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影子来过天堂

2022-01-18叙事散文贵妃醋
布达拉是一个梦。是那些历经艰难一路磕等身长头而来的信众们的梦;是那些披着曙光绕红山转经筒诵经文的信徒们的梦;也是那些敬仰藏传佛教景仰异域文明的异客们的梦。我,便是那异客中的一员,携了满心的向往和尊崇,如一缕风影般掠过布达拉的上空。我看到,它……

布达拉是一个梦。
是那些历经艰难一路磕等身长头而来的信众们的梦;是那些披着曙光绕红山转经筒诵经文的信徒们的梦;也是那些敬仰藏传佛教景仰异域文明的异客们的梦。
我,便是那异客中的一员,携了满心的向往和尊崇,如一缕风影般掠过布达拉的上空。
我看到,它的天空,爱情盛开出最繁华的妆容。
最初的它,是一个男人为迎娶一个女人,而组织了7000多个工人和1500个艺术家及工匠精心修造的。他曾说:“我的父祖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无论是否源于政治原因,我却更愿意相信,这场浩大的工程,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无上的礼遇和尊宠。
而爱情的最华丽处,还在于——因为她信佛,他为她兴建了大昭寺;她讨厌一种当时藏人流行的矿物赭石的色彩涂面,他马上下令全国禁止使用赭石涂面;她喜穿汉族轻质的纨绮服装,他也就脱掉传统的藏民皮褥毡裘,身着丝绸服饰!…… 正是他的宠爱和支持,她在这个异乡生活了近40年,直到病终,一直备受藏民们的礼遇和爱戴!布达拉宫,以它的巍峨壮观和富丽堂皇展示了这段公元七世纪汉藏之间最有意义的情感链接。
我看到,它的天空,技术和艺术展示着最辉煌的成就。
后来的它,经过17世纪的扩建和修葺后,形成了此刻外观13层的雄伟之姿,依然雄居于海拔3756.507米的红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无论是它奇特的“之”字形走道,随山就势的错落布置,还是大片白色石墙上配黑色梯形窗套的独特外观,以及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的特殊工艺,这座占地10余万平方米,房屋数千间,分部合筑、层层套接、布局严谨的建筑型体,汇聚了藏族匠师们的智慧和才华,也让我们领略了集宗教与政治为一体的藏族建筑的特点和成就。
而穿梭于它2500多平方米的彩色壁画间,无论是柱身梁枋上的彩画,还是墙上精致的唐卡,都犹如在观看一部西藏的历史、风情画卷,宗教神话、佛经故事、历史人物、民俗等一系列内容,这些画面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构图美观,一派和谐祥瑞之气,让观者叹服。据说,它的生动,源于集结了藏、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艺,而它的成就,当然是民族团结与智慧的艺术见证了。
我也看到,它的天空,文明闪耀着最璀璨的光芒。
受先进的唐朝文化的影响,吐蕃创造出了自己的字母和文字,推行起自己的夏历制计时,拥有了有自己特色的民间音乐,丰富了高原食物品种,从大唐随公主进藏的那些工匠们,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传了进来,使它的子民们摆脱了落后和贫穷……
而吐蕃的民族文明,也不断由进藏来交流的使者带回中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它,也更尊重它。大美和谐,在此后200多年间,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鉴于此基础,经世代的努力和维系,便有了殿堂内17世纪五世达赖进京朝觐顺治皇帝的欢愉图景记录,有了布达拉之后和内地的一直密切往来与交流,更有了它与内地接轨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艺术文明。
我还看到,它的天空,宗教彰显着浓郁的色彩。
在金顶,我一度在它的威严和神圣面前盈泪满眶,为它浩瀚珍藏里包括6万余函卷经书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为它完好保存着的五世达赖等众位喇嘛的灵塔,也为它建在落拉康殿内用来说法的大型铜制坛城,还为它包含了灵塔殿在内的各类共计38个佛殿及一个规定拥有175名僧人的殊胜僧院,更为它酥油灯燃照着的浓郁深厚又历史悠久的佛教氛围。
这座曾经的政教中心,如今的佛教圣地,无论是喇嘛居住和处理宗教事务的白宫,还是供奉灵塔和佛殿的红宫,都透露出一股幽秘深远,神圣不可侵犯的凌然之气。且不说当年历代达赖兴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面和声势,即便只是简单行走其间,因为它的庄严肃穆神圣雍容,内心都会不自觉地涌出一股尊崇和感动,而让道给那些转着经筒诵着六字真经一脸虔诚的信徒们时,心里有尊敬,更有祝福。
我又看到,它的天空,信仰蕴藏了最无穷的能量。
简单的红、白、黄三种色彩,简单的山与殿的结合,简单的人对佛的敬仰,却组合成一股内蕴深厚,气贯苍穹的威慑气度,关于佛学,关于密宗,关于力量。它将一种信仰坚定到了人们的骨髓里,然后,又像太阳的光芒一般,照耀,温暖着每一位信众囚渡的漫长道路。
这座佛教艺术的博物馆,汉藏宗教艺术的宝库,与浩荡的拉萨河遥遥相望,在蔚蓝与洁白的背景下分外雄伟高大,让我把它与神,与无穷联系到了一起。是的,它浑身透射出无边的力量,散发出魅惑的幽秘,在信徒的祈祷与异客的探寻中巍然屹立,外幻出一股弥漫不绝的精神感召。
布达拉,梵语POTALAKA,意为佛教圣地,俗称“第二普陀山”。
晨曦中的红山四周,络绎不绝的转山信徒用矫健的步伐唤醒了我的感动,这个城市的黎明,因为信仰而分外清透。蔚蓝的天,絮白的云,以它们清高和洁净的姿容明亮了旅者懵懂的好奇,也以它们的深远和幻象引导着异客行走的方向。
布达拉的清晨,就在这一句句虔诚的诵经声中启幕,布达拉的黄昏,也在这一个个转经的背影中落幕,无论风雨,无论寒暑。
这是佛的力量,更是信仰的力量。布达拉这三个字的分量,穿过喉舌抵达心脏最中心位置的时候,无形,却沉稳地驻扎了下来。有些东西虽然看不见,却无法撼动它在一个人内心的地位。
布达拉,像一颗煜煜闪耀的明珠点缀在世界的屋脊,引领着它的信众去往极乐的国度。它是信仰的天堂,是信徒的天堂,也是行者们梦寐到达的天堂,和行旅时净化灵魂的天堂。
这里铺垫着深厚的宗教底色,也容纳着纯净的祝福祈愿,我这一异客的身形,于这片天堂,也不过一缕轻薄的风影,无惊无扰。
然而面对它的博大精深,我的内心始终有一份惶恐与凝重,怕自己的轻率扰了佛的安宁与修炼。我也深深懂得,它的深厚历史与悠久文化于我的这个层次,是无法透彻理解和领悟的,所以,我也只够远远地欣赏它的庄严,它的富丽,和它的神秘。
是的,也只能是这么远远的一瞥了,当我在自我的意识里怠惰散漫习常以后,当我在佛殿中为信徒们的虔诚和坚定涤荡过以后,再次的仰视,也让我彻底明白了自己的轻浮与渺小。在信徒们刚毅的表情,发自肺腑地虔诚,不管风雨、无论艰辛地坚定背后,是一个人对一条路的执着,也是一份信仰对精神世界的布施。

掠过布达拉上空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就这么被它深深地撼动了。
若告诉它我曾来过,山脚的无字石碑不会记得,曲折石铺的斜坡路不会记得,1600平方米的德阳厦不会记得,巨幅四大金刚壁画的东大门也不会记得,金碧辉煌的大殿更不会记得。
然而,我记得,记得我曾以一缕风影的轻盈飘过它的身边,记得我在它的天空盘旋之后的震撼,只是我并不曾惊扰它丝毫,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没有投影,也没有波澜。
布达拉明亮了我的心空,载我以满满的浩瀚,许我飘来,又飘走。
它依然是它,而我,却已不再是原来的我。
(2716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