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系列历史文化大散文《沿着渭河行走》 之八、爷爷的瓦窑是我童年的梦

2022-01-20抒情散文一丁
之八、爷爷的瓦窑是我童年的梦——说说哇呜、缶与柳笛小时候,我是在爷爷的瓦窑旁边长大的。瓦窑,故名思竟就是烧瓦的窑。但爷爷的瓦窑不但烧制用来建屋造房的瓦,还烧制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盆盆罐罐。渭河中上游广大的地区,民间有烧制瓦盆瓦罐的传统,这……
      之八、爷爷的瓦窑是我童年的梦
         ——说说哇呜、缶与柳笛
  小时候,我是在爷爷的瓦窑旁边长大的。瓦窑,故名思竟就是烧瓦的窑。但爷爷的瓦窑不但烧制用来建屋造房的瓦,还烧制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盆盆罐罐。渭河中上游广大的地区,民间有烧制瓦盆瓦罐的传统,这种手工艺大约来源自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先祖烧制彩陶,其实所有的瓦盆瓦罐都可算做是陶制品,从盛饭的碗、汲水的罐、到盛粮食的罈、蓄菜的瓮,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哇呜”。   “哇呜”是什么呢?爷爷一直就是这么告诉我的,说所有的瓦盆客肩挑车推到四乡八屲卖瓦盆的时候,为了招待顾客,都吹奏着这种发出“哇呜哇呜”声音的东西,所以叫“哇呜”。爷爷去逝以后的很久很久,我才知道了这东西的学名叫“埙”,是一种上古流传下来的土陶乐器,其大为圆形,一至四孔不等。在我国极为罕见的史前部落遗址——秦安大地湾,就出土过,学者称其为“埙”,属古代土乐,吹奏乐器,陶制,故也称“陶埙”,是一种真正的民间乐器。当然,也有石、骨或象牙制成的,现代新制埙有五至六个孔,有圆形也有椭圆形等。   读史,我们知道,李斯《谏逐客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汉书杨恽传》:“家本秦地,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歌乌乌。”这里所提到的歌呜呜,就是吹奏“哇呜”(埙)所发生的呜呜之声(歌即歌吹,吹奏之义)。当然,这里还有另外一种乐器就是缶,击缶算什么呢?《说文解字》等古籍中说得很明白,“秦人鼓之以节歌”。“节歌”者,即敲节拍,使“呜呜”之声合于节奏。我们知道,秦人兴起于甘肃东南部,即古成纪地区,至献公时已越过渭水之源的鸟鼠山抵达了洮水之滨,也就是说占据了真个渭水中上游地区,到了公之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专制的王朝,陕西才被简称“秦”,是因为秦人长期活动在这里的缘故。但渭河之源头可以说秦人故里是他们发祥的地方,所以说秦人善“秦声”指的就是秦地的音乐,这里才是秦文化的摇篮。   广义的秦地范围则很大,《汉书;地理志》云:“秦地,于天宫井,舆鬼之公野也。其界自弘农故关以西,京兆、扶凤、冯翔、北地、上那、西河、安定、天水、陇西、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又西南有絴柯、越,皆西全部,川大部,宁夏、云南、贵州的一部。所谓秦声”,仍指这个很大范围的“西部之声”了。   据说,我国著名人民音乐家洗星海曾在1939年延安“鲁艺”时,亲自设计烧制过一套几十只大小不等的缶盆,进行定音排列,可以演奏出相当动听的“缶乐”来,这是一种文化的承传。民间烧制盆缶之类的瓦器的悠久历史传统也正是对秦文化的延续,演绎发展中保留下来的一种变异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文化就是渭河文明的主流。“击瓮叩缶”作拍,“仰天拊击”节歌,弹着秦筝,拍着大腿歌唱,吹奏“哇呜”发出呜呜之声,亦随着秦人东进天下一统,文化大融合,也与诸乐交江融合,形成了范围更大的西部之声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叙述秦王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时,“秦王饮酒酣,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姑且不说政治斗争,文化正就是这样,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之下潜默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缶是什么呢?缶其实就是一种瓦盆。袁梅《诗经译注》说:“缶古代的陶罐,是盛粮食或盛水的用具。古人又常把它当乐器敲打。”孙振声在《白话易经》中更确切地说:“缶是没有纹饰朴素的瓦器。”爷爷一直说自己是一个瓦盆客。也就是说他自己仅仅是一个烧制和贩卖瓦盆的人,但他老人家不知道他所烧制的盆盆罐罐还有“哇呜”还有正正规规的学名。   爷爷的瓦窑旁边有一个水池,水池边上长着几棵古柳,除了“哇呜”,爷爷在兴致至的时候还给我们做柳笛,这柳笛,又是一种属于民间的土乐器,乡人也叫“咪篾”。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半玉沟”的初春时节,柳条绽银,迎风吐蕊,这正是制作柳笛的最好时节,柳笛是我们这此不谙世事的孩童们的爱物。   牧笛是土生土长的乡音,其实,许多放牛娃是没有专门的笛子去吹的,他们大多是用信手拈来的柳条作柳笛,横卧牛背,在清澈明媚且充满温馨的春光里,鼓腮成曲,烂漫天真。   柳笛的制作很简单,在上学的路上或归牧的途中,随在柳树上折取一枝嫩条,用利刃切取寸许长一截轻轻在手掌搓几下,然后抽取中间的木质条,留皮,在一头刮去外面的粗皮,噙在嘴里便可以成一枚响亮的笛。其实,这时制作成的还不是完整的牧笛,只是其中发音的部分,我们乡下人叫“咪篾”,把这东西插进类似于笛子的竹管之中,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牧笛。   在乡下,大多数的孩是都有放斗的经历,脆柳青竹做成的牧笛,只能生长在乡间。其实把牧笛叫柳笛更确切一些,那杨柳般柔嫩的声音,似水若风,带着二月春风的和煦,带着乡土气息的粘稠,也带着童趣与天真。   凡有柳笛的地方,就有孩子们的欢笑,就有吃草的牛羊,就有放学后的书包,就有缭绕着的饮烟,就有酸果树、小木桥、水磨房、旧城堡、新角楼、斜宝塔……   当然,你也会经常碰见童心未泯的爷爷把着手教小子吹柳笛,若不是世代相传,又何来这人间仙音,真的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现在真的是越来越难得听到柳笛声了。   记得当年鼓着腮帮子一瘪一闭地吹柳笛,指若游丝,变化开合,跃似地划出一道道鲜亮的轨道,悦耳嘹亮的笛声就象潺潺泉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