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永远的滇缅公路(上)[卫国征文]
2022-01-20叙事散文雨夜昙花
有个名字一直梗在我的脑中,每当看到它或听到它,都会停下手中事和脑中思絮,而去关注这个名字出现的原因。这份关注不是因为任何一个人:我不知道谁的名字,又或音容;也不为任何一件事:我也不清楚那些曾发生过的事,它们全被覆盖在岁月的尘埃下,偶有的文字……
有个名字一直梗在我的脑中,每当看到它或听到它,都会停下手中事和脑中思絮,而去关注这个名字出现的原因。这份关注不是因为任何一个人:我不知道谁的名字,又或音容;也不为任何一件事:我也不清楚那些曾发生过的事,它们全被覆盖在岁月的尘埃下,偶有的文字,也无法真实地让我去到那个年代。我只为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其实和我无关,它本可以如风吹过般,无关痛痒。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哪一年的哪一天,我知道了它,就再也无法忘却。这是一条路的名字,由四个字组成:滇缅公路。
很多次,我从一条路上走过,它叫昆畹公路,又或者320国道。某一天,又从这条路走过时,同车的人指着窗外告诉我:“那里,就是那里,修路时死过很多人,据说白骨如山。”我若有若无地看过去,也不过是蓝天白云下的葱翠群山罢了,还有什么呢?那些死亡已遥远。
如今,我一直回想,那是去什么地方的路上,见到了蓝天白云下的葱翠群山。然而,一无所得,记忆是如此模糊。我不知道我忽视过去了的,是天子庙,惠通桥,又或梅子箐,还是南天门……因为在这条公路上,是有这么一些地名,会让人路过时,哪怕是对了一个麻木无知的人,也忍不住大声提点:是为修路的艰险,是对生命的敬意,或者,只是这条路上发生的一切,让人无法淡忘。而我,却淡漠地错过。
1991年,畹町。父亲特意带我们去看一座桥,并一定要同行的每一人都到桥上照相。在我眼里,那不过是一座非常普通的桥,不明白父亲为何如此坚持。
1995年,《生死千里》。影片再现的是一段历史。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加坡华侨组建的南洋司机运输队为危难的祖国运送给养,粉碎日方的围剿与攻击,完成了任务的故事。剧中有面临国难置生死不顾的铁血豪情,以及生存在战争中的缠绵爱情。
这事发生在云南。由南洋机工组成的敢死队运输供给的那条路,名为滇缅公路,就是昆畹公路,又或320国道。我留影的畹町桥,是滇缅公路上的一座桥,当年每天都有一千多辆车从这座桥上通过,远征军从这里到缅甸解救陷入日军重围的驻缅英军,援华物资从这里运送到国内,日军也从这里攻入云南。
滇缅公路,这四个字没有任何预兆,它迎面而来,成为我下意识的一种追寻:不强烈,却不愿错过每一个关于它的文字。虽然只过去了半个世纪,但似乎已遥远,这条公路仍然盘旋在山脉间,那些史实却已如尘烟,难以清晰地看个分明。
如今,云南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6万多公里,高速路达1291公里。在群山中艰难延伸的滇缅公路,也许会如茶马古道一般,终将被发展和进步所遗弃。每想到这一点,心头就涌起一份怅茫和苍凉,岁月湮没了的是什么?我们遗忘了的是什么?我永远不得而知。
在过去了的一些日子里,父亲零零碎碎地告诉我:他看过纪录片,由于青壮年几乎都已到中原参加抗战,留在家中的小孩、女人都去修路,他们自带干粮、工具,在九个月的时间里,用小锤子一锤锤把路琢了出来:524.6公里。云南有二十多万劳工参加修路,其中百分之八十是老幼妇孺,所以这条路又称为妇孺公里。在父亲的记忆中,很多事都已模糊,但这些数字,却清清楚楚。
500多公里。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不过是半天的路程。可是这500公里要越大山6座,穿悬崖峭壁8处,跨大江河5条,山有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江有澜沧江、怒江。百分之八十的路段是崇山峻岭,其中更有一半要通过坚硬的岩石地段。
云南是什么地方?书上说它是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脉延伸挤压出的横断山脉纵谷区,全省山地高原占总面积的94%。去年我到湖南爬衡山,开车的师傅一再说:“那是盘山路,特别难走,要技术好的人才能去。”到了衡山,才知道,原来云南的路,都是盘山路、穿山路。这样的滇缅路,无论对修路工还是对司机来说,都非常艰难。
那是什么年月?云南当时人口为1200万左右,1936年地震,1937年水灾,1937年10月,滇军22万人出征台儿庄。天灾和战争,使本已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贫穷的云南,更严重地缺乏粮食和青壮年,除此之外,雨水和酷暑,瘴气和疟疾,都是修路的阻力。
早在1923年底,云南省交通司就拟定修筑滇西路:昆明到下关,全长411.6公里。由于战乱、经济萧条、技术条件不足等各种原因,前后费时十余年才通车,年筑路进度平均为40公里。这就是滇缅公路的前段。1937年11月,滇缅公路的西段路线确定——下关到缅甸,12月,征工修路。
为什么要修路?为开放、富裕、繁荣,但与此同时,就得背负这条路所带来的一切。
远在公元1903年(清光绪年间),云南就有了一条从昆明抵达越南的滇越铁路。这条铁路是法国通过中法战争,和清政府签订《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为掠夺云南矿产、占领云南市场而修建。修路七年间,二、三十万民工死亡不下八万,有诗写道:“血染南溪河,尸铺滇越路。千山遍白骨,万壑血泪流”。铁路的开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云南了解了外界,但这条路是“插在云南的大吸血管”,“控制了云南的交通,掌握了锡商的命运,操纵了云南的金融,支配了云南的邮政和电讯”,云南人曾发起过“滇越铁路即异日亡滇之导火线”的呼喊。
为什么还要修路?还是为了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但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此。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可是云南如此偏僻封闭,人们认为这里是战争的后院,炮弹打不到的地方,那时,从芒市到昆明,要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修滇缅公里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日军封锁全部海岸出口,能有一条通过缅甸仰光的出海交通线。
就算这条路修好,除了开放和发展,又能为云南带来什么?特别是当它成为中国唯一一条国际交通线时,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代表着什么?已经很难去猜想当时的人,有没有想过这一点。他们只知道日本军国主义要占我河山,修路为抗日,于是,他们义无反顾,以生命,铺就一条血路,并且承担了因这条路而带来的命运:云南从战争的后方成为前方。
多民族居住的云南有28种语言,这样的情形下,很难想象十多个民族的二十多万民工修路时,怎样交流。但不用担心,在“吃饭”都有几十种说法的云南,“抗日”和“修路”这两个词每个人都能听懂,并且,他们甘愿为此付出:捐物捐钱的人,有的是一块两块的银元,有的是千担粮;路要经过的房屋、田地,本已贫穷得无物裹腹的滇西百姓再不舍,也得让路;没有粮食,他们就是吃野草树叶,也不耽搁修路,有的则白天修路,晚上进村子讨饭,修筑公路的民工,饿死的远比病死的多;没有壮劳力,十余岁的娃娃就扛起男人的责任上路,甚至怀孕的妇女也一齐去修路……
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全线通车,从昆明经大理、保山、德宏,最后在中缅边境上的畹町镇出国到达缅甸的腊戌(缅甸境内的路由缅军美军修建),除新修的524.6公里,还维修、巩建了从昆明到下关的411.6公里。
据说,每公里路段大约死7个人。但无论是捐资捐物的人,让出房屋田地的人,还是参加修路的人,并没有一个真实的统计数字,包括那些死于修路过程中的点炮手、石工和用小锤琢路、用肩担土的人们,他们的名字,也没有记录,就是活下来的人,如今也生活在人群中,沉默、坦然。修路,只是他们一生中无法淡忘的壮举,只是国难当头时,匹夫要担起的责。他们默默无闻,以坚韧和顽强修建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云南人被称为南蛮。但直到2001年的某一天,我才明白,蛮字是什么意思:一人担了一头装着责任和一头装着生存的担子,把大虫(老虎)踩到脚下,走过千山万水。这个蛮字书写的是云南人蓬勃的生命力,以及他们对艰难仰头而上的精神,对险阻万死不辞的勇气。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年修路能力只有九十公里(从1923年到1932年,云南全省修路的进度)的地方,在一个线路怎样走都要争吵两年的地方,在一个偏僻、贫穷,多民族多山区的蛮荒之地,却在国难当头之时,用九个月的时间就能铺就一条路。这条路,虽然不是康庄大道,也不是通天之路,但它却是支撑我们国家度过危难的生命线。半个世纪后,我看到描写滇缅公路的文字:“数百公里的岩石地段,就是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一点点硬啃出来的”、“用手指刻出来的公路”、“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一样的奇迹”,这些文字让人想象得到当年修路的艰难,但对于当时的人,当时的事,什么样的文字都难描摩,因为除了热血和白骨,还有我们不了解或已遗忘的精神,它抽象而又缥缈,却真实存在,它不是十八年后又一条好汉的呐喊,不是冲冠怒后血染梅花的悲壮,它坚韧,绵长,象根象藤——根从石缝中扭扭曲曲地生长出来,扎进土壤,或藤绕绕缠缠地向着蓝天生长,它们柔弱的表相下,有着无比坚强的秉性。
路通了,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
如果地球是一个大磁场,能够录下所有的经过,那追寻滇缅公路的每一公里,从修路到路通了之后,从修路工到南洋机工再到远征军,都可以找到令我们不仅仅是感动的故事,或许,已无法一一从岁月的印痕下翻晒出这些足以滋养我们一生的史实,但知道它们的存在,为何而存在,已足够。
在昆明城通往西山的公路上,有一座石碑,上有“赤子功勋”四个大字,这是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当时,居住在云南的人大部分没有见过汽车,甚至自行车。我父亲的老师告诉他们:有一种车会自行,要爬到城墙上才到骑到,连自行车都如此神秘,何况吃油的汽车。别说云南,那时4亿人口的中国,找不出3000名驾驶员或者技工。于是,新加坡和马南西亚等国的华侨自愿回国三千多名机工,为运送国际上支援中国的抗战物资而驰骋在路上。用两只手修建的滇缅公路,路况非常差,又因云南地理环境的原因,路窄弯急坡陡,沿途高山峻岭、悬崖深谷,再加上瘴疟,因雨水而塌方的路面,在这条路上行走已十分险恶。1941年10月17日后,还要躲避日军的轰炸。这条路上,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事,已如尘烟,渐渐飘淡,但有个数字可以告诉我们许多东西:南洋机工共有1000余人殉国。
在云南省档案馆里,我看到了他们中一部分人的照片,虽然像纸已发黄,但那份英挺的帅气,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仍然逼人。有一位女机工,女扮男装回国助战,还有一位名为白雪娇的女机工,和父母不别而行时留下一封信:“……这次去,纯为效劳祖国而去。虽然我是社会上一个不值得注意的虫,虽然在救国建国大事业中,我的力量简直是够不上‘沧海一粟’,但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汪洋中,竭我一滴之微力……”。
我并没有听到他们的豪言壮语,也没有面对他们归国参战的滚烫热情,却在看到他们的签名册时,感到一股热血穿过遥远的山河,越过浩瀚的时空,击中我,于是,满身都燃烧了起来。可是,我只能沉默,和记忆。
(点击此处看下篇)
很多次,我从一条路上走过,它叫昆畹公路,又或者320国道。某一天,又从这条路走过时,同车的人指着窗外告诉我:“那里,就是那里,修路时死过很多人,据说白骨如山。”我若有若无地看过去,也不过是蓝天白云下的葱翠群山罢了,还有什么呢?那些死亡已遥远。
如今,我一直回想,那是去什么地方的路上,见到了蓝天白云下的葱翠群山。然而,一无所得,记忆是如此模糊。我不知道我忽视过去了的,是天子庙,惠通桥,又或梅子箐,还是南天门……因为在这条公路上,是有这么一些地名,会让人路过时,哪怕是对了一个麻木无知的人,也忍不住大声提点:是为修路的艰险,是对生命的敬意,或者,只是这条路上发生的一切,让人无法淡忘。而我,却淡漠地错过。
1991年,畹町。父亲特意带我们去看一座桥,并一定要同行的每一人都到桥上照相。在我眼里,那不过是一座非常普通的桥,不明白父亲为何如此坚持。
1995年,《生死千里》。影片再现的是一段历史。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加坡华侨组建的南洋司机运输队为危难的祖国运送给养,粉碎日方的围剿与攻击,完成了任务的故事。剧中有面临国难置生死不顾的铁血豪情,以及生存在战争中的缠绵爱情。
这事发生在云南。由南洋机工组成的敢死队运输供给的那条路,名为滇缅公路,就是昆畹公路,又或320国道。我留影的畹町桥,是滇缅公路上的一座桥,当年每天都有一千多辆车从这座桥上通过,远征军从这里到缅甸解救陷入日军重围的驻缅英军,援华物资从这里运送到国内,日军也从这里攻入云南。
滇缅公路,这四个字没有任何预兆,它迎面而来,成为我下意识的一种追寻:不强烈,却不愿错过每一个关于它的文字。虽然只过去了半个世纪,但似乎已遥远,这条公路仍然盘旋在山脉间,那些史实却已如尘烟,难以清晰地看个分明。
如今,云南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6万多公里,高速路达1291公里。在群山中艰难延伸的滇缅公路,也许会如茶马古道一般,终将被发展和进步所遗弃。每想到这一点,心头就涌起一份怅茫和苍凉,岁月湮没了的是什么?我们遗忘了的是什么?我永远不得而知。
在过去了的一些日子里,父亲零零碎碎地告诉我:他看过纪录片,由于青壮年几乎都已到中原参加抗战,留在家中的小孩、女人都去修路,他们自带干粮、工具,在九个月的时间里,用小锤子一锤锤把路琢了出来:524.6公里。云南有二十多万劳工参加修路,其中百分之八十是老幼妇孺,所以这条路又称为妇孺公里。在父亲的记忆中,很多事都已模糊,但这些数字,却清清楚楚。
500多公里。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不过是半天的路程。可是这500公里要越大山6座,穿悬崖峭壁8处,跨大江河5条,山有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江有澜沧江、怒江。百分之八十的路段是崇山峻岭,其中更有一半要通过坚硬的岩石地段。
云南是什么地方?书上说它是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脉延伸挤压出的横断山脉纵谷区,全省山地高原占总面积的94%。去年我到湖南爬衡山,开车的师傅一再说:“那是盘山路,特别难走,要技术好的人才能去。”到了衡山,才知道,原来云南的路,都是盘山路、穿山路。这样的滇缅路,无论对修路工还是对司机来说,都非常艰难。
那是什么年月?云南当时人口为1200万左右,1936年地震,1937年水灾,1937年10月,滇军22万人出征台儿庄。天灾和战争,使本已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贫穷的云南,更严重地缺乏粮食和青壮年,除此之外,雨水和酷暑,瘴气和疟疾,都是修路的阻力。
早在1923年底,云南省交通司就拟定修筑滇西路:昆明到下关,全长411.6公里。由于战乱、经济萧条、技术条件不足等各种原因,前后费时十余年才通车,年筑路进度平均为40公里。这就是滇缅公路的前段。1937年11月,滇缅公路的西段路线确定——下关到缅甸,12月,征工修路。
为什么要修路?为开放、富裕、繁荣,但与此同时,就得背负这条路所带来的一切。
远在公元1903年(清光绪年间),云南就有了一条从昆明抵达越南的滇越铁路。这条铁路是法国通过中法战争,和清政府签订《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为掠夺云南矿产、占领云南市场而修建。修路七年间,二、三十万民工死亡不下八万,有诗写道:“血染南溪河,尸铺滇越路。千山遍白骨,万壑血泪流”。铁路的开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云南了解了外界,但这条路是“插在云南的大吸血管”,“控制了云南的交通,掌握了锡商的命运,操纵了云南的金融,支配了云南的邮政和电讯”,云南人曾发起过“滇越铁路即异日亡滇之导火线”的呼喊。
为什么还要修路?还是为了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但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此。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可是云南如此偏僻封闭,人们认为这里是战争的后院,炮弹打不到的地方,那时,从芒市到昆明,要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修滇缅公里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日军封锁全部海岸出口,能有一条通过缅甸仰光的出海交通线。
就算这条路修好,除了开放和发展,又能为云南带来什么?特别是当它成为中国唯一一条国际交通线时,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代表着什么?已经很难去猜想当时的人,有没有想过这一点。他们只知道日本军国主义要占我河山,修路为抗日,于是,他们义无反顾,以生命,铺就一条血路,并且承担了因这条路而带来的命运:云南从战争的后方成为前方。
多民族居住的云南有28种语言,这样的情形下,很难想象十多个民族的二十多万民工修路时,怎样交流。但不用担心,在“吃饭”都有几十种说法的云南,“抗日”和“修路”这两个词每个人都能听懂,并且,他们甘愿为此付出:捐物捐钱的人,有的是一块两块的银元,有的是千担粮;路要经过的房屋、田地,本已贫穷得无物裹腹的滇西百姓再不舍,也得让路;没有粮食,他们就是吃野草树叶,也不耽搁修路,有的则白天修路,晚上进村子讨饭,修筑公路的民工,饿死的远比病死的多;没有壮劳力,十余岁的娃娃就扛起男人的责任上路,甚至怀孕的妇女也一齐去修路……
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全线通车,从昆明经大理、保山、德宏,最后在中缅边境上的畹町镇出国到达缅甸的腊戌(缅甸境内的路由缅军美军修建),除新修的524.6公里,还维修、巩建了从昆明到下关的411.6公里。
据说,每公里路段大约死7个人。但无论是捐资捐物的人,让出房屋田地的人,还是参加修路的人,并没有一个真实的统计数字,包括那些死于修路过程中的点炮手、石工和用小锤琢路、用肩担土的人们,他们的名字,也没有记录,就是活下来的人,如今也生活在人群中,沉默、坦然。修路,只是他们一生中无法淡忘的壮举,只是国难当头时,匹夫要担起的责。他们默默无闻,以坚韧和顽强修建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云南人被称为南蛮。但直到2001年的某一天,我才明白,蛮字是什么意思:一人担了一头装着责任和一头装着生存的担子,把大虫(老虎)踩到脚下,走过千山万水。这个蛮字书写的是云南人蓬勃的生命力,以及他们对艰难仰头而上的精神,对险阻万死不辞的勇气。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年修路能力只有九十公里(从1923年到1932年,云南全省修路的进度)的地方,在一个线路怎样走都要争吵两年的地方,在一个偏僻、贫穷,多民族多山区的蛮荒之地,却在国难当头之时,用九个月的时间就能铺就一条路。这条路,虽然不是康庄大道,也不是通天之路,但它却是支撑我们国家度过危难的生命线。半个世纪后,我看到描写滇缅公路的文字:“数百公里的岩石地段,就是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一点点硬啃出来的”、“用手指刻出来的公路”、“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一样的奇迹”,这些文字让人想象得到当年修路的艰难,但对于当时的人,当时的事,什么样的文字都难描摩,因为除了热血和白骨,还有我们不了解或已遗忘的精神,它抽象而又缥缈,却真实存在,它不是十八年后又一条好汉的呐喊,不是冲冠怒后血染梅花的悲壮,它坚韧,绵长,象根象藤——根从石缝中扭扭曲曲地生长出来,扎进土壤,或藤绕绕缠缠地向着蓝天生长,它们柔弱的表相下,有着无比坚强的秉性。
路通了,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
如果地球是一个大磁场,能够录下所有的经过,那追寻滇缅公路的每一公里,从修路到路通了之后,从修路工到南洋机工再到远征军,都可以找到令我们不仅仅是感动的故事,或许,已无法一一从岁月的印痕下翻晒出这些足以滋养我们一生的史实,但知道它们的存在,为何而存在,已足够。
在昆明城通往西山的公路上,有一座石碑,上有“赤子功勋”四个大字,这是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当时,居住在云南的人大部分没有见过汽车,甚至自行车。我父亲的老师告诉他们:有一种车会自行,要爬到城墙上才到骑到,连自行车都如此神秘,何况吃油的汽车。别说云南,那时4亿人口的中国,找不出3000名驾驶员或者技工。于是,新加坡和马南西亚等国的华侨自愿回国三千多名机工,为运送国际上支援中国的抗战物资而驰骋在路上。用两只手修建的滇缅公路,路况非常差,又因云南地理环境的原因,路窄弯急坡陡,沿途高山峻岭、悬崖深谷,再加上瘴疟,因雨水而塌方的路面,在这条路上行走已十分险恶。1941年10月17日后,还要躲避日军的轰炸。这条路上,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事,已如尘烟,渐渐飘淡,但有个数字可以告诉我们许多东西:南洋机工共有1000余人殉国。
在云南省档案馆里,我看到了他们中一部分人的照片,虽然像纸已发黄,但那份英挺的帅气,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仍然逼人。有一位女机工,女扮男装回国助战,还有一位名为白雪娇的女机工,和父母不别而行时留下一封信:“……这次去,纯为效劳祖国而去。虽然我是社会上一个不值得注意的虫,虽然在救国建国大事业中,我的力量简直是够不上‘沧海一粟’,但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汪洋中,竭我一滴之微力……”。
我并没有听到他们的豪言壮语,也没有面对他们归国参战的滚烫热情,却在看到他们的签名册时,感到一股热血穿过遥远的山河,越过浩瀚的时空,击中我,于是,满身都燃烧了起来。可是,我只能沉默,和记忆。
(点击此处看下篇)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