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的玩具情结》
2022-01-19抒情散文荒野游侠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26 编辑
我的玩具情结女儿好客,经常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每次都把箱子里的玩具倒在地上,弄得满屋子都是玩具。妻子总是一边收拾,一边抱怨女儿的……
我的玩具情结女儿好客,经常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每次都把箱子里的玩具倒在地上,弄得满屋子都是玩具。妻子总是一边收拾,一边抱怨女儿的……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26 编辑 <br /><br /> 我的玩具情结
女儿好客,经常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每次都把箱子里的玩具倒在地上,弄得满屋子都是玩具。妻子总是一边收拾,一边抱怨女儿的玩具太多。而我则和他们一起玩,甚至还和他们抢着玩,因为有些玩具确实太好玩了,我小时候别说玩,连见都没见过。为此常常惹得孩子哭、老婆骂。
小时候,我唯一的玩具是母亲花一毛钱买的一个小洋号,但小洋号总不能天天吹,因此我不得不学着自制玩具。我自制的玩具,花样还是挺多的,有用自行车链条制造的火柴枪,有用轴承和木棒制造的小滑车,有用铁丝和橡皮筋做的弹弓……。然而自制玩具却不容易,光搜集原材料就得花好长时间。大到做滑车的轴承,小到做弹弓的包皮和皮筋,还有做火柴枪的链条,都是不容易搞到手的。自制的玩具不仅易坏,还不安全。有一次,我用牙拔火柴枪上的火柴棒,枪走火了,火柴棒射进上腭里。还有一次,我跑着滚铁环,一不小心绊倒,下巴落在铁环上,把铁环压扁了,下巴也差点磕掉。
实在无聊的时候,我就和小伙伴们就掏麻雀或斗蟋蟀。麻雀和蟋蟀便成了我们的活玩具。春夏之交,正是掏麻雀的时候,烟囱口,屋檐下,都是麻雀筑巢的好地方。顺着小麻雀的叫声,很容易找到麻雀窝,然后搭起人梯,来个一窝端。窝里的小麻雀,多则五六只,少则二三只,嘴巴嫩黄嫩黄的,用手轻轻一碰,便张大嘴吱吱地要饭吃。经过精心喂养,长大后不怕人,常常不离人左右。然而掏麻雀也要冒很大的风险,有时屋檐下会突然蹿出壁虎、蝎子、蛇之类的东西。我的一个伙伴,掏麻雀时触到了高压线,险些丢了命,还严重地毁了容。
相比之下,捉蟋蟀要安全点。墙根下,石堆里,都可以捉到蟋蟀。有时也到铁路上的石子里逮,但如果被巡道工碰见,常被撵得四处逃窜。个别胆大的,还到山上的枯坟里逮,据说坟里的蟋蟀最厉害。捉蟋蟀的方法很多,有吹气法,灌水法、引诱法……。捉来的蟋蟀,首先根据个头大小装在不同档次的盆盆罐罐里,然后挨个斗。最厉害的当然要住最好的“房子”,依次排下去,并分别命名为大将、二将、三将……。为了使自己的蟋蟀变得勇猛无比,我们常常先喂它一段时间红辣椒,然后才拿出去斗。斗的时候,小伙伴们七八个黑黝黝的头攒在一起,你拱我、我拱你,谁也不肯错过最精彩的场面。当胜利者骄傲地振动薄翅,发出悦耳的叫声时,我们都禁不住欢呼雀跃。它的主人也会露出同样骄傲的神情,然后像捧传家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把罐子捧回家,藏在一个最不容易被大人踢翻的角落里。但即使这样小心,不幸的事也会发生。有一次,婶婶不小心把堂哥的蟋蟀罐踢翻了一个,蟋蟀蹦到阴沟里找不到了,堂哥为此暴跳了两天没吃饭,嘴里还不住地念叨:“我的大将,我的大将……”。
现在,当我把这些故事讲给女儿听的时候,女儿听得很开心,我的心里却有些苦涩。在七十年代那个商品匮乏、凭票买东西的年代里,大多数孩子不仅没钱买玩具,而且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更多的玩具。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商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玩具,有功能多样、外形逼真的玩具枪,有栩栩如生的动物和死而复生的电子宠物,还有新鲜刺激的遥控车等等。这些玩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又能开发智力。他们再也不用东拼西凑地自己造玩具或掏鸟窝捉蟋蟀了。说实在的,我给女儿买玩具,一半是为了哄女儿,一半也是为了自己。女儿的玩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童年的缺憾。
女儿好客,经常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每次都把箱子里的玩具倒在地上,弄得满屋子都是玩具。妻子总是一边收拾,一边抱怨女儿的玩具太多。而我则和他们一起玩,甚至还和他们抢着玩,因为有些玩具确实太好玩了,我小时候别说玩,连见都没见过。为此常常惹得孩子哭、老婆骂。
小时候,我唯一的玩具是母亲花一毛钱买的一个小洋号,但小洋号总不能天天吹,因此我不得不学着自制玩具。我自制的玩具,花样还是挺多的,有用自行车链条制造的火柴枪,有用轴承和木棒制造的小滑车,有用铁丝和橡皮筋做的弹弓……。然而自制玩具却不容易,光搜集原材料就得花好长时间。大到做滑车的轴承,小到做弹弓的包皮和皮筋,还有做火柴枪的链条,都是不容易搞到手的。自制的玩具不仅易坏,还不安全。有一次,我用牙拔火柴枪上的火柴棒,枪走火了,火柴棒射进上腭里。还有一次,我跑着滚铁环,一不小心绊倒,下巴落在铁环上,把铁环压扁了,下巴也差点磕掉。
实在无聊的时候,我就和小伙伴们就掏麻雀或斗蟋蟀。麻雀和蟋蟀便成了我们的活玩具。春夏之交,正是掏麻雀的时候,烟囱口,屋檐下,都是麻雀筑巢的好地方。顺着小麻雀的叫声,很容易找到麻雀窝,然后搭起人梯,来个一窝端。窝里的小麻雀,多则五六只,少则二三只,嘴巴嫩黄嫩黄的,用手轻轻一碰,便张大嘴吱吱地要饭吃。经过精心喂养,长大后不怕人,常常不离人左右。然而掏麻雀也要冒很大的风险,有时屋檐下会突然蹿出壁虎、蝎子、蛇之类的东西。我的一个伙伴,掏麻雀时触到了高压线,险些丢了命,还严重地毁了容。
相比之下,捉蟋蟀要安全点。墙根下,石堆里,都可以捉到蟋蟀。有时也到铁路上的石子里逮,但如果被巡道工碰见,常被撵得四处逃窜。个别胆大的,还到山上的枯坟里逮,据说坟里的蟋蟀最厉害。捉蟋蟀的方法很多,有吹气法,灌水法、引诱法……。捉来的蟋蟀,首先根据个头大小装在不同档次的盆盆罐罐里,然后挨个斗。最厉害的当然要住最好的“房子”,依次排下去,并分别命名为大将、二将、三将……。为了使自己的蟋蟀变得勇猛无比,我们常常先喂它一段时间红辣椒,然后才拿出去斗。斗的时候,小伙伴们七八个黑黝黝的头攒在一起,你拱我、我拱你,谁也不肯错过最精彩的场面。当胜利者骄傲地振动薄翅,发出悦耳的叫声时,我们都禁不住欢呼雀跃。它的主人也会露出同样骄傲的神情,然后像捧传家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把罐子捧回家,藏在一个最不容易被大人踢翻的角落里。但即使这样小心,不幸的事也会发生。有一次,婶婶不小心把堂哥的蟋蟀罐踢翻了一个,蟋蟀蹦到阴沟里找不到了,堂哥为此暴跳了两天没吃饭,嘴里还不住地念叨:“我的大将,我的大将……”。
现在,当我把这些故事讲给女儿听的时候,女儿听得很开心,我的心里却有些苦涩。在七十年代那个商品匮乏、凭票买东西的年代里,大多数孩子不仅没钱买玩具,而且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更多的玩具。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商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玩具,有功能多样、外形逼真的玩具枪,有栩栩如生的动物和死而复生的电子宠物,还有新鲜刺激的遥控车等等。这些玩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又能开发智力。他们再也不用东拼西凑地自己造玩具或掏鸟窝捉蟋蟀了。说实在的,我给女儿买玩具,一半是为了哄女儿,一半也是为了自己。女儿的玩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童年的缺憾。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