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记得回家
2022-01-20抒情散文嘎玛丹增
时光左岸之:天黑了,记得回家·嘎玛丹增··写下倒囥子三个字,囥,难了我。川南话语里,很多话没法书写。帕乌斯托夫斯基曾告诫,对于生僻难懂的方言俚语,需要用括号注解的,最好别用。我顽固地认为,用倒囥子称谓烧白、扣肉,好像更准确形象。就像小时候……
时光左岸之:
天黑了,记得回家
·嘎玛丹增··
写下倒囥子三个字,囥,难了我。川南话语里,很多话没法书写。帕乌斯托夫斯基曾告诫,对于生僻难懂的方言俚语,需要用括号注解的,最好别用。我顽固地认为,用倒囥子称谓烧白、扣肉,好像更准确形象。就像小时候,一年四季习惯光着脚丫贴近大地,全身上下都舒坦,穿上鞋子反觉别扭。
娃儿呐,去把脚底的泥巴洗洗。不是给你买了一双胶鞋?不要舍不得。快过年了,我再给你做一双新布鞋。母亲不到30岁,背已经有点驼了,从缝纫机机头偏过头来说。北风透过竹串架墙,在屋里乱窜,把糊墙的报纸边角吹得哗哗作响。母亲赶紧按住了机头下的衣料,打了一个寒噤。我家没有钱买木炭取暖,竹编烘笼里的炭灰,还是从隔壁兽医站的灶膛里掏的。我放下背兜,揭开烘笼上面的盖布,递到母亲手里。母亲把手放在烘笼上,隔了好一阵,脸上才有了一点血色。 我家没有灶房,自然也没有柴灶,只有一个用搪瓷脸盆做底的煤炉,放在缝纫社公用天井一侧。我就在那里生火做饭,燃料大多是我在酒厂垃圾场捡来的碳花。老家方言里,把没有完全燃尽的煤炭,叫做炭花,很是形象。我和小伙伴提着竹编撮箕,举起小锄在垃圾堆,刨出那些没有燃尽的二炭时,真的就像看见了柑子花一样。 今晚就吃红苕粑,已经给你放在桌子上了。母亲在继续唠叨。土陶水缸的水还是满的,可以不下山去井里挑水了。听见母亲说话,其实我已经看到,缸钵里的红苕粉,勉强能够做四个粑粑。捅开灶膛,对着灶眼煽起蒲扇,直到火苗在鼎锅底蹿动,才舀起一瓢冷水,站在天井边的石条槛,冲刷满脚的污泥。这时候,觉得天气有点冷,腿杆上起了鸡皮。赶紧趿拉上旧布鞋,开始蒸红烧粑。小镇的童年都栓在灶台上,谁家的孩子都离不开烧火做饭。 天井不大,可以看到小片天空和一棵皂角树。叶子早就掉光,枝梗张牙舞爪的毫无生气,有点像我成长中的身体。皂角成熟时,母亲举着竹竿,站在树下吃力地啪打枝桠,我在地面拣拾。我曾经试图上树,免得母亲那么辛苦,但多次摔倒,从未成功。后来,我的一个伙伴,掏鸟窝时从木梯高处摔倒,被活活摔死了,让我感到了害怕,再也不敢攀爬笔直的皂角树了。事实上,我从来就没见过有人爬上去过。那些晒干后的皂角,放置在竹筐里,母亲把它揉碎泡水洗头,偶尔也用来洗衣服。 我经常坐在天井里,望着皂角树想一些奇妙的事情。想得最多的,当然是粮食和油荤。如果我当年知道“芝麻开门吧”的密语,一定会在想象中,无数次成为念它的主角。我没有阿里巴巴那样幸运,除了会念叨我饿我好饿,只认识粮食和牲畜。镇上茶馆里的说书人,应该是镇上最有学问的人之一,但格林童话或安徒生,距离他和我一样的远。夜间,茶馆里总是挤满黑压压的人头,我和小伙伴们没有茶钱,只能拥在门口踮起脚尖听故事。说书人站在两张方桌重叠架高的位置,摇着纸扇,挥着堂木,说武松、薛仁贵已经非常精彩。每晚都在“欲知后事如何,明晚请早”的结束语中,不舍地离去。故事不是粮食。从小就知道,再美的故事,取代不了柴米油盐,也喂不饱肚子。在小镇上,没有一种美好,比大米和猪肉更美好。 家里粮食总是不够。秋收的时候,镇上的孩子们三五成群,背起背篓拿着小锄,纷纷涌向田野,拣拾稻穗麦粒,在农民收获过的土地里,翻挖遗漏的红苕或者花生。最喜欢去二娘家。二娘是我家的远房亲戚,绕来绕去的属于什么样的亲戚,我至今没弄清楚。只知道二娘好,给我好吃好喝,离开时,背篓里总是被红苕洋芋、豌豆胡豆塞得满满。 二娘经常对母亲说,娃儿小,平时就让他到我这里来,汤汤水水的管娃儿吃饱。他吃得了好多嘛,煮饭时多添一碗水就够了。一碗水的哲学,和哲学无关,那是一方土地对人情世故的朴素表达。二爷早年过世,剩下二娘拉扯着四个孩子活命,家里最小的表姐大我三岁。表姐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无钱进县城看医生,至今不明的疾病,早早地夺走了她的性命。我在二娘家里,断断续续地度过了很多快乐时光。我和表哥表姐一同劳动,做一些轻浅的农活。躲在二娘羽翼下,得到了远远超过表哥表姐的眷护。一个农民母亲,总是宁愿亏了自己孩子,也不会亏待我这个外人。那是天地般广阔的母亲情怀,既帮助我家度过了无数饥寒交迫的日子,又让我从小谙熟了爱的厚度。 二娘于我的恩情,就像阳光雨露。我总是被二娘宠着,穿着整洁,无拘无束,比在自家还舒服。我吃白米干饭,表哥表姐喝稀粥,我碗里有腊肉,表哥表姐吃咸菜……于今想来,真是对不住表哥表姐们,抢走了最好的食物,占领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关爱。二娘就像土壤,总是用无需回报的富饶,源源不断地生长着粮食和温存。我被二娘紧拥的恩情,种在了生命源头,每一次心跳,必然柔声感激。 在亲人那里,贫穷不是命运的谶语,苦难对于人生从来都是温情,最能滋润这个世界。 娃儿呐,我在蒸笼里,给你留了一碗倒囥子。春节前,我从二娘家回来,母亲见到我,就说出了惊喜的秘密。缝纫社年节聚餐,一年一次,母亲留下一碗扣肉,存放在楠竹蒸笼。母亲抱着我揭开它的时候,一只土陶碗醒目地躺在那里,碗里已经长满厚厚的真菌,白绒绒的一层,兔毛样蓬松在碗沿。晚间,母亲把倒囥子蒸热了。煤油灯下,母亲一块也没舍得捻。幺儿呐,你看你这么瘦,你多吃点。当年,在我和母亲的眼里,那就是一碗幸福的猪肉,是否腐化变质,纯属邪念,不可能纠缠我饥饿的童年。 娃儿呐,好吃吧?多吃点。我给你做好了新棉鞋,过年穿。吃饱了就试试。 那是谁的声音,在时光左岸,燃起暖黄的灯火,朗照着成长的心灵。几句话里,该有一连串的温宁厚爱,那个必然听到的耳朵,又该是怎样的一生丰盈。即便黑夜终要到来,亲人高举的火把,不会让你的旅程披星戴月。 我是那个被故乡放入喉咙的细节么?再也不为粮食愁苦的时候,被亲人念叨了一生的乳名,如今却暗哑在途中,再也找不到唤他的嘴唇。 总是如梦月光,带我魂归故里。 漫漫长夜,一直听见有个声音在喊:娃儿呐——如果天黑了,记得回家。 [ 本帖最后由 嘎玛丹增 于 2010-2-27 00:56 编辑 ] 嘎玛丹增, 散文随笔
天黑了,记得回家
·嘎玛丹增··
写下倒囥子三个字,囥,难了我。川南话语里,很多话没法书写。帕乌斯托夫斯基曾告诫,对于生僻难懂的方言俚语,需要用括号注解的,最好别用。我顽固地认为,用倒囥子称谓烧白、扣肉,好像更准确形象。就像小时候,一年四季习惯光着脚丫贴近大地,全身上下都舒坦,穿上鞋子反觉别扭。
娃儿呐,去把脚底的泥巴洗洗。不是给你买了一双胶鞋?不要舍不得。快过年了,我再给你做一双新布鞋。母亲不到30岁,背已经有点驼了,从缝纫机机头偏过头来说。北风透过竹串架墙,在屋里乱窜,把糊墙的报纸边角吹得哗哗作响。母亲赶紧按住了机头下的衣料,打了一个寒噤。我家没有钱买木炭取暖,竹编烘笼里的炭灰,还是从隔壁兽医站的灶膛里掏的。我放下背兜,揭开烘笼上面的盖布,递到母亲手里。母亲把手放在烘笼上,隔了好一阵,脸上才有了一点血色。 我家没有灶房,自然也没有柴灶,只有一个用搪瓷脸盆做底的煤炉,放在缝纫社公用天井一侧。我就在那里生火做饭,燃料大多是我在酒厂垃圾场捡来的碳花。老家方言里,把没有完全燃尽的煤炭,叫做炭花,很是形象。我和小伙伴提着竹编撮箕,举起小锄在垃圾堆,刨出那些没有燃尽的二炭时,真的就像看见了柑子花一样。 今晚就吃红苕粑,已经给你放在桌子上了。母亲在继续唠叨。土陶水缸的水还是满的,可以不下山去井里挑水了。听见母亲说话,其实我已经看到,缸钵里的红苕粉,勉强能够做四个粑粑。捅开灶膛,对着灶眼煽起蒲扇,直到火苗在鼎锅底蹿动,才舀起一瓢冷水,站在天井边的石条槛,冲刷满脚的污泥。这时候,觉得天气有点冷,腿杆上起了鸡皮。赶紧趿拉上旧布鞋,开始蒸红烧粑。小镇的童年都栓在灶台上,谁家的孩子都离不开烧火做饭。 天井不大,可以看到小片天空和一棵皂角树。叶子早就掉光,枝梗张牙舞爪的毫无生气,有点像我成长中的身体。皂角成熟时,母亲举着竹竿,站在树下吃力地啪打枝桠,我在地面拣拾。我曾经试图上树,免得母亲那么辛苦,但多次摔倒,从未成功。后来,我的一个伙伴,掏鸟窝时从木梯高处摔倒,被活活摔死了,让我感到了害怕,再也不敢攀爬笔直的皂角树了。事实上,我从来就没见过有人爬上去过。那些晒干后的皂角,放置在竹筐里,母亲把它揉碎泡水洗头,偶尔也用来洗衣服。 我经常坐在天井里,望着皂角树想一些奇妙的事情。想得最多的,当然是粮食和油荤。如果我当年知道“芝麻开门吧”的密语,一定会在想象中,无数次成为念它的主角。我没有阿里巴巴那样幸运,除了会念叨我饿我好饿,只认识粮食和牲畜。镇上茶馆里的说书人,应该是镇上最有学问的人之一,但格林童话或安徒生,距离他和我一样的远。夜间,茶馆里总是挤满黑压压的人头,我和小伙伴们没有茶钱,只能拥在门口踮起脚尖听故事。说书人站在两张方桌重叠架高的位置,摇着纸扇,挥着堂木,说武松、薛仁贵已经非常精彩。每晚都在“欲知后事如何,明晚请早”的结束语中,不舍地离去。故事不是粮食。从小就知道,再美的故事,取代不了柴米油盐,也喂不饱肚子。在小镇上,没有一种美好,比大米和猪肉更美好。 家里粮食总是不够。秋收的时候,镇上的孩子们三五成群,背起背篓拿着小锄,纷纷涌向田野,拣拾稻穗麦粒,在农民收获过的土地里,翻挖遗漏的红苕或者花生。最喜欢去二娘家。二娘是我家的远房亲戚,绕来绕去的属于什么样的亲戚,我至今没弄清楚。只知道二娘好,给我好吃好喝,离开时,背篓里总是被红苕洋芋、豌豆胡豆塞得满满。 二娘经常对母亲说,娃儿小,平时就让他到我这里来,汤汤水水的管娃儿吃饱。他吃得了好多嘛,煮饭时多添一碗水就够了。一碗水的哲学,和哲学无关,那是一方土地对人情世故的朴素表达。二爷早年过世,剩下二娘拉扯着四个孩子活命,家里最小的表姐大我三岁。表姐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无钱进县城看医生,至今不明的疾病,早早地夺走了她的性命。我在二娘家里,断断续续地度过了很多快乐时光。我和表哥表姐一同劳动,做一些轻浅的农活。躲在二娘羽翼下,得到了远远超过表哥表姐的眷护。一个农民母亲,总是宁愿亏了自己孩子,也不会亏待我这个外人。那是天地般广阔的母亲情怀,既帮助我家度过了无数饥寒交迫的日子,又让我从小谙熟了爱的厚度。 二娘于我的恩情,就像阳光雨露。我总是被二娘宠着,穿着整洁,无拘无束,比在自家还舒服。我吃白米干饭,表哥表姐喝稀粥,我碗里有腊肉,表哥表姐吃咸菜……于今想来,真是对不住表哥表姐们,抢走了最好的食物,占领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关爱。二娘就像土壤,总是用无需回报的富饶,源源不断地生长着粮食和温存。我被二娘紧拥的恩情,种在了生命源头,每一次心跳,必然柔声感激。 在亲人那里,贫穷不是命运的谶语,苦难对于人生从来都是温情,最能滋润这个世界。 娃儿呐,我在蒸笼里,给你留了一碗倒囥子。春节前,我从二娘家回来,母亲见到我,就说出了惊喜的秘密。缝纫社年节聚餐,一年一次,母亲留下一碗扣肉,存放在楠竹蒸笼。母亲抱着我揭开它的时候,一只土陶碗醒目地躺在那里,碗里已经长满厚厚的真菌,白绒绒的一层,兔毛样蓬松在碗沿。晚间,母亲把倒囥子蒸热了。煤油灯下,母亲一块也没舍得捻。幺儿呐,你看你这么瘦,你多吃点。当年,在我和母亲的眼里,那就是一碗幸福的猪肉,是否腐化变质,纯属邪念,不可能纠缠我饥饿的童年。 娃儿呐,好吃吧?多吃点。我给你做好了新棉鞋,过年穿。吃饱了就试试。 那是谁的声音,在时光左岸,燃起暖黄的灯火,朗照着成长的心灵。几句话里,该有一连串的温宁厚爱,那个必然听到的耳朵,又该是怎样的一生丰盈。即便黑夜终要到来,亲人高举的火把,不会让你的旅程披星戴月。 我是那个被故乡放入喉咙的细节么?再也不为粮食愁苦的时候,被亲人念叨了一生的乳名,如今却暗哑在途中,再也找不到唤他的嘴唇。 总是如梦月光,带我魂归故里。 漫漫长夜,一直听见有个声音在喊:娃儿呐——如果天黑了,记得回家。 [ 本帖最后由 嘎玛丹增 于 2010-2-27 00:56 编辑 ] 嘎玛丹增, 散文随笔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