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笔记 ◎ 毕沅

2022-01-17经典散文
[db:简介]
笔记  ◎  毕沅

中国的小孩子大概都知道,差不多一千年前有个叫司马光的小孩子,他砸缸救了一个小孩子,司马光长大以后,编撰了一部300多万字的《资治通鉴》,以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史实展示历代兴衰之迹。他童年的故事和成年的著作,此后一直世代流传。砸缸未再有,而《通鉴》续作颇多,最被人称道的,是毕沅四易其稿的《续资治通鉴》,张之洞曾说:“宋元明人续《通鉴》甚多,有此,皆可废”, 梁启超同样是这个看法。


毕沅1730年出生,原籍安徽休宁,后寄籍江苏太仓,母亲张藻是“西泠诗社”著名女诗人,“学术渊纯”,有《培远堂诗集》,弟弟毕泷是收藏家,“甲于江左”,妹妹毕汾著有《梅花绣佛斋草》,他们的外婆顾若宪也是才女,著《挹翠阁诗抄》。毕沅年幼丧父,张藻亲自把他送到苏州拜沈德潜和经学大师惠栋为师。此后毕沅30岁中状元,宦海沉浮中历任陕西巡抚、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


无独有偶,1746年出生于武进县的洪亮吉也是幼年丧父,由寡母抚育成长,他以44岁的年纪考中进士一甲第二名,也即榜眼。洪亮吉曾入毕沅幕府,并参与《续通鉴》的编撰,洪亮吉祖籍安徽歙县,又和毕沅身世仿佛,我估计两人的交往应该会有很多的共同话题,洪亮吉的知遇之感更是不言而喻的,而毕沅“爱古怜才,人所共仰”,在当世便素有口碑,流传下很多堪比《世说新语》的嘉言懿行。1804年,李德淦知泾县,延请洪亮吉纂修县志,洪亮吉纂有不下八部方志,后人以1806年11月成书的《泾县志》为最佳,实在是泾县之幸。此志黄山书社2008年10月曾出点校本,蒙整理者之一叶彩霞女士惠赐一套,我作为一个两百多年后的泾县读者,爱不释手。


1797年,毕沅病死于湖南,但死后颇不太平。虽然被赠太子太保,毕沅却因“(白莲)教匪初起失察贻误,滥用军需帑项”被嘉庆皇帝在1799年“夺世职,籍其家”。到了1970年,他的墓地被开挖。1977年的《文物资料丛刊》上,有一篇《江苏吴县清毕沅墓发掘简报》,《简报》记述,毕沅与妻汪德的棺木居中,南北另有毕沅的5名妾室。出土的一面纯金“同心盒”盒盖里,镌有“状元毕沅夫人汪德”八字,盒底则有 “结发恩深、同穴同衾、天长地久、生死同心” 四行16字。想到毕沅是同性恋者,生前与昆曲名伶李桂官交好,我也不知说什么好。


毕沅还有一项未竟的浩大工程,其学术目标为超越《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繁难尤甚200多万字的《续通鉴》,那就是《史籍考》。但幕府修史,到底仍然有私家的局限,前面提到的洪亮吉,就与具体主持这一工程的章学诚矛盾颇深。毕沅死后,江南河道总督潘锡恩曾组织学者修订《史籍考》,潘锡恩是安徽泾县人,1811年中进士。他比毕沅小55岁,晚年被封为太子少保,论声望财力以及对学术的重视,潘锡恩都是续接《史籍考》文脉的不二人选,结果洪秀全的太平军战火蔓延,全部书稿毁于泾县潘村的大火中。


《续通鉴》上起960年,下迄1368年,成书二百二十卷,我从来没看过,更别提买了。2017年我在地摊买到一本1989年出版的《续通鉴警世故事》,里面摘录了不少历代君臣的言行并有简注及翻译,因为此前读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篇》,对历史的小片段很有兴趣,便无视了这本书略显花哨的封面,心想着,毕沅“从少至老,无一日废书”, 那么我4块钱买了随便翻翻也挺好的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