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中秋望月

2022-01-17经典散文
[db:简介]


                                                                      中秋望月

      
     
      黎明即起,筹备晚上“愿月”用的物品,无非是红枣石榴花生苹果香蕉们围着月饼大聚会,红枣挂在院中树上,即摘即食,自然不用购买,中秋供奉月亮的果品还是必须摆满的,尽管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太注重这种仪式,老人们重视有加,一点也不马虎。
      出门看地面,就知道夜雨又逛了一圈儿,悄悄来悄悄走,灰色天空雀鸟飞树鸣,天籁之音在清晨奏响,过节的喜悦自然在心头。大街的清晨,拥挤的只有菜市场,匆忙的人,飘散人间烟火味儿,告诉人什么叫踏实,只是不住感叹“二师兄”的肉超级贵,如果不是孩子们喜欢的话,可以彻底绕道而行。买菜回来的路上,水果摊儿已经摆出,种类繁多的水果,任由挑选,品种比儿时不知丰厚了多少倍,眼前又红又软的柿子是远道客人,拍张图片,随手涂鸦:事事如意!
   
      儿时中秋能吃到的柿子有两种:大懒柿子和小红柿子。村里有几户人家有柿子树,它们可以毫无干扰地在树上沐浴秋风,不必顾忌树下孩子们的眼神,即使变红也是涩味儿未除,路过走来走去的小孩子只是投去羡慕的目光,想象一下熟变甜的样子而已。村南村北的山岗上,星星点点散落了好几颗高大的柿子树,枝繁叶茂,树高大而粗壮,孩子们很少能爬上去的,等到柿子头开始发黄的时候,想办法用棍子敲下来几个,拿着半青半黄的柿子塞进麦秸垛里,手伸进去和麦秸接触,能把小胳膊上划出好多白道子,每天不知道要去查看多少回,伸手轻轻捏一捏,判断一下,乐此不疲,伙伴们都是塞进去的多,吃到嘴里的少,都等不及成熟,迫不及待的尝试,只要一口,哇哇乱吐,试图用手刮去舌头上的味道儿,口中的涩味儿吐都吐不出来,能持续一整天。用麦秸垛醂柿子的结果,大多是扔了。最喜欢母亲用温水醂成的大柿子,那个醂柿子的大红瓦盆儿是不能随便动的,这样能吃到脆甜的大柿子,单等中秋拿出来大吃一顿,外面青黄,里面纯黄,没有一点儿涩味儿。小红柿子是买来的,甜软,汁水可口,只是不好储存,一不小心就是柿子泥一把。后来不知何故,柿子树也在村里消失了。好多人家的院子里有石榴树,小孩子们能吃到邻居们赠送的石榴,也是一个石榴掰开几块,全家分食,很少有吃独食的,不用刻意交给孩子们的分享意识,在生活中自然形成,大让小,互换共食,其乐融融。
     
   中秋节“愿月”哪能少了月饼?中元节过后,就有人卖月饼,带着月饼走娘家的习俗还在,琳琅满目的月饼也让孩子们吃个够,童年受过饥饿煎熬的人都不愿意委屈孩子们的嘴,生怕吃不饱。中秋节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大月饼,才算隆重,在蛋糕房里买来了老式的大月饼,月饼上的图案是老寿星拄着拐杖,凝视的瞬间,熟悉的画面飘到眼前,想起好多年前家中的中堂画,寿星仙桃仙鹤龙头拐,宽袍仙带高额长髯飘飘,一脸笑意望人间。
     
    “月奶奶,黄巴巴,八月十五到俺家……”不知道谁还会唱起这歌谣。打电话给娘,简短的话家常,娘说今年没做面月饼,这手艺我也没学会,记忆中的面月饼是渴盼的美食,回家看着厨房忙碌的母亲,添柴禾烧锅,打下手时帮点倒忙,看着锅盖上升腾的白蒸气,肚里的馋虫不知道翻腾了多少回,出锅后眼巴巴地观望,盼月亮出来。
     
      
       等月亮照进自家的院子,站在小院子里能看到月光的时候,就会大声喊娘出来,抬桌子搬凳子,找碗碟摆水果,月影摇动,红漆方桌,摆满了平时不舍得买的水果,,烧纸跪拜,祷告在心头,愿月分食,出门呼朋唤友,不知串过多少人家的门,大街贪玩到月亮挂西方。
     
      
       月到中秋分外明,不是每年都可以看到的景象,人们善良的愿望,举头望月时,多少思绪飘飞,千里共婵娟的意象勾起人几多闲愁和诗意的祝福,只是今年秋雨在中秋节前连日的问候,望月的心愿会不会落空呢?


    藏了两天脸的婵娟,有望今晚露脸。夜幕四合,出门习惯东望天空,暗自拍手,月亮出来了!圆月一枚,欣然站土墙,淡墨幕抚月,忽而半遮,变船变眉变点变没,又变圆又变没,感觉是有人扯云擦月镜,浮浮沉沉又出亮点亮线,如蒙面女郎的面纱,揭下又合上。写字的瞬间,半个月亮爬上来,这一块儿云和月较上劲儿了,且听田间虫儿唱,高音低音和谐变奏,是夜曲的主角儿,夜风摇树叶,丝瓜秧响,蟋蟀,蛐蛐儿,蝈蝈儿(游子)都在鸣叫,荷塘里“呱呱一一呱呱”有声,继而蹚水声响,是野鸭之声,抑或像水鸡鸣叫?这一方天空属于我,忽而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云遮月,月出云,清辉洒,圆盘照亮周边云,再无遮挡,运行不息,但是云并没有走开消失的意思,还有重来的迹象。一架飞机穿夜空,机身几点灯光交替闪烁如流星,无声滑过天际。远处有机器轰鸣声,一群孩子的笑声,对岸路灯下,影影绰绰,汽笛声过,虫鸣依旧。月又藏起了身影,只露一线光,正慢揭面纱,蓝手拂面,再回望时,月跳出云幕,微风轻轻吹动双鬓发丝,拂过耳朵,一种柔软忽来。手机上各种群里祝福不断,有同学在群里吆喝,出门转了几圈也没看见月亮,好遗憾!我是真该庆幸一下,能看到月亮。
   
    藏猫猫的月亮,终于不躲了。呼唤家人,准备“愿月”,三下五除二,摆置停当。枣叶摇晃月影,婆母娘领着孩子们热闹,方桌旁,铺垫子,双膝跪地,虔诚地焚香烧纸祷告,向着月亮的方向。想起“遥祭”一词,似乎换成“遥寄明月”更合适。分水果吃月饼,我成了看客,拍照留影,脑子里又多了一副画。
      
   月亮是不是:也看到了我们,可否告诉我:人间有多少熟悉的面孔在仰望着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