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原创】酷暑想起防空洞
2022-01-19抒情散文stbeijun
天太热了!连续叉叉天的高温,让北回归线上“舒服”惯了的居民也吃不消了,所以只有启用各种避暑设施来抵挡滚滚热浪。一时间,住宅小区里的用水用电量直线上升。没办法,瓜们也需要一个“清凉世界”。很久以前,记得每逢酷暑来临的时候,我家乡的中心城区总有……
天太热了! 连续叉叉天的高温,让北回归线上“舒服”惯了的居民也吃不消了,所以只有启用各种避暑设施来抵挡滚滚热浪。一时间,住宅小区里的用水用电量直线上升。没办法,瓜们也需要一个“清凉世界”。 很久以前,记得每逢酷暑来临的时候,我家乡的中心城区总有一些开设在人防工程设施里的地下“茶座”、“冰室”对外营业。那时,我经常到那儿消费,除了能喝冰水啃冰棍之外,主要是去享受地下场所那些非工业产品的凉风。 北回归线家乡这些特定背景下形成的人防工程,在市场经济初期曾经“民用”过一番,后来不知何种原因销声匿迹了;只是到了每年的防空警报演习时,居民才会想起它。 人防工程,别来无恙?你还像当年清凉依旧吗? 人防工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平战结合”的产物。这种独树一帜的公共设施,除了战时的军事意义个性之外,平时的民用意义共性也十分明显。所以,在不妨碍战备需要的前提下,人防工程完全可以开放、至少部分开放来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比如眼下的大热天,它根本就是一把巨无霸的“地下芭蕉扇”。 很遗憾,人防工程在“平战结合”这个版面上,“平时”这篇文章现在写得太少了。在战时,其重要作用已无需赘述;而在平时,它的现实意义已跟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差别不大。注重在“平时”上面做文章,适度地开放人防工程设施,既可间接提高居民的国防战备意识,还能在造福居民的过程中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适度开放人防工程设施以什么形式最好呢?我想还是以公益形式最合适。因为它与实现“两个效益”双赢的内容吻合。市场经济初期那种承包给个人用来经营冰水、雪糕之类的模式过于小气,而且单纯的商业味道太浓,不能“荫益”吃瓜群众。将人防工程可以开放部分的主要空间,免费提供给居民休憩,附属空间辅以商业设施为其提供延伸服务,完全能够形成两全其美的和谐局面。 社会的进步,冲淡了人防工程的神秘性。如今一二线甚至三线的城市里,那一座商厦的地下营业场所不是负两三层的,有些停车场负四五层都有,不也照样向居民敞开胸怀? 所以,人防工程除了必须保密的部分,其实应该早一点与居民亲密接触,除了为居民提供公共休憩场所之外,更能让居民常态化熟悉战时庇护场所,社会效益倍增。 北回归线上的南中国海滨,卅多摄氏度的高温持续,使那儿的我们,好想念人防工程——四季宜人的“防空洞”哦!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