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2022-01-20叙事散文慕容春光
网文苏利·普吕多姆是历史上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普吕多姆1839年3月16日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
网文
苏利·普吕多姆是历史上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普吕多姆1839年3月16日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但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称为机械师的梦想。而他青年时代的另两个事件使他终身陷入忧伤,一是失恋:他少年时代就爱上的表妹嫁给了另一个男人;二是他失去了信仰。他在里昂同笃信天主教的亲戚住在一起,经过这段短暂的信仰稳定期后,他变成了一个怀疑论者,尽管他很可望有坚定的信仰。在勒克鲁索的铸造所当了一段时间的职员后,普吕多姆于1860年转而投身法律,并在巴黎的一家公证所找到了一个工作。他得到了一笔遗产,经济上独立后,离开法律界专心投入写作。1865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长短诗集》。1870年,普吕多姆的生活又一次蒙上了阴影。他的叔叔、婶婶和母亲在不长的时间内相继去世,使他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后来普法战争爆发,艰苦的军旅生活彻底毁掉了他的健康。晚年,普吕多姆的诗歌为他带来了许多荣誉:屡次入选法兰西学院,而且提名为荣誉勋位团成员,19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865年,普吕多姆的第一部诗集是《长短诗集》,这些抒情诗作表现出深思和忧伤的气氛,对人生的短暂的哀伤和快乐作了思考。其中有一首《破碎的花瓶》最为著名,这首诗将一只表面看来完好无损实际上却有一道几乎看不见裂痕的花瓶比作因所爱的人负心而伤悲的心。1866年,普吕多姆出版了他的第二部抒情诗集《考验》,其中包括一些以爱情、怀疑、和行动为主题的十四行诗。1866-1888年,又出版了一本配画诗集《意大利笔记》。1869年,出版了抒情诗集《孤独》,主题是孤独的个人对爱的追求。普吕多姆还为高蹈派的期刊《当代诗集》写诗,以后又出版了三卷《当代诗集》。普吕多姆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摈弃了自己的悲观主义,他还对科学有所偏好。普法战争对年轻的普吕多姆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诗歌中表达了一种矛盾的心情,即对战争恐怖的害怕和对祖国热爱的困惑的斗争。战争初期,普吕多姆出版了充满和平主义观点的《战争印象记》,在经过了战争、围困、最终战败和被占领的屈辱后,又创作了一组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十四行诗《法兰西》。普吕多姆很早就对哲学产生了兴趣。他的两部主要诗作《正义》(1878)和《幸福》(1888)都是关于理想的人类行为的长篇到的讽喻诗。对普吕多姆来说,美和真理是不可分的,他在他的一篇日记中写道,他终于认识了美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艺术家能够创造一个在美学上使人愉悦的形式,人类也能呼应其道德观念而使自身的生活成为一件艺术品。普吕多姆从抒情诗转而创作哲理诗又最终转向散文,他认为自己是在转向更加伟大、更加有意义的工作。他的众多读者一致称他为那个时代至高无上的、最重要的哲理诗人。在他转向创作哲理诗后,许多人依然喜欢他的早期抒情诗,称他的《破碎的花瓶》为最优秀的诗作。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的理由,也是他的抒情短诗,并把普吕多姆的理想主义和道德说教当做第一位文学奖获得者合适的素质。
苏利·普吕多姆是历史上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普吕多姆1839年3月16日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但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称为机械师的梦想。而他青年时代的另两个事件使他终身陷入忧伤,一是失恋:他少年时代就爱上的表妹嫁给了另一个男人;二是他失去了信仰。他在里昂同笃信天主教的亲戚住在一起,经过这段短暂的信仰稳定期后,他变成了一个怀疑论者,尽管他很可望有坚定的信仰。在勒克鲁索的铸造所当了一段时间的职员后,普吕多姆于1860年转而投身法律,并在巴黎的一家公证所找到了一个工作。他得到了一笔遗产,经济上独立后,离开法律界专心投入写作。1865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长短诗集》。1870年,普吕多姆的生活又一次蒙上了阴影。他的叔叔、婶婶和母亲在不长的时间内相继去世,使他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后来普法战争爆发,艰苦的军旅生活彻底毁掉了他的健康。晚年,普吕多姆的诗歌为他带来了许多荣誉:屡次入选法兰西学院,而且提名为荣誉勋位团成员,19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865年,普吕多姆的第一部诗集是《长短诗集》,这些抒情诗作表现出深思和忧伤的气氛,对人生的短暂的哀伤和快乐作了思考。其中有一首《破碎的花瓶》最为著名,这首诗将一只表面看来完好无损实际上却有一道几乎看不见裂痕的花瓶比作因所爱的人负心而伤悲的心。1866年,普吕多姆出版了他的第二部抒情诗集《考验》,其中包括一些以爱情、怀疑、和行动为主题的十四行诗。1866-1888年,又出版了一本配画诗集《意大利笔记》。1869年,出版了抒情诗集《孤独》,主题是孤独的个人对爱的追求。普吕多姆还为高蹈派的期刊《当代诗集》写诗,以后又出版了三卷《当代诗集》。普吕多姆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摈弃了自己的悲观主义,他还对科学有所偏好。普法战争对年轻的普吕多姆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诗歌中表达了一种矛盾的心情,即对战争恐怖的害怕和对祖国热爱的困惑的斗争。战争初期,普吕多姆出版了充满和平主义观点的《战争印象记》,在经过了战争、围困、最终战败和被占领的屈辱后,又创作了一组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十四行诗《法兰西》。普吕多姆很早就对哲学产生了兴趣。他的两部主要诗作《正义》(1878)和《幸福》(1888)都是关于理想的人类行为的长篇到的讽喻诗。对普吕多姆来说,美和真理是不可分的,他在他的一篇日记中写道,他终于认识了美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艺术家能够创造一个在美学上使人愉悦的形式,人类也能呼应其道德观念而使自身的生活成为一件艺术品。普吕多姆从抒情诗转而创作哲理诗又最终转向散文,他认为自己是在转向更加伟大、更加有意义的工作。他的众多读者一致称他为那个时代至高无上的、最重要的哲理诗人。在他转向创作哲理诗后,许多人依然喜欢他的早期抒情诗,称他的《破碎的花瓶》为最优秀的诗作。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的理由,也是他的抒情短诗,并把普吕多姆的理想主义和道德说教当做第一位文学奖获得者合适的素质。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