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树
2020-09-24抒情散文敬一兵
皂角树敬一兵最近一段时间,思潮、血液、意识流和体液这些液体性质的东西,一直在我的心里激荡。它们驮载着语言和人物,还有人的各种举动,一涡一涡,一漩一漩,层层迭迭从我的心里汩汩流淌出来。所有的流淌并未通向我身边的河水,而是和寒冷没有抵达之前的记
皂角树
敬一兵
最近一段时间,思潮、血液、意识流和体液这些液体性质的东西,一直在我的心里激荡。它们驮载着语言和人物,还有人的各种举动,一涡一涡,一漩一漩,层层迭迭从我的心里汩汩流淌出来。所有的流淌并未通向我身边的河水,而是和寒冷没有抵达之前的记忆,连在了一起。所有漂浮在这些液体上的倒影,无论是语言、人、行为,已经不再是我陈述时间的工具。它们本身就是时间。它们来自我的内心,也来自一棵皂角树。
四周是瓦房,土坯墙。中间是一片泥土。泥土上生长着各种杂草,更多的还是老师们种植的蔬菜。这些景象很像相互锲合在一起的画面。清新自然的韵味,不是深陷红尘之后抽离出来的简朴,而是远离世俗才有的那种纯粹。然而,它们不是画面的主角。画面的主角是一棵谁也说不清生长了多少年的皂角树。瓦房里居住的人不断在更新。泥土上的杂草和蔬菜也随了季节的变化,一茬又一茬地相互演替。只有皂角树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我在皂角树旁的瓦房里生活了许多年。每天走出瓦房就能看见皂角树。它是我上学路上的第一个标志。虽然我天天都要和它接触,但我并不喜欢它。我喜欢的仅仅是皂角树下的清晨和黄昏,还有时常落脚在皂角树上的麻雀。在年轻的岁月里,我的喜好多如牛毛,但也像过眼烟云那般,转瞬即逝不能长久。我向别人发过的誓言都可以随随便便失去信用,可想而知,一个少年的喜好是多么的轻飘。皂角树下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听老人说这样的气候很可怕。如果冬天冷得让人跳,它就可以冻死很多害虫。倘若夏天热得人心烦,它就能够让细菌和病毒招摇得筋疲力尽,天气一变它们就不能适应。我对皂角树的态度就属于不冷不热的情况。是说我在皂角树旁住了多年,皂角树的身影总是会趁我不备就闯进我的梦里面来。我没有去估量过它的高度,也没有真正让眼睛在它的身上停留过一段时间。但是,皂角树却始终像幽灵一样缠绕在我的脑海中。我不仅不能在脑海里消灭这棵树,也没有任何办法阻止它在我成年后,继续对我产生影响,让我惭愧和内疚。
我的母亲利用下班时间,在皂角树旁开垦了一块菜地。住在我家隔壁的那位从中将军官转业到大学当校长的老人,居然被我母亲的行为感动,也在母亲的菜地边自己开垦了一块自留地。日头从皂角树梢坠落到枝叶间的时候,母亲就会出现在菜地里。锄草,松土,浇水,施肥或者收获这些活计,成了母亲在菜地里精心表演的节目。母亲把农活当成节目来表演,这既是她秉承习俗的一种反映,也是她释放愉悦心情的一个过程。我不明白的是,校长干累了就回家喝茶,母亲却总是一手扶了锄头,一手搭在自己的额头上出神地打量着皂角树。有好几次,母亲打量皂角树的时候,皂角树就会凭借风的吹拂,把斑驳的夕阳光点,洒在母亲的身上和母亲的菜地里。铜钱一样的光斑落到了母亲和菜地的身上,我就很难分清楚是光斑在跳跃还是母亲和菜地在跳跃。我问过母亲,但母亲总是笑而不答,只说让我自己猜。我做过很多猜测,最后只留下了一个我认为是最靠谱的答案:跳跃的光斑,跳跃的母亲,还有跳跃的菜地,都是皂角树迸裂在它们面前的语言。母亲和她的菜地能够听懂皂角树说的话,我却听不懂。我用疑惑的眼光望着母亲,母亲就用手指着皂角树的方向让我看。这棵皂角树远远高出了周围的瓦房。粗壮的树干和茂密的枝叶像母鸡的翅膀,把雏鸡一样的瓦房,严严实实地呵护在自己的翅膀下面。树的高度,为母亲的想象和期盼提供了飞翔的空间。茂密的枝叶为母亲的辛劳提供了厚实的慰藉。
母亲在用皂角树训练我的世俗思想,这是我第一次认真打量皂角树时得出的判断。
皂角树结出皂角的时候,刚好是母亲菜地里的玉米成熟之际。白天我从皂角树下走过,皂角就在我的头顶上风铃一样哗啦,哗啦摇响。我并不担心皂角会落下来打在我头上。我也对它发出来的声音没有任何兴趣。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期末考试的复习上了。皂角在风中摇曳的声音,最多也就是让我知道,它们正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它们已经快要成熟了。到了夜晚,皂角摇晃的声音更响,也传得更远。风有好大,皂角的声音就有好大,风吹向哪里,声音就跟向哪里。对于这些摇动的皂角来说,它们只是我夜晚窗外风的唠叨。除了有点写实主义的含义外,我从来没有听出别的味道。我对皂角摇晃的声音表现出迟钝或者麻木的情形,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经历了那个难忘的夜晚,我才改变了自己对皂角声音的看法。那晚我复习功课到午夜,脑袋昏胀发痛,便想到母亲的菜地边去走走看看。一出门,我就听见菜地里有异样的响动,接着从菜地茂密的玉米秆中窜出一个人,用衣服兜了一包东西飞快逃跑了。从背影和跑的姿势上,很像是我熟悉的一个同学。我奋力追赶并喊出了他的名字。听见我叫他的名字,他下意识地回头望了我一眼,跑的动作也有点犹豫了。见我离他有段距离,他又加快速度逃跑了。第二天,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到地头仔细察看,发现确实被人偷掉了不少玉米棒子。母亲根据我提供的线索,找到同学家向其家人询问,结果惹来一阵纷争。他们发生争执的时候,皂角树出奇地安静,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它根本就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纷争出现。它只是用自己安静的姿态,向细心的人表明,卑鄙的行为并不一定都在阴暗处,也可以出现在光明处。事实与狡辩,在皂角树的沉默中,成为了一个永远的问题。这个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皂角树昨天夜里用喋喋不休的摇晃声音呼唤我,希望我的及时出现,能够让母亲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玉米,躲过一场直指生命的浩劫。皂角树的声音,原来是这么的亲切与优美。很多时候,皂角树的声音,远远比人的声音干净。
我终于在那个暑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母亲十分高兴,逢人就要兴奋地说,我的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我比母亲更兴奋,更高兴。愉悦的情绪,像葳蕤芜杂的篙草,风一吹就轻飘飘地手舞足蹈起来。看东西的角度,也从平日里的那种平视与仰视,变成了俯视。最具体的一种俯视,就是我爬上皂角树,从高处向四下眺望。树下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呈现出了踮起脚尖向上张望的姿势。风一吹,我眼睛里的整个世界就摇晃起来了。摇晃的力度,呈现出了世界想摆脱土地寂寞束缚的决心。而摇晃产生的眩晕,为我提供了深入骨髓的盘旋感。皂角树成了插在我身体上的翅膀。风停了,但我的飞翔感觉却没有停下来,直到我看见周围的树叶和皂角,彻底恢复了平静。我不小心踩断了一截干枯的小树枝,它窸窸窣窣擦着树叶和树皮落到了地上,和风刚刚搬运过的那些枯叶相聚在了一起。我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门处。随时都有下坠的危险性,让我恐惧起来。我非仙非道,没有化解恐惧和危险的神功,只有用弱脆的血肉之躯,紧紧依附在皂角树的身上,闭上眼睛等待狂跳的心平静下来。皂角树的小树枝或许就是一种警示的符号。都说世间有生命的事物越老越精,越久越灵,皂角树也是这样。它很像一个外表缄默木讷的汉子,对危险反应迟钝,就连我爬到它的身上也没有引起它的任何警觉。其实它的内心并非迟钝麻木。从它对我可能给它带来的伤害全然不顾的情形来看,它更像是一个算计好了结局的通灵者,所以它一生只需纯粹地活着,处之泰然,全然不顾危险的降临,岁月的流转,还有身边环境的变换。皂角树在与我相处的岁月里,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它泄露出一次提心吊胆的样子。只有神才会这样坦然,这样平静。人不是神,所以不能够平静。人感到自己的肉身沉重的时候,灵魂就有想飞起来的感觉,而人感到肉身轻飘飘的时候,灵魂就变得沉重起来了。瓦房里居住的人没有把面色从容的皂角树当神来看待。即便就是大灾大难,也没有一个人会跑到皂角树跟前来求护佑,谢恩情或者虔诚跪拜托付精神。
不晓得我爬到皂角树上来,是为我的高考成功而感恩皂角树这个神呢,还是为我刚才躲过了从高处摔下来送掉小命的劫难,把皂角树当成了神来依附?总之,我现在不想马上从树上爬下来。
我选了一处看起来比较安全的地方,让自己的屁股坐在一截粗壮的树枝上,双手还不忘紧紧抓住周围的树枝。我也不敢再像刚才那样肆意地朝下面东张西望了。慢慢地,安全感才重新回到了我的身体内。我的身子和皂角树的叶子,悬挂的皂角处在了同样的位置上。我对树叶和皂角用静谧的方式安慰我的惊恐之心感到十分妥帖和舒服。枝叶不声不响从树干上长出来,然后十分肯定地固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没有一丝举棋不定的意思。不管树下瓦房里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都不会干扰这些叶子专注自己伸展速度和角度的神情。确实,叶子在它的一生中,不会发出灿烂的言辞,也不会和谁进行攀比。它们只关心自己的生长姿势,计算光线照在身上的时间,斟酌颜色的变化。当然,叶子也不会忘记评估自己对结出皂角的过程中,自己所起的作用和所做出的贡献。如果不是叶子配合树干默默无闻地奉献,又怎么会年复一年地结出这么多的皂角呢?皂角是叶子和树干每年一次的“高考成绩”。如果没有叶子和树干的执着、精心和反复的斟酌,皂角又怎么能够长得这么长,这么多呢?我只经历了一次高考就得意忘形,而皂角树一生都在经历考试。这样的对比,让我真的觉得无地自容了。叶子的叶脉,干硬粗糙的枝条上长满了的苔藓,沾满尘灰的皂角,还有多少人眼难察的细小生物,都是藏在皂角树上的情节和故事。如果我没有爬到树上来,这些细微的陈述,就不会给我这个浅薄无知的人带来启迪和思想。它们就会跟树下的草,草下的虫一般一样,在我的忽视或者不屑中,被践踏,被忽略,再经了我行走带起的风吹散吹远。
我庆幸自己有了这段爬树的经历。
爬树,仅仅是我生命行走中一次偶然出现的道路。我在这个世界上走过了很多的道路。只有这条爬树的道路和我回家看母亲的路一样,让我真正明白了情愫和感恩,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踏实。这条爬树的路,是我感觉最温暖的一条路,它让我的记忆一直保持着温度。曾经的瓦房,菜地,还有一颗皂角树,现在已经被一幢高楼代替了。然而,在我的心里,皂角树是不会随随便便被其他事物代替的。
敬一兵
敬一兵
最近一段时间,思潮、血液、意识流和体液这些液体性质的东西,一直在我的心里激荡。它们驮载着语言和人物,还有人的各种举动,一涡一涡,一漩一漩,层层迭迭从我的心里汩汩流淌出来。所有的流淌并未通向我身边的河水,而是和寒冷没有抵达之前的记忆,连在了一起。所有漂浮在这些液体上的倒影,无论是语言、人、行为,已经不再是我陈述时间的工具。它们本身就是时间。它们来自我的内心,也来自一棵皂角树。
四周是瓦房,土坯墙。中间是一片泥土。泥土上生长着各种杂草,更多的还是老师们种植的蔬菜。这些景象很像相互锲合在一起的画面。清新自然的韵味,不是深陷红尘之后抽离出来的简朴,而是远离世俗才有的那种纯粹。然而,它们不是画面的主角。画面的主角是一棵谁也说不清生长了多少年的皂角树。瓦房里居住的人不断在更新。泥土上的杂草和蔬菜也随了季节的变化,一茬又一茬地相互演替。只有皂角树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我在皂角树旁的瓦房里生活了许多年。每天走出瓦房就能看见皂角树。它是我上学路上的第一个标志。虽然我天天都要和它接触,但我并不喜欢它。我喜欢的仅仅是皂角树下的清晨和黄昏,还有时常落脚在皂角树上的麻雀。在年轻的岁月里,我的喜好多如牛毛,但也像过眼烟云那般,转瞬即逝不能长久。我向别人发过的誓言都可以随随便便失去信用,可想而知,一个少年的喜好是多么的轻飘。皂角树下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听老人说这样的气候很可怕。如果冬天冷得让人跳,它就可以冻死很多害虫。倘若夏天热得人心烦,它就能够让细菌和病毒招摇得筋疲力尽,天气一变它们就不能适应。我对皂角树的态度就属于不冷不热的情况。是说我在皂角树旁住了多年,皂角树的身影总是会趁我不备就闯进我的梦里面来。我没有去估量过它的高度,也没有真正让眼睛在它的身上停留过一段时间。但是,皂角树却始终像幽灵一样缠绕在我的脑海中。我不仅不能在脑海里消灭这棵树,也没有任何办法阻止它在我成年后,继续对我产生影响,让我惭愧和内疚。
我的母亲利用下班时间,在皂角树旁开垦了一块菜地。住在我家隔壁的那位从中将军官转业到大学当校长的老人,居然被我母亲的行为感动,也在母亲的菜地边自己开垦了一块自留地。日头从皂角树梢坠落到枝叶间的时候,母亲就会出现在菜地里。锄草,松土,浇水,施肥或者收获这些活计,成了母亲在菜地里精心表演的节目。母亲把农活当成节目来表演,这既是她秉承习俗的一种反映,也是她释放愉悦心情的一个过程。我不明白的是,校长干累了就回家喝茶,母亲却总是一手扶了锄头,一手搭在自己的额头上出神地打量着皂角树。有好几次,母亲打量皂角树的时候,皂角树就会凭借风的吹拂,把斑驳的夕阳光点,洒在母亲的身上和母亲的菜地里。铜钱一样的光斑落到了母亲和菜地的身上,我就很难分清楚是光斑在跳跃还是母亲和菜地在跳跃。我问过母亲,但母亲总是笑而不答,只说让我自己猜。我做过很多猜测,最后只留下了一个我认为是最靠谱的答案:跳跃的光斑,跳跃的母亲,还有跳跃的菜地,都是皂角树迸裂在它们面前的语言。母亲和她的菜地能够听懂皂角树说的话,我却听不懂。我用疑惑的眼光望着母亲,母亲就用手指着皂角树的方向让我看。这棵皂角树远远高出了周围的瓦房。粗壮的树干和茂密的枝叶像母鸡的翅膀,把雏鸡一样的瓦房,严严实实地呵护在自己的翅膀下面。树的高度,为母亲的想象和期盼提供了飞翔的空间。茂密的枝叶为母亲的辛劳提供了厚实的慰藉。
母亲在用皂角树训练我的世俗思想,这是我第一次认真打量皂角树时得出的判断。
皂角树结出皂角的时候,刚好是母亲菜地里的玉米成熟之际。白天我从皂角树下走过,皂角就在我的头顶上风铃一样哗啦,哗啦摇响。我并不担心皂角会落下来打在我头上。我也对它发出来的声音没有任何兴趣。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期末考试的复习上了。皂角在风中摇曳的声音,最多也就是让我知道,它们正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它们已经快要成熟了。到了夜晚,皂角摇晃的声音更响,也传得更远。风有好大,皂角的声音就有好大,风吹向哪里,声音就跟向哪里。对于这些摇动的皂角来说,它们只是我夜晚窗外风的唠叨。除了有点写实主义的含义外,我从来没有听出别的味道。我对皂角摇晃的声音表现出迟钝或者麻木的情形,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经历了那个难忘的夜晚,我才改变了自己对皂角声音的看法。那晚我复习功课到午夜,脑袋昏胀发痛,便想到母亲的菜地边去走走看看。一出门,我就听见菜地里有异样的响动,接着从菜地茂密的玉米秆中窜出一个人,用衣服兜了一包东西飞快逃跑了。从背影和跑的姿势上,很像是我熟悉的一个同学。我奋力追赶并喊出了他的名字。听见我叫他的名字,他下意识地回头望了我一眼,跑的动作也有点犹豫了。见我离他有段距离,他又加快速度逃跑了。第二天,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到地头仔细察看,发现确实被人偷掉了不少玉米棒子。母亲根据我提供的线索,找到同学家向其家人询问,结果惹来一阵纷争。他们发生争执的时候,皂角树出奇地安静,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它根本就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纷争出现。它只是用自己安静的姿态,向细心的人表明,卑鄙的行为并不一定都在阴暗处,也可以出现在光明处。事实与狡辩,在皂角树的沉默中,成为了一个永远的问题。这个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皂角树昨天夜里用喋喋不休的摇晃声音呼唤我,希望我的及时出现,能够让母亲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玉米,躲过一场直指生命的浩劫。皂角树的声音,原来是这么的亲切与优美。很多时候,皂角树的声音,远远比人的声音干净。
我终于在那个暑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母亲十分高兴,逢人就要兴奋地说,我的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我比母亲更兴奋,更高兴。愉悦的情绪,像葳蕤芜杂的篙草,风一吹就轻飘飘地手舞足蹈起来。看东西的角度,也从平日里的那种平视与仰视,变成了俯视。最具体的一种俯视,就是我爬上皂角树,从高处向四下眺望。树下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呈现出了踮起脚尖向上张望的姿势。风一吹,我眼睛里的整个世界就摇晃起来了。摇晃的力度,呈现出了世界想摆脱土地寂寞束缚的决心。而摇晃产生的眩晕,为我提供了深入骨髓的盘旋感。皂角树成了插在我身体上的翅膀。风停了,但我的飞翔感觉却没有停下来,直到我看见周围的树叶和皂角,彻底恢复了平静。我不小心踩断了一截干枯的小树枝,它窸窸窣窣擦着树叶和树皮落到了地上,和风刚刚搬运过的那些枯叶相聚在了一起。我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门处。随时都有下坠的危险性,让我恐惧起来。我非仙非道,没有化解恐惧和危险的神功,只有用弱脆的血肉之躯,紧紧依附在皂角树的身上,闭上眼睛等待狂跳的心平静下来。皂角树的小树枝或许就是一种警示的符号。都说世间有生命的事物越老越精,越久越灵,皂角树也是这样。它很像一个外表缄默木讷的汉子,对危险反应迟钝,就连我爬到它的身上也没有引起它的任何警觉。其实它的内心并非迟钝麻木。从它对我可能给它带来的伤害全然不顾的情形来看,它更像是一个算计好了结局的通灵者,所以它一生只需纯粹地活着,处之泰然,全然不顾危险的降临,岁月的流转,还有身边环境的变换。皂角树在与我相处的岁月里,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它泄露出一次提心吊胆的样子。只有神才会这样坦然,这样平静。人不是神,所以不能够平静。人感到自己的肉身沉重的时候,灵魂就有想飞起来的感觉,而人感到肉身轻飘飘的时候,灵魂就变得沉重起来了。瓦房里居住的人没有把面色从容的皂角树当神来看待。即便就是大灾大难,也没有一个人会跑到皂角树跟前来求护佑,谢恩情或者虔诚跪拜托付精神。
不晓得我爬到皂角树上来,是为我的高考成功而感恩皂角树这个神呢,还是为我刚才躲过了从高处摔下来送掉小命的劫难,把皂角树当成了神来依附?总之,我现在不想马上从树上爬下来。
我选了一处看起来比较安全的地方,让自己的屁股坐在一截粗壮的树枝上,双手还不忘紧紧抓住周围的树枝。我也不敢再像刚才那样肆意地朝下面东张西望了。慢慢地,安全感才重新回到了我的身体内。我的身子和皂角树的叶子,悬挂的皂角处在了同样的位置上。我对树叶和皂角用静谧的方式安慰我的惊恐之心感到十分妥帖和舒服。枝叶不声不响从树干上长出来,然后十分肯定地固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没有一丝举棋不定的意思。不管树下瓦房里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都不会干扰这些叶子专注自己伸展速度和角度的神情。确实,叶子在它的一生中,不会发出灿烂的言辞,也不会和谁进行攀比。它们只关心自己的生长姿势,计算光线照在身上的时间,斟酌颜色的变化。当然,叶子也不会忘记评估自己对结出皂角的过程中,自己所起的作用和所做出的贡献。如果不是叶子配合树干默默无闻地奉献,又怎么会年复一年地结出这么多的皂角呢?皂角是叶子和树干每年一次的“高考成绩”。如果没有叶子和树干的执着、精心和反复的斟酌,皂角又怎么能够长得这么长,这么多呢?我只经历了一次高考就得意忘形,而皂角树一生都在经历考试。这样的对比,让我真的觉得无地自容了。叶子的叶脉,干硬粗糙的枝条上长满了的苔藓,沾满尘灰的皂角,还有多少人眼难察的细小生物,都是藏在皂角树上的情节和故事。如果我没有爬到树上来,这些细微的陈述,就不会给我这个浅薄无知的人带来启迪和思想。它们就会跟树下的草,草下的虫一般一样,在我的忽视或者不屑中,被践踏,被忽略,再经了我行走带起的风吹散吹远。
我庆幸自己有了这段爬树的经历。
爬树,仅仅是我生命行走中一次偶然出现的道路。我在这个世界上走过了很多的道路。只有这条爬树的道路和我回家看母亲的路一样,让我真正明白了情愫和感恩,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踏实。这条爬树的路,是我感觉最温暖的一条路,它让我的记忆一直保持着温度。曾经的瓦房,菜地,还有一颗皂角树,现在已经被一幢高楼代替了。然而,在我的心里,皂角树是不会随随便便被其他事物代替的。
敬一兵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