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阿黄

2022-01-18经典散文
[db:简介]
                                           阿黄
                                                   
        阿黄是我大学时期的同室之友,就在上铺居住,因此每当我听到《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首校园歌曲时,就会不由然地想起他,想起他“嘿嘿”的笑声和满脸的胡子。
        我们是老乡,但在入校之前却素味平生。我们的入学发生在那个多雨的秋季,淅沥的小雨覆盖了彼此细碎的脚步声,但天气的阴沉却无法覆盖彼此好奇的心情,在某种忐忑不安中,我们八个人就这样认识了。阿黄大概是来的最晚,至于最初的相识是什么样子的,回忆的手指再也无法拨开书页,它早已埋藏在记忆的暗角里,就像童年的一次微笑或者眼泪,随着时光的陨落,早已黯淡了光泽。
        接下去的就是被展开的大学生活,平淡但却不能忽略。由于同室而居,彼此自然亲近了许多,小集体的行动也多保持亦步亦趋的格调,上课、吃饭、买东西等基本上都是三五成群,甚至是去卫生间,也是互相打闹着要求同去。至于夜话部分,在开始的那段时光里尤显热闹,灯光一熄,群舌便激昂开来,尽情地胡说,然后就是绽放的笑声。不过在我的印象里,阿黄倒是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沉默。
        阿黄于夜话的低调,可能是因其年长的缘故,但直到毕业,我们都无法确切明了他的年龄。每提及此,他总是亦真亦假地应答,不是闪烁其辞就是虚张声势,他曾很做秀地说过他在高中抗战了八年,我们对此不予相信,但也知道其中必有隐痛掩藏其中。那个时候,自尊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放荡不羁的,所以,某个时候也突然会恶作剧地以年龄的话题去刺激他,每当此,他总是“嘿嘿”两声,皮笑肉不笑地盯着我们,恶狠狠地骂上一句,然后愤愤带门而去,接着我们的大笑声也随门的“咣当”声而起。想想那时的我们,即清纯又率性,即纯真又无知,可笑然而令人终生难忘。
        与韶华的我们相比,阿黄的额头上皱纹颇多,再加上满脸青青的胡茬,自然让我们怀疑到他的“老奸巨滑”。他也确实比我们成熟稳重许多,他的不动声色使我们很难接近他的内心秘密,这在那个亲密的群体里可是个特例。不过随交往渐多,便慢慢走近了他的忠厚、他的诚信。如今想来,我们之间尽管有话语的飞扬及相互刺激,然而于实际的小事,却有更多的宽容、爱护、理解的发生,至于背后的算计、小心眼、厉害相争,几乎与彼此绝缘。忙起来的时候,像带饭、带菜这样的事情,阿黄向来是一口答应,并任劳任怨。那个特别的时期,我们的大学时光比较散淡,结伴去图书馆的事情是常常的事,当然,逢到周末,去附近小街上录像厅消遣,也是常情。九十年代那种港台批量生产的武打影视,是我们视觉消费的主要经验,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便采取AA制的办法,其间穿插着阿黄偶尔的包揽。他从来没占过便宜,在经济上,我可以这样说。阿黄知道我爱书如命,在大三那年我的生日那天,特意送了我一本《三国演义》,人民文学版的,非常精美,至今依然摆放在我的书架中,与另外的三本古典名著并列在一起。
        阿黄个子不高,微胖,走路时双臂的摆动很有特点,喜欢低头和身子前倾。表面一观,他绝不是洒脱之类,而属于落魄之流,所以,除了我们之外,四年的生活里他始终是默然的。他是属于那种最容易被大学淡忘的人,他的来去只有我们珍藏在心,就像飘落在路边的一枚红叶,引不起匆匆行人的注意,却被离它最近的土地永远封存在心底。
        我们那时学的是中文,风流不够,才子却一大堆,因此平日都自视甚高,而阿黄却始终是内敛的,但我们知道他的语言功底非常棒,无人能出其左右,每遇到生字,也只有他认真地翻弄词典。后来他就成了我们班男生中的文字专家,在请教的时候,对他也难得恭敬起来。
        阿黄当然也有极可爱的时候,比如酒后,每当他微醉归来,我们便习惯性地静坐等待他手舞足蹈地表演,难得他那么谈兴大发,那么风发意气,他的调笑大方使我们兴致高昂,于是,一种非常的欢乐便荡漾在酒后的空气里。到了第二天,如果向他提起昨日曾言及的话题,他也总是拒不承认,我们又可以为此取闹一番。这样的机会并不很多,因此,平静的日子一长,大家倒是期待他能够再醉上一次。还有就是我们打扑克牌的时候,到了大四的最后一学期,大家都很清闲,经常聚在一起打牌,当然要掺入一些小小的“刺激”,比如一个西瓜或几斤水果之类。那个阶段阿黄的手气总是很背,记得有一次,围观的人很多,但在关键时刻,阿黄又输了,他气急败坏地抓起牌,抛向空中,也许是极少欣赏到他这样气势如虹的决绝行为,我们都有些目瞪口呆,趁此机会,他逃之夭夭,西瓜当然也没有买,事后他只是讪笑一番,而我们却开怀大笑了。
        阿黄上高中时就谈了个女朋友,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她正在南方打工。毕业之际,为了她,阿黄孤身一人去了南方,当时,我们全年级二百多号人中,只有五个人在第一时间赶去经济活跃的南方闯荡。大约有七八年后,我从另一个室友口中得知,阿黄和他的这个女友还是以分手作为结局,世事无常,只能有如此的解释了。
        手机普及之前,终于与阿黄通过固定电话达成联系,这个时候方知,他已成家两年,对方是个护士,待阿黄很好,并且还得知他不仅课教的好,而且业余还搞些以前他曾漠然而视的创作,经常在《中山日报》上发稿,这倒是让我颇感意外的事情。
        现在想来,阿黄是什么时候走的,怎么走的,皆已无从忆起,离别在我的脑海里业已化为一片空白,就像他的到来一样,可以感受却无法确证。我只记得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寝室的,看着突然间变得空空如也的屋子,看着窗外六月的天空,看着人迹渐少的走廊,我有些茫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