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记(四月读书小札)
2022-01-20抒情散文雨夜昙花
1、桥东里:花花果果枝枝蔓蔓很有趣的一本书,写花写果,写得很是渊博。把所写植物的来历,诗词都一一道来,而又不觉在故作高深,只当是平常,娓娓道来。也不求全,并不似某些文章,写到某一植物,就把网上所列举的所有故事和诗词一一网罗到文中。正因为不求……
1、桥东里:花花果果枝枝蔓蔓 很有趣的一本书,写花写果,写得很是渊博。把所写植物的来历,诗词都一一道来,而又不觉在故作高深,只当是平常,娓娓道来。也不求全,并不似某些文章,写到某一植物,就把网上所列举的所有故事和诗词一一网罗到文中。正因为不求全,有的引句,这文里用了一次,另一文中又重复用一次,由此一来,反而知道,书中所例,是作者的真学问,而不是百度来的。 有人也是真渊博的。一次,有朋友举出多年前看的一文,说写得如何如何好。让他找来学习,我与珠儿姐看后都笑了:这也叫好?不过就一个谷歌(那时用的还是谷歌)。当然,写那文章的人,当年尚没有电脑。文章既然要时间来验证,当我们有电脑有网络后,看文后有了这种感觉:把真学问写成谷歌,那么文章的确也不怎么样。这一点张爱玲的文章最能证明,就是今时今日看来,也一样时髦。别说红玫瑰白玫瑰了,就是眼里要射出刀来,仍有许多人在借鉴。 这本书的作者,却是可以大把百度的,文章又引经据典,却偏偏能够写得让人看出来与百度无关,那自然是很好的了。 如石榴一文,提到《水浒传》,又说元稹的《感石榴二十韵》,这都极寻常了。然后精彩的来了:《北朝胡姓考》出来了,《隋书》出来了,《齐民要术》也来了,李时珍和段成式都来了,真是广博。就是因为这样的阅读面,所以作者认为:古人吃到的石榴是鸡蛋大小的,是酸是甜得靠运气。又说,古人多赞它的花好看,并不写它的果好吃。便知道,原来现在我们吃的石榴,是改良过的了。 不过,会泽有石榴名盐水,当年稀罕得不得了,因为那曾经是贡品。命名为盐水,并不是石榴有咸味,而是它出产的地方名为盐水。更有意思的是,唯有盐水才有那石榴,离开一点点,石榴味道就不一样了。那石榴也不一般,别的石榴籽实如红水晶,它似红宝石,而且是软籽,可以嚼后下咽,有消食之功。但无人告诉我,这石榴是什么时候成为贡品的,不过有传说:诸葛亮的部队吃过。如此一来只得两个解释:一是云南偏远,汉文化进入得晚,学会写诗作词也晚,纵是写了,要流传到中原也艰难。二是好东西都说成是贡品,以示难得,而诸葛亮的部队吃过,则是云南太远了,中原来的人太少了,所以什么都扣到老诸头上。至于为什么不是杨升庵吃过,大约因为杨状元喜欢写诗作词,没有找到他为盐水石榴写的诗文,不便说吧。不过,盐水石榴的确好吃,与蒙自石榴有一拼。因为都是传说,所以我还是愿意相信书中所说,古人吃的石榴,真的不怎么样。 又如甘蔗一文,写它在古代怎么作为比武用具,在乡村又怎么作为孩童玩具,台湾人竟然还拿它做过烟枪,称其为风车:“烟飞漠漠绕千家,珠玉辉增蔗管华。异客不知何物好。隔村远听卖风车。”(黄逢昶) 最好笑的是他说曹植的诗:“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可是,人家本来就是拿来解渴的,你非得拿来制作拐杖,甚至作大烟枪,是你的错还是人家的错呢?”看到这里,真是忍不住笑了又笑。曹植呀,才高八斗的大才子曹植呀,被他这样调侃……最后他说,甘蔗的甘之前是竿,与滋味并无关系,因为它长得像竹竿。而蔗字,吕惠卿向宋神宗解释:“所有的草木都是从正根和主干上长出来的,只有蔗是侧着种、从侧根长出,所以从‘庶’字。”真是惭愧了,云南很多县都产甘蔗,还曾特意去看过甘蔗地,一片片的特别好看,只是当时只想到青纱帐了,都没注意甘蔗是怎么长的。 这样一本书,自然长见识。可惜看了看了,还是忘了,只觉有趣,只觉好玩,待一回想,记忆中所剩寥寥。怕是得放在最近的书架中,随时翻吧。 2、中国知见书系:大师中国 这本书吸引了我的是一行字:不可复制的珍贵纪实,真实权威的知识见闻。因为它是央视热播纪录片的精编。 不过看后,有些失望。 有的时候,电视解说词与文章还是有区别的。因为解说词受制于影像资料,所以有时候不免不够深入。看电视节目,因为有影像的辅佐,对文字的要求可能会略有降低。当然,倘若有个好解说词,节目自然如虎添翼。如《台北故宫》,BBC的那些自然纪录片等。 人物纪录文字,还是深入一点的比较引人入胜。换而言之,也就是:我觉得这些文字有点泛泛而谈了。通篇看完,也就是了解了一下大师们的生平和事迹,而进一步想了解大师的思想或其他,却是没有的。因而,这也就是中规中矩的人物介绍,不逾越一步。 由此想起高晓松说民国的大师们,他也不过就说了说林徵因和她身边的人,却说得无比生动,因为有细节,有情感,所以他们这些人的精神状态与家国情怀都历历在目。当然《台北故宫》的解说词也非常棒,因为它不仅仅介绍文物,还关照到了守看文物这些人的内心,所以特别有温度。我喜欢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的解说词,甚至愿意花费一晚上的时间,摘抄他的解说词,原因也就在这里:就是说一朵花,一片叶,一只小小的昆虫,也是有感情的。 文字其实是骗不了人的。有没有情感在其中,读一读就知道。不过,想来是我的要求太高了,因为封面已提醒了:知识见闻。见闻罢了,与思想和情感皆无关。 3、曾雅娴:《花语为诗泪成词》和蔓枚:《草木集》 这两本书适合对比着看,当然我不是故意的。通常我喜欢同时看两本书,一本放书桌上,一本随身携带放。 看什么书,总会有个缘分,或说是缘由。无论如何,《草木集》这一本书,只要我看到,都是会从架上取下的。《花语为诗泪成词》则未必。前者,是因为我喜欢植物,后者,一看这书名,就认为是写给女孩子们看的。所以会同时把这两本书都打开,不能不说有意思。 都是写植物,但两本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草木集》配有照片和图画,写得比较现代,且多会写到在国外这植物如何。《花语为诗泪成词》则不然,写得很古典,以诗词和古代中国的故事,来写花。 《草木集》写花,真是在写花,写这花有什么用处,写作者本人对它的感觉。如月见草,“想想暗恋无非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大白天的场面下无处遁形,总害怕自己娇嫩的心思会受到伤害;但那心思终究是存在的,到了万物俱寂,不那么热闹的时候,也就丝丝缕缕地盛开了,一朵朵圆满而甜蜜的小花不为人知地荡漾着,叫看到的人不由得心软下来。”是很清丽的文字。 《花语为诗泪成词》写花,其实和这花本身并没有多少关系,说是没有多少关系,当然还是有一点点关系,这关系就是:诗词中它的出现,故事中它的出现。其实也就是借花的诗词或故事中所表现的情感,写一些自己的想法。如玉簪花这一章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有时候喜欢一个人、一首诗、一首歌,不是因为人有多好、诗有多美、歌有多动听,能让你不由得被吸引和感同身受,而只是因为你心里有相似的却不为人知的惦记和念想,所以当你走在山长水远的路途上,也总会流连一个似曾相识的山明水净的微笑、一种念念不忘的千回百转的柔情,这人间烟火里渐次迢递的归来与去兮,也终会累积成你记忆里一汀烟雨的回忆。”文字的排列组和很唯美。 然而最为有趣的地方在于:这两本书中的植物,并不重复。我原想找两本书都写到的植物来对比看一看,两种写法的不同,因为会很有趣。结果没有。这发现更为有趣。好像中国的古典与现代有几分不相容,各是各的,井水河水两无干。其实《草木集》也会写到古诗词,《花语为诗泪成词》也会写到电影和外国民谣,大约是写作风格的不一样,立足点的不一样,所以两本书截然不同。也因此,我觉得同一天里,时而看到“连基督徒们都说,是玛利亚把洗净的耶稣衣物置于薰衣草上从而留下芳香,可见彼时最多么抬举它的味道。”时而又看到“梨花开,梨花残,总有塞雁高飞人未还,这千种温柔,万般袅娜,亦如云烟飘过,轻轻如珠贝散落于纵横的阡陌,只有泪光在梦中闪烁。”的确特别有趣。 4、梁鸿:中国在梁庄 终于读到这本书了。 据说这本书的评论非常好,当然也获了非常多的奖项。小荷在向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用的句子也非常严重:据说当下,这本书是中国写得最好的散文。小荷是比较挑剔的,他的挑剔,源于他看过无数的书:古今中外,各种类别。能被他这样提一句,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的。但我看书的随意性比较大,所以并未刻意去寻找这本书。那天,它却就出现在了手边,不得不说:还是有丝惊喜——终于看到它了。 此书从头至尾,写得非常平实,看到的,想到的,都以一种安静的姿态来描述。没有过多着力,但在平静中,力量自现。因而,它是一本好看的书。 作者为了写这本书,带着儿子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住了几个月。她一一访问了村上的那些人,从村里管事的到村里的一般百姓,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的精神状态。非常实际地描述了那些生活在村庄的人。 村庄,在许多的语境中,是朴素的、美好的。大体也就是离开了村庄之后:居住在城市中,享受着城市生活中的便利,然后去怀念乡村生活的单纯,与土地与自然零距离接近的美好。在这些描述中,村庄其实已经远离了,它因为生存在记忆中,而成为了乌托邦。就如站在村庄想象城市一样,因为对城市所怀有的梦想,使得纵算居住在城市多年,也无法溶入其间。乡村或城市,都是现实的,都不是理想中的净土,这或许就是无论迁移到哪里,总会感觉自己是个异乡人的原因吧。 作者来自于梁庄,但她没有居住在城市,然后去回忆自己的童年。不得不说,很多时候,乡村的美好,其实是童年的美好,与乡村本身并无多大关联——如有关联,大约也是地域上的,而不是情感上的。 这本书中自然也有回忆,大多是写到自己小时候见到的这个人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书中还有大部分的文字,是作者整理的访问者的说话录音。她在整理时,尽可能地把那些话写得清楚明白,而又不失原貌。 文中并没有让人震惊的事,也就是寻常人的寻常生活,但这些文字中却有深入骨髓的悲凉。比如农村的养老问题。 昨天与朋友吃饭,其中一人的儿子找到女朋友了。夫妻俩嘴上说:不支持也不反对,等儿子去了女方家,女方家没有意见了,再带女孩来家里。不过聊着聊着,就漏出了话来:对于儿子找的对象也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希望对方的父母都像他们一样,有退休工资,有医保,这样两个孩子的日子也就好过一些。听到这话时,我还有些讶异:那爱情呢?爱情在哪里?随后也就理解了他们。 而在农村,退休工资和医保,完全就是奢望。所以书中特别写到了这一点:已六、七十岁的人了,还在帮子女们带孩子,带完一个又一个。哪家都生怕自己吃亏,所以都要把孩子送来给老人带,而且还不交钱给老人。于是为他们算一笔账:夫妻两口在城市打工所挣,也不过是家里父母带孩子的保姆费和孩子吃喝花费。但是不帮子女带孩子,子女也就不为父母养老。这样的现实一被说破,真是让人心惊。几千年的文化,百善之首,以孝为先;以孝治天下,面对现实生活时,竟然是句谎言。在写到这个老人群体时,书中有这样的文字:“在中国文化的深层,有一种本质性的匮乏,即个性的丧失。由于秩序、经济和道德的压力,每个人都处于一种高度压抑之中,不能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愿望。每个人都试图在一种扭曲中牺牲自己,成全家人,并且依靠这种牺牲生成一种深刻的情感。一旦这种牺牲不彻底,或中途改变,冲突与裂痕就会产生。” 为此,文中还特别写到了婆媳之间的关系。婆媳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不过我认为,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儿子那里。如果儿子站得直,那么再刁钻的媳妇也没办法欺负婆婆的。儿子自己就直不起身板,又怎能怨媳妇对老人不好呢?毕竟由老人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是那个儿子,而不是媳妇。只是在中国的传统中,往往娶了媳妇后,就把孝与不孝的问题丢给了女方。所以:“世道变了,原先是媳妇怕恶婆子,现在是婆子没有不怕儿媳妇的。有哪个是省油灯?不把你榨干就不算完。你辛辛苦苦替她照顾孩子,回来该吵你还吵你,该不养活你,还不养活你。给他们摆一下自己的功,说那是你孙子,你想让他饿死我也管不着。刻薄得很。”仅从文中赵嫂这一段话,就看出了这个问题。从头至尾,不是媳妇怕恶婆婆,就是婆婆受制于厉害媳妇,完全没有儿子什么事。其实在这整个过程中,儿子才是主角,婆婆和媳妇,不过是两个配角。 我身边婆婆与儿媳的故事,写上几天几夜都写不完,追根究底问下来,主要的原因也不过是:在所有的这些纠纷中,那个做儿子的态度暧昧不明,要么想和稀泥,要么得过且过。这还是城市里的婆媳关系,婆婆还不用要求儿媳养老,甚至还不时给钱给物帮补,都还不受待见,农村的婆媳关系自然更是一边倒了。如果真要找问题的原由,我认为应该是几千年来,儿子、丈夫在这一微妙关系中的缺失,他让因为自己才会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在一张桌上吃饭两个女人,各自去面对这种落实到穿衣、吃饭赤裸裸的关系——就算是唇齿相依也会磕磕绊绊,何况她们彼此间还毫无情感基础。不过,书中关于这个问题,仅仅是在养老这一内容中点到为止。 养老是一件事,另一件事,是教育。至今我依旧记得,多年前,一位教育界的专家那让人心痛的指责:她说某个少年杀人,是因为那个少年的母亲没有把孩子教好。当时我听到这句话,立即对她乃至她所代表的那个团队产生了置疑:因为众所周知,那个少年的母亲,其实没有办法与少年多说一句话,她的所有时间,都在为了生存而忙碌。把教育的缺少简单地归结到母亲身上,是最简单方便的,但也是最不负责的。何况那人还是个教育家,就我的认知里,教育家应该就这样的惨剧找出深层次的原因,不能图方便省事,简单粗暴地把原因归结给母亲又或社会。就如孩子不愿意为父母养老,应该是某一方面教育的缺失。但从书中看来,教育的缺失已不仅仅是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了。 作者是从那个村子中考出去的大学生。在她那个年代,读书还是有用的。但是现在,农村已普遍认为读书无用:纵算考取大学,家里也供不起。举债供出一个大学生,一样要去打工,于是农村的孩子们便宁愿早早去打工,一样的打工,没必要再背着债务去打工。这是大环境,而小环境是,村子里没有了学校。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人口流动和计划生育使得生源减少,最根本的则是教师的待遇问题:“上级派四个老师。老师来了,应该有补助。老师工资偏低,村里要给补助,再找一个做饭。梁庄以前再穷,对老师的补助从来没有少过。现在,说是没有这笔开支,村支书不给了。老师来干一年半年,都跑了。”于是这个学校也就没有了,养起了猪,后来怕难看,就空着了。“那时候考试评比,吴镇中心小学第一,梁庄就是第二。”这一切,竟成了光荣历史。 除此之外,书中还关注到了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以及教育问题。面对一个强奸并杀人的少年,她有这样的文字:“没有人提到父母的缺失、爱的缺失、寂寞的生活对王家少年的潜在影响。” 留守老人与儿童,农村养老,农村医保,农村耕地,农村教育。村子中的主流人群和边缘群体,以及农村那些基层领导的所作所为,书中都一一提及。它的涵盖面非常广,也就是全盘托出了一个完整农村的样子。读完此书,有个感觉,对当下农村的生活状况,有了个大体的认知,正如书中文字所传达的那样:有无奈、有悲凉,也有坚韧。全文写得比较理性,鲜少抒情,因而它打动人的力量,也就更为真实。 看完全书后,又看了书后的授奖辞,认为还是比较中肯,如这一段:“梁鸿以真实的力量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也同样地顾后和瞻前,忧虑和悲伤,困惑和迷茫。在心系母土的真实表述中,有着值得珍视的精神担当。”又如这一句:“在平静的讲述下,乡村中国正在惊心动魄地沦陷。” 另外值得一记的是,这本书,我出差时带着它,在机舱里看,在房间里看,因为它的确比较能够吸引住人。特别是返程时,飞机晚点三个多小时,我就在候机厅里,一字一字读完了它。花这么多时间读一本很好读的书,于我而言,也是很少见的。 就在候机厅里,我合拢这本书。心中有悲有喜。悲的是当下农村的现状,对于此点,其实我不陌生,偶尔总会听到关于农村的种种,只是从没有这样深入地在文字中了解过。喜的是,这样平淡、安静的文字描写这样寻常、淡然的生活,竟然让人感受到这么多的忧伤和无奈,由此也就可以看出,文字的巨大力量。当然也有小小的疑问:书中人名,是真名吗?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