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悲怀先生
2022-01-19抒情散文江湖一刀
《北方文学》主编李福亮到上海,在转车的间隙,去了虹口公园的鲁迅墓地和山阴路的鲁迅故居。故居是真正地故了,旧了,寥落冷清了。去的人少得可怜。据解说员介绍:“很少有中国人来参观,偶尔有几个日本人来看看……”李福亮说他听后一怔,“心中很不是滋味”……
《北方文学》主编李福亮到上海,在转车的间隙,去了虹口公园的鲁迅墓地和山阴路的鲁迅故居。故居是真正地故了,旧了,寥落冷清了。去的人少得可怜。
据解说员介绍:“很少有中国人来参观,偶尔有几个日本人来看看……”李福亮说他听后一怔,“心中很不是滋味”。而当他和一个在上海打工的外地大学生作伴,找到静悄悄的鲁迅墓地,拍完照,又“恋恋不舍地绕到墓墙之后,期望还有什么文字”时,却不无痛心地发现──“后面,是不绝如缕重重迭迭的尿迹!”
在那张过期的《深圳商报》(1998.6.6.第15版)上,读到这篇叫做《走近鲁迅》的短文时,我又一次感到深深的落寞、强烈的震撼和彻骨的悲哀。为先生,为自己,更为我们这个民族,这个时代。望着《鲁迅全集》封面上,先生那峻切沉默、充满忧患的苦瘦面容,不禁想到李太白的一句诗:“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但我没有眼泪。因为,先生是不喜欢眼泪的。在先生短暂的一生中,他鼓噪呐喊过,也徘徊彷徨过,碰过壁,也碰过头,但从来不曾屈服、停顿;他曾被攻讦,被污毁,也曾被冷落,被孤零,但他眼里,不曾有过悲伤的泪滴。他是“铸剑”的侠勇,“荷戟”的战士,肩负使命的“过客”。当他握紧手中那支“金不换”时,眼底,只有直逼现实的愤怒火焰,只有对我们这个苦难民族的悲悯忧怀和深挚热爱。
既横眉冷对,又俯首甘为。先生是真正的“孺子牛”,为我们的社会、民族、国家,鞠躬尽瘁,甚至“死而不已”,“奶”挤尽后,又继之以“血”──先生临死前,仍“时时想到中国,想到将来,愿为大家出一点微力”。先生是真正的巨人,脊梁,当之无愧的“民族魂”。
而今,“过客”远去,先生远矣。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位伟大无私的先行者?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根“脊梁”?
曾有许多次,与朋友们谈到先生,怀着尊崇,怀着敬仰。谈先生的文章,谈先生的思想,谈先生的人格。先生不息燃烧的生命,高峻的人格和思想,早已成为一代又一代后继者的精神火光。因了这“火光”的辉耀和引领,我们穿行黑夜时也能感到温暖,熨贴,我们孤身长旅时,也能觉着安妥和慰藉──最后,我们总不免要谈到,如果先生还活着,活在今天,活在“当下”,会怎么样。我说,先生一定会写下更多“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朋友们总是大摇其头地说,先生是活不到“当下”的。“反右”时不死,“文革”时也难以逃脱。又说,即使活到当下,他的声音怕也难被大众接受;虽然现在,不少人成天都在念叨着他,但仔细看看,他们中,又有几个能、或敢承继先生的精神,秉执先生的风格呢。
那时,我总不肯相信。先生曾是那样热切地,守望着、呵爱着我们这个民族,呵爱着他想象中的“将来”,我们所处的“当下”啊。而当下,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又是多么地需要他。大潮嚣涌,鱼龙混杂,精粗并存,泥沙俱下。腐败的应该速朽,剔弃,新生的需要催育,加钙──而这一切的一切,多么需要像先生那样的高标卓识,那样的特立独行,那样的慷慨忠勇,来匡济,来指引,来激扬,来救赎啊。
而现在,我终于不得不相信了。
先生曾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是真真死掉了。”六十多年过去了,时间的流逝洗涤着旧日的印迹。泪揩干了,血淡薄了,后死者便忘乎所以了,想入非非了,不知天高地厚了。如先生所言,我们现在是在“生存”,在“发展”;不仅“温饱”了,而且正走向小康。但,我们也在“苟活”,在“奢侈”,在“放纵”!日常生活的碎屑和尘埃,每天都在落降下来,覆盖着我们的记忆,越积越厚,让我们的心,也越来越顽冥,越来越麻木,冷漠。便是对先生,也不免由怀疑而疏离,甚至是烦厌,摒弃。
不是早就有人想“清算”先生么?不是早就有人想“彻底否定”先生么?不是早就有人想着,要从骨子里,从血液里,剔除先生的影响么?在最新一期的《北京文学》(1998年10月号)上,又看到一伙“新进”作家的答卷。在那份名为《断裂》的答卷里,几个自称“没有父亲”的“狼孩”,甚至将先生訾为“误人子弟”的“乌烟瘴气鸟导师”,要让他“到一边歇一歇”──多么可怕的“断裂”,多么令人齿寒的谩骂!他们,真不愧是“喝狼奶长大”的一代。
现在,先生的故居,是真正地故了,旧了,寥落了。先生的墓地,也满溢着“不绝如缕重重迭迭的尿迹”了。相反,过去许多被焚毁的寺庙,许多濒于倾圯的观宇,那些“雷峰塔”一样的残迹余痕,现在却重修了,扩建了,焕然一新了,亮丽堂皇了,整饬壮严了,并且香客不断,游人如织,一派祥云覆罩、勃勃兴盛了!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鸾鸟凤凰日以远,燕雀乌鹊巢堂坛。倘若先生在世,或泉下有知,面对此情此景,不知该要如何地痛心疾首一场。
作家林贤治曾说过,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他为先生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因为一次次有意或无意的“铺垫和厚饰”,而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而感到悲哀。他认为应该还先生以“人之子”的本来面目(见林文《人间鲁迅》,原载《新华文摘》)。这固然有他的道理。但我以为,如果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去“还”,就以这样的方式(“不绝如缕重重迭迭的尿迹”和“乌烟瘴气鸟导师”的称谓!),去对待自己民族的伟人,那才是更可悲哀的事。
六十多年前,罗曼。罗兰在读到《阿Q正传》后,感动地哭了。他说他看到了中国的良心,看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现在,让我们看看,自己是在怎样地对待自己的“良心”,看看自己,是在怎样地对待这个“高贵的灵魂”,民族的灵魂!
虹口公园鲁迅墓后,那“不绝如缕重重迭迭的尿迹”,将是我们永远的耻辱,也将是所有后死者、苟活者永远的耻辱。
也是六十多年前,郁达夫在那篇叫《怀鲁迅》的短文中,曾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这个夜晚,望着先生那峻切沉默、充满忧患的悲苦面容,恍惚有一束沉冷的寂光,掠过眼前。那是先生依旧热诚、峻厉的深邃眼神。他凝视着这个轻佻的“当下”,凝视着我,沉默不语。
面对先生,我只有满怀的羞愧、悲愤和苦痛,芒刺一般,哽堵在心间、喉头……
http://people.sina.com.cn/forum/2003-12-19/18390.shtml
在那张过期的《深圳商报》(1998.6.6.第15版)上,读到这篇叫做《走近鲁迅》的短文时,我又一次感到深深的落寞、强烈的震撼和彻骨的悲哀。为先生,为自己,更为我们这个民族,这个时代。望着《鲁迅全集》封面上,先生那峻切沉默、充满忧患的苦瘦面容,不禁想到李太白的一句诗:“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但我没有眼泪。因为,先生是不喜欢眼泪的。在先生短暂的一生中,他鼓噪呐喊过,也徘徊彷徨过,碰过壁,也碰过头,但从来不曾屈服、停顿;他曾被攻讦,被污毁,也曾被冷落,被孤零,但他眼里,不曾有过悲伤的泪滴。他是“铸剑”的侠勇,“荷戟”的战士,肩负使命的“过客”。当他握紧手中那支“金不换”时,眼底,只有直逼现实的愤怒火焰,只有对我们这个苦难民族的悲悯忧怀和深挚热爱。
既横眉冷对,又俯首甘为。先生是真正的“孺子牛”,为我们的社会、民族、国家,鞠躬尽瘁,甚至“死而不已”,“奶”挤尽后,又继之以“血”──先生临死前,仍“时时想到中国,想到将来,愿为大家出一点微力”。先生是真正的巨人,脊梁,当之无愧的“民族魂”。
而今,“过客”远去,先生远矣。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位伟大无私的先行者?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根“脊梁”?
曾有许多次,与朋友们谈到先生,怀着尊崇,怀着敬仰。谈先生的文章,谈先生的思想,谈先生的人格。先生不息燃烧的生命,高峻的人格和思想,早已成为一代又一代后继者的精神火光。因了这“火光”的辉耀和引领,我们穿行黑夜时也能感到温暖,熨贴,我们孤身长旅时,也能觉着安妥和慰藉──最后,我们总不免要谈到,如果先生还活着,活在今天,活在“当下”,会怎么样。我说,先生一定会写下更多“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朋友们总是大摇其头地说,先生是活不到“当下”的。“反右”时不死,“文革”时也难以逃脱。又说,即使活到当下,他的声音怕也难被大众接受;虽然现在,不少人成天都在念叨着他,但仔细看看,他们中,又有几个能、或敢承继先生的精神,秉执先生的风格呢。
那时,我总不肯相信。先生曾是那样热切地,守望着、呵爱着我们这个民族,呵爱着他想象中的“将来”,我们所处的“当下”啊。而当下,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又是多么地需要他。大潮嚣涌,鱼龙混杂,精粗并存,泥沙俱下。腐败的应该速朽,剔弃,新生的需要催育,加钙──而这一切的一切,多么需要像先生那样的高标卓识,那样的特立独行,那样的慷慨忠勇,来匡济,来指引,来激扬,来救赎啊。
而现在,我终于不得不相信了。
先生曾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是真真死掉了。”六十多年过去了,时间的流逝洗涤着旧日的印迹。泪揩干了,血淡薄了,后死者便忘乎所以了,想入非非了,不知天高地厚了。如先生所言,我们现在是在“生存”,在“发展”;不仅“温饱”了,而且正走向小康。但,我们也在“苟活”,在“奢侈”,在“放纵”!日常生活的碎屑和尘埃,每天都在落降下来,覆盖着我们的记忆,越积越厚,让我们的心,也越来越顽冥,越来越麻木,冷漠。便是对先生,也不免由怀疑而疏离,甚至是烦厌,摒弃。
不是早就有人想“清算”先生么?不是早就有人想“彻底否定”先生么?不是早就有人想着,要从骨子里,从血液里,剔除先生的影响么?在最新一期的《北京文学》(1998年10月号)上,又看到一伙“新进”作家的答卷。在那份名为《断裂》的答卷里,几个自称“没有父亲”的“狼孩”,甚至将先生訾为“误人子弟”的“乌烟瘴气鸟导师”,要让他“到一边歇一歇”──多么可怕的“断裂”,多么令人齿寒的谩骂!他们,真不愧是“喝狼奶长大”的一代。
现在,先生的故居,是真正地故了,旧了,寥落了。先生的墓地,也满溢着“不绝如缕重重迭迭的尿迹”了。相反,过去许多被焚毁的寺庙,许多濒于倾圯的观宇,那些“雷峰塔”一样的残迹余痕,现在却重修了,扩建了,焕然一新了,亮丽堂皇了,整饬壮严了,并且香客不断,游人如织,一派祥云覆罩、勃勃兴盛了!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鸾鸟凤凰日以远,燕雀乌鹊巢堂坛。倘若先生在世,或泉下有知,面对此情此景,不知该要如何地痛心疾首一场。
作家林贤治曾说过,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他为先生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因为一次次有意或无意的“铺垫和厚饰”,而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而感到悲哀。他认为应该还先生以“人之子”的本来面目(见林文《人间鲁迅》,原载《新华文摘》)。这固然有他的道理。但我以为,如果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去“还”,就以这样的方式(“不绝如缕重重迭迭的尿迹”和“乌烟瘴气鸟导师”的称谓!),去对待自己民族的伟人,那才是更可悲哀的事。
六十多年前,罗曼。罗兰在读到《阿Q正传》后,感动地哭了。他说他看到了中国的良心,看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现在,让我们看看,自己是在怎样地对待自己的“良心”,看看自己,是在怎样地对待这个“高贵的灵魂”,民族的灵魂!
虹口公园鲁迅墓后,那“不绝如缕重重迭迭的尿迹”,将是我们永远的耻辱,也将是所有后死者、苟活者永远的耻辱。
也是六十多年前,郁达夫在那篇叫《怀鲁迅》的短文中,曾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这个夜晚,望着先生那峻切沉默、充满忧患的悲苦面容,恍惚有一束沉冷的寂光,掠过眼前。那是先生依旧热诚、峻厉的深邃眼神。他凝视着这个轻佻的“当下”,凝视着我,沉默不语。
面对先生,我只有满怀的羞愧、悲愤和苦痛,芒刺一般,哽堵在心间、喉头……
http://people.sina.com.cn/forum/2003-12-19/18390.shtml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