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抵达内心的道路

2022-01-20抒情散文李云

抵达内心的道路
文/李云
1.感觉我感觉老了。有一天我忽然感觉自己老了。虽然我的外貌还远没到使人一望而知老了的样子,可是我的确感到自己是老了。有人告诉我人活着靠的是一种感觉,即佛家所言的心境,心境好的人永远都年轻。我信这话。可我没法使自己……
抵达内心的道路 文/李云 1.感觉   我感觉老了。有一天我忽然感觉自己老了。虽然我的外貌还远没到使人一望而知老了的样子,可是我的确感到自己是老了。有人告诉我人活着靠的是一种感觉,即佛家所言的心境,心境好的人永远都年轻。我信这话。可我没法使自己处于好的心境之中。大约是在去年,我就一下子觉得自己老了。在此之前,我感到自己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鸟儿,我的胸腔鼓满飞翔的力量。可现在我的翅旁被折断了。我离开小镇半年,然后又回来了。我将在这里息影山林,终老林泉,像武侠小说中的某个隐士。我回来后感到周围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人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我。我知道人们想说什么,可我一点也不在乎。因为我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因为我问心无愧。我所有的错误在于梦想太多。我真想像卢梭一样的忏悔,说出我一生中做过的所有事情,真实地完全不加隐瞒地暴露自己,然后请求上帝的评判。不管别人怎样看我,我相信上帝一定会说,这个人并不比别人差。对此我是有充分的自信的。我的自信来源于我恨过,爱过,并真实地活过。别人也许会极端鄙视我这种自我良好的感觉的,可是说实在的,我就是这么个人。   感到不光是我,我周围的一些人也老了。只不过每个人衰老的速度不一样。甚至年纪轻轻的头上就已经出现白发。也许他们心中的烦恼并不比我少。母亲也感觉到了我的衰老。有一天她对我说,你看上去精神不好,好像一下老了十岁。可是我觉得母亲的情况更甚,她的衰老是显而易见的。她一吃过晚饭就委靡得靠在桌前打盹,仿佛没有力气支撑完一个漫长的黑夜似的。母亲的老让我辛酸。我真的怕某一天醒来,她躺在床上再也不能动了。可是母亲却希望我永远年轻,事实上我在她眼里,永远都是小孩。我们每个人在母亲的眼里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我一年没有多少时间在家陪陪母亲,春节这段时间我终于尽了一点孝心。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属于我和母亲的日子。那天上网,看到“林妹妹”出家的消息心里很是吃了一惊,富贵浮云,易于堪破,骨肉情深,终难抛弃。   是的,我感觉自己老了,这个形象当然还不是最糟的时候,但有一天会迟早到来。我的趣味大大不同于往日,我只想躲在人群背后,寂寂地看天看云,也许这样的感觉会更加恬淡些。
2.迷失   我一直都在迷失自己。   过去的很多记忆都像梦一样飘散了。我甚至找不到一丝曾经发生过的痕迹。这样看起来,我就像一个来去皆茫茫的人。这是可怕的。在时间的行程中,我把很多重要的细节像抛撒无用的东西一样毫不可惜地丢弃了,只剩下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像燕子去后留下的空巢。我的记忆已是一片荒漠。   我看书,写字,惟一的目的就是将自己从一大堆纷繁复杂的人事泥沼中拨出来,而不至于越陷越深。在我的身上始终存在两个自我,一个是人云亦云,混天过日,破罐子破摔的我,另一个是苦苦挣扎渴望突出重围的我,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友好相处和谐统一于一身的。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渴望拂去自己身上的污垢,还原一个最本真的自己。然而,我迷失得太久了,随时感受到来自另一个我的强大冲击。   当我处于写作状态之中时,我相信自己的内心是圣洁的,可是一旦涉入实际生活中,我就不敢保证了。我的内心会产生许多卑鄙甚至是邪恶的想法,有时候连自己也会感到吃惊。首先我感到我的同情心在日渐消失,其次我还变得极端自私虚伪。即使是和最诚恳的人相处,我也担心会被对方算计。同时我还对许多美妙的事物丧失了应有的兴趣,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激动我的心。   就这样我在一天天迷失自己。   我的窗外每天都可以看到许多的风景,有开满野花的山岭,漫天的大雾,还有稀稀沥沥的春雨。路人,各怀心事,彼此互不干扰地走过。一切是如此美好。我希望自己是一棵春天的树,满含芬芳地站在田野里,自然,清新。
3.六个梦   1. 我梦见一只老虎被人关进笼子里。为了乞求生存,曾经威风凛凛的百兽之王,竟然卑躬地对人下跪,求人们放它一条生路。醒来后,我枕边一片濡湿。   2. 我梦见自己出书了。可打开封面,里面什么也没有。我不得不成天忍受别人的咒骂。   3. 我梦见自己躺在泥土里。身上爬满白蚁,它们一点点啃蚀着我的骨血,我竟然没有一点疼痛的感觉。直到我变成了一架骨头,我竟然还有清晰的思维,许多往事历历在目。   4. 我梦见许多女人。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她们拿着刀对着我。我无所畏惧地狂笑。醒来后嘴边残留着一丝血迹,像桃花一样艳丽。   5. 我梦见自己像老鼠一样住在一个地洞里。没有人发现我的存在。我只在夜间走出来,仰望星空,悄悄地阅读宇宙的秘密。而所有的秘密只为我一个人呈现。   6. 我梦见自己在一个春天的小酒馆喝酒。老板娘是一个唐朝来的女人,野菊花般楚楚动人。我们没有过多的语言,只用目光交流。我从早到晚一直喝酒,醉了就依偎在她的裙边睡去。
4.一缕幽香阵阵袭来   我有多长时间没到老丈人家的院子里坐坐了,具体时间说不上来,只记得去年那个秋天,枫叶火红的季节,我刚刚离去。回来的时候,已是阳春三月。感觉漫长而模糊,仿佛刚从一个长长的梦境里苏醒过来。

  老丈人的家在小镇著名的万顺街上。清一色的明清建筑,保持得相当完整。这里也成了很多外地游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他们拎着相机,背着画夹,从光滑平整的青石板上经过,眼里流露出不同于当地人的高傲的神情。有几次,我看到他们,来自喧闹的城里的男男女女,对着陈旧班驳的老房子频频拍照,或是坐在街边专心致志地作画,调颜料,我真想停下脚步,和他们谈谈有关古镇,有关艺术的一些话题。可我什么也没说。我习惯地保持着小镇人矜持的表情。   我老丈人的家就在这条街上的中间位置。通过一道木门,穿过一道幽深的走道便是。我老丈人一家包括街上的大多数人,对街上不断经过的外地人早已熟视无睹,没人在意他们来自哪里,有着怎样的经历和背景。这样很好,小镇人过小镇人的日子,他们欣赏他们的艺术,彼此各不打扰。   和街上大多数的房子一样,我老丈人的小院子,破烂陈旧,散发着古老的气息。但收拾得干净舒适,院中一棵茶花,开得正旺,红硕的花朵,娇艳可人,地上片片落红。我极爱院子里这股清幽的气息。若是大热天,坐在院中阴凉处喝茶,不啻是一种至美的享受。   老丈人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一生命途坎坷,我曾在一篇旧作中对他的遭遇有过详细的描述。但不管活的有多么艰难,他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活得精神旺健。老人今年76了,身体依然健壮,镇上和他同时代的老人有好多早就去见上帝了。老人说他要活到100岁。照他目前的身体状态来看,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关于老人长寿的秘诀,在我看来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心性淡薄,永葆童心。老人很少出门,整天在他的院子里侍弄花花草草,看电视,听音乐,要不就是陪小孙子游戏。   老人最爱养兰草,眼前正有一盆,已经开花了,兰花的香味悠悠地钻入鼻孔,令人神清气爽。我蹲在兰草旁边,使劲嗅着从它身上传来的阵阵香味,心里感到说不出的温馨。
5.瘠瘦的春天   刚开始,春天是瘠瘦的,像一个正在成长的婴儿,或是一片开始孕育的土地。连续几天的寒潮低温,让人感觉又回到冬天的营垒。没有什么事情,我不愿意到外面去,只想呆在房间里,透过窗户看窗外的春天像花一样肆意开放。远处的山,近处的树,一切的一切,给人的感觉是潮湿而黏糊的。人的心情也是潮湿而黏糊的。山岭上杂树生花,一片班驳的颜色。那是春天飘扬的旗帜。   雨,稀稀沥沥的小雨,整日下个不停。小镇是不怕下雨的。雨是小镇的精灵。小镇的美全在那一片烟雨迷朦中。站在高处俯视老街,高高低低的瓦楞上游走着一片薄薄的青烟,更增添了老街的神秘。整个街道都是湿的,从瓦沟上流下来的雨水滴滴答答地溅在坚硬的青石板上,发出空灵的响声。有爱好摄影的朋友告诉我,下雨的时候,小镇上的古老建筑最宜于拍照,这个时候拍出的照片会有难得的效果。   雨中的小镇沉浸在一片水墨色的意境里。   小镇上人声寂寂。春节那几天的小镇是喧闹的。可是这几天人们都不知到那里去了,像电影散场后留下的空旷。春天年年来到,可是每年的滋味都有所不同。这几年小镇明显衰落了,曾经的繁华不复存在。春节一过,不知有多少人背起行囊,纷纷踏上外出打工的旅程,把偌大一个街道留给那些衰弱的老人。   下雨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从小镇的老街上走过。踩在潮湿的青石板上,小沟里的水在四处漫溢,我的心情是伤感的。我静静地体味着春去轮回的伤感。在春天我不读唐人的诗句,我怕那些离别的惆怅的句子长久地影响我的心情。   年前在上海打工的小妹回来了。母亲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回了她始终放心不下的小女儿。母亲的高兴自然在想象之中。可大年十五一过,小妹又要走了。母亲的失落是如此明显。在小妹临走的前几天,母亲整天在嘴边唠叨,又要走了,又要走了,不走多好。老人的神奇是悲戚的。可母亲明白,小妹要是永远呆在小镇就不会有多大的出息。送别小妹的那个清晨,小镇照常也在下雨。丝丝冷雨飘在天空,也飘在母亲的心头。   一个瘠瘦的春天又重新开始了。明年的春天还会那样瘦吗?春天也会生长,像人一样地生长。没有经历轮回的痛楚,就不会走向成熟。
6.来自黑夜的力量
  我的黑夜通常都比白天漫长。我是一个喜欢熬夜的人。黑夜给了我许多,我的阅读、思考和写作都是在黑夜里完成的。当漆黑的夜色像染料一样涂黑周围的事物时,我的内心便充满着某种不可名状的力量,感觉有什么东西就要从我体内溢出一样。为了保持这股来历不明的气息,我需在房间里不停地走动。若是一个人独处,我还会在心里一遍遍地吟唱我所熟悉的歌。我听见自己心灵的潮水在激烈地冲刷着每一个黑暗的角落。一些闪光的事物渐渐在黑暗中探出头来,清晰地浮现出昔日的轮廓。这个时候,我感觉到我的心灵是如此近地贴近我的肌肤。但大多数的夜晚,我虽然兴奋,却依然保持安静。   我在黑夜中不断得到某种神秘的力量,它让我长时间处于兴奋和甜蜜之中。我知道这是生命的悸动,像种子一样在黑色的泥土中悄悄发芽。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一个人就像一颗种子,而黑夜是它不断孕育的最好的温床。所有的力量都来自黑夜的包裹。   我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我很早就睡了。在奶奶的隔壁房间里,我睡得很沉。睡到后半夜我忽然醒来,耳边传来奶奶均匀的鼾声,窗外树林深处隐约有夜鸟呱呱的鸣叫声。除此之外,四周一片寂静。我第一次体会到清空这个词的含义。我再也无法安睡,巴不得马上天亮。我一翻身坐了起来,摸索着放在枕边的课本,一字一句地读,直到天明。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在我焦急地等待天亮的过程中,我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敏捷,能清晰地捕捉住白天许多稍纵即逝的东西。我尝到了黑夜带给我的奇异的感觉。上了初中,为了应付繁重的功课,我更是经常熬夜。这也是后来我能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上师范的原因。再后来熬夜对我来说更是成了家常便饭,我已经无法说清我因内心焦虑或是兴奋过度有过多少个失眠的夜晚,虽然大大有损我的身体健康,但我一点儿也不后悔。黑夜,一个包含着那么多隐喻的词汇,在我眼里始终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   当年为了跳出农门,勤奋求学的小男孩,渐渐长大成人,摆在他面前的书已不像当年的书本那样简单。他需要读的书越来越晦涩难懂,他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勉强读懂。他面临的人事也越来越复杂。对此他无能为力,他需要黑夜赐给他以力量,一种来自母体的最原始的力量。否则,在人世之路上,他,寸步难行。   2004年夏天的每一个夜晚,我还记忆犹新。那年我刚买了电脑,学会了上网。在网上我结识了一大群以文字为乐的人,我羡慕他们,敬重他们。我决定像他们一样优雅地生活。从此黑夜为我悄悄打开了另一扇门,透过这扇门,我隐约地了解到大千世界的一些秘密,这是我乐于了解的。在夜的深处,我获得了一些外来的动力,伴随着它,我向着某个地方,悄悄地抵达。 7.母亲的日常磨难
  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么无用的人,肩不能挑,手不能磨,更不会大把大把挣钱,让家人生活得好些。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母亲,母亲娇小柔弱的身子就在眼前晃动,连同她一生的苦难,让我羞愧难当。   奶奶在世的时候,因为她和母亲恶劣的婆媳关系,我一度对母亲心存芥蒂,甚至认为她是天下最狠心的女人。证据之一是容不下一个孤苦无辜的老人。那个时候我经常站在奶奶一边和母亲对着干。我无法想象我当初激烈的言辞曾给母亲带来过多少伤害,当她把我对她的无端的指责拼命咽下心中的时候,不知心里是啥滋味。因为这些原因,我很少在文字中提到母亲。即使提到也只是只言片语。我是残忍的,我忽略了母亲一生的隐忍和苦难,我把她为我所做的一切统统抛在脑后。我在一边享受着母爱的同时,一边不断给予她致命的打击。我写下这些不是企求得到母亲的原谅,这是无法原宥的;也不是希望自己的良心得到某种救赎,这也是无法救赎的。我只是站在中年的路口,试图用比较成熟的眼光去回望母亲身后的那一长串烟云。现在母亲渐渐走在西去的路上,我不知道我还能与她相聚多久,我感到这个日子随时都有可能来临。如果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失去了家,我在这个世界上惟一的家。那是多么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我知道它早晚都要来临,像黑夜一样无法抗拒。已经是春天了,在连续几日的寒潮中,我这种宿命的感觉就更为强烈。窗外是沉浸在春雨中的山川大地,整个小镇氤氲在迷离的光影中,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簇新和无限生机。然而我知道,在春去春来的轮回中,又有一些生命老了。   当年母亲与奶奶的恩恩怨怨早已随着奶奶的离去,化为烟云。现在我得以平静的心情,不偏不倚地打量母亲的一生,向她说出我心中的忏悔。   从我能记事起,印象中母亲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劳碌,直到现在也还是这样。就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机器。我惊异于母亲弱小的体内所爆发出的能量,那是我恹恹的生命无法相比的。我一天到晚做不了几件事,就疲惫了,而母亲在生命的疆场上就像一个横刀跃马的常胜将军。我不知道,几十年的苦难岁月,母亲是靠着一股怎样的力量一点一点支撑过来的。和母亲一起生活过的人,他们(她们)也许对母亲会有各式各样的议论,但有一点他们会一致表示同意,那就是这是一个能干的女人。能干这个词往往是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的最高的褒奖,而母亲对这个赞誉是受之无愧的。是的,母亲的确是太能干了,她做了许多平常的农村妇女在同等条件下无法做到的事情。   我所了解的母亲的一生大致是这样的,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与共和国同龄。新中国刚成立,不到7个月的母亲便失去了父亲。我的外公是村里的地主,参与过攻击解放军的行动,所以全国一解放,便被人民政府毙了。伤心的外婆带着7个孩子艰难度日。待小女儿(我母亲)长到7岁大的时候,外婆也离开了人世,她因忍受不了没完没了的各种批斗大会,在一个漆黑的午夜悬梁自尽,用当时的话说叫“自绝于人民面前”。在母亲童年的记忆里保留着村里的革命群众狂热地批斗地主婆的场面,其中带头批得最起劲的是我奶奶。奶奶是妇救会主任。她当然没有预料到这个地主婆的女儿有一天会成为她的儿媳妇。也许就是那个时候,母亲对奶奶有了隐隐的恨意。我后来经常听母亲说,那个时候,你奶奶表现得最积极,批你外婆批得最凶,把尿桶子挂在她的脖子上,还往她身上吐口水。我说,那也不能怪奶奶,当时的形势就那样。母亲说,别人都没她表现积极,她何必那样做呢。一点儿都不给自己留后路。我据此猜想,母亲后来之所以嫁给父亲,是为了报复我奶奶,为她冤死的母亲复仇。我不知道我这样想有没有道理,反正我母亲对奶奶的态度都不怎么友好。不过,母亲对父亲的爱倒是真的。母亲20岁时嫁进我家门,有过一段短暂的幸福时光。父亲是个读过几天书的人,体弱多病,不喜欢劳动。家中的体力活基本上是母亲一个人包了,常常是忙完了地里的,又忙家里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母亲从没一句怨言。因为他喜欢父亲,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父亲死于24前一个秋天的清晨,母亲当时34岁,我只有10多岁,最小的四妹才6岁。我已经不愿太多去回忆失去父亲的我们是怎样长大的。是母亲坚强地带着我们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跋涉。20多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母亲把她所有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个家,献给了她钟爱的男人留下的四个孩子。他在弥留之际,向他的妻子交代了两件事情:一是将四个孩子抚养成人,不让他们受苦;二是帮她赡养老人,百年之后替他安埋老人。母亲含着眼泪一一答应了父亲的请求。母亲在父亲走后用她一生的行动兑现了对父亲的承诺。她没有起过重新嫁人的念头,村里人多次给她提亲,都被她一口拒绝。她送四个孩子念书。长大成人后又替他们处理个人事情。尽管几个妹妹的婚事都不令人满意,但母亲已经尽了她的最大努力。   奶奶是在前年去世的。父亲去世后母亲虽没给过她好脸色,但一直让老人吃饱穿暖。她为奶奶举办了村庄有史以来最风光的一场葬礼。光丧宴就花了3万多元。办完奶奶的丧事后,母亲整个人一下松懈下来,她跑到父亲的坟前大哭了一场,几个妹妹好不容易才把母亲拖回家里。母亲嘴里反复念叨着:孩子他爸,你交代的事情,我都完成了。   我们家几年前从山上搬到镇上的时候,母亲本可以休息了。可她不愿意增添我的负担。离开了土地的她在街上摆了个小摊子,靠制作豆腐卖挣钱养活自己。母亲制作的豆腐又细又嫩,很受小镇人的欢迎。她每天起得很早,做好豆腐后,再担到街上去,不一会儿工夫就卖完了。她把卖的钱一点点积攒起来,经常接济比较困难的二妹。到了春节她要买好多吃的东西,把几个妹妹叫来,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她看着就高兴。   母亲的一生就是这么过来的,她没有过过一天安心的日子,前些年为子女操心,后来我们大了,又为我们的孩子操心。唯独没有考虑过自己。年前她对我说,她感到精力有些不济了。我说那就别卖豆腐了,在家好好休息。可她却说,等你们的孩子都出头了再说,我现在还能做,能帮你们一点儿就帮一点儿。听着母亲的话,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母亲这辈子对我们兄妹的感情是没法偿还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经常回去,陪她老人家散散心。因为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叫做家的地方了,而家中那个守侯了我们一生的老人已经去了另一个地方,任我们怎样呼唤再也唤不回来。 8.为村庄的老人而悲悯   在镇上走动的时候,我的目光喜欢在那些匆匆忙忙的中年人或是满脸皱纹的老人身上停留,透过他们沧桑的表情去阅读隐藏在岁月深处的秘密。我常常感到心有所获,或悲戚或淡定。这不,我又发现一位,来自我出生的村庄的老人。   这一天恰逢小镇赶集。大街上人来人往,汇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商贩、村民。天下着小雨,地面泥浆四溅。在涌动的人流中,我看见他费力地拔开人群向我坐的方向走来。我坐在三妹的蛋糕店休息。我一眼就看见了他,并且很快认出他来。那个老人,穿一身污迹斑斑的深灰色棉衣,下身着一条同样脏的蓝色裤子,裤管高高挽起,露出布满青筋的脚肚,脚上穿一双沾满泥浆的塑料胶鞋。他已经很老了,佝偻着身子,脸上只剩了一张皮,两腮的肉已经深深陷了进去。他这幅形象让人不忍目睹。来到店里,三妹首先招呼他坐下烤火。他一直没怎么说话,像个木偶一样,脸上流露出悲哀的神情。   说起来,这个老人还是我老家的一个亲戚。他是我四妹夫的爷爷。我四妹夫是他的大孙子,他共有四个孙子。老大也就是我妹夫,是开中巴的,一年难有时间回家一趟,最多在大年初一那天回家一次,大部分时间都在出车。老二,在省外的一所监狱服刑,判的是无期,据说因在狱中表现好,已经减刑到18年了。他和我同龄,从狱中出来的时候差不多就老了。他是我妹夫一家人心中的痛。听妹夫说,他二弟大年初一那天从狱中打来电话,向全家人问好,告诉他们说,他在狱中已经悔过了,表现很好,他争取早日出来见到亲人。他爷爷接他的电话时差点哭了,他对爷爷说,我这辈子怕再也见不到你了,你一定要等我出来啊。但谁都知道他爷爷不可能活到那一天了,因为他已经80多了。老三,老四都在城里打工,也是过春节时候才能回家一次。平日,老人和儿媳生活在一起,老人的儿子是个木匠,经常在别人家做工,也不常在家。这样家里就剩下他和老伴,还有儿媳了。老伴的年龄比他还大,过了春节就满90了,整天呆在床上不能动。儿媳因为牵挂在狱中的儿子,心情很不好,经常拿气给两个老的受,骂他们老不死。老人说,我们也想死啊,就是死不了,这样活着真的没意思。三个孙子对爷爷奶奶倒很孝顺,可不常在家。他们也看不惯母亲对爷爷奶奶的虐待,经常数落母亲,可他们一走,两个老的照常没好日子过。老人脾气很倔,和儿媳闹了矛盾后,就离家出走,不是跑到镇上来,就是到他女儿家去。他女儿家离他住的村子不远,走路一天的时间就到了。   老人这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又和儿媳吵了架,他来到三妹的店里的时候,浑身都打湿了。老人问看见他大孙子没有,他要找他回去评评理。我们都知妹夫的难处,他整天为家里的事烦着呢,再说他也不能对他母亲怎样。三妹找来一件干的衣服给老人换上,告诉他四妹夫出车去了,叫他消消气就行了。老人噘着嘴说,不。他一定要等妹夫回来。到了下午,赶集的人散去后,妹夫开着中巴回来了。看到他爷爷住在那里,就知道家中又出了事。他把车子收拾停当后,带着他爷爷走了。   三妹说,四妹夫回去还不知怎么调节他母亲和爷爷的矛盾呢。真是的,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啊。   在村子里像我妹夫爷爷这样处境的老人还很多,他们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又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虽然儿孙满堂,却生活得凄凉悲惨。我想起了在《天涯》杂志读过的一篇文章,王小妮的《安放》,“老人们被遗落在乡村了”,读着这样的句子我心里充满满腔的悲悯。   李云
  四川眉山市洪雅县高庙中学校
  邮编:620365
  邮箱:gmzxliyun@163.com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