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味
2022-01-18经典散文
[db:简介]
余味
2012年,从全省抽调的语文老师去河大参加国培学习,适逢河大百年校庆,我们被安排在酒店中。记忆中,好多老师的面容变得模糊,他们传播的理念沉淀在我心里,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融化,在季节中回香,余味无穷。
(一)打开一扇扇窗
我们吃住学习均在酒店里,基本上不出大门。学习生活条件确实不错,内心始终浮现河大校园的面影,她犹如一位慈爱的老母亲把我迎回她的怀抱,我还没来得了人跟她诉说心中的思念,又匆匆离去。闲暇时,向同伴诉说:要是能在河大上上课、散散步该多好啊!感受到的氛围绝对不一样。有古老的建筑群,银杏树郁郁葱葱。带着这种遗憾的心情,开始紧张有序的听课生活。大师们打开一扇扇窗,我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每天都觉得心潮澎湃,收获颇多。
胡山林老师谈吐幽默,通过文学作品畅谈人生的意义。他评《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时,提出“我们都是猪八戒”的观点,台下一阵哄笑,通俗易懂地分析人性,听完讲解后,从心里往外数,就剩下佩服。他说起自己骑自行车上班,是他资助过的学生留下的,骑行大街,欣赏人间烟火,其乐无穷,完全没有大学教授的架子。阅读他的《文学与人生》,领略到大师的风范,心态,睿智,看他分析文学欣赏中的人性美,人性弱点的普遍性。开始审视自己,审视自己存在的价值。课间,拿着《文学与人生》,请他签名,看他有空儿,又请教他一个教育孩子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分析孩子的心理,提出自己的建议,签上自己的名字,并送给我大闺女一句话,说闺女年龄小不一定能看懂,我说我可以给她解释。如今,又翻开书,扉页上的几行字依然馨香,抄录如下:
英国作家毛姆说: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发牢骚,等于是徒然浪费感情。对于无法改变的宿命因素,最理智的态度是:坦然接受,勇敢抗争。命运是由你和“上帝”(宿命因素)共同掌握的。你+上帝=命运。
胡老师特意在“上帝”两个字上加斜线,强调是指不可改变的因素。回家后,我特意告诉闺女,这是我肯请大学教授送给你的话,大闺女迷茫的眼神,似懂非懂地点着头。我常常翻看这本书,常反思自己,常想起胡老师写字时的状态,一种鼓励,在催促自己,做自己能做好的事去,传承一种理念,教给自己的孩子,也教给自己的学生。
听孟彩云老师的课,让人深思。孟老师气质夺人,眼眸里含着青春的气息,仪态万方,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给老师们树立一个榜样。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当作课件的引子,讲述教师队伍中的善与恶,剖析社会中的现象。动情处,任泪水顺眼角流下,不去擦拭,生怕细微的动作,影响其他人听课。抬眼看,近旁的几个老师也在悄悄抹眼泪。孟老师畅谈教师职业的意义。课间的问询,为我解开了一个多月来不能释怀疑问:看这位当妈的!她提高了声音,吓我一跳,瞬间明白,我提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她是想让更多的老师听见。关于小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很多家长许愿:等考上大学后,给买手机买电脑,平时不让看。明里暗里阻止大闺女玩电脑的方法,确实收效甚微,生怕孩子接触不良思想。但也挡不住孩子的好奇心,那眼神让我不停反思。孟老师点出症结所在,我长出一口气,晚上打电话回家,允许大闺女玩电脑,提醒她注意时间。手机要变为学习的工具,改堵为疏才是治水良策。
(二)语文教学中的真善美
李敏老师是个端庄的美女,她坐在话筒边,面容清秀,一根麻花辫从左肩垂在胸前,画一样地静美。李老师的讲座是从一个问题开始的: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语文课?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语文教给孩子什么呢?李敏老师的回答是:教给孩子拥有丰富的情感,当然不是滥情,然后传递给孩子真,善,美的熏陶,教给孩子思考能力,让他们善于思考。
李敏老师分析的是新时期的小说,轻松自然的讲课,分享她的理念。
讲到她儿子做阅读题时的一件事:
儿子放学回来后,告诉她《乡村教师》这篇文章可笑,当李老师叙述完这个故事时,我在想:她儿子笑啥呢?我的泪已在眼里转圈儿了,语文老师的通病,沉浸在故事中感叹,唏嘘疑问。大概是李老师感觉到台下的气氛异样,稍停几秒,追问大家: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你们被感动了吗?这是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茅草屋燃烧会那么慢吗?着火的时候,孩子们没有腿吗?自己不会跑吗?都是残疾人吗?非得等着老师一个一个往外背?最后老师自己的孩子被大火吞噬。牺牲孩子生命,才算是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吗?
是啊,我们热泪盈眶的时候,难道没有发现这个故事是编的吗?这个故事教给人的是一种伪善!李老师庆幸自己的孩子能看出故事的漏洞百出。
忆起这个讲座细节,反思好多文章。
我在教学中拿这个故事分享给孩子们,孩子们惊讶地睁大眼睛,默许微笑点头认可。教育孩子们学会辨别思考,是我最开心的事。
看到语文卷子上一篇文章,批讲时,我质疑文章的细节,学生们不时地说句“是啊!”这故事所有的细节都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都是真的,但组合到一个人身上,就显得假:三年没见孩子,不视频吗?都到家门口了,还能坐门口睡着?都知道家门换锁了,不知道孩子状况?回家了不认识村医?村医不知道是他孩子?领着孩子看病的老师不追问他是谁吗?
我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几年没回家的人到家门口是什么心情?我有意引出话题,说起生活中的场景,别说其他人,我舅舅们到我家,发现门上锁,找不到我妈时,都是翻墙跳过去的。我老师半夜到家,父母年迈,叫不开家里的门,是摘下门板进的家。学生们哈哈大笑,发言非常积极,老师质疑文章,学生们质疑老师提出的问题。主要的话语权还在我这边儿,我愿意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机会,听他们的见解,发起辩论,向我提出几个问题:老师,他有可能是写信呀?山区穷,他可能没有智能手机,他可能太累了,终于到家,松了一口气就睡着了……我为孩子们的勇气点赞,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他们在思考,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最后师生达成一个共识:文章是提倡做人要善良的理念,主题没问题。每一个小细节,单独处理,并不影响理解文本。文学作品中的很多细节都可以推敲,然后得有自己的主见,学会用自己的判断看问题。
学语文在生活中学,处处留心皆学问。真善美在生活中,你发现了吗?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