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我的广播人生

2022-01-17叙事散文yangshiming
我的广播人生杨世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的故乡滇西北洱源县西部贫困山区传唱着这样的一首白族调:“我家住在西山区,山高水深离城远,要知天下山外事,听学校广播。”的确,那时贫困而落后的山区没通公路,也没通电路,要了解山外的信息,唯一靠的是当……
           我的广播人生
            杨世明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的故乡滇西北洱源县西部贫困山区传唱着这样的一首白族调:“我家住在西山区,山高水深离城远,要知天下山外事,听学校广播。”的确,那时贫困而落后的山区没通公路,也没通电路,要了解山外的信息,唯一靠的是当地学校配备的大型收音机和高音喇叭,每天早晚向全村播放各级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
 
  那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那字正腔圆,富有磁性的普通话深深吸引着正读小学的我。学校每次放广播,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都丢下手中心爱的玩具去静静地聆听。也就是在那时起,我就对电台广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母亲曾对我说:“当热烈欢快的广播声从浓浓的晨雾中传来时,你正好降临人间。”
  当我上中学时,已进入了八十年代,全国各地都吹起了改革的春风,社会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各种品牌和式样的收音机在供销社的商店里随处可见,但那些“定价”,最便宜的也得喂卖一头猪或出售五六只大母鸡,才能把它买回家。每逢“工薪家庭”的同学买来收音机在宿舍里收听时,都让我羡慕不已,每次经过出售收音机的商店的门口,我总是往里瞄上几眼。心想,自己也拥有一台收音机那该多好啊!但对于四壁皆空而“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我家来说,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正是那一年的暑假,几个外地老板进山大量采购野生药材,于是,我就独自一人背上竹篮,抬着尖锄,带着两个玉米粑粑,坚持每天上山挖卖药材。冒着夏日的暴雨和酷暑,整整挥洒了一个假期的血汗,终于挣到了一台心仪已久的凯歌牌收音机。从此,我由广播的“旁听生”转为“正听声”了,可自由自在地用广播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充实自己空乏的头脑。因对广播的深爱和执着,不久在学校的广播室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广播人”。   后来,我又在精彩的广播声中逐渐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高级教师,无论被调到哪个山头,我都要背上当学生时靠自己挣来的那台早已被磨得油光可鉴的凯歌收音机。白天,按时给山娃子们收听“小喇叭”节目,夜晚,孤守在校园时来做自己的伙伴,假日,在山路上来回攀爬时,来打破深山老林里可怕的幽静。同时,这收音机成了我了解山外世界的窗口,成了我终生学习的工具。   然而,长年累月的收听广播,使我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见闻而成了信息闭塞,经济滞后,文化低落的洱源县西部贫困山区村民心中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圣人”。在一个个火塘边,我义务地成了他们的新闻播报者,政策法规的讲解员,科教环保的宣讲员,邻里家中的调解员,协约合同的中证人,实用信息的提供者,奇闻趣事的传播者,读信代笔的老秘书,法律保健的常年顾问。
因长年累月地收听广播而使大脑与现实紧密结合,产生了莫名奇妙的灵感,又在编辑们的厚爱和鼓励下,在各级各类的大小报刊杂志和广播电台刊播数十万字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从而成了外宣骨干,多家通讯员,还获得了国家、省、州县级的表彰奖励二十余次,其中《告别守青的日子》和《人生路上的母爱》分别荣获“全国农民读书”广播征文一等奖和“关爱女孩”全国广播征文一等奖。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家也像全国各地的家一样,在已越过了温饱线,勤劳致富后,正奔走在小康的大路上。家里建起了新瓦房,购置了地面卫视接收机、大彩电、DVD、电脑等学习和娱乐的现代化设备,但我还是对电台的广播独有情钟,只要一有空,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那台跨世纪的老式收音机,专心致志地收听着无污染,没伤害,低成本的“绿色广播”。   在晨雾缭绕的广播声中诞生,在丰富多彩的广播声中长大的我,将要在清脆悦耳的广播声中慢慢老去------有了这样幸福的“广播人生”,谁说比不过天堂中的神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