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在质朴中沉沦
2022-01-18抒情散文何也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12 编辑
印象中,让蓝色荡漾起来,飘逸在村庄上空的应该是土布。从梨木织布机上一梭一梭缓缓流淌出来的土布,经过染缸的漂洗,而后成为天一样的颜色,散发出质朴的光泽。……
印象中,让蓝色荡漾起来,飘逸在村庄上空的应该是土布。从梨木织布机上一梭一梭缓缓流淌出来的土布,经过染缸的漂洗,而后成为天一样的颜色,散发出质朴的光泽。……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12 编辑 <br /><br /> 印象中,让蓝色荡漾起来,飘逸在村庄上空的应该是土布。从梨木织布机上一梭一梭缓缓流淌出来的土布,经过染缸的漂洗,而后成为天一样的颜色,散发出质朴的光泽。在粗涩而阳光的味道里,蓝色成为童年永不退色的记忆。
从此,就喜欢上了蓝。
之后的年岁里,又知道了在遥远的地方,有草原。蓝蓝的天上白云飞,白云下面马儿跑,就像是从故乡的树林里飘起来似的。欢快,明净。
印象深处的,还是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那是在大学第一学期举行的周末舞会上,曲子一曲一曲地环绕着,一直到了深夜。在管弦乐的引导下,多瑙河像是一副静美的风景画,慢慢舒展开它迷人的风情。清新、明快中,蓝色的河面泛起微波。激情,欢愉,让人陶醉。那时甚至觉得,施特劳斯就是在为故乡高歌。所以,一直喜欢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喜欢它程式化的新年序曲。1987年,白发飞扬的卡拉扬激情地指挥完《蓝色的多瑙河》后,整个大厅沸腾了。一次次的谢幕中,人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这位呈现经典的老人。那一刻,我真正被感动了。蓝色与金色是相通的,也是融合的。
但梵高的蓝色却是忧郁的,他的夜空带着绝望和迷乱。那是属于他的天才想象的蓝,让人难过,伤感。弯曲的长线,破碎的短线中,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而在构图上,大片不安的天空与静密的村落形成巨大反差,让人沉湎,迷茫。梵高曾说过,“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其实,他心中的上帝就住在这片凌乱的蓝色里。蓝得闪烁,发慌,甚至发凉。一个世界由此而衰落。
还有一种蓝,叫蓝色妖姬。蓝色而成为妖姬,一定和惊艳,孤寂相关。相传森林深处有个男孩,他希望能够种出蓝色的玫献给心上人。后来,他和相爱的女孩结为夫妇。在爱情的滋润下,他的玫瑰园终于开满了艳丽的蓝色玫瑰。但心爱的女孩却在误解中离他而去。从此,这种玫瑰花就被叫做蓝色妖姬,以寓意有情人长相守不分离。十多年前,我在邻县的玫瑰园里见过这种蓝,幽幽的挺立在花茎之上,像高傲的公主。园主说,这是妖蓝。
亭亭玉立的妖蓝,让人想起了一个词,蓝田种玉。优雅,质朴,惊艳。
但是,长相守的爱情,你见过吗?就像崔健在《蓝色骨头》里诉说过的那种爱情?
这种爱情诗意,却凄婉。摇滚之外,崔健想用蓝色“为一代人业已逝去的青春做一次最诚挚的致敬,为所有受伤的青春疗伤”。红色的血液,蓝色的骨头,唯美的表达中,崔健希冀从内心深处渴望见证一种真正的蓝色一样的安宁和自由。
遗憾的是,时过境迁,蔚蓝色的向往,从来都是朦胧的,不真实的,即便是破镜重圆之后。所以,属于崔健的蓝,是理想的蓝,诗意的蓝,从来不会被俗世所渲染,所掺杂。
于是,就有了彷徨,有了挣扎。如基斯洛夫斯基的《蓝红白》三部曲。
在《蓝》中,朱丽叶从丈夫车祸的现场看到了生命的脆弱,这个阴影一直笼罩着她的生活,一如其手指划过墙面的楚痛。在经历了反复漫长的思想挣扎后,朱丽叶终于鼓起勇气,和助手一同完成了丈夫未竟的谱曲,并按照夙愿,在结尾处增加了古希腊文演唱的《圣经》片段。“信心、盼望和爱,这三样是永存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爱。”恍如隔世的颂歌中,基斯洛夫斯基将残缺的、悖论式的爱隐藏在弥漫不尽的蓝色里,一如人性伦理的欠缺。夜晚中,闪烁着的蓝色,就像久违了的沉郁的爱。面对沉沦的肉体,朱丽叶不可自拔,并走向了自己的反面。那一刻,她的肉身是沉重的,灵魂是轻盈的。影片在蔚蓝色的渴望中,在《圣经》的爱颂中,让朱丽叶和她的交响曲新生,升华。
和朱丽叶相似的,是才女张爱玲。
轻盈如叶的她,用美艳的文字,凄凉的绝情将自己塑成了一朵莲花,盛开在民国即将关闭的大门前。一袭蓝色的旗袍,冰雪一样抖落了国人萧瑟的目光。莲,是俗的,因为过分的清高,一片接着一片,一朵连着一朵。“沾着人就沾着脏”,这是她经历了胡兰成之后说过的话,读来冰冷,甚至到了无情。而在胡兰成眼里,她却像周朝的井田,深隐,广厚,将繁盛的时光沉淀为一汪蓝幽幽的潭水,盛放在简静的天空下,恣意,张扬,观赏。一种凄凉,一种欢喜。胡兰成之于张爱玲,是分水岭式的亲切与柔和。但忧患之中的他们,绝无苟且,介怀。所以,这样的山河岁月,有着小巷一样的俗世深意。
可惜,抗战使得属于他俩的那些汉朝一样可以往来游戏的自在日子,再也回不去了。从此,人间再无张氏恋情。
长亭短亭,柴门流水。宝石一样的蓝色是婉转的,丰富的,就像佛菩萨的高冠贴边,奇骏,冷清,然而又是现世的,阳光的。所以,蓝色既是颜色,也是风景,更是一种光。晶莹剔透,让人沉湎,留恋,生出无限情怀。
从此,就喜欢上了蓝。
之后的年岁里,又知道了在遥远的地方,有草原。蓝蓝的天上白云飞,白云下面马儿跑,就像是从故乡的树林里飘起来似的。欢快,明净。
印象深处的,还是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那是在大学第一学期举行的周末舞会上,曲子一曲一曲地环绕着,一直到了深夜。在管弦乐的引导下,多瑙河像是一副静美的风景画,慢慢舒展开它迷人的风情。清新、明快中,蓝色的河面泛起微波。激情,欢愉,让人陶醉。那时甚至觉得,施特劳斯就是在为故乡高歌。所以,一直喜欢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喜欢它程式化的新年序曲。1987年,白发飞扬的卡拉扬激情地指挥完《蓝色的多瑙河》后,整个大厅沸腾了。一次次的谢幕中,人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这位呈现经典的老人。那一刻,我真正被感动了。蓝色与金色是相通的,也是融合的。
但梵高的蓝色却是忧郁的,他的夜空带着绝望和迷乱。那是属于他的天才想象的蓝,让人难过,伤感。弯曲的长线,破碎的短线中,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而在构图上,大片不安的天空与静密的村落形成巨大反差,让人沉湎,迷茫。梵高曾说过,“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其实,他心中的上帝就住在这片凌乱的蓝色里。蓝得闪烁,发慌,甚至发凉。一个世界由此而衰落。
还有一种蓝,叫蓝色妖姬。蓝色而成为妖姬,一定和惊艳,孤寂相关。相传森林深处有个男孩,他希望能够种出蓝色的玫献给心上人。后来,他和相爱的女孩结为夫妇。在爱情的滋润下,他的玫瑰园终于开满了艳丽的蓝色玫瑰。但心爱的女孩却在误解中离他而去。从此,这种玫瑰花就被叫做蓝色妖姬,以寓意有情人长相守不分离。十多年前,我在邻县的玫瑰园里见过这种蓝,幽幽的挺立在花茎之上,像高傲的公主。园主说,这是妖蓝。
亭亭玉立的妖蓝,让人想起了一个词,蓝田种玉。优雅,质朴,惊艳。
但是,长相守的爱情,你见过吗?就像崔健在《蓝色骨头》里诉说过的那种爱情?
这种爱情诗意,却凄婉。摇滚之外,崔健想用蓝色“为一代人业已逝去的青春做一次最诚挚的致敬,为所有受伤的青春疗伤”。红色的血液,蓝色的骨头,唯美的表达中,崔健希冀从内心深处渴望见证一种真正的蓝色一样的安宁和自由。
遗憾的是,时过境迁,蔚蓝色的向往,从来都是朦胧的,不真实的,即便是破镜重圆之后。所以,属于崔健的蓝,是理想的蓝,诗意的蓝,从来不会被俗世所渲染,所掺杂。
于是,就有了彷徨,有了挣扎。如基斯洛夫斯基的《蓝红白》三部曲。
在《蓝》中,朱丽叶从丈夫车祸的现场看到了生命的脆弱,这个阴影一直笼罩着她的生活,一如其手指划过墙面的楚痛。在经历了反复漫长的思想挣扎后,朱丽叶终于鼓起勇气,和助手一同完成了丈夫未竟的谱曲,并按照夙愿,在结尾处增加了古希腊文演唱的《圣经》片段。“信心、盼望和爱,这三样是永存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爱。”恍如隔世的颂歌中,基斯洛夫斯基将残缺的、悖论式的爱隐藏在弥漫不尽的蓝色里,一如人性伦理的欠缺。夜晚中,闪烁着的蓝色,就像久违了的沉郁的爱。面对沉沦的肉体,朱丽叶不可自拔,并走向了自己的反面。那一刻,她的肉身是沉重的,灵魂是轻盈的。影片在蔚蓝色的渴望中,在《圣经》的爱颂中,让朱丽叶和她的交响曲新生,升华。
和朱丽叶相似的,是才女张爱玲。
轻盈如叶的她,用美艳的文字,凄凉的绝情将自己塑成了一朵莲花,盛开在民国即将关闭的大门前。一袭蓝色的旗袍,冰雪一样抖落了国人萧瑟的目光。莲,是俗的,因为过分的清高,一片接着一片,一朵连着一朵。“沾着人就沾着脏”,这是她经历了胡兰成之后说过的话,读来冰冷,甚至到了无情。而在胡兰成眼里,她却像周朝的井田,深隐,广厚,将繁盛的时光沉淀为一汪蓝幽幽的潭水,盛放在简静的天空下,恣意,张扬,观赏。一种凄凉,一种欢喜。胡兰成之于张爱玲,是分水岭式的亲切与柔和。但忧患之中的他们,绝无苟且,介怀。所以,这样的山河岁月,有着小巷一样的俗世深意。
可惜,抗战使得属于他俩的那些汉朝一样可以往来游戏的自在日子,再也回不去了。从此,人间再无张氏恋情。
长亭短亭,柴门流水。宝石一样的蓝色是婉转的,丰富的,就像佛菩萨的高冠贴边,奇骏,冷清,然而又是现世的,阳光的。所以,蓝色既是颜色,也是风景,更是一种光。晶莹剔透,让人沉湎,留恋,生出无限情怀。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