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2006年9月5日——6日沾化短简

2022-01-20叙事散文孙光新

2006年9月5日——6日沾化短简
[复沾圣化]退海之地,曰沾化。海,是渤海,地,是鲁北地。海风吹来,径直吹翻开的,是,古老而发黄的纸页,先是恍如隔世:煮海为生,与动荡匪事。然后,是招安,渐次逼近细微的民间生活。然后,一位名叫龚遂者于公元……
2006年9月5日——6日沾化短简 [复沾圣化]
  退海之地,曰沾化。海,是渤海,地,是鲁北地。海风吹来,径直吹翻开的,是,古老而发黄的纸页,先是恍如隔世:煮海为生,与动荡匪事。然后,是招安,渐次逼近细微的民间生活。然后,一位名叫龚遂者于公元1195年临渤海郡,大治,遂以“复沾圣化”名县。几百年后,当地一位后来的前清诗人李钟峤充满赞美地写道:“遥瞻紫气山连海,耕钓更堪如画图”。几百年后的公元2006年9月5日——6日期间,一个更为晚的初次造访者看到的是:复沾“盛”化,是平静而幸福的生活,还有他对东经117°45′——118°21′、北纬37°34′——38°11′这一地理区域内人民的祝福。广袤的土地,象大海,平静之下,是涌动,是内心的私秘。宽广无边,是包容、隐忍,是对我,一个微小如米粒的过客的盛情,以及对祖辈栖居于此的三十余万人的养育。是,令这一微小过客所景钦者:济北二李,郭本道,罗清泽,吴开晋,魏尊昌,兰尊侠。这是他们的沾化,是他们的生地、栖地、养育地。他们饱含深情地写下:复沾圣化,抑或复沾盛化。 [就是《诗经》中的某些地方]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维叶萋萋,黄鸟于飞,
    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碱白如荼——苦海沿边。大野茫漫,尽头,是海,漫天水域,亦是想象之地。收回视线,看到的,是灌木,是芦苇,是水草,是大小不一的水洼,是鸟儿,我所不知道名字的鸟儿或飞或栖。这是它们的世界或曰家园,它们看到了我们的到来。它们一次次地在隆隆车声中在水面、草地鸣叫、惊起、远飞。如果我们只是匆匆过客,只是为了看它们而来,我们走了,它们还会回来。
  这一定是产生《诗经》的地方!在茫野上,我看到的是:碱白、灌木、水洼、鸟飞鸣,我惊叹中国古诗歌的写实精神。那些古老的作者,早已经被折叠进《诗经》的某一页里。
  车在茫野上缓缓颠簸、行进。看!鹭鸶——
  诗人长征惊喜地指着车窗外的飞鸟。长征,就是写下系列诗《习经笔记》那个诗人,《习经笔记》正是他研习《诗经》所得。我望着辽远的窗外,说,如果你在这样广阔而富有诗意的地方写作你的《习经笔记》,会是什么样子。
  诗人无语。诗人的心、神早已经随渐远的鹭鸶而去。鹭鸶消失的地方,是天边,是大海。诗人止于此吧。他是否古老《诗经》中的作者。
  在草尖、在灌木、在水面,在鸟儿的飞动与静栖里,是中国古老的《诗经》一次次地跃动。我一向把《诗经》视为中国文学的最重要源头。
  那一刻里,茫漫原野上,只有鸟儿的鸣叫,与起飞。或者风声。还有我的被漂干净的心。大野多么安静,沾化近海,就是《诗经》中的某些地方,就是中国诗歌第一地,就是诗歌开始的地方。《诗经》开始的时代,诗与歌是不分的,吟诵与歌唱自茫漫大野深处传开来。 [依旧《诗经》中的地方]
  风所生处,沙沙沙。《诗经》会不会也在此产生。那个写诗的人,与他心仪的女子一定在芦苇荡里看到了彼此眼中流露出来的爱情火焰。他们的背后,是万亩芦苇开花。这是一场盛大而充满激情的婚礼。
  诗人雪松说,那是个产生美文的地方。
  老作家飞雪,逾77岁高龄,他执意要去万亩芦苇荡。在万亩芦苇荡,老飞雪寻找的是古老的《诗经》,还是重温过去的生活诗意。老飞雪一定也看到了。他心旌神摇,芦苇花开处,茫茫一片,时起时伏,如飞雪。
  那一刻,在临街的室内,我正手捧《诗经》,低吟《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不一样的情景。沾化的万亩芦苇荡,比《蒹葭》更为开阔。此刻,一个诗人的心,正在万亩芦苇荡的上空飘荡开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