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年 忆》

2020-09-24叙事散文杨湛
往事漫忆之——年忆杨湛一进腊月,在我的故乡,到处都显出要过年的景象。腊梅花开了,有红的,有白的,这是新年最显眼的昭示。虽然有霜,但太阳一出,田野里的麦苗显得格外青翠。家家屋后菜园里的溪塘边,粉色的迎春花开了。江边,河畔,村旁,田边地头,核桃
  
往事漫忆之——
   年忆
   杨湛
  
  一进腊月,在我的故乡,到处都显出要过年的景象。
  腊梅花开了,有红的,有白的,这是新年最显眼的昭示。虽然有霜,但太阳一出,田野里的麦苗显得格外青翠。家家屋后菜园里的溪塘边,粉色的迎春花开了。江边,河畔,村旁,田边地头,核桃、板栗、桃、李、枣、梨,在温暖的冬阳下舒服地伸展着枝条,象要等着什么人给它们换上新的春装。云岭绿得发翠,金沙江清得发蓝。远处的山水氤氲着淡蓝色的烟霭……
  大人们在整个冬腊月,忙着砍下一年的柴火,拉下一年垫圈用的松毛。家中的柴堆天天在长高,房前屋后,橘黄色的松毛堆象一个个巨大的馒头……
  年猪是在冬至节前后就杀了腌好,挂在屋檐下风干,成了腊肉……
  孩子们放寒假了,天天跟着拉松毛的母亲们上山找碎柴,那是一种从松树上被风吹落的枯枝,好用来煎过年的糍粑和饵块。这时候在云岭的山林间,常常可以听见母亲呼唤孩子的声音和孩子们招呼伙伴的呼喊,那亲切而遥远的呼唤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母亲们还要准备给孩子们过年的糖食:鸡蛋糕,米花糖,蜜饯,白糖(用大米或玉米、麦芽做的饴糖),用洋红和洋绿分了层的米糕……
  最忙的是腊月尾。江南乡村的祭灶,在我的故乡似乎早已失传,虽有灶家老爷一说,却并不祭祀。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用一把长长的扫帚,把家里一年集下来的烟尘蛛网,上上下下,旮旮角角,彻底清扫一遍。叫扫扬尘。
  家家都要用一天的时间来舂米粉面。头天晚上就要把糯米淘洗浸泡好。然后用碓舂细,用来做元宵和煎糯米粑粑。
  在我的故乡,腊月二十五的街天,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这一天,家家都要买办年货。门神,对联,年画,是必不可少的。吃的方面,家中所缺而平时又难以买到的,如山药、百合、莲藕、慈姑等,再贵,也要各买一些。
  孩子们最喜欢的是鞭炮。因此,从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开始,到处都听零星的鞭炮声。鞭炮声是过年的序曲,它把孩子们的快乐,带给了故乡,带给了每一个人……
  二十八、九,要打糍粑和饵块,这两天,村里的碓,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当然,最忙的,还是大年三十这一天。早上起来,大人们就要杀鸡,烧煮猪头,磨豆腐,酥酥肉,炸丸子,煎麦片……。在我的故乡,再穷的人家,过年时,也要杀一只大红公鸡,煮一个猪头,自然,也少不了鱼。这叫“连年有余”。孩子们则做一些喜欢做的事,如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
  一年之中,最丰盛的是年夜饭。说是年夜饭,其实吃得早,太阳还没落山,饭菜就摆上了桌。在吃之前,照例先敬祖先,每样菜都要盛一点,还要在干净的杯子里倒上酒、茶,到写有“天地君亲师位”的祖先牌位前敬供一下,祝赞几句,然后再重新摆回桌上。年饭之重要,在于“团年”。家中有人出门在外,到年三十这一天,一定要赶回来和家人团聚。年饭的桌上,总有很多话要说,持续的时间也最长。
  年夜饭之后,要把地重新干干净净的扫洒一遍。因为大年初一是不兴扫地的,怕把一年的福气扫掉。半夜之前,还要把水缸挑满,这叫腊水,半夜一过,就是新正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大人小孩都不兴串门,在家守岁。在我的故乡,家家都有一个火塘,一家人围这火塘,吃瓜子,吃糖果,聊一年的收获,聊明年的打算。出门在外的人回来,讲一些异乡异闻,这是一年中最高兴的时候。当然,孩子们是坐不住的,总要出去和伙伴们放鞭炮……
  大年初一,孩子们的任务是去拜年。一身新衣服,袖子长,裤脚也长,浑身的不自在。拜年要磕头,虽不大情愿,但有压岁钱,少则几角,多则一两块,如果不被大人没收的话,可以买很多鞭炮,也可以买小皮球,小刀之类的玩具。懂事的孩子,会给自己买一支钢笔,或一个文具盒之类的学习用具。磕了头,收到了压岁钱,还可以喝到一碗放了红糖、核桃仁、生姜的米花茶……
  大年初二,在我的故乡,还要上坟。在山林中的坟地上,杀鸡煮肉,要吃两顿饭,这是家族中的所有的人的野炊。所有的坟前都要上好香,点上油灯,饭前,要敬上茶、酒,供上饭菜果蔬。还要依次磕头……
  初二一过,家族和亲戚间要请春客。一家吃一天,轮流做庄。新媳妇回娘家,走亲访友,也在这个期间。有些人家,也乘这个机会,娶亲嫁女。正月,是悠闲的,也是快乐的。
  也就在正月初,在我的故乡,已有早开的桃花和早芽的绿柳,那也是真正的春天已经来到故乡的时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