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帐 帘
2022-01-18经典散文
[db:简介]
母亲的房间里有一个布满花鸟的衣橱。它缄默地立着在墙角边,一年四季观望着周边固定的风景,也不知道厌不厌倦。它髹漆老旧的表皮有了细致的皴纹,上面画着旁逸斜出的枝桠,栖息着尾翼颀长的凤鸟,还有喳喳叫着的喜鹊,下方还配以怒放的花朵和翩翩舞动的蝶儿。
无数次我迈进房间在它面前踱来踱去地观望,在色调单一的房间里泛发出陈旧又艳丽的光芒。我偏着头好奇地窥探它老旧的光阴和潜藏的秘密,满足我在平凡世界中漫无边际又乏味的遐想,打发枯燥单调的乏味生活。
房间里的另一个角落摆放着一杆床,它一副拙朴的样子,和对面悄然而立的衣橱无声无息地两两相望。和衣橱相仿,周身也是一副花鸟虫鱼的扮相。透过若隐若现的时光我仿佛看见画师在阔大的堂屋里冥思,然后霍然立起身来,用饱蘸着颜料的羊毫飘逸洒脱地倾洒丹青。他聚精会神,天上飞的鸟儿,水里游的鱼儿,地上开的百花,在他笔下都活灵活现地飘荡游走出来。我突然就联想到美术册子里,那众多画中古人物矍铄俊朗飘逸的灵动。床的上方有檐,檐上颜色深深,红绿是它的主题。檐微微欠身,往前方稍探,像一个人头顶上带着的冠一样大气谦逊庄重华美。床的侧面和后部是简单的围栏。
我常常离开自己简陋的房间,去奔向另一个房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我过去。
母亲的妆奁吸引着我。其实她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全然没有豪门里千金出嫁的风光和财势,又因为姊妹多。然而我想象外公在嫁女儿时候的喜悦和期望。外公是种田人,曾经对我说祖上是读书人家,又因为先人抽上大烟家道败落下去。外公说这话时,我看见他眼里的失落和对当下庸常无奈的无法改变地叹息。母亲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妆奁对于他来说也许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外公和我说话总是笑眯眯的,我想那天他的眼睛也是笑眯眯的。
我常常在母亲的旁边看着她折叠衣物。某一天她打开衣橱,拿出一副干净的绣帘。绣帘是用彩色金丝线织锦而成。我们那时穿着的是土布衣裳,在平贱的日子里靠它遮羞或者御寒,我的世界里色彩单调,平淡寡常。我记着我睡的是陀床,南方的陀床精致美观,但是远远没有花鸟虫鱼的床漂亮。我是女子,又爱美,况且还拿出这样一幅五颜六色的绣品来,让我陷入一脸的欣喜却又堕入某种失落,好在它不是旁人家的东西,这一种想法让我拥有一种平衡,喜悦又滋生出来。
我的床没有丹青,也没有檐,更没有可以挂在檐下的绣品,我有我自己认为的认识。
母亲用干净的竹篙穿进帘的套头里,和我踮起脚尖,把它挂在床高高的檐下;瞬间我就想起古代富贵人家的房间,我无数次在连环画中看到过的夫人小姐的帷幔,尽管相形见绌。那副帐帘儿上鸟儿轻盈花儿轻灵,红的、黄的、绿的、银色的各种丝线交织穿梭,编织成一幅一幅惟妙惟肖的锦绣图案,整幅图案纤纤巧巧,色彩明丽,像一个女子的婀娜袅娜让人着迷。我似乎在那一刻浑身的细胞都被艺术的因子点燃,我思绪的因子在那样的氛围里漫游。
我总是对一切美好的食物深深着迷,似乎前身和它们有着千丝万缕扯不清的联系。我在发现里不停地吸收其中的美感以及考究它们的质地。我深入其中,妄图把自己修饰得更加美妙,让腹内空空的这副皮囊变得更加殷实一点,饱满一点。不至于在摇荡的尘世里被风浅浅一吹,就会刮落到不知边际的什么地方去,最后像尘埃一样匍匐在地下融为一体,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最初的美学来源于一间四壁透风的礼堂,夏天敞亮凉爽,冬天凛冽透骨,风在阔大的空间里游荡,取暖的设备来自于课余相互的打闹和自身储存的能量。生产队没有教室,大队干部把孩子们安排在礼堂,那是全村开社员大会的地方,能容纳好几百人。礼堂一头是卖日用品的小卖部,另一头的屋子里,老师们在那儿办公。调皮的孩子不走门口,一个个从礼堂的破口处鱼贯一样穿梭进出,又像耗子一样成群结队,把洞口钻得溜光发亮,任老师东一阵西一阵地吊着嗓子在那儿喊叫。大家就在简陋的陈设里东倒西歪地开始练习最初的横撇竖捺。
几年之后搬进一长排各自为间的红砖房,也还是四壁透风,不过好多了。有空阔的木质窗户,却没有用来挡风的玻璃。男生们永远调皮一点,好像是天生就会捣蛋的料,和老师们各自垒着战壕 玩着游戏 。有次数学老师进来上课,班主任的儿子坐在窗格子里面,两手抓住空空的框架,在高高的上面使劲儿地晃来荡去玩秋千,也许是借了他老子的胆。年轻气盛的女老师一见,马上吆喝他赶快下来,师生二人就在那里相互对峙,最后年纪轻轻的女老师抹着眼泪跑向校长室。
学校里有我们生产队的一位男老师,高高瘦瘦,带个眼镜片子,不太招人喜欢,也总是盛传他善于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的行事。大约在那时,我隐隐约约明白了有种叫距离的东西。我想窥探他到底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为此,我总是喜欢多看他几眼,然后又赶快地远远避开, 希望从他通光的镜片后面,能够看出些什么,得到一点别人口中传说的丁点蛛丝马迹。然而,除了镜片子闪耀的白光以外,什么都是空白一片。我的年纪太小,还无法探询某些东西,为时过早。这让我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心有不甘又无何奈何。
有天,我路过办公室,发现他正在训斥女儿,女儿低着头泪眼婆娑。他的手指着一纸张,并在桌子上发出敲击的声音,声色俱厉地说,就你这画,还想进美术学校? 我终于发现他有别于旁人不同的地方。我对于狡诈也多了一层更加深层的认识。
他教我们绘画。因为骨子里面对美的喜爱,美术老师的高傲可以忽略不少。
几年后有次走亲戚在一条宽阔的马路边,无意间发现旁边的一栋红砖楼房,下面一层的堂屋间里一群年轻少女 ,美术老师的女儿也在里面,我颇为好奇。走进去,明眸皓齿的女孩儿们坐在椅子上,面前摆放着平整的木质工架,工架上绷着漂白的绸缎。她们低下头,聚精会神地飞针走线。我想这丝线里面一定饱含了无尽绵密的心思,她们在刺绣的同时,也一定绣着自己内心的山光水色,田涛沟壑,以及生活的期许。
这是我后来想到的。那时候只是单纯地觉着好看。我素白的纸张上画满古代仕女图,她们头上插着的步摇和服饰飘动的 衿,不但飘动在纸张上,也刻在我对美一路追寻的路上,简单执着又十分美好。因此也从来没有想到人世间以后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总是简单的赋予自己的含义把它摁在心怀的摇篮,这样就不会一路走失,一直在我身边陪伴。
我一直惦念着那个地方,它在我年少的时代里占据着不少的分量。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我再过去瞧,那里只剩下一座废弃的老式楼房,孤零零地立在杂草荒芜的空地上。房子外壳还装饰了粗糙的水泥,大门紧闭,房子里的人不知所踪,欢声笑语也全然不闻。我一个人站在空旷里许久许久,一种不明所以的情愫漫延开来,充斥着我的全身,我就是在那个时候体会到有种叫“美”的事物会在不经意的时光里悄然远离,不知所踪。然后有一种叫失落的东西在胸腔里弥漫开来。最后, 我怕路过的行人用一种疑惑的眼光看着我,说有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儿在这里失魂落魄,我赶紧逃离。像是从《聊斋》 荒废的园子里走出来的失魂落魄的书生。
美术老师的女儿自然也不见了。我一度猜想,是不是她的父亲把她弄去了美术学院深造,或者又去了某个地方做着相关联的事?他们都是欣赏美的人,尽管在追求的过程中有着这样或那样别人眼中认为的不好,但这是无可非议的。人总是走在追求贴近自己价值的路上,这样才心甘情愿一些。还或者是因为年纪大了而去嫁了人?这种思绪在脑子里生根许多年,直到后来我们再度相逢,我才知道她去了广东,后来是真的嫁了人,然而又离了婚。 不过现在终归还是有了自己的归宿,过起了平常人家的幸福日子来。我在失落的情绪中尝到一种淡淡的哀伤。
我这才明白过来,所谓的美和梦想是需要多长时间的坚持不懈,才会有可能到达最后的彼岸,也许有的时候一辈子也是雾里看花。
母亲告诉我 ,帐帘是她的外婆在她母亲出嫁时送出的妆奁。计算下来,这该是件祖上女子留下来的美好之物,有着独特的意义。
数次,我的面前出现一位眉眼清秀举止优雅的妙人,发髻高绾,粉腮含春。她端坐在自己的闺房,一下一下地飞针走线,日子就像她手下的针脚细密绵长,从这里穿过去,从那里拉出来。未来总是让人充满希望,每个人在生活面前都盛装着或多或少的欢喜之心。
时间在我面前凿开一条隧道,两旁纷纷闪开,古今纷卷而至,从清朝穿越到民国,来到现在的房间里。我思想的混沌和喜爱老旧物事的情感參杂交织,我离先人们如此之近,近到似乎可以听闻她们曼妙的笑语和气息,可以一起喝茶或者谈笑。这和我喜欢追踪溯源的癖性相关,哪怕是细微的片儿件,我总是喜欢打捞起这些细枝末节,来完成自己对生活独特的诠释和领悟,还有我亲近远祖的情愫。我的先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这一层。
她们在我的面前停下来,用爱怜的眼光看着我,又慈眉善目地教导我。我深深的知道了血脉相连是怎么一回事,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是印证了这一点。它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把你从一个方向,牵引到另一个方向。前提是你必须要有慧根。慧根这个词也是个很玄妙的东西,会把你和你的祖先冥冥里相互串接起来。
我的理解是她们走着走着就不见了,然后在一条道上,你继续着走先人们走过的路。或许会旁逸斜出,或许还会创新,其实你们走的路是相似的,都是生活的一种,生活地接力无穷无尽。你是她们的延续,所不同的是富贵贫贱、生命长短。
对于坊间的这种做法我一直认为和情感相关。没有谁会无中生有的做出这几代之间延续的事情,有时候甚至和血脉的关系也不会成正比。女人是流动的水,流到哪儿就会滋养润泽一方。我潜藏的意识里物件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方式之一,代表着一辈一辈对离家者的饱满的感情和厚望,淳朴人的方式认为和物品的贵贱不相关,和一个人的寄托与念想相关。
《诗经·国风·周南》里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然而祖外婆命运多舛,如花似玉的年纪嫁过去,一个接一个地生儿育女,三十多岁的生命终点停留在产床,嗷嗷待哺的幼儿从此与她无关。她走完了自己的路程。然而我猜想,祖外婆的母亲当年把这副绣品交到女儿手上时,是不是心中也想起自己年轻一如此时出阁的光景,还有花容?后来她又是如何面对暮年失亲的苦楚?
祖外公呢?那个后来吃酒赌博的男人,那个把帐帘又交给我外婆的男人。他是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檐下 空空的帷帐发过呆?祖外婆在难产时离去,弥留之际是否还想起母亲送给她的那一副绣帘儿,想起自己出阁时母亲的叮嘱,还是眼里只剩下自己幼年的儿女们和丈夫?这一切都无从探究。
祖外婆的儿子舅外公住得近,拐过几条田埂就能到他家里。舅外婆常常恨得咬着牙说,你呀,跟你那个喜欢吃酒赌博的老子一个样。舅外公也不反驳,只是 望着自己的老婆嘻嘻笑。舅外公也不是游手好闲之人,不过闲暇时确是吃酒打牌占住了他好多时间。
我在时间的回望里捡漏逝去的光阴。时间真是个古怪的东西,它总是来来回回拉扯着人的情感,让人在喜怒哀乐爱恨纠缠里欲罢不能,又让生活的真相在它的面前无所遁形,还偏偏装出一副可亲可爱的模样让一代又一代人不知就里,前仆后继。这让我突然生出一种感觉,就好像受到愚弄一般,只有通过物件流传的这种方式才能让生活变成另外一种标本,从而存活了下来。
我把它摊开来摆在自己的案头。我知道自己不是简单地对着一副帐帘儿,我面对的是丝线里饱满的灵魂和情感。我决定抽丝拉线地解读这副帐帘儿时,同时也是更深地解剖自己潜意识里的东西。
堂姐教我女红的时候很耐心。她低着头,一点一点地告诉我如何穿针引线,怎么样平绣和挑花,告诉我抽线要均匀才能针脚平整,才能最终拥有好的花鸟虫鱼图案。这样繁琐而细碎的流程,我用了一整个冬天才做到娴熟自如,掌握到它的某些诀窍。那个冬天的阳光比往年要温和很多,它像一束照进幽暗里的光点亮我沉睡又莫名存在的某一些潜质,让它散发出自认为优质的光芒。
堂姐性情柔和,又有一颗慧心,把自己的婚姻经营得温馨甜蜜。这让我觉得生活中的亮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慢慢创造出来,你是什么人,走下去就能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尽管我们中途会遇见诸多的不好,然而假以时日,还是会通向自己向往的彼岸。这个发现,让我愈发觉得一个人的信念是如此重要。
我来到城里的时候,偏离了原先的轨道, 不知道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事情,让我在两地之间游移来回。它发生得十分自然。我和过去并没有断裂,只是把它捡拾进了一个角落,在空闲的时候,那个让我沉睡去很多却偶尔又能冒出念头的地方,给了我很多慰藉,这种拥有的慰藉伴随我度过许多灰暗平淡的日子 。我觉得冥冥之中有种牵引,与生俱来的某种特性并不会消失,它只是藏匿在了时光的背面,在一个恰逢适宜的时候,它会探出头来观望,占据你心灵的一个位置,把它塞得满满当当。
母亲还在那里。
我踏进她的房间时,屋子里面光线暗淡,阒然无声,有一种时光老去的陈旧的气息,淡淡的光晕从木质的窗子里面透进来,在水泥地面抹上斜斜的投影,照亮里面的老旧陈设。衣橱喑哑地倚靠着墙,花儿鸟儿还是一如既往的模样,在那里装点着自己的一方山水,只是在我眼里好像因为太过沉静,像是一个被人遗弃的孩子。我在一刹那的时候竟然生出恍惚的感觉,心里有了一种悲凉和依恋,一方面想到每次都要离开它那么久,另一方面又是重逢的一种无来由的喜欢。我早已为人妇为人母。
那杆床不见了,母亲说太过时,又还粗笨,拆下来一部分一部分地放进了楼阁上面。房间里是细致的陀床,美观、简便,漆上朱红,也还耐看。 头几年帐帘儿还挂进床顶的锲子里头,增添一些雅致的风光,后来水洗搓揉渐显单薄的色调,母亲就收藏起来了。我说难怪,心下也就潜意识地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心窗,不再是表象里的喜怒哀乐。
有天无事打电话,母亲告诉我,有两个人下乡找老东西。母亲谈着谈着就想到了帐帘儿,来人眼睛一亮,像发现宝贝一样,要母亲进屋拿出来瞧瞧。母亲转身进去,在衣橱里找出许久不曾相见的老物件。来人细细观摩,叹说针法细腻匀整,精巧美妙,只不过物件陈旧,现在的新时代哪还会用这个,实在是掉了时日,不合时宜。
几句话把母亲说得没了言辞,老了的人好应付。来人趁热打铁,说婶娘既然早就没用了,放着也是放着,何不卖给我们。最后,双方以十元的价钱成交。帐帘儿从此泥牛入海,渺无踪迹。
直到现在,偶尔想起这件事来,总觉深以为憾。思想深处的角落有一丝儿怅惘,空空落落。时光一步步走向前去,事物的发展也不可能总归是一成不变的方式,它终究不断地推移,离开也是一件无奈的事,我终究无法挽留。
乡间的织品总是以这样的方式遭人发现,去往另外一个归属地,以另一种方式存活下来。
去年,我跟随写字的圈子采风,在本地的一个民俗博物馆里,在一个阒然的房间,发现了一副帐帘儿,安安静静地正躺在时光的静处,我在时光的罅隙里与它重逢,又悲喜交集。那一刻,时光安静,我安静,老床们安静,帘儿上的山光水色安静,我平静的外面下掩藏的波涛汹涌席卷而来。
无数次我迈进房间在它面前踱来踱去地观望,在色调单一的房间里泛发出陈旧又艳丽的光芒。我偏着头好奇地窥探它老旧的光阴和潜藏的秘密,满足我在平凡世界中漫无边际又乏味的遐想,打发枯燥单调的乏味生活。
房间里的另一个角落摆放着一杆床,它一副拙朴的样子,和对面悄然而立的衣橱无声无息地两两相望。和衣橱相仿,周身也是一副花鸟虫鱼的扮相。透过若隐若现的时光我仿佛看见画师在阔大的堂屋里冥思,然后霍然立起身来,用饱蘸着颜料的羊毫飘逸洒脱地倾洒丹青。他聚精会神,天上飞的鸟儿,水里游的鱼儿,地上开的百花,在他笔下都活灵活现地飘荡游走出来。我突然就联想到美术册子里,那众多画中古人物矍铄俊朗飘逸的灵动。床的上方有檐,檐上颜色深深,红绿是它的主题。檐微微欠身,往前方稍探,像一个人头顶上带着的冠一样大气谦逊庄重华美。床的侧面和后部是简单的围栏。
我常常离开自己简陋的房间,去奔向另一个房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我过去。
母亲的妆奁吸引着我。其实她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全然没有豪门里千金出嫁的风光和财势,又因为姊妹多。然而我想象外公在嫁女儿时候的喜悦和期望。外公是种田人,曾经对我说祖上是读书人家,又因为先人抽上大烟家道败落下去。外公说这话时,我看见他眼里的失落和对当下庸常无奈的无法改变地叹息。母亲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妆奁对于他来说也许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外公和我说话总是笑眯眯的,我想那天他的眼睛也是笑眯眯的。
我常常在母亲的旁边看着她折叠衣物。某一天她打开衣橱,拿出一副干净的绣帘。绣帘是用彩色金丝线织锦而成。我们那时穿着的是土布衣裳,在平贱的日子里靠它遮羞或者御寒,我的世界里色彩单调,平淡寡常。我记着我睡的是陀床,南方的陀床精致美观,但是远远没有花鸟虫鱼的床漂亮。我是女子,又爱美,况且还拿出这样一幅五颜六色的绣品来,让我陷入一脸的欣喜却又堕入某种失落,好在它不是旁人家的东西,这一种想法让我拥有一种平衡,喜悦又滋生出来。
我的床没有丹青,也没有檐,更没有可以挂在檐下的绣品,我有我自己认为的认识。
母亲用干净的竹篙穿进帘的套头里,和我踮起脚尖,把它挂在床高高的檐下;瞬间我就想起古代富贵人家的房间,我无数次在连环画中看到过的夫人小姐的帷幔,尽管相形见绌。那副帐帘儿上鸟儿轻盈花儿轻灵,红的、黄的、绿的、银色的各种丝线交织穿梭,编织成一幅一幅惟妙惟肖的锦绣图案,整幅图案纤纤巧巧,色彩明丽,像一个女子的婀娜袅娜让人着迷。我似乎在那一刻浑身的细胞都被艺术的因子点燃,我思绪的因子在那样的氛围里漫游。
我总是对一切美好的食物深深着迷,似乎前身和它们有着千丝万缕扯不清的联系。我在发现里不停地吸收其中的美感以及考究它们的质地。我深入其中,妄图把自己修饰得更加美妙,让腹内空空的这副皮囊变得更加殷实一点,饱满一点。不至于在摇荡的尘世里被风浅浅一吹,就会刮落到不知边际的什么地方去,最后像尘埃一样匍匐在地下融为一体,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最初的美学来源于一间四壁透风的礼堂,夏天敞亮凉爽,冬天凛冽透骨,风在阔大的空间里游荡,取暖的设备来自于课余相互的打闹和自身储存的能量。生产队没有教室,大队干部把孩子们安排在礼堂,那是全村开社员大会的地方,能容纳好几百人。礼堂一头是卖日用品的小卖部,另一头的屋子里,老师们在那儿办公。调皮的孩子不走门口,一个个从礼堂的破口处鱼贯一样穿梭进出,又像耗子一样成群结队,把洞口钻得溜光发亮,任老师东一阵西一阵地吊着嗓子在那儿喊叫。大家就在简陋的陈设里东倒西歪地开始练习最初的横撇竖捺。
几年之后搬进一长排各自为间的红砖房,也还是四壁透风,不过好多了。有空阔的木质窗户,却没有用来挡风的玻璃。男生们永远调皮一点,好像是天生就会捣蛋的料,和老师们各自垒着战壕 玩着游戏 。有次数学老师进来上课,班主任的儿子坐在窗格子里面,两手抓住空空的框架,在高高的上面使劲儿地晃来荡去玩秋千,也许是借了他老子的胆。年轻气盛的女老师一见,马上吆喝他赶快下来,师生二人就在那里相互对峙,最后年纪轻轻的女老师抹着眼泪跑向校长室。
学校里有我们生产队的一位男老师,高高瘦瘦,带个眼镜片子,不太招人喜欢,也总是盛传他善于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的行事。大约在那时,我隐隐约约明白了有种叫距离的东西。我想窥探他到底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为此,我总是喜欢多看他几眼,然后又赶快地远远避开, 希望从他通光的镜片后面,能够看出些什么,得到一点别人口中传说的丁点蛛丝马迹。然而,除了镜片子闪耀的白光以外,什么都是空白一片。我的年纪太小,还无法探询某些东西,为时过早。这让我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心有不甘又无何奈何。
有天,我路过办公室,发现他正在训斥女儿,女儿低着头泪眼婆娑。他的手指着一纸张,并在桌子上发出敲击的声音,声色俱厉地说,就你这画,还想进美术学校? 我终于发现他有别于旁人不同的地方。我对于狡诈也多了一层更加深层的认识。
他教我们绘画。因为骨子里面对美的喜爱,美术老师的高傲可以忽略不少。
几年后有次走亲戚在一条宽阔的马路边,无意间发现旁边的一栋红砖楼房,下面一层的堂屋间里一群年轻少女 ,美术老师的女儿也在里面,我颇为好奇。走进去,明眸皓齿的女孩儿们坐在椅子上,面前摆放着平整的木质工架,工架上绷着漂白的绸缎。她们低下头,聚精会神地飞针走线。我想这丝线里面一定饱含了无尽绵密的心思,她们在刺绣的同时,也一定绣着自己内心的山光水色,田涛沟壑,以及生活的期许。
这是我后来想到的。那时候只是单纯地觉着好看。我素白的纸张上画满古代仕女图,她们头上插着的步摇和服饰飘动的 衿,不但飘动在纸张上,也刻在我对美一路追寻的路上,简单执着又十分美好。因此也从来没有想到人世间以后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总是简单的赋予自己的含义把它摁在心怀的摇篮,这样就不会一路走失,一直在我身边陪伴。
我一直惦念着那个地方,它在我年少的时代里占据着不少的分量。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我再过去瞧,那里只剩下一座废弃的老式楼房,孤零零地立在杂草荒芜的空地上。房子外壳还装饰了粗糙的水泥,大门紧闭,房子里的人不知所踪,欢声笑语也全然不闻。我一个人站在空旷里许久许久,一种不明所以的情愫漫延开来,充斥着我的全身,我就是在那个时候体会到有种叫“美”的事物会在不经意的时光里悄然远离,不知所踪。然后有一种叫失落的东西在胸腔里弥漫开来。最后, 我怕路过的行人用一种疑惑的眼光看着我,说有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儿在这里失魂落魄,我赶紧逃离。像是从《聊斋》 荒废的园子里走出来的失魂落魄的书生。
美术老师的女儿自然也不见了。我一度猜想,是不是她的父亲把她弄去了美术学院深造,或者又去了某个地方做着相关联的事?他们都是欣赏美的人,尽管在追求的过程中有着这样或那样别人眼中认为的不好,但这是无可非议的。人总是走在追求贴近自己价值的路上,这样才心甘情愿一些。还或者是因为年纪大了而去嫁了人?这种思绪在脑子里生根许多年,直到后来我们再度相逢,我才知道她去了广东,后来是真的嫁了人,然而又离了婚。 不过现在终归还是有了自己的归宿,过起了平常人家的幸福日子来。我在失落的情绪中尝到一种淡淡的哀伤。
我这才明白过来,所谓的美和梦想是需要多长时间的坚持不懈,才会有可能到达最后的彼岸,也许有的时候一辈子也是雾里看花。
母亲告诉我 ,帐帘是她的外婆在她母亲出嫁时送出的妆奁。计算下来,这该是件祖上女子留下来的美好之物,有着独特的意义。
数次,我的面前出现一位眉眼清秀举止优雅的妙人,发髻高绾,粉腮含春。她端坐在自己的闺房,一下一下地飞针走线,日子就像她手下的针脚细密绵长,从这里穿过去,从那里拉出来。未来总是让人充满希望,每个人在生活面前都盛装着或多或少的欢喜之心。
时间在我面前凿开一条隧道,两旁纷纷闪开,古今纷卷而至,从清朝穿越到民国,来到现在的房间里。我思想的混沌和喜爱老旧物事的情感參杂交织,我离先人们如此之近,近到似乎可以听闻她们曼妙的笑语和气息,可以一起喝茶或者谈笑。这和我喜欢追踪溯源的癖性相关,哪怕是细微的片儿件,我总是喜欢打捞起这些细枝末节,来完成自己对生活独特的诠释和领悟,还有我亲近远祖的情愫。我的先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这一层。
她们在我的面前停下来,用爱怜的眼光看着我,又慈眉善目地教导我。我深深的知道了血脉相连是怎么一回事,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是印证了这一点。它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把你从一个方向,牵引到另一个方向。前提是你必须要有慧根。慧根这个词也是个很玄妙的东西,会把你和你的祖先冥冥里相互串接起来。
我的理解是她们走着走着就不见了,然后在一条道上,你继续着走先人们走过的路。或许会旁逸斜出,或许还会创新,其实你们走的路是相似的,都是生活的一种,生活地接力无穷无尽。你是她们的延续,所不同的是富贵贫贱、生命长短。
对于坊间的这种做法我一直认为和情感相关。没有谁会无中生有的做出这几代之间延续的事情,有时候甚至和血脉的关系也不会成正比。女人是流动的水,流到哪儿就会滋养润泽一方。我潜藏的意识里物件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方式之一,代表着一辈一辈对离家者的饱满的感情和厚望,淳朴人的方式认为和物品的贵贱不相关,和一个人的寄托与念想相关。
《诗经·国风·周南》里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然而祖外婆命运多舛,如花似玉的年纪嫁过去,一个接一个地生儿育女,三十多岁的生命终点停留在产床,嗷嗷待哺的幼儿从此与她无关。她走完了自己的路程。然而我猜想,祖外婆的母亲当年把这副绣品交到女儿手上时,是不是心中也想起自己年轻一如此时出阁的光景,还有花容?后来她又是如何面对暮年失亲的苦楚?
祖外公呢?那个后来吃酒赌博的男人,那个把帐帘又交给我外婆的男人。他是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檐下 空空的帷帐发过呆?祖外婆在难产时离去,弥留之际是否还想起母亲送给她的那一副绣帘儿,想起自己出阁时母亲的叮嘱,还是眼里只剩下自己幼年的儿女们和丈夫?这一切都无从探究。
祖外婆的儿子舅外公住得近,拐过几条田埂就能到他家里。舅外婆常常恨得咬着牙说,你呀,跟你那个喜欢吃酒赌博的老子一个样。舅外公也不反驳,只是 望着自己的老婆嘻嘻笑。舅外公也不是游手好闲之人,不过闲暇时确是吃酒打牌占住了他好多时间。
我在时间的回望里捡漏逝去的光阴。时间真是个古怪的东西,它总是来来回回拉扯着人的情感,让人在喜怒哀乐爱恨纠缠里欲罢不能,又让生活的真相在它的面前无所遁形,还偏偏装出一副可亲可爱的模样让一代又一代人不知就里,前仆后继。这让我突然生出一种感觉,就好像受到愚弄一般,只有通过物件流传的这种方式才能让生活变成另外一种标本,从而存活了下来。
我把它摊开来摆在自己的案头。我知道自己不是简单地对着一副帐帘儿,我面对的是丝线里饱满的灵魂和情感。我决定抽丝拉线地解读这副帐帘儿时,同时也是更深地解剖自己潜意识里的东西。
堂姐教我女红的时候很耐心。她低着头,一点一点地告诉我如何穿针引线,怎么样平绣和挑花,告诉我抽线要均匀才能针脚平整,才能最终拥有好的花鸟虫鱼图案。这样繁琐而细碎的流程,我用了一整个冬天才做到娴熟自如,掌握到它的某些诀窍。那个冬天的阳光比往年要温和很多,它像一束照进幽暗里的光点亮我沉睡又莫名存在的某一些潜质,让它散发出自认为优质的光芒。
堂姐性情柔和,又有一颗慧心,把自己的婚姻经营得温馨甜蜜。这让我觉得生活中的亮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慢慢创造出来,你是什么人,走下去就能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尽管我们中途会遇见诸多的不好,然而假以时日,还是会通向自己向往的彼岸。这个发现,让我愈发觉得一个人的信念是如此重要。
我来到城里的时候,偏离了原先的轨道, 不知道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事情,让我在两地之间游移来回。它发生得十分自然。我和过去并没有断裂,只是把它捡拾进了一个角落,在空闲的时候,那个让我沉睡去很多却偶尔又能冒出念头的地方,给了我很多慰藉,这种拥有的慰藉伴随我度过许多灰暗平淡的日子 。我觉得冥冥之中有种牵引,与生俱来的某种特性并不会消失,它只是藏匿在了时光的背面,在一个恰逢适宜的时候,它会探出头来观望,占据你心灵的一个位置,把它塞得满满当当。
母亲还在那里。
我踏进她的房间时,屋子里面光线暗淡,阒然无声,有一种时光老去的陈旧的气息,淡淡的光晕从木质的窗子里面透进来,在水泥地面抹上斜斜的投影,照亮里面的老旧陈设。衣橱喑哑地倚靠着墙,花儿鸟儿还是一如既往的模样,在那里装点着自己的一方山水,只是在我眼里好像因为太过沉静,像是一个被人遗弃的孩子。我在一刹那的时候竟然生出恍惚的感觉,心里有了一种悲凉和依恋,一方面想到每次都要离开它那么久,另一方面又是重逢的一种无来由的喜欢。我早已为人妇为人母。
那杆床不见了,母亲说太过时,又还粗笨,拆下来一部分一部分地放进了楼阁上面。房间里是细致的陀床,美观、简便,漆上朱红,也还耐看。 头几年帐帘儿还挂进床顶的锲子里头,增添一些雅致的风光,后来水洗搓揉渐显单薄的色调,母亲就收藏起来了。我说难怪,心下也就潜意识地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心窗,不再是表象里的喜怒哀乐。
有天无事打电话,母亲告诉我,有两个人下乡找老东西。母亲谈着谈着就想到了帐帘儿,来人眼睛一亮,像发现宝贝一样,要母亲进屋拿出来瞧瞧。母亲转身进去,在衣橱里找出许久不曾相见的老物件。来人细细观摩,叹说针法细腻匀整,精巧美妙,只不过物件陈旧,现在的新时代哪还会用这个,实在是掉了时日,不合时宜。
几句话把母亲说得没了言辞,老了的人好应付。来人趁热打铁,说婶娘既然早就没用了,放着也是放着,何不卖给我们。最后,双方以十元的价钱成交。帐帘儿从此泥牛入海,渺无踪迹。
直到现在,偶尔想起这件事来,总觉深以为憾。思想深处的角落有一丝儿怅惘,空空落落。时光一步步走向前去,事物的发展也不可能总归是一成不变的方式,它终究不断地推移,离开也是一件无奈的事,我终究无法挽留。
乡间的织品总是以这样的方式遭人发现,去往另外一个归属地,以另一种方式存活下来。
去年,我跟随写字的圈子采风,在本地的一个民俗博物馆里,在一个阒然的房间,发现了一副帐帘儿,安安静静地正躺在时光的静处,我在时光的罅隙里与它重逢,又悲喜交集。那一刻,时光安静,我安静,老床们安静,帘儿上的山光水色安静,我平静的外面下掩藏的波涛汹涌席卷而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