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里的阳光(旧稿)
2022-01-17抒情散文王克楠
巷子里的阳光
王克楠出了门,便是一条巷子,至少要拐过三道弯,拐过三条首尾相连的巷子,就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我很高兴有那三道弯,倘若没有三道弯,大街上的尘土就会毫无阻碍地逼入我的院子。巷子是一个漏斗型的死胡同,朝街的方向呈出开放的姿态。……
巷子里的阳光
王克楠
出了门,便是一条巷子,至少要拐过三道弯,拐过三条首尾相连的巷子,就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
我很高兴有那三道弯,倘若没有三道弯,大街上的尘土就会毫无阻碍地逼入我的院子。巷子是一个漏斗型的死胡同,朝街的方向呈出开放的姿态。不熟悉的人从街上拐过几道弯,就会走到我的门口,鼻子碰了墙壁,叹了口气,就无奈地回返了。 看那些人无奈地返回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他们像一个个误入迷途的孩子,面对我家土房灰眉土脸的墙壁,面红耳赤地跺着脚:唉,怎么是条死胡同呢? 我对他们的牢骚不满,这怎么算一条死胡同呢?我家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 巷子虽长但不宽,阳光明媚。我站在巷口陪着阳光,像是陪着巷子里年纪最长的老爷爷。阳光很好,它从早晨露头,到晚上收尾,都不露声色,从来不唉声叹气,他真的是一位藏在云外的哲人。 早晨的阳光是橘红色的,它比巷子里的懒人起得早。它像画家手中的画笔,横一笔竖一笔,紧一笔,慢一笔,就把小巷子画滋润了,画温热了。懒人们就会说:你看看,太阳都晒热屁股了,咱也别压床了。 不宽的巷子种了三棵树,其中一棵臭椿树高十几米,树干茁壮,树头蓬勃。树头支撑着阳光的舞蹈,阳光穿过蓬松的树头映在地上、墙上,地上和墙上就成了阳光的“舞台”。风是导演,把树叶儿吹得越厉害,阳光舞蹈的姿势就越激越,猛烈或温柔,皆是一种自在的景致。 中午的阳光,白晃晃地把人的头皮晒得煞痛,因而,巷子里少有人走动。大家坐在家中饮茶,或睡午觉。心里想:就让太阳发泄一会儿吧,它也有委屈焦躁的时候,过一阵子就好啦。 果不其然,一捱过下午2点,太阳就似做错事的孩子羞答起来。它把阳光一缕又一缕,像是撒豆子一般轻轻撒进小巷,投在人的头顶上,非常轻,恐怕在人们头顶上砸出了包。被阳光砸到滋味很受用,像是被灵巧的小狗舔了一下,暖暖的,就是说不出来。 邻里们不再留在家里作泥鳅罗,纷纷走出院子,夏天的午后,树下常有几个退休的老人坐在小板凳上闲侃;女人们在树荫的小板凳上打毛衣、说闲话;女人是容易潮湿的,所以更珍爱阳光,巷子东头栓的铅丝上,摆着女人晒的被子和衣服,像是万国旗;有手艺的男人就把有毛病的自行车倒扣在巷子里,没完没了地修理。 太阳也有累的时候,一天了,它要回到山谷里的床上睡大觉了。夕阳一片深红,它把整条巷子都映得红彤彤的,大家该洗菜的去洗菜,该洗衣的去洗衣,巷口的棋摊上,依然是那些七嘴八舌爱支招儿的棋痴,但大家都已感到了太阳的惜别。 巷子里有哭声响亮的婴儿,也有病入膏肓的病者。病人躺在床上,看着颤颤巍巍的阳光,心想,它就要走了,如果用碗能扣住一碗阳光,自己躺在床上或者躺进地底,就永远供着这只碗。 老人们喜欢坐在巷子的墙根下晒“老爷儿”。他们的山羊胡子稀稀疏疏,但脸色红润。只要阳光暖乎乎地投在他们的脸上,他们的话闸子就会滔滔不绝。他们向老伙计们眉飞色舞地讲着老故事,虽然今天讲的故事和昨天相似,可以归为为重复。 重复又有什么?人生不就是许多似曾相识的事情不断在重复吗?不是他重复你,就是你重复他;不是历史重复现实,就是现实重复历史。阳光也是重复的,以相同的节奏和色调度过每一天。 我很为那些误进巷子而返的人惋惜,他们至少可以在小巷子驻足一会儿,看看巷子里意味无穷的阳光呵。
注:(最近从供职于中学教育的朋友史兆化那里得知,高考语文练习题里有我的散文《巷子里的阳光》,再发一次,连同素不相识的碧海听涛朋友的评论。)附碧海听涛朋友的评论:
疑是世外实是世中
——解读《巷子里的阳光》
作者: 碧海听涛 一条小巷,要“至少要拐过三道弯”,才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而这条小巷却是“一个漏斗形的死胡同”,让那些过路的人“一个个像误入迷途的孩子,脸红耳赤地跺跺脚:唉,这鬼地方怎么是条死胡同?”,而作者却是“显然对他们的牢骚不满,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我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为什么?原来,作者在给我们描述一个真真实实的当代“世外桃源”式的心灵归属——小巷。
而作者突然宕开一笔,不去写小巷,却去写小巷的阳光,通过阳光的折射,透视了小巷中人们“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场景,有绝尘脱世的清静,有悠闲自在的生活,有亲人间的温暖,有坦然面对生死的达观,有邻里间的和睦……胜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陶翁的世外桃源毕竟只是理想,而作者的小巷阳光却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里充满了人情的厚道。
“我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渔翁误闯桃花源,只有简单的一次见面,桃花源的人们真诚接待,“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可是待到渔翁再去寻找,已经“终不得路”了,而在这里,作者在家恭候,迎接八方来客,“酒食”没说,“淡茶”和“棋局”恭候多时,而且来者不拒。
这里远离尘嚣的喧哗。
“倘若没有三道弯,大街上的尘土就会毫无阻碍地逼入我的院子,那将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清静、干净,象征“尘土”的俗世纷争也与这里无关,寄身在这里,就如桃花源中的人们远离“秦时战乱”一般,有的只是平和和随意。
这里的阳光充满诗意。
“早晨的阳光是橘红色的,中午的阳光发出了惨白,傍晚的阳光是有诗意的,傍晚的阳光最温柔,最贴人了,你抓它,捏它,碰它,它一点也不急,你亮开嗓门咋呼它,它也不恼,当然,很少有这样二半吊子,就似很少有这样的恶丈夫,面对如花似玉、善解人意的爱妻,你舍得动她一指头吗?”在这样的阳光下,在这样的小巷中,全部是温情脉脉,又有谁不羡慕这样的阳光?
阳光下的人们也阳光。
姑娘和小伙子的恋爱,老人的晒阳光,还有诸多人们的惬意的闲谈,都是一派平和安宁,悠闲而有序,充实而幸福,这些真实的生活折射的幸福,早已高出“世外桃源”的人们,又有谁不羡慕?
这里的幸福是重复的。
“重复又有什么?人生在世不是进行着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重复吗?不是他重复你,就是你重复他;不是历史重复现实,就是现实重复历史。阳光也是重复的,以相同的节奏和相同的色调度过一天又一天,但没有人去烦它,因为它暖人。”无尽的幸福弥漫在这个幽深而又浅浅的小巷,生活需要重复,这里的幸福更在重复,又有谁不羡慕这样的幸福,不喜欢重复这样的幸福?
再读这篇散文,不能不再一次拍案,真的好想“可以在小巷子驻足一会儿,看着小巷子里意味无穷的阳光呵。” [ 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0-5-7 20:57 编辑 ]
王克楠
出了门,便是一条巷子,至少要拐过三道弯,拐过三条首尾相连的巷子,就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
我很高兴有那三道弯,倘若没有三道弯,大街上的尘土就会毫无阻碍地逼入我的院子。巷子是一个漏斗型的死胡同,朝街的方向呈出开放的姿态。不熟悉的人从街上拐过几道弯,就会走到我的门口,鼻子碰了墙壁,叹了口气,就无奈地回返了。 看那些人无奈地返回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他们像一个个误入迷途的孩子,面对我家土房灰眉土脸的墙壁,面红耳赤地跺着脚:唉,怎么是条死胡同呢? 我对他们的牢骚不满,这怎么算一条死胡同呢?我家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 巷子虽长但不宽,阳光明媚。我站在巷口陪着阳光,像是陪着巷子里年纪最长的老爷爷。阳光很好,它从早晨露头,到晚上收尾,都不露声色,从来不唉声叹气,他真的是一位藏在云外的哲人。 早晨的阳光是橘红色的,它比巷子里的懒人起得早。它像画家手中的画笔,横一笔竖一笔,紧一笔,慢一笔,就把小巷子画滋润了,画温热了。懒人们就会说:你看看,太阳都晒热屁股了,咱也别压床了。 不宽的巷子种了三棵树,其中一棵臭椿树高十几米,树干茁壮,树头蓬勃。树头支撑着阳光的舞蹈,阳光穿过蓬松的树头映在地上、墙上,地上和墙上就成了阳光的“舞台”。风是导演,把树叶儿吹得越厉害,阳光舞蹈的姿势就越激越,猛烈或温柔,皆是一种自在的景致。 中午的阳光,白晃晃地把人的头皮晒得煞痛,因而,巷子里少有人走动。大家坐在家中饮茶,或睡午觉。心里想:就让太阳发泄一会儿吧,它也有委屈焦躁的时候,过一阵子就好啦。 果不其然,一捱过下午2点,太阳就似做错事的孩子羞答起来。它把阳光一缕又一缕,像是撒豆子一般轻轻撒进小巷,投在人的头顶上,非常轻,恐怕在人们头顶上砸出了包。被阳光砸到滋味很受用,像是被灵巧的小狗舔了一下,暖暖的,就是说不出来。 邻里们不再留在家里作泥鳅罗,纷纷走出院子,夏天的午后,树下常有几个退休的老人坐在小板凳上闲侃;女人们在树荫的小板凳上打毛衣、说闲话;女人是容易潮湿的,所以更珍爱阳光,巷子东头栓的铅丝上,摆着女人晒的被子和衣服,像是万国旗;有手艺的男人就把有毛病的自行车倒扣在巷子里,没完没了地修理。 太阳也有累的时候,一天了,它要回到山谷里的床上睡大觉了。夕阳一片深红,它把整条巷子都映得红彤彤的,大家该洗菜的去洗菜,该洗衣的去洗衣,巷口的棋摊上,依然是那些七嘴八舌爱支招儿的棋痴,但大家都已感到了太阳的惜别。 巷子里有哭声响亮的婴儿,也有病入膏肓的病者。病人躺在床上,看着颤颤巍巍的阳光,心想,它就要走了,如果用碗能扣住一碗阳光,自己躺在床上或者躺进地底,就永远供着这只碗。 老人们喜欢坐在巷子的墙根下晒“老爷儿”。他们的山羊胡子稀稀疏疏,但脸色红润。只要阳光暖乎乎地投在他们的脸上,他们的话闸子就会滔滔不绝。他们向老伙计们眉飞色舞地讲着老故事,虽然今天讲的故事和昨天相似,可以归为为重复。 重复又有什么?人生不就是许多似曾相识的事情不断在重复吗?不是他重复你,就是你重复他;不是历史重复现实,就是现实重复历史。阳光也是重复的,以相同的节奏和色调度过每一天。 我很为那些误进巷子而返的人惋惜,他们至少可以在小巷子驻足一会儿,看看巷子里意味无穷的阳光呵。
注:(最近从供职于中学教育的朋友史兆化那里得知,高考语文练习题里有我的散文《巷子里的阳光》,再发一次,连同素不相识的碧海听涛朋友的评论。)附碧海听涛朋友的评论:
疑是世外实是世中
——解读《巷子里的阳光》
作者: 碧海听涛 一条小巷,要“至少要拐过三道弯”,才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而这条小巷却是“一个漏斗形的死胡同”,让那些过路的人“一个个像误入迷途的孩子,脸红耳赤地跺跺脚:唉,这鬼地方怎么是条死胡同?”,而作者却是“显然对他们的牢骚不满,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我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为什么?原来,作者在给我们描述一个真真实实的当代“世外桃源”式的心灵归属——小巷。
而作者突然宕开一笔,不去写小巷,却去写小巷的阳光,通过阳光的折射,透视了小巷中人们“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场景,有绝尘脱世的清静,有悠闲自在的生活,有亲人间的温暖,有坦然面对生死的达观,有邻里间的和睦……胜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陶翁的世外桃源毕竟只是理想,而作者的小巷阳光却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里充满了人情的厚道。
“我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渔翁误闯桃花源,只有简单的一次见面,桃花源的人们真诚接待,“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可是待到渔翁再去寻找,已经“终不得路”了,而在这里,作者在家恭候,迎接八方来客,“酒食”没说,“淡茶”和“棋局”恭候多时,而且来者不拒。
这里远离尘嚣的喧哗。
“倘若没有三道弯,大街上的尘土就会毫无阻碍地逼入我的院子,那将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清静、干净,象征“尘土”的俗世纷争也与这里无关,寄身在这里,就如桃花源中的人们远离“秦时战乱”一般,有的只是平和和随意。
这里的阳光充满诗意。
“早晨的阳光是橘红色的,中午的阳光发出了惨白,傍晚的阳光是有诗意的,傍晚的阳光最温柔,最贴人了,你抓它,捏它,碰它,它一点也不急,你亮开嗓门咋呼它,它也不恼,当然,很少有这样二半吊子,就似很少有这样的恶丈夫,面对如花似玉、善解人意的爱妻,你舍得动她一指头吗?”在这样的阳光下,在这样的小巷中,全部是温情脉脉,又有谁不羡慕这样的阳光?
阳光下的人们也阳光。
姑娘和小伙子的恋爱,老人的晒阳光,还有诸多人们的惬意的闲谈,都是一派平和安宁,悠闲而有序,充实而幸福,这些真实的生活折射的幸福,早已高出“世外桃源”的人们,又有谁不羡慕?
这里的幸福是重复的。
“重复又有什么?人生在世不是进行着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重复吗?不是他重复你,就是你重复他;不是历史重复现实,就是现实重复历史。阳光也是重复的,以相同的节奏和相同的色调度过一天又一天,但没有人去烦它,因为它暖人。”无尽的幸福弥漫在这个幽深而又浅浅的小巷,生活需要重复,这里的幸福更在重复,又有谁不羡慕这样的幸福,不喜欢重复这样的幸福?
再读这篇散文,不能不再一次拍案,真的好想“可以在小巷子驻足一会儿,看着小巷子里意味无穷的阳光呵。” [ 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0-5-7 20:57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