有人都在同一锅油里烫肉吃。他们甚至互不相识!
这或许就是重庆人老油食俗的渊源。
如此撒泼的吃法,遭受上层人歧视是意料中的。暂且撇开其中的卫生问题,重庆火锅的出现,无疑将北宋以来的“共餐制”,推行到了极致。
今天我们吃饭,习惯了每桌七碗八碟,大家围桌共享。饮食史上,这被称为“共餐制”。事实上,这种习俗在宋代之后才成为主流,在此之前,中国人吃饭都是“分餐制”。每人一张小桌子、一套餐具、一份食物,类似于现在的西餐。
也就是说,海昏侯的那口火锅,其实是给他一个人吃的。
往上推,刘邦、秦始皇、孔子、周公、纣王……这些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大人物,每一位都单桌吃饭。
古人分餐,并不是因为比我们更讲卫生,而是在他们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等级森严,公侯伯子男、大宗小宗、嫡出庶出,丝毫不能乱,座次的顺序、朝向,甚至垫座的席子有几层都有详细规定,绝不能随随便便坐在一起。
早期的儒,有一项重要业务,便是大型宴席的导座员。
不同级别,伙食标准更是有严格区分。通常鼎的数量就是硬杠:天子九鼎,即天子每顿能吃到九锅不同的肉,王七鼎、诸侯五鼎、卿大夫三鼎,依次递减。
分餐制的伦理基础是等级制度。因此,从血缘诸侯到门阀世家,随着贵族一代代没落,社会阶层日趋接近,外加游牧民族的影响——骑马的汉子不读书,没汉人那么多讲究,再说草原本来人就少,再各吃各的也太寂寞了——由唐入宋,分餐终于转化成了更简易的共餐。
毕竟汉人吃饭喝酒也喜欢喜庆,又能省下很多餐具,再说装盘也轻松。
从大历史的角度,共餐替代分餐,符合北宋之后,中国社会的世俗化进程。然而,对于文雅之士,如袁枚,重庆火锅的世俗程度,也实在太过头了。改用大盘装菜,不意味着他们就放弃了对食物的精致要求,爱吃蒙古人的涮羊肉,也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够接受这种陌生人之间毫无掩饰的津液交流,那锅反复回收使用的老油,更是挑战了他们的饮食底线。
我看过一位重庆老作家的回忆文章。他提到小时候有一次大人带他去外面吃火锅,从老油里夹到一条上桌剩下的青蛙腿,觉得占了便宜,开心得不得了。
可以猜测,在体面人眼中,这种苦力发明的火锅,简直就是对数千年饮食正统的严重亵渎。
我一直认为,重庆火锅的世俗化,有一个最现成的象征物。
花椒。
重庆火锅的麻,来自花椒。与南美洲传入的辣椒不同,花椒在中国土生土长,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不过,魏晋之前,它最主要功能都不是烹饪调味,而是祭祖敬神。
上古时期,花椒被赋予某种神性,它的浓郁香味,被认为能够与天地鬼神沟通,用其浸泡的酒,即“椒浆”,更是神灵最喜欢的祭品。青年男女还经常互赠花椒以示情义。因此花椒被视为珍稀之物,价格一直很昂贵,直到西汉,长安未央宫,后妃住的房间以花椒和泥涂墙,仍是极其奢侈的大手笔,被史官郑重记录。
但在“水八块”中,重庆人却用大把大把的花椒,来掩盖拾捡来的牛杂那腥膻、甚至腐坏的异味!
虽然汉魏以来随着栽培技术的成熟,花椒越来越容易得到,逐渐成为一种大众香料,但一般还是用在高档菜上,如此粗暴的用法,还是有些惊世骇俗。
这种原本高居云端的草果,被重庆人一把扯下,不由分说地按倒在了尘埃。
而供在神坛上的那缕清香,也被煮成了码头边的一锅麻辣。
火锅谱系中,重庆火锅最大的特色,便是麻辣。
重庆人对麻辣口味的独特嗜好,很多人归结于气候原因。说重庆地处盆地边缘,又在江边,气候闷滞潮湿,尤其是常年多雾,冬天简直见不到几次太阳,更是阴冷,多吃麻辣可以驱除体内实湿寒之气。
这当然很有道理。但我认为,重庆火锅的重麻,至少还可以再找到一条理由。
以医药学的角度,麻,还有一种令感觉神经迟钝的功能,也就是通常说的麻痹,甚至麻醉。毒药乌头,便有这个功能,还因此得了一个“贼裤带”的别名。据说从前蟊贼作案,都会随身带几个草乌头,一旦失手,眼见得逃不掉了,便掏出来咬上几口,这样挨揍时就不会觉得太疼了。
“水八块”的食客们何尝不需要麻醉——同样做苦力,重庆要比别处辛苦太多了。抗战前,重庆绝大多数码头都不通公路,只有石梯坎,无法使用板车之类的辅助工具,全部货物都只能靠肩扛背驮。据重庆老文档记载,当时的码头力夫,每一脚最低负重是一百五十市斤,而当时的朝天门码头,从江岸到卸货点,要爬一个三十多米高的陡坡,足足有322级石阶。据1933年的《中国劳动年鉴》,码头工的正常工作时间是每日十小时,每月休息两天。
这是官方公布的标准。实际搬运中,无论劳动时间还是劳动强度,显然要大大超过此数,而且船工和纤夫还未被统计,他们的生存状态比码头工更加恶劣,甚至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
一锅滚烫的麻辣,无疑是这群如牲畜般熬着命的人,最廉价的肌肉松弛剂。
虽然最初不受待见,但麻辣火锅还是在重庆站住了脚,并逐渐传播开来,抗战时期,已经有很多社会名流,如郭沫若,用其来宴客。
麻辣火锅在重庆的流行,其实是必然之势。
根据1937年重庆市的户口档案,当时穷苦人聚居的沿江棚户区,共有住户27453人,其中15100人从事码头搬运。有学者统计过,当时仅登记在册的码头工人数量,就占了重庆工人总数的50%。
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群体,也是重庆市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足以引导风尚,甚至能够奠定一座城市的气质。
如前所述,重庆工人谋生极苦。通常来说,这类人性情或坚忍或萎靡,容易偏向阴冷一路,就像他们糟糕的天气。然而,恰好相反,重庆人的乐观与幽默,即便在全国层面,都能排在前列,渝派相声小品更是在喜剧界大放异彩。
以我这种江浙人听来,连重庆人日常说话,都充满了喜感。说他软,开口就强调重音,抛石块似的,说他硬,又每句都会将几个字拉面般抻长,末了音调时不常还挑起,像翘一翘兰花指,既有抠脚汉子的糙,又有闺中少女的媚。
重庆人还喜欢自嘲。很多重庆火锅店,以“坎”命名,比如“老坎火锅”。而重庆方言中,带“坎”字的词,多用来调侃地位低、没出息的人。
重庆人的乐天,经常会被诠释为遗传了古巴人的刚毅,故而能直面苦难。
重庆古属巴国。巴,是春秋战国时长江上游的一个古老部落,生活在从川东北到鄂西的峡江两岸,水急山险,以渔猎为生,民风十分剽悍。周武王伐纣时,曾被收编为最精锐的部队,冲在最前面。
我总觉得有些牵强。数千年太过久远不说,至少浙人的先民越人,勇猛不亚于巴人,环境也潮湿,但现在的浙江人,无论吃辣还是幽默,与重庆都不在一条线上。更何况,包括重庆在内,整个广义的四川人,严格说来都不是真正的土著。
作为省一级的地理单位,四川大概是全中国历史上罹受兵燹最严重的。南宋时四川人口接近一千万,与蒙古人拼了几十年命,到1282年,只剩下六十万,人口损失高达95.36%。明清之际,先是张献忠屠川,后是清兵入川、吴三桂叛乱,薅了一遍又一遍,《四川通史》记载,清顺治十八年,四川全省在籍人丁仅余1.6万户,大约八万人!老虎都满街走了。
“湖广填四川”。从明到清,四川地区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移民。今天的重庆人,十之八九都来自于外省,与数千年前的巴人,已经根本没有多少血缘关系。
在博物馆参观巴人遗下的青铜兵器时,我联想到了北美的印第安人。
作为几被整体灭绝的民族,印第安人与古川人同样见证了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不过,另一方面,它的惨烈退场,却成就了美国至今被津津乐道的牛仔文化。
勇敢、机智、正义、热情。渴望冒险,吃苦耐劳,西部牛仔几乎聚集了所有美国人对于拓荒英雄的想象。
某种意义上,今天四川人的祖辈,就是中国的牛仔。
虽然也是背井离乡,但入川的湖广人,与移民史上最著名的客家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客家迁徙多是乱世中家族的自发行为,而移民四川,却都发生在王朝的强盛时期,而且多由政府组织,虽然不无强制,但都调发自人口稠密田地稀少的地区,并有政策乃至经费支持。
因此,虽然远离故土的伤感不可避免,但两种移民的心态完全不同。
两者的迁徙方向,或许已经暗示了这种区别:一个是由北而南,对于中原,意味着一步步坠落蛮荒;一个是从东向西,不仅不改变原来的文化层级,而且走的每一步,都追赶着太阳。
树挪死人挪活。就像运行太久的计算机,重启过后速度会快很多。从原籍连根拔起,也意味着与过往种种一刀两断,从此轻装上阵。
从文化的角度,湖广填四川,从平原到山地,从下游到上游,还可以视作一个族群对本源的某种回归:所有江河,上游总比下游水急,但下游被誉为浩淼的缓流,何尝不是一种暮气?
应该不是巧合,严厉抨击火锅的袁枚,就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南京。
逆流而上。进入峡江的一刻,这群耕作了无数代的农夫,变回了猎人。
铁锈斑驳的锄头重新磨出刃来。每一次移民,都是血性的再次激活。
“与子同袍”,抑或“兄弟同胞”。
袍哥在川人中的巨大影响力应该也是因为这种格外旺盛的血性:重庆所有码头工,几乎全部都是这个江湖帮派的成员。
江湖人三刀六洞,苦捱得,痛忍得,血流得,酒喝得,麻辣更吃得。
就是装不得,酸不得,清汤寡水吃不得。
进入江湖的新巴人,活得愈发简单和任性。
我又想起了被当作“贼裤带”的乌头。据说吃了之后,假如不被重殴一顿,就浑身胀痛,郁躁如狂,甚至有因失主怜悯,责打过轻反而送命的。
我忽然意识到,在生理感觉上,麻和辣其实是对反义词。麻偏于拖慢,辣却偏于加快。好比牛仔的套索与烈马,一个往后拉扯,另一个却朝前驰骋。
就在这舌尖上的激烈交战中,一团来自江湖最底层的火,终于逆袭为饮食界最大的传奇。
我在重庆的第一顿火锅,是在一条小弄堂里吃的。
我根本不知道那条弄堂的名称。从朝天门往洪崖洞走的时候,突遭暴雨,我才躲进了这个开在老小区里的火锅店。说是店,其实只是车库门口架起的一个钢棚。一共就四张桌子,但生意很好,都是本地人。天气闷热,好几个后生打着赤膊。我等在角落里眼巴巴看他们吃了半小时才空出一桌。
说实话,那一大锅颜色通红、铺满辣椒花椒的牛油端上来时,我不可抑止地想起了老油,却说不清,到底期待还是恐惧。当然,我知道现在的重庆火锅已经精致多了,甚至形成了一整套讲究。比如内行必点的三大样,毛肚、鸭肠、黄喉,便各有涮法:毛肚“七上八下”,鸭肠“提三摆三”,黄喉入锅温煮。
我注意到他家的筷子特别长,难怪重庆人称筷子为“篙竿”,意思是撑船的竹篙。这提醒我记起,最早捡食牛下水的,是川江上的船工。船上地方小,也图省力,便不拘好坏煮成一锅。
为讨彩头,这道大杂烩被称为“闹龙宫”。
雨打钢棚的噼啪声中,我守着铜锅,默默地等待着翻滚自己的大江大河。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