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别致的成功秘诀

2022-01-18抒情散文马霁鸿
老话一句,稍有点审美能力的人,恐怕都不会睁着眼睛否认断臂维纳斯的美。据说曾有好事者试图给那尊雕像安上双臂,可任他怎么摆弄,那双“假臂”都显得多余,别扭,甚至丑陋。本来嘛,断了双臂的维纳斯,美更集中,更突出,更光彩照人。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残缺……
  老话一句,稍有点审美能力的人,恐怕都不会睁着眼睛否认断臂维纳斯的美。   据说曾有好事者试图给那尊雕像安上双臂,可任他怎么摆弄,那双“假臂”都显得多余,别扭,甚至丑陋。本来嘛,断了双臂的维纳斯,美更集中,更突出,更光彩照人。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残缺之美,美得更完善,更饱满,更传神。许多画家画山只削一崖,画屋只截一檐,画水只舀一泓,画树只裁一枝,画深山藏古寺,只取一小和尚沿阶而下去挑水。盖画家们深谙一理:残缺的背面是完美。   举目扫视一番,常能将一幅幅残缺美收入眼底:池中几瓣残荷,摇曳着凄清之美;山凹一块残雪,静卧着清丽之美。就连那公园门口摆放着的残棋,也呈示着一种简约之美。   留心观察一下芸芸众生,“残缺之美”也几乎无处不在。张三李四在某一方面有缺陷,有残疾,殊为可怜,而在另一方面,他却表现出了异常的才力和能耐,令人抚额称奇。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正反复地播映着舟舟的事迹。一眼望去,舟舟是个典型的老憨人(患了脑瘫症),面容稚拙,行为迟钝,二十多岁了,走起路来还踉踉跄跄,像个刚学走路的嫩童儿。但他对音乐的记忆和对指挥的模仿能力却十分地强,与大师同台指挥交响音乐,镇定自若,招招到位,威风八面,自在洒脱。以前在报纸上曾看到过舟舟的事迹的报道,将信将疑,以为报纸夹杂了作秀、溢美的成份。亲眼目睹过电视上舟舟的生动表演,心悦诚服了。在敬佩舟舟之余,又一次惊讶,人的潜能竟是如此之大,可塑性竟有如此之强。   有着某种残疾的人,不能像健全人那样去自由自在地、全方位地体验生命,因而更加热爱世界,珍惜生活。几年前,我因病做了上颌骨部分切除手术,算是牙残疾了。正当壮年,多少硬骨头在等着啃咬,这可怎么办!也怪,几年下来,口中并没有觉得少了什么东西。一想,原来是吃得动的东西都感到分外的香,虽不能大嚼大咽,日子却也有滋有味。就幽自个儿一默:损失的那部分牙齿的功能,只怕都转移到剩下的这些牙齿上来了哩。   上苍如果真能操纵人的话,那末,它可是无眼又有眼。一方面,它往往不给人间俊才一副完善的躯体,另一方面,它又引爆他蕴藏在深处的生命潜能,鞭策他驰骋如电,挥剑如风。在我们丽江这里,就有这样一位“挥剑者”。只不过他真正所挥的是毫:狼毫,羊毫。而且,是用口来挥的。他叫和志刚,幼时因被电触,自肩部被截去了双臂。无臂的和志刚,自强不息,东闯西撞,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撞开了生命历程的一路鲜花。他曾多次参加省里和全国的残疾人运动会,屡屡获奖。后来,他集中攻击点,专习书法,不到四十岁,已操练得炉火臻青。名扬四海。只见他眉聚千军万马,口衔一支大笔,左摇头,右甩额,楷书隶书露山藏水,行书草书舞凤飞龙。观赏他演艺,拜求他的作品的海内外人士,每日里在他身旁驻足,流连,常将他从朝日初上围到鸟投宿林。   看多了听多了残疾人成人成材、业绩斐然的例子,我们似乎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残疾人往往比常人自尊自爱,珍惜生命,他们因为身体不健全,有着某种缺陷,而更看重生命的质量,追求生命的价值,一门心思要活出个样儿来。残疾人不大可能将常人能够得到的东西都弄到手,故而倍加注意奋力开掘某一方面的潜质,将这方面的能量、能力发挥到极致。残疾人受到身体缺陷的限制与羁绊,做成一件事极其不易,成就感特别强,因之分外敬业,更舍得下功夫,花力气,做起事来心无旁骛,枝不旁牵,犹如一颗钉子一个劲儿往里钻。这样,怎能不“钻”出个出息来呢。我们知道,失聪的人往往眼睛更“尖”,盲人的耳朵又常常更灵,这该叫能力补偿、功能转移吧(也有的人称之为精力集中)。这样的补偿与转移,在残疾人奋斗的着力点上形成合力,无疑大大加强他的胜算与对成功的把握了。   想一想残疾人,比一比残疾人,身体功能齐备的健全人理当做得更好,建树更大。但事实往往与愿望相悖。人一健全,“挂牵”也就多了,心气也就分散了,难以发挥“钉子精神”了。这么说来,人还是适当地有点残疾才好,有点残疾才更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是,“现成”的残疾极难具备,意外致残的机遇也不那么容易碰上。而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又总让人难以抵御其蛊惑,白白耗费光阴。   那就让我们试一试吧:来个“自残”,哪怕阶段性的“自残”也好。让自己的腿脚时常跛一跛,不去丈量闲躺着的浅街深巷;让自己的耳朵时常聋一聋,不去灌注飞溅着的闲言碎语;让自己的眼睛时常翳一翳,不去盯视麻将桌上的七条八筒;让自己的味蕾时常木一木,不去细辨新出世的海味山珍……当我们“自残”了一些日子后,只怕就会发现,我们的腿脚在攀登事业的台阶时更加灵活,我们的耳朵在倾听脉搏的旋律时更加灵醒,我们的眼睛在眺望远方的风光时更加灵便,我们的味蕾在捕捉成功的滋味时更加灵敏。那么,我们该“自残”什么地方呢?“自残”哪里都行,哪里“不听话”就“自残”哪里,只要肩膀不塌,智慧不瘫,心理健康就行。   “自残”有益,“自残”有功,“自残”有美。只要我们清清醒醒、明明白白地“自残”了,那“自残”之处,敢不生发出一颗颗鼓胀健实的蓓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