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寂寞让你如此美丽
2022-01-17抒情散文黑龙江小龙女
——我记忆中的东北秧歌浪秧歌现在鼓励小孩子表演节目,大人总会说:给大家表演儿歌或是跳舞?但往前数30年,小时候的我听到的鼓励总是:给“浪”(扭)会儿秧歌吧。于是,我们姐三个站成排,在不太宽敞的屋里转圈儿,重重地脚步声“踏、踏”把地面的土(屋……
——我记忆中的东北秧歌
浪秧歌 现在鼓励小孩子表演节目,大人总会说:给大家表演儿歌或是跳舞?但往前数30年,小时候的我听到的鼓励总是:给“浪”(扭)会儿秧歌吧。于是,我们姐三个站成排,在不太宽敞的屋里转圈儿,重重地脚步声“踏、踏”把地面的土(屋里的地面是土的)都扑腾起来,直到大人用手在嘴边扇着灰尘,表扬我们“浪”得好,该歇会儿啦,我们才意犹未尽的收住脚。 其实,我知道自己浪得不好,用妈妈的话说,容易“顺拐”,像个笨脚的皮影戏人。可我觉得浪秧歌简单极了,只是把走路的节奏加大些幅度,跟上喇叭、锣鼓的拍子就可以了。但是真到身临其境,我依然左手、左脚是一路,右手、右脚是一路。为了纠正,我特意站在镜子前练过。自己看可以“过关”,但给旁人表演能怎样呢?有没有把握不顺拐呢? 当时,我已是小学生了,对大人提出地浪秧歌要求,已经不好意思跟弟弟、妹妹在屋里地下转圈儿。我好想参加村里新年的秧歌队,像我们班里的小美一样。 小美在秧歌队里算“半个人”,浪一天挣大人工分的一半,秧歌队里能有小美的位置,要归功她的妈妈。她妈妈是秧歌队的女角,个子不高,只能站在排尾。妈妈浪秧歌,小美没有地方呆,只能跟在妈妈的身后,像一匹跟在拉车母马旁的马驹。也不知道是谁的提议,总之,小美有了一把彩扇,一条手巾,跟在女角的排尾开始浪秧歌了。她妈怕看秧歌的人拥挤起来踩到她,便把小美安排到自己前面,自己依然守在队尾。 小美浪得很卖力,喇叭响的时候,秧歌队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旋律翩翩起舞,等喇叭声落下,鼓点儿加快的时候,按照习惯,秧歌队员就不用“浪”,只用快步走代替休息。小美不是这样,不管有没有喇叭伴奏,她的扇子依然在胸前舞成一朵花。 当时,我羡慕得要命,想当小美第二的心情迫切极了。但是,我妈妈是不浪秧歌的,虽然听旁人说,妈妈结婚前唱过二人转,我想她的秧歌也不会浪的太差,但妈妈跟我们刻意回避她的这段经历。姑姑曾经是宣传队的骨干,秧歌也浪得出类拔萃,可自从在村里当上民办教师,便也矜持起来。她说:“老师浪秧歌,学生跟着看,这成啥了?”硬把村里送到家里的秧歌行头,送回去了。
就这样,我一直没有公开浪秧歌的机会。
拜年 小时候,家里来秧歌拜年,总会让我欢呼雀跃。虽然家里接待有些许破费,但有秧歌队拜年,主人很有面子。 等家搬到头屯后,左邻右舍都有人在乡镇企业上班,吃地是“供应粮”(就是商品粮),为了上班近,从居住的老屯子搬出来,在头屯外划出专门的区域居住。老屯子来的秧歌不来家拜年,岂不侧面印证:你家在以前住的地方太没“人性”? 有此背景垫底儿,在公社(乡)组织秧歌会演的大年初三,家家都不敢怠慢地进入“临战”状态。听见鼓声则大敞院门,看见秧歌队拐进来,马上点燃高挂门旁的一挂儿鞭,噼啪噼啪声中,清烟未散,领队的村干部隆重进院,随后的“大拉衫儿”(领队)率领秧歌队鱼贯而入。主人则打开屋门候着,冷暖空气交会在房前腾起团团白雾。 进屋后,一人充当主持人,拜年磕儿由他说,一人拿着一个日记本,想必记着每户给的赏钱。一人则拘谨的拎着黑提包,多为临时客串村干部的“小工”。拜年的话音刚落,主人剥掉纸儿的糖块就送到嘴边,几杯茶水在面前袅袅冒着热气……几盒烟,二斤水果糖便享受到浓郁的乡情。 邻居大娘会说话,会办事,见啥人说啥话,来客即使空腹走,她也能送出二里地,人送绰号“阿庆嫂”。这不,去别人家拜年的秧歌队,在村干部进屋叙旧说话后,队员便在院里摆开场子,开始浪秧歌。一般说来,除了每人发根烟,水是喝不到的。而她家则别出心裁地在房门口立一个“靠边站”(一种下面带腿儿的可以折叠靠边的桌子),上面摆几杯茶水、一盘糖块、一盘瓜子,一盘过滤嘴香烟,秧歌队员可以按己所需,随来随取,主人安排周到,做到内外平衡,绝不厚此薄彼。 当时我还不懂事地问家住三屯的大娘,你家怎么不设个桌子啊?她用蔑视“阿庆嫂”的语气说:谁渴谁就进屋喝呗,自己屯子人弄啥虚景儿? 也许不好意思堂而皇之地步“阿庆嫂”的后尘。左邻右舍(包括我家)来年对拜年的老屯子秧歌队的招待依然故我——口渴的秧歌队员,还需要登堂入室的找到厨房,抄起水瓢咕嘟咕嘟猛灌一阵儿凉水,才能解渴。
会演 乡里每年在大年初三组织各村秧歌比赛,我们当地称为“秧歌会演”。这天看秧歌最舒服,不用跟着秧歌队走街串巷,只要来到“会演”地点——乡中学院里,审美观立刻提升几个档次,变得格外挑剔,挑肥拣瘦是家常便饭,看哪屯的秧歌浪得没啥新意,完全可以转身就走。 为了今天的表演,各村早就磨拳擦掌,没以前随心所欲地各自为战。我老家所在的二屯,就由唱过二人转的老闫临时客串教练,随着唢呐往上挑的尾音,大拉衫口含着哨儿发出一声提示的锐响,全体秧歌队员扇子上扬,曲腿下蹲——后来得知,这是新的秧歌编排——所谓的“扑蝶”。为了“扑蝶”整齐,他们着实练了几天呢! 其他村也绞尽脑汁在秧歌表演中增加新鲜感、趣味性,用以吸引观众。四屯的秧歌,女角双手舞的扇子非普通彩扇,而像电影中仙女拿的羽毛扇,加上舞扇的花样多,弯腰、曲腿的糅合进杂技元素,令人大开眼界;队尾则有壮年男子扮演的老头、老太,他们扎紧裤腿,穿着圆口布鞋,一派老式装扮,左臂挎筐、右手拿笤帚,有的还耍着一根长烟袋;而三屯的秧歌队,秧歌只是陪衬,跑旱船、骑毛驴的小媳妇才是主角,掌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五屯则舞龙,用竹子做的龙,货真价实,不像电视上演的除龙头之外,就是一层缎子皮。竹龙在十多个壮汉的手中舞动起来呼呼生风,靠近一些,能清晰听见龙身竹节之间,发出咔咔的响声及队员们粗重地呼吸。龙头追着珠球而舞,绵软如凌空的彩绸,或者盘成锥形的山峰…… “会演”淡化了主持人,完全是群众参与,各村秧歌在操场划分出“势力范围”,锣鼓喧天地打开场子,尽兴而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精彩节目的秧歌周围则围着密密麻麻的人群,而一些平常泛泛的表演则门前冷落。 在真正评名次的时候,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有两个村互相揭起“老底儿”,“你村跑的旱船是从城里雇的”;“你村舞龙也是从外乡请的。”得,半斤八两,谁也没占到便宜。本着鼓励本土原创,两个村的名次都分别靠后,四屯凭借原汁原味的舞双扇,获得冠军。 从中学操场撤出来,舞龙、划旱船的村就憋着一口火。在后街的一个十字路口相遇,双方各不相让,看秧歌的人聚了不少,本想看两村在秧歌技巧上的争斗,却会错了意。几个为本村打抱不平的小青年们互相开火,类似现今对阵双方球迷控制不住输球情绪的入场撕扯,给等看好戏的人一个措手不及。当时回娘家的老姨,站在人群里,正聚精会神地看,忽然人群往后一涌,她措手不及地摔个跟头儿,鞋跟就崴掉了……
打劫 写下这个词的时候,心里觉得不可思议,然后就是心疼。用一个似乎专属强盗的词汇来形容变味的秧歌喜庆,是无奈的现实。 随着公社变为乡,土地分田到户,村也因经济原因停办了新年秧歌。但老百姓过年还希望有秧歌助兴。这种情况下,私人操办的秧歌队应运而生。假如主持人忠厚,抹不开情面,办秧歌准定赔钱。一些屯大爷便凭借自身在村内的“影响”,纷纷描上这个发财道。置办了“行头”,组织秧歌队,挨家拜年。秧歌队一为喜庆,二为赚钱,也算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于是乎,秧歌拜年的“胃口”越来越高,一律要现金不说,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还一路攀升,从以前的5元、10元直至现在的几十元。众农户听见鼓声,与前几年出门放鞭炮的迎接姿式相反,则纷纷关门闭户。如果动作迟了,则被堵在屋里,不给钱,这些人不出院。 有次我住娘家,就被拜年的秧歌堵在屋里,带队的进屋,问声过年好,再无下话。我措手不及中摸出5元钱,迟疑着递过去(怕他们嫌少)。领头的接过去,往外打个手势,秧歌队便鱼贯而出。我听见他们便往外走边说,去前面的小卖店再要两盒好烟。心里便替小卖店担起了心。 众人唯恐避之不及,自然没人跟着看,秧歌队只是要钱的道具,没有观众的捧场与互动,更无娱乐、表演的心情,偶尔有村内常年流浪的智障人员跟在身后,连个小孩子也不多见。 我蹲点的村,有一年村上办秧歌。从支持工作地角度,我早早准备了一条烟,没有锁门,等着他们来拜年。但却听见锣鼓声越来越远。后来问村长不去的原因,他说,“你工资低,我们登门,你还要破费。去党委某某家吧!”完全是善解人意的语调。 有一年,屯大爷Y办秧歌。对过年不贴对联(我们当地的风俗,家里老人故去,要三年不贴对联,不“封门”,秧歌队应绕行)的人家都不放过,依然冲进去,在院里走几圈就要赏钱。但妈妈家听见鼓声倒坦然得无动于衷,我奇怪地问原因,妈妈答:你爸给办秧歌的Y修理过电器,他觉得欠咱家人情,不好意思来。 果然如此,东西两院未能幸免,妈妈家被拜年的秧歌队落下,庆幸之余,还不忘感叹Y办事挺“讲究”。
安静 近几年,某些秧歌队拜年的打劫行径,寒了农户的心,只听鼓声一响,家家关门落锁,街面也变得空荡荡。秧歌队往往一无所获。但有一段时间,他们采取“袭击”战术,在路上行走时偃旗息鼓,找准一个院落,走到近前,突然鼓声、唢呐声大作,屋里人措手不及地落入视线,自然不能再藏再躲。如此“得手”几次,农户们随之加强警惕——常侧耳倾听是否有鼓声,不时出门瞭望。如此“防范于未然”地“坚壁清野”,彻底堵死了这条所谓的“致富路”。人们没有留恋的情绪,只是长出了一口气。 现在的农村新年是安静的,家家躲在屋里看电视,除院落高挂着红灯笼传达喜庆外,就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提醒:这是一段不同寻常的日子。 如今只能在农村茶余饭后的街巷,城市休闲娱乐的广场,偶见为锻炼身体组成的老年秧歌队,他们不紧不慢、错落有致,扭腰动胯,整齐划一地做着动作,健身的效用多于娱乐;只能在开业庆典、大型活动间隙,助兴的秧歌队跟着大嗓门的音响,原地徘徊、机械地挥着彩扇,使人联想到球场休息时,为留住观众而上场狂舞的足球宝贝;只能在某些晚会的舞美设计中,舞蹈演员在台上扭了不到几分钟就像退潮的海水般散去,精心编排的一招一式,难以再现田间地头尘封已久的原始热情。 秧歌闹春,曾让男女老少痴迷钟情,天寒地冻中,宁肯双脚在雪地上跺着取暖,也舍不得离开,孩子们在雪中红红的笑脸也被定格成了年画…… 诸般热闹,只是写在纸上的回忆,并逐渐泛黄了!
浪秧歌 现在鼓励小孩子表演节目,大人总会说:给大家表演儿歌或是跳舞?但往前数30年,小时候的我听到的鼓励总是:给“浪”(扭)会儿秧歌吧。于是,我们姐三个站成排,在不太宽敞的屋里转圈儿,重重地脚步声“踏、踏”把地面的土(屋里的地面是土的)都扑腾起来,直到大人用手在嘴边扇着灰尘,表扬我们“浪”得好,该歇会儿啦,我们才意犹未尽的收住脚。 其实,我知道自己浪得不好,用妈妈的话说,容易“顺拐”,像个笨脚的皮影戏人。可我觉得浪秧歌简单极了,只是把走路的节奏加大些幅度,跟上喇叭、锣鼓的拍子就可以了。但是真到身临其境,我依然左手、左脚是一路,右手、右脚是一路。为了纠正,我特意站在镜子前练过。自己看可以“过关”,但给旁人表演能怎样呢?有没有把握不顺拐呢? 当时,我已是小学生了,对大人提出地浪秧歌要求,已经不好意思跟弟弟、妹妹在屋里地下转圈儿。我好想参加村里新年的秧歌队,像我们班里的小美一样。 小美在秧歌队里算“半个人”,浪一天挣大人工分的一半,秧歌队里能有小美的位置,要归功她的妈妈。她妈妈是秧歌队的女角,个子不高,只能站在排尾。妈妈浪秧歌,小美没有地方呆,只能跟在妈妈的身后,像一匹跟在拉车母马旁的马驹。也不知道是谁的提议,总之,小美有了一把彩扇,一条手巾,跟在女角的排尾开始浪秧歌了。她妈怕看秧歌的人拥挤起来踩到她,便把小美安排到自己前面,自己依然守在队尾。 小美浪得很卖力,喇叭响的时候,秧歌队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旋律翩翩起舞,等喇叭声落下,鼓点儿加快的时候,按照习惯,秧歌队员就不用“浪”,只用快步走代替休息。小美不是这样,不管有没有喇叭伴奏,她的扇子依然在胸前舞成一朵花。 当时,我羡慕得要命,想当小美第二的心情迫切极了。但是,我妈妈是不浪秧歌的,虽然听旁人说,妈妈结婚前唱过二人转,我想她的秧歌也不会浪的太差,但妈妈跟我们刻意回避她的这段经历。姑姑曾经是宣传队的骨干,秧歌也浪得出类拔萃,可自从在村里当上民办教师,便也矜持起来。她说:“老师浪秧歌,学生跟着看,这成啥了?”硬把村里送到家里的秧歌行头,送回去了。
就这样,我一直没有公开浪秧歌的机会。
拜年 小时候,家里来秧歌拜年,总会让我欢呼雀跃。虽然家里接待有些许破费,但有秧歌队拜年,主人很有面子。 等家搬到头屯后,左邻右舍都有人在乡镇企业上班,吃地是“供应粮”(就是商品粮),为了上班近,从居住的老屯子搬出来,在头屯外划出专门的区域居住。老屯子来的秧歌不来家拜年,岂不侧面印证:你家在以前住的地方太没“人性”? 有此背景垫底儿,在公社(乡)组织秧歌会演的大年初三,家家都不敢怠慢地进入“临战”状态。听见鼓声则大敞院门,看见秧歌队拐进来,马上点燃高挂门旁的一挂儿鞭,噼啪噼啪声中,清烟未散,领队的村干部隆重进院,随后的“大拉衫儿”(领队)率领秧歌队鱼贯而入。主人则打开屋门候着,冷暖空气交会在房前腾起团团白雾。 进屋后,一人充当主持人,拜年磕儿由他说,一人拿着一个日记本,想必记着每户给的赏钱。一人则拘谨的拎着黑提包,多为临时客串村干部的“小工”。拜年的话音刚落,主人剥掉纸儿的糖块就送到嘴边,几杯茶水在面前袅袅冒着热气……几盒烟,二斤水果糖便享受到浓郁的乡情。 邻居大娘会说话,会办事,见啥人说啥话,来客即使空腹走,她也能送出二里地,人送绰号“阿庆嫂”。这不,去别人家拜年的秧歌队,在村干部进屋叙旧说话后,队员便在院里摆开场子,开始浪秧歌。一般说来,除了每人发根烟,水是喝不到的。而她家则别出心裁地在房门口立一个“靠边站”(一种下面带腿儿的可以折叠靠边的桌子),上面摆几杯茶水、一盘糖块、一盘瓜子,一盘过滤嘴香烟,秧歌队员可以按己所需,随来随取,主人安排周到,做到内外平衡,绝不厚此薄彼。 当时我还不懂事地问家住三屯的大娘,你家怎么不设个桌子啊?她用蔑视“阿庆嫂”的语气说:谁渴谁就进屋喝呗,自己屯子人弄啥虚景儿? 也许不好意思堂而皇之地步“阿庆嫂”的后尘。左邻右舍(包括我家)来年对拜年的老屯子秧歌队的招待依然故我——口渴的秧歌队员,还需要登堂入室的找到厨房,抄起水瓢咕嘟咕嘟猛灌一阵儿凉水,才能解渴。
会演 乡里每年在大年初三组织各村秧歌比赛,我们当地称为“秧歌会演”。这天看秧歌最舒服,不用跟着秧歌队走街串巷,只要来到“会演”地点——乡中学院里,审美观立刻提升几个档次,变得格外挑剔,挑肥拣瘦是家常便饭,看哪屯的秧歌浪得没啥新意,完全可以转身就走。 为了今天的表演,各村早就磨拳擦掌,没以前随心所欲地各自为战。我老家所在的二屯,就由唱过二人转的老闫临时客串教练,随着唢呐往上挑的尾音,大拉衫口含着哨儿发出一声提示的锐响,全体秧歌队员扇子上扬,曲腿下蹲——后来得知,这是新的秧歌编排——所谓的“扑蝶”。为了“扑蝶”整齐,他们着实练了几天呢! 其他村也绞尽脑汁在秧歌表演中增加新鲜感、趣味性,用以吸引观众。四屯的秧歌,女角双手舞的扇子非普通彩扇,而像电影中仙女拿的羽毛扇,加上舞扇的花样多,弯腰、曲腿的糅合进杂技元素,令人大开眼界;队尾则有壮年男子扮演的老头、老太,他们扎紧裤腿,穿着圆口布鞋,一派老式装扮,左臂挎筐、右手拿笤帚,有的还耍着一根长烟袋;而三屯的秧歌队,秧歌只是陪衬,跑旱船、骑毛驴的小媳妇才是主角,掌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五屯则舞龙,用竹子做的龙,货真价实,不像电视上演的除龙头之外,就是一层缎子皮。竹龙在十多个壮汉的手中舞动起来呼呼生风,靠近一些,能清晰听见龙身竹节之间,发出咔咔的响声及队员们粗重地呼吸。龙头追着珠球而舞,绵软如凌空的彩绸,或者盘成锥形的山峰…… “会演”淡化了主持人,完全是群众参与,各村秧歌在操场划分出“势力范围”,锣鼓喧天地打开场子,尽兴而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精彩节目的秧歌周围则围着密密麻麻的人群,而一些平常泛泛的表演则门前冷落。 在真正评名次的时候,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有两个村互相揭起“老底儿”,“你村跑的旱船是从城里雇的”;“你村舞龙也是从外乡请的。”得,半斤八两,谁也没占到便宜。本着鼓励本土原创,两个村的名次都分别靠后,四屯凭借原汁原味的舞双扇,获得冠军。 从中学操场撤出来,舞龙、划旱船的村就憋着一口火。在后街的一个十字路口相遇,双方各不相让,看秧歌的人聚了不少,本想看两村在秧歌技巧上的争斗,却会错了意。几个为本村打抱不平的小青年们互相开火,类似现今对阵双方球迷控制不住输球情绪的入场撕扯,给等看好戏的人一个措手不及。当时回娘家的老姨,站在人群里,正聚精会神地看,忽然人群往后一涌,她措手不及地摔个跟头儿,鞋跟就崴掉了……
打劫 写下这个词的时候,心里觉得不可思议,然后就是心疼。用一个似乎专属强盗的词汇来形容变味的秧歌喜庆,是无奈的现实。 随着公社变为乡,土地分田到户,村也因经济原因停办了新年秧歌。但老百姓过年还希望有秧歌助兴。这种情况下,私人操办的秧歌队应运而生。假如主持人忠厚,抹不开情面,办秧歌准定赔钱。一些屯大爷便凭借自身在村内的“影响”,纷纷描上这个发财道。置办了“行头”,组织秧歌队,挨家拜年。秧歌队一为喜庆,二为赚钱,也算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于是乎,秧歌拜年的“胃口”越来越高,一律要现金不说,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还一路攀升,从以前的5元、10元直至现在的几十元。众农户听见鼓声,与前几年出门放鞭炮的迎接姿式相反,则纷纷关门闭户。如果动作迟了,则被堵在屋里,不给钱,这些人不出院。 有次我住娘家,就被拜年的秧歌堵在屋里,带队的进屋,问声过年好,再无下话。我措手不及中摸出5元钱,迟疑着递过去(怕他们嫌少)。领头的接过去,往外打个手势,秧歌队便鱼贯而出。我听见他们便往外走边说,去前面的小卖店再要两盒好烟。心里便替小卖店担起了心。 众人唯恐避之不及,自然没人跟着看,秧歌队只是要钱的道具,没有观众的捧场与互动,更无娱乐、表演的心情,偶尔有村内常年流浪的智障人员跟在身后,连个小孩子也不多见。 我蹲点的村,有一年村上办秧歌。从支持工作地角度,我早早准备了一条烟,没有锁门,等着他们来拜年。但却听见锣鼓声越来越远。后来问村长不去的原因,他说,“你工资低,我们登门,你还要破费。去党委某某家吧!”完全是善解人意的语调。 有一年,屯大爷Y办秧歌。对过年不贴对联(我们当地的风俗,家里老人故去,要三年不贴对联,不“封门”,秧歌队应绕行)的人家都不放过,依然冲进去,在院里走几圈就要赏钱。但妈妈家听见鼓声倒坦然得无动于衷,我奇怪地问原因,妈妈答:你爸给办秧歌的Y修理过电器,他觉得欠咱家人情,不好意思来。 果然如此,东西两院未能幸免,妈妈家被拜年的秧歌队落下,庆幸之余,还不忘感叹Y办事挺“讲究”。
安静 近几年,某些秧歌队拜年的打劫行径,寒了农户的心,只听鼓声一响,家家关门落锁,街面也变得空荡荡。秧歌队往往一无所获。但有一段时间,他们采取“袭击”战术,在路上行走时偃旗息鼓,找准一个院落,走到近前,突然鼓声、唢呐声大作,屋里人措手不及地落入视线,自然不能再藏再躲。如此“得手”几次,农户们随之加强警惕——常侧耳倾听是否有鼓声,不时出门瞭望。如此“防范于未然”地“坚壁清野”,彻底堵死了这条所谓的“致富路”。人们没有留恋的情绪,只是长出了一口气。 现在的农村新年是安静的,家家躲在屋里看电视,除院落高挂着红灯笼传达喜庆外,就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提醒:这是一段不同寻常的日子。 如今只能在农村茶余饭后的街巷,城市休闲娱乐的广场,偶见为锻炼身体组成的老年秧歌队,他们不紧不慢、错落有致,扭腰动胯,整齐划一地做着动作,健身的效用多于娱乐;只能在开业庆典、大型活动间隙,助兴的秧歌队跟着大嗓门的音响,原地徘徊、机械地挥着彩扇,使人联想到球场休息时,为留住观众而上场狂舞的足球宝贝;只能在某些晚会的舞美设计中,舞蹈演员在台上扭了不到几分钟就像退潮的海水般散去,精心编排的一招一式,难以再现田间地头尘封已久的原始热情。 秧歌闹春,曾让男女老少痴迷钟情,天寒地冻中,宁肯双脚在雪地上跺着取暖,也舍不得离开,孩子们在雪中红红的笑脸也被定格成了年画…… 诸般热闹,只是写在纸上的回忆,并逐渐泛黄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