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不老的河滩

2022-01-18经典散文
[db:简介]
                                                                 不老的河滩


                                                                     



      当我们脱去厚重的冬衣,像一帮张开翅膀的家雀子一样呼啦啦飞向河滩的时候,河滩里呈现的不再是白茫茫的沉默,那河水已经笑得前仰后合。

     太祖母说春天是还阳的季节,说春天就是好,谁说不是呢。

     太祖母迈着三寸金莲的小脚“笃、笃、笃”地走在后面高声喊着,让我们小心。还会时不时地笑着,“这帮贼孩子,怎么跑那么远了!”她挎着猪腰子似的柳条小筐迈着碎步儿走得很慢。我们早跑到河滩上了,回头望着她笑,摆手喊着,让她不要急,慢慢走好了。

      太祖母是怕我们跑摔倒了,其实怕什么呢?我们都是大脚丫,哪能那么轻易摔倒了?再说了,地里稀塇稀塇的,摔倒了也摔不疼的,大不了在地里打个滚就泥鳅鱼似的起来了。也许嘴啃泥了,浑身土面子,也许小筐还挎着,也许飞前边挺远了。大家伙儿边跑边像一帮家雀儿叽叽喳喳地说着话,男孩子打着口哨,如鸟儿一样溜鸣着。女孩子拿着纸叠的风车,风车迎着招苏台河飘过来的风,沙沙地转着。我们踏着地气、伴着春光,蹭蹭蹭地跑,要和春天去私奔似的。



      我们拿的大筐小筐都是最好的工艺品,赛过城里礼品店摆的花篮,白白的柳条编得圆一点,有底座不说,上边四周还编成月牙似的边,像人的衣服上加了一圈花边儿,还配上麻花似的筐梁。还有浅不溜丢的盘子型,还有漏斗形,还有许多种,各式各样的。乡下人的手灵气得很,编的筐五花八门的逗人笑。有好多都是太祖母的功劳。

       太祖母手巧得很,会编各种花样的筐子。但她脾气古怪,谁要也不白给;亲人给钱也不卖,但她愿意手把手教你编。太祖母说:“给你一个用完就没了,教你会了你就不来要了,没了自己就动手编一个,多好,而且熟能生巧,越编越会编。”亲人和乡亲们听了在理,也就不生气了。可当时卷人家面子,也真没少嘟嘟她,倔老太太。



       河滩上的菜、草、蒿多了去了。太祖母说她像我们这么大岁数时,也是这样子,河南岸河北岸的,一到大苦春头子呼啦啦的多,养人啊!我们就像赶赴一场又一场约会那样兴奋,花儿、草儿、蒿儿、菜儿,都从不失约。河水同我们一样看到了老朋友正前呼后拥,向它走来,众星捧月一样地围绕着它。

      猪牙草刨一镐会把土盘成坨,白花花的根如针般直而细,像牛毛一样多得数不清,地皮上面是深红色的小荚荚。

       最多就是柳蒿芽,一大堆一大堆的,难兄难弟似的,都穿着灰扑扑的绿衣服。我们见到就会说:“柳蒿芽,架锅炸,老太太吃,可炕爬,老头吃,脚丫麻。”太祖母听到就会长长打个“唉”声,然后给我们上一回忆苦思甜的课,慢声拉气的。无论哪类草、菜、蒿,太祖母都能说个小故事,都是从古时候或者开天辟地说起。



      有的植物长得奇形怪状的,我们就问太祖母叫什么,太祖母就左扒拉右扒拉,扒拉来扒拉去也说不出所以然来,然后就说,叫浪不溜丢,花不溜丢,贼不溜丢……然后就抿嘴笑,我们就知道这是她给起的名号。不过,一年年的,再遇到,也就那么叫了,叫来叫去也就叫开了,人们也都认可了,那植物也越长越皮实了。

     草绿了尖尖,婆婆丁撑起了大黄伞,苦麻菜有小小的薄薄的黄伞和白伞。紫花地丁开着梦幻般的小花,还有许多无名的野花也在河滩上疯疯癫癫。花儿开得粉嘟嘟、绿莹莹、黄灿灿、紫悠悠、白沉沉、红彤彤……热热闹闹地开着,肆无忌惮地放着,都一脸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样儿。河滩上的花朵都很小,让人不由得想起清代诗人袁枚的感叹:“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啊,生命不管多么渺小卑微,都有自己灵性,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的执着。

      野花、野蒿、野草一忽儿向左,一忽儿向右,大片大片的新绿,醉了河两岸的土地,仿佛这边的拍手欢迎那边的朋友,那边的拍手欢迎这边的朋友。说不上到底是南岸先美飞飞起来的,还是北岸的先美飞飞起来的,野草默默无语,野蒿晃晃着脑瓜儿,野花脸上含着笑,谁都没有注意到。太祖母说:“怎么会不知道,哪儿朝阳,哪儿先笑。”

      我们去追赶野花儿,去追鸟儿,去追蝴蝶儿,绿草如茵、开满七色花儿的河滩上,就如天堂一样好看。



      最爱去的是下游浅水湾处,那有座人们用松木杆子搭的小桥,“小桥、流水、人家”,先贤留下的诗词,也给了这一方水土古香古色的装点。看,两岸散落着村庄,人们悠然地走着走着,人也就有了江南人的风韵。桥的两头木桩上总有我们用粉笔写的字,都是我们给桥取的名字:清风桥、小廊桥、太平桥、人行桥、星子桥,月牙桥……

      过年的时候,总会有人给小桥贴上红红的帖子,写上“人车平安”“四季平安”“小桥流水”等等。端午节会有人挂把艾蒿上桥头,也会常常有小纸片挂在那栏杆上荡秋千,小纸片上都是我们的蜡笔画,我们则在画上荡秋千。我们有时候很能疯,把野花搭满桥栏杆,红橙黄绿青蓝紫,桥栏杆就开满了花儿。看了电影《天仙配》后,我们会披上纱巾,一条嫌短就把几个人的系一起,长拖拖的,像从天而来的扮相,也会手舞足蹈地学几句唱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细雨濛濛的天,我们也会撑着彩色的花塑料雨伞,去体会白娘子与许仙的千年等一回,望穿春水的滋味。

     后来大了,也常偷偷去桥头许愿,希望有幸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来个罗曼蒂克的千年等一回。



      在我们嘻嘻哈哈的笑闹声中, 光阴无情,很快将我们抛出童年,甩过青年,进入了中老年。新修的大桥更长更宽,小木桥也变成水泥的了,太祖母早已作古。唱着时间的歌,现在我们都快成了祖母了,我们这帮孩子也如棋子,定格在各自的方位上,数着流年。阳光还是从前的样子,流淌成一条条金光耀眼的线条,慈悲地普照河滩。野花、野草、野篙还是痴心不改,鲜活如初。每年徐徐而至的春风,都变成了乡愁酿成的酒,让人醺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