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话说江孜[原创]

2022-01-20叙事散文木祥

木祥从西藏浪卡子县城到江孜,这条路,三十年前在那里当兵的时候,我走了四五次。没有想到的是,三十年了,这条路大部分都还保持着原样。沙子、弹石,雪山冰川和灰尘,都没有超出多年颠簸的记忆。这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路难行,虽然只六十八公里,但走了三……
木祥
  从西藏浪卡子县城到江孜,这条路,三十年前在那里当兵的时候,我走了四五次。没有想到的是,三十年了,这条路大部分都还保持着原样。沙子、弹石,雪山冰川和灰尘,都没有超出多年颠簸的记忆。这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路难行,虽然只六十八公里,但走了三个小时。   路在高山间,除了蓝天白云,远山近水以外,没有树木,五月天了,葡伏的草还没有发芽。车过高原,想象着头上的蓝天,可还是当年的蓝天;想象轻轻飘过的白云,可还是当年的白云… …路不长,却让我走过多年的记忆,进藏以来最为深情的怀旧,从这里开始。有风雨兼程的感觉。   一路走来,最大的变化,就是路边建好了一座电站。路边引水的大坝,让高峡出平湖,湛蓝的湖边,有高耸的水泥电杆,一直向远方延伸。快到江孜了,我看到水泥电杆上做窝的乌雅。没有树木,人行道上偶尔有树,是柳树。然后是一马平川,望得到天的尽头。然后是平整的田野。我看到有藏民在田野里耕作,有人用牦牛耙地,有人用马匹拉犁。黑色的土壤翻犁开来,松散而肥沃… …   对于江孜,我曾经书写过她。我说过,三十年前,我随部队在这里进行军事演习。当时,我们在江孜演习完以后,就要开到一个叫岗巴的边防县城里去。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比较伤感。江孜,多数时间是晴朗的天气,但我的心情有些灰色。于是,在很多时间里,我会一个人走进了江孜的麦田。8月,正是西藏的冬小麦成熟的季节。我们营房旁边的土地里,麦浪滚滚,看不到尽头。麦子还没有黄定,墨绿色的,有一种饱满的沉重,象雍容华贵的成熟女郎,也象是尊重典雅的孕妇。走在麦田埂上,上面却没有多少草,不象内地的田埂,有一种软绵绵的细草在田埂上面。也没有鸟在飞,没有牲畜,没有人。庄稼地里安静极了… …我会一个人漫无目的的行走… …

  我不知道,对于江孜,这样的书写有没有意义。因为,我知道,江孜的意义,远远大于一个人的抒情。   江孜古城,集历史名城和英雄之城于一身。她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处萨迦、日喀则、亚东关口,是通往拉萨的必经之地,并且地沃物丰,所以很早就成为佛教徒、商贾游人汇集之处,在西藏享有盛名。江孜还堪称英雄之城,10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西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的战争。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军600人占领岗巴宗,同时从亚东向北入侵江孜,在宗山受到江孜军民的拼死抵抗。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筑起炮台,用土炮、土枪、“古朵”、刀剑、梭标和弓箭与入侵之敌展开了英勇的血战,战斗持续了8个月之久。最后所有勇士宁死不屈跳崖殉国,写下了光辉而悲壮的篇章。风靡一时的电影《红河谷》就取材于这段史实… …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我们的车队进江孜了。整齐的街道,水泥房,石头房,停放在路边的马车,悠悠走过的藏民… …下车来,我站在江孜街头,说实话,根本找不到当年江孜的一点踪影了。这时候,我同样想不出当年在江孜的半点故事来。当年在江孜的日子,全是平平淡淡的,象头上蓝天上的云一样,原野上的羊群一样,缓慢而抒情。没有故事,都是当兵人在一起,不打仗,和平年代,制造不出起伏来。对于我来说,江孜给我留下的,是最为平淡的人和事,同时,最多的就是青春期的心情和感慨。   … …站在江孜街头,这个群山环抱的江孜镇,感觉非常难于叙述她。关于历史与现实,关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我不知道什么是轻,什么是重。现在,我行走在4040米的高度,面对4.5平方公里的小镇,1万人口的小镇,内心透出无以名状的沉重感。随着同行们,走进一座寺院——白居寺。白居寺是江孜标志性建筑,有“十万佛塔”的美誉。据了解,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时期建立的,所以它的特点就是各教派和平共存于一寺。我们走过每个教派在寺内拥有的六、七个殿堂。我们在白居寺旁,还参观了蜚声国内外的白色佛塔。白塔的藏名叫贝考曲登,塔高约32米,共分九层,有77间佛殿、神龛和经堂, 108个门。殿堂之内藏有大量佛像,据说多达10万尊。

  在寺院内,抬起头来,还可以看到俯瞰全城的宗山,山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抗英的炮台。山下,是西藏江孜宗山抗英遗址,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就座落在这里。纪念碑的三面分别用汉语、藏语、英语书写碑名。我们站在纪念碑前,这时候,夕阳洒着金辉,纪念碑高高耸立。我们回顾历史,瞻仰烈士,照相留念,然后,向日喀则出发。

  这段路由我驾驶汽车,我用自己最为浅薄的深情踏过这片温情的土地。沿坝子中间的楚河而下,就是韩红歌唱日喀则的那条河_清清河水泛金波。河边生长最具象征意义的榆柳、柳树。我为什么会喜欢韩红的《我的家乡在日喀则》,因为我知道那种色调和氛围,她唱出了我的感受和心情。江孜到日喀则的公路平坦宽阔,坝子两边的山很高,所有的山都没有树木。夕阳下,透过车窗,我看到淡淡的草,没有颜色的沙子和石头。牛和羊也在一些山凹里,小溪边。但你只能看到羊走路,看到牛抬头看着蓝天。

  我同样看到了当年住过的营房,我走过的麦田。我在营房里读了好几遍《红楼梦》、《暴风骤雨》。我现在也无法说,那时候,我一个人走在麦田埂上想些什么。记得当时我们部队有三个女兵,都是做通讯的。几千人只有三个女兵,所以,她们在我们男兵的面前,抬着头走路,象是高傲的公主,眼睛不会对着我们看一下。一些士兵,在三个女兵走过以后,相约在一起放开喉咙用一个声音喊着:高大年——高大年——,随着这种喊声,四周的大山上起了回声:高大年——高大年——,男兵们知道,这种回声往往会引起三个女兵的回望。因为大家都知道,高大年是电影《决裂》中的一个人物,因为读书考试不及格,跑出了学校,学校的党委书记带着人去追,叫着高大年的名字,大山留下了回声。

  高大年,这种回声装载着我们的无赖。

  因此,到了现在,我对江孜还有一个最好的记忆,就是关于“高大年”的回声,那三个女兵的回望…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