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介书生内心深处的底层(二题)
2022-01-17抒情散文叶梓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54 编辑
一介书生内心深处的底层(二题)叶梓有一缕炊烟令人牵挂一个散漫的下午,我又一次游荡在这座城市的西关。这是一片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白墙黑瓦,木雕窗……
一介书生内心深处的底层(二题)叶梓有一缕炊烟令人牵挂一个散漫的下午,我又一次游荡在这座城市的西关。这是一片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白墙黑瓦,木雕窗……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54 编辑 <br /><br /> 一介书生内心深处的底层(二题)
叶梓
有一缕炊烟令人牵挂
一个散漫的下午,我又一次游荡在这座城市的西关。这是一片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白墙黑瓦,木雕窗子,三进四出的四合院,安静得像是与世隔绝一样。在我看来,能在此生活,有一座安静的四合院,有花有草,也与大地贴身而居,几乎是再好不过的悠闲岁月了。但随着我的频繁到来,渐渐发现,生活在这里的人,并不想我想像中的那样悠闲自如。这里几乎是这座城市的贫民窟,他们大多是老城里人,没有工作,日常生活基本靠低保来维持。尽管如此,但我还是十分喜欢弥漫于此的那份古旧气息。所以每次我来,都要游荡好一会,拍些照,然后就走了。
这一次,就在我离开时,不经意地发现,有一缕青青炊烟,在一户人家的上空飘散。它和不远处被巨幅广告牌打扮得漂亮的高楼大厦显得极不和谐,但它毕竟击中了我记忆深处的某一段往事,于是,循着这缕炊烟,我走进了这户人家。
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吃力地跪在厨房里,烧水。柴禾有些发黑,好像是被雨水淋过似的。对于我的突然造访,她并不惊奇,只是转过身来,问到:“啥事?”
老妇人面容慈善,银发稀稀,我被她骨子里透出来的一股福贵气所震撼。
于是,有些答非所问:“您老人家的这木雕窗子,挺好看的”
“那你看吧。”她再没说话,转身继续烧她的水。
我默立在院子里,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是好。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且有着18年乡村生活的人,见到炊烟,心生亲切熟悉之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这些年,在我所谓现代化的生活里,煤气灶、微波炉、电磁炉之类频更替使用,居然还真的很少见到炊烟了。其实,这正是我前往的原因。在我的预想中,我期望它能给我更多想像的空间——至少让我想起至今生活在乡下的父亲母亲,想起野花遍布的田埂、轻风吹过的田野以及飞舞的蝴蝶。可是,恰恰相反,当我“溯本求源”地来到西关这户普通人家时,它并没有把我带回一段美好的时光,反而击中我内心里最为柔弱的那一部分。当然,我不仅仅自愧于自己很少想到回乡去看望一趟父母,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理解了人性中的丑恶:忘恩负义。
在她显得有些破旧但随处可以看见花花草草的院子里,我打量到,她的家中几乎没有一件值钱的家具。我心想,这是一户什么样的人家呢?如此年迈的一位老人,就她一个人在此生活吗?在厨房阴暗的一角烧着柴禾的老人,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重病在身,是孤寡老人,还是被不孝子女遗弃的老人?我得不到答案,但更不敢去问,因为我害怕自己的询问在不经意间触疼她内心的伤口。
除了默默离开,我还能选择什么呢?
当我的身影消失在繁华街道的如水人流时,那一缕炊烟依然在我心中,令人牵挂不已。
民工们的快乐
在我居室的对面,有一家建筑公司正给学校盖家属楼,干活的那些人,听说是从一个小山村里招来的一帮农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他们每天都在我的视线中,当我在房子里读乏了书,站在阳台上时,就能一清二楚地看到他们。
他们就在我的楼下干活。和水泥,卸车,砌砖,忙得不亦乐乎。他们都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衣服,穿梭在工地上,听从着一个西装革履的小伙子的安排,想必他就是这里的一个工头了。一天从早到晚,他们除了吃一顿早餐、中午稍稍休息一下之外,他们大都是从早晨干到晚上才收工的。这样说来,他们的工作时间就不是八小时,而是十小时。
应该说,超强度的工作量,会让他们比一般的人在晚上更加需要早早地休息,以此来养精蓄锐,也以此来更好地完成第二天的活。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每天晚上,我看见他们蹲在工棚边每人扒完几碗面条后,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二胡,开始了他们的晚间秦腔大联唱。
他们在工棚边盘腿一坐,有两三个人拉着二胡,其他人合在一起唱着似乎合调又好像走调了的秦腔。吼上一阵子,就停了二胡声,换成一个人的清唱了,一人一段,一段接着一段,从不间断。每天晚上他们都从晚饭后一直要唱到十点多才陆续地走进简易的工棚去休息。尽管单调的乐器、训练无素的嗓音以及在这个小城里不怎么流行的秦腔让他们的努力和整个夜晚显得并不和谐,或者说他们的声音并不是这个城市所真正需要和渴望的,但他们还是使劲地唱。在人们的眼中,虽然他们其实是一批真正远离夜生活和流行歌曲的人,但什么“后帐里转来了诸葛孔明”、“什么河东城困住了赵王太祖”,从他们吵哑的喉咙里全都冒出来了,久久地响彻在学校的夜空。他们的带劲、执著和认真,让我感到纳闷:他们劳累了一天,难道就不觉着困吗?他们艰难地生活在这个世上,难道就没有烦心和痛苦吗?还有,难道他们就甘于自己的现状吗?
正是这些疑问,让我在一个无意的夜晚走进了他们的工棚和内心。
对我的造访,他们的脸上挂满了惊奇和意外,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我是一个吃着皇粮、不愿和他们这些靠力气生活的民工多说一句话的城里人。然而我农民出身的经历却让我们谈得来。很快,我也就知道了深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原来,他们出来干活,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挣点小钱贴补家用,让糟糠之妻有一点零花钱,让自己心疼的儿女有学可上,让几亩向阳的薄田有化肥可施,除此之外,似乎别无所求了。他们对生活的要求竟然是如此地少!正是这种少,让他们把自己吃苦的生活能当成一种快乐;也正是这种少,让他们把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各种欲望减少减少再减少,并且用一种极其隐忍豁达的心态面对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每一个日子和整个世界。
我想,这就是他们快乐的根源。
叶梓
有一缕炊烟令人牵挂
一个散漫的下午,我又一次游荡在这座城市的西关。这是一片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白墙黑瓦,木雕窗子,三进四出的四合院,安静得像是与世隔绝一样。在我看来,能在此生活,有一座安静的四合院,有花有草,也与大地贴身而居,几乎是再好不过的悠闲岁月了。但随着我的频繁到来,渐渐发现,生活在这里的人,并不想我想像中的那样悠闲自如。这里几乎是这座城市的贫民窟,他们大多是老城里人,没有工作,日常生活基本靠低保来维持。尽管如此,但我还是十分喜欢弥漫于此的那份古旧气息。所以每次我来,都要游荡好一会,拍些照,然后就走了。
这一次,就在我离开时,不经意地发现,有一缕青青炊烟,在一户人家的上空飘散。它和不远处被巨幅广告牌打扮得漂亮的高楼大厦显得极不和谐,但它毕竟击中了我记忆深处的某一段往事,于是,循着这缕炊烟,我走进了这户人家。
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吃力地跪在厨房里,烧水。柴禾有些发黑,好像是被雨水淋过似的。对于我的突然造访,她并不惊奇,只是转过身来,问到:“啥事?”
老妇人面容慈善,银发稀稀,我被她骨子里透出来的一股福贵气所震撼。
于是,有些答非所问:“您老人家的这木雕窗子,挺好看的”
“那你看吧。”她再没说话,转身继续烧她的水。
我默立在院子里,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是好。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且有着18年乡村生活的人,见到炊烟,心生亲切熟悉之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这些年,在我所谓现代化的生活里,煤气灶、微波炉、电磁炉之类频更替使用,居然还真的很少见到炊烟了。其实,这正是我前往的原因。在我的预想中,我期望它能给我更多想像的空间——至少让我想起至今生活在乡下的父亲母亲,想起野花遍布的田埂、轻风吹过的田野以及飞舞的蝴蝶。可是,恰恰相反,当我“溯本求源”地来到西关这户普通人家时,它并没有把我带回一段美好的时光,反而击中我内心里最为柔弱的那一部分。当然,我不仅仅自愧于自己很少想到回乡去看望一趟父母,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理解了人性中的丑恶:忘恩负义。
在她显得有些破旧但随处可以看见花花草草的院子里,我打量到,她的家中几乎没有一件值钱的家具。我心想,这是一户什么样的人家呢?如此年迈的一位老人,就她一个人在此生活吗?在厨房阴暗的一角烧着柴禾的老人,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重病在身,是孤寡老人,还是被不孝子女遗弃的老人?我得不到答案,但更不敢去问,因为我害怕自己的询问在不经意间触疼她内心的伤口。
除了默默离开,我还能选择什么呢?
当我的身影消失在繁华街道的如水人流时,那一缕炊烟依然在我心中,令人牵挂不已。
民工们的快乐
在我居室的对面,有一家建筑公司正给学校盖家属楼,干活的那些人,听说是从一个小山村里招来的一帮农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他们每天都在我的视线中,当我在房子里读乏了书,站在阳台上时,就能一清二楚地看到他们。
他们就在我的楼下干活。和水泥,卸车,砌砖,忙得不亦乐乎。他们都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衣服,穿梭在工地上,听从着一个西装革履的小伙子的安排,想必他就是这里的一个工头了。一天从早到晚,他们除了吃一顿早餐、中午稍稍休息一下之外,他们大都是从早晨干到晚上才收工的。这样说来,他们的工作时间就不是八小时,而是十小时。
应该说,超强度的工作量,会让他们比一般的人在晚上更加需要早早地休息,以此来养精蓄锐,也以此来更好地完成第二天的活。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每天晚上,我看见他们蹲在工棚边每人扒完几碗面条后,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二胡,开始了他们的晚间秦腔大联唱。
他们在工棚边盘腿一坐,有两三个人拉着二胡,其他人合在一起唱着似乎合调又好像走调了的秦腔。吼上一阵子,就停了二胡声,换成一个人的清唱了,一人一段,一段接着一段,从不间断。每天晚上他们都从晚饭后一直要唱到十点多才陆续地走进简易的工棚去休息。尽管单调的乐器、训练无素的嗓音以及在这个小城里不怎么流行的秦腔让他们的努力和整个夜晚显得并不和谐,或者说他们的声音并不是这个城市所真正需要和渴望的,但他们还是使劲地唱。在人们的眼中,虽然他们其实是一批真正远离夜生活和流行歌曲的人,但什么“后帐里转来了诸葛孔明”、“什么河东城困住了赵王太祖”,从他们吵哑的喉咙里全都冒出来了,久久地响彻在学校的夜空。他们的带劲、执著和认真,让我感到纳闷:他们劳累了一天,难道就不觉着困吗?他们艰难地生活在这个世上,难道就没有烦心和痛苦吗?还有,难道他们就甘于自己的现状吗?
正是这些疑问,让我在一个无意的夜晚走进了他们的工棚和内心。
对我的造访,他们的脸上挂满了惊奇和意外,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我是一个吃着皇粮、不愿和他们这些靠力气生活的民工多说一句话的城里人。然而我农民出身的经历却让我们谈得来。很快,我也就知道了深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原来,他们出来干活,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挣点小钱贴补家用,让糟糠之妻有一点零花钱,让自己心疼的儿女有学可上,让几亩向阳的薄田有化肥可施,除此之外,似乎别无所求了。他们对生活的要求竟然是如此地少!正是这种少,让他们把自己吃苦的生活能当成一种快乐;也正是这种少,让他们把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各种欲望减少减少再减少,并且用一种极其隐忍豁达的心态面对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每一个日子和整个世界。
我想,这就是他们快乐的根源。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