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忽而冬至

2022-01-16经典散文
[db:简介]





收拾桌,把凌乱躺着的书孩子似得一个个抱回书窝,还有一些随手丢在桌子上的小纸片。
黄色,是那种一张一张揭下来记事的纸,几张纸片,多是写着朋友的手机号,一张上写着代办的事:换一把墩布,联系修洗衣机,还有一张写着:周末,冬至。回家,包韭菜馅饺子。心里不由的一颤。打开手机看日历,明天就是周末,也即冬至。回家是回妈妈家,沿袭了多年的习惯。仿佛一直在路上,只有在父母身边,才算回到家。

公历的行走,到了冬至,一年就留下一个小小的尾巴了。农历,也马上要撤到腊月了,不由得感慨,日月如梭。

二十四节气源于春秋,成于秦汉,不知怎么又是跟阳历对应的,这是气象专家们佐证出来的,我们只能就范。蜷缩在一个寒冷的季节,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冬至阳气长,仿佛跑了很长的路精疲力竭,听到那一声喊,就像要冲刺了,用不了几步,就冲过冬天了。

冬至,两千年前叫仲冬,很贵族的叫法,得益于祖先们对节日的崇拜。
还有叫冬节,也好理解,“亚节”一说有些模糊,猜测“亚”大概是仅次于春节吧。冬至像一个人的回归,仲冬是雅说,像着长袍的儒雅者踏雪的的吟哦。我喜欢这种叫法,冬天的一半。想象中冬天的一半应该是红纸下捆扎了多年的一坛酒,倾了一半在体内,半醉半醒之间。前面的一半已经空了,后面沉沉睡着,酿着一场接一场的梦。坛子里的另一半,要等一个人来,不能独酌。那个人,走了很远的路,脚下踏着雪,嘴里鼻腔里哈着白雾。两个人守着一座小火炉,两只杯子,一张小桌子,一米的距离,一半的天空飘着雨,一半安静地 覆了一层雪。杯中的酒,透着一样的温度。这是南方和北方。

中年的日子可以像冬至一样对折,从种子到果实是人生的一半,从果实到种子是另一半,这一半结不结果都不那么重要了,经历过果实的种子脚踏实地,不再看重是否为果。







一千多年前,冬至。白居易宦游在外,客居邯郸驿。抬眼看到冬至里人们着新衣,送贺礼,夜深无眠,随手写出“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直率地道出了和家人的相互思念。
关于冬至,很多人都在说。苏轼也说: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有人说,苏子矫情,我却感觉是南北差异吧,苏子居南,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黄河中下游的气候转换总结出来的,到了南方就弱化了也未可知。
《清嘉录》里记载了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北方吃饺子,馄饨,南方包汤圆的习俗其实在汉代就开始了。缘由是东汉名医张仲景辞官归家,正值冬季。看到家乡白河两岸乡亲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我小时候,家里饺子就叫扁食,很文雅的。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也就有了除夕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开始数九,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候开始了。在北方,男人冬天带帽子,女人戴围巾。最冷如东北,帽子也是貂皮狗皮羊皮的。草原上的牧民,没有皮衣皮帽裹身,抵挡不住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加上白酒热炕头,冬天就暖融融的了。
小时候回村里的老家小住,赶上冬至。奶奶剁了羊肉馅,我们捏着莜面皮儿,捏一个,递给奶奶包一个,那时候不流行擀皮儿,饺子皮都是用手一个一个捏出来的。院子里王海一家,孩子多,最小的五娃因为吃得慢,再吃时,箅子上已经空了,在院子里哇哇大哭,鼻涕冻成两个小冰柱,奶奶端了一碗饺子送过去,五娃用手抓着,就着鼻涕几下子就吃光了,奶奶却没再给添上,那年月,谁家也不富裕。
工作时,有一次去下属的工厂检查工作,几个人一起,骑着自行车。单位招待吃了午饭,继续检查,一直到花灯初放,又去吃了涮锅。气温就下来了回来,一路快速的骑行。有两位男士没戴帽子。第二天上班,耳朵肿的像大肉瘤,后来开始结痂,痒了好久。冬至冻耳朵,真不虚言。





晚间接到妈妈的电话,说,明天什么也不要买了,馅料已经备好,羊肉白菜和猪肉韭菜两种。还准备了砂锅,说,早点回来,我嗯嗯接应着,脑子里想着明天的几件事:融资融券培训可以不参加,物业公司的会不能耽误,业主和物业的纠纷由来已久,涉及到住户们的权益的事 ,不去不好。
但家是要回的,冬至大如年。
杜诗人的年年至日长为客说的实在。有了节日,我们都是客人;就像有家,我们都是孩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