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父亲给我的关于食物的记忆
2022-01-20抒情散文王峥嵘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41 编辑
突然就想起了去年的那个冬至,我依然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每日必看的报纸,心绪却没有了往日的平静,有些恍恍惚惚的。窗外,天被厚厚的云所笼罩,似乎还有一层雾……
突然就想起了去年的那个冬至,我依然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每日必看的报纸,心绪却没有了往日的平静,有些恍恍惚惚的。窗外,天被厚厚的云所笼罩,似乎还有一层雾……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41 编辑 <br /><br /> 突然就想起了去年的那个冬至,我依然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每日必看的报纸,心绪却没有了往日的平静,有些恍恍惚惚的。窗外,天被厚厚的云所笼罩,似乎还有一层雾气在流淌,没有风,气温降到了这个冬天的最低点,一种雪将至的感觉,我感到了彻骨的冷。
那一刻,我一下子抑制不住地想起了父亲,因为窗外的天空,就象一个失去了父亲的孩子长久以来的心情。我感觉到了冷,身冷,心冷,心还痛。三年多了,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但我似乎一直没有从丧父的情绪中走出来,此时此刻,冬至,这个冬天走到了尽头的日子,我又有了亲手把父亲的双眼合上时的那种感觉。
这个节日,好多地方的人是要吃糍粑的,而在我的故乡凤羽,早上我们吃拌红糖的糯米饭,晚上我们吃在堂屋整整挂了一年的腊猪脚炖白芸豆。说起来真不好意思,糍粑这东西,我是长到二十好几才第一次尝到的,其实,对于我们这类来自农村的孩子,今天许多已经吃腻了的东西,都是在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地进出城市的时候,才第一次见识和品尝。于我来说,因为有了父亲,所以便有了许多比同龄的农村人的幸运,至少,一些来处城市的食物的记忆,在我的孩童时期,就由父亲带给了我。
油煎洋芋片
我现在是极少吃洋芋的,餐桌上菜少时,不得已,才吃上几筷子,女儿很奇怪,说这么好吃的洋芋,我们恨不得天天吃,老爸你为什么就不喜欢吃!我只有苦笑,说是小时候吃怕了,这是真话。小时候,经常性的,春夏两季,四五个月,我们天天都是洋芋下饭的,从来就没有觉得洋芋会与好吃这个词联系得上。只有一次,吃了父亲亲手做的洋芋,才知道,洋芋做好了,也会很好吃,甚至让人有吃不够的感觉的。
那是我五六岁大的时候,二嫂和姐姐背了麦面去凤羽街上做面条,以备一年中春秋两季大忙时能偶尔吃上一顿面条换换口味。那个时候,父亲在凤羽邮电所守电话,中午饭就由父亲负责。记不得那天吃的什么菜了,但肯定没有肉,也许正是因为没有肉吃,我才如此刻骨铬心地记住了那么好吃的洋芋。那洋芋是油煎的,切成薄片,再用香油煎得黄生生的、脆脆的,香香的,有点象今天常见的土豆片,也有点象快餐店卖的薯条,我真的吃得不亦乐乎,逗得父亲高兴不已。那以后好几年,再也没吃过那好吃的,用油煎的洋芋片了,毕竟,不是特意的,谁家舍得用那么多的油去做一个洋芋菜呢。
化油拌面条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父亲把我和侄儿从白米小学转到县城的宁湖小学读书,此后五年多的时间里,我和侄儿过上了上学前先要吃早点的生活。那时,县城里有三五个小摊点在十字街口卖烧饵块,但那是城里孩子们的早点铺,不是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的,记忆中,五年多的时间里,我和侄儿早点吃烧饵块,仅有两三次,一次是父亲病了,早上起不来,一次是家里正好没面条了。
小学和初中,我们每天的早点雷打不动的,就是面条。每年小春收割后,母亲和大哥就从老家带来两大口袋的麦面,在县城里加工出三大纸箱的面条,作为我和侄儿一年的早点。早在春节前家里杀年猪的时候,母亲就早早的把一小部分的猪板油和全部的花油全炼成化油,把两个锑锅装得满满的,留下给我们吃早点用。为保证化油能放一年而不会变哈喇,母亲还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炼化油时,加进去一些食盐,这样,化油就可以保持新鲜了。主料都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父亲的任务了。每天早晨,父亲五点半准时起床,从邮电局一路跑到九气台,再折转回到家中,一边生火烧水,一边洗漱,到叫醒我们时,面条已经煮好了,一人一钵头,挑上蚕豆大小的一坨化油,加上酱油、盐和油辣子,再浇上一两勺面条汤,就开吃了。说实话,小学阶段,我对这天天吃化油拌面条似乎没有过什么意见,你想,这个我们在老家只有农忙时才能间或吃上一次的东西,现在可以天天吃,能不高兴吗?上初中后,也许是因为到洱源一中路远,一天来回四趟得八九公里,消耗太大,也许是吃得太久有些腻了,反正对面条的这种吃法,已经有些不能忍受,但我们依然就这么吃着,父亲一个人有限的工资,不仅要解决祖孙三个的吃穿用度,还得攒下一点钱补贴农村老家的花销,也正因此,平时我和侄儿是没有零花钱这个说法的,每星期大概可以要到六分钱,可以买两个水冰棒;电影是很少看的,即使看了,都是我和侄儿合买一张票,躲在角度里,挤着坐,时不时还要被电影院的管理员吼上几句。
就这样,一直到上高中,我在下关一中终于吃上了米线、饵丝这样的早点,早上起床,却再也不是父亲的叫声,而是学校刺耳的广播声了。
豆瓣酱与饵丝
和现在的学生一样,小学考初中时,我们那时也就只考语文数学两门,早上考数学,下午考语文。因为平时学习比较认真,大考小考的也经历了很多,加上也许是还小,不知道这次考试的重要性,我也并不把它太当一回事。
早上被父亲叫醒,洗脸刷牙后准备吃早点。因为侄儿已经放假回老家去了,父亲只做了我一人的早点。抬起钵头来,才发现这天的早点不是见惯了的黄色,而是白色的。认真看,发现是饵丝,上面还有碧绿的豆尖、腌菜、鲜肉末,高兴地挑了一筷子,一嚼,满嘴的香,饵丝还是糯米的。就这样,我吃得饱饱地,高高兴兴地到学校,迎接我这一生中的第一次大考。
中午才回到家不久,教我数学的李龙云老师就赶到我们家,和我一题一题地对早上考试的答案,结果发现,我竟然做错了一道四则运算题,被扣了四分,看着李老师一脸的遗憾,我也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但我还是很高兴,至少,我没有考砸了。这种高兴的心情在吃午饭时被放大了。父亲给我做了道好菜,是腌菜炒肉,还有一个鸡蛋番茄汤,那个很漂亮的龙凤瓷碗里,装着一种糊状的黑色的东西。见我一脸的稀奇,父亲告诉我,这是豆瓣酱,专门从食品公司门市部买来的。我用筷子醮了一点尝,咸中有辣,还带有一丝的甜,很香,仔细再一挑,竟然还了一瓣一瓣的蚕豆,很好吃,比起街上卖饵块的那些酱,不知要好吃多少倍了。已经记不得那天中午我到底吃了几碗饭了,只记得,下午的语文考试,我得了一百分,并且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进入洱源一中初中部。
现在想来,面对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在我还懵懂的时候,父亲就明白了它对我的意义,也就自然地多了一分紧张一分压力,但他却什么都不要求我,而是以糯米饵丝和豆瓣酱来表达了对我的关心和爱。说真的,那以后的每一次大考,想起那美味的豆瓣酱,我就尽一切可能,考好试.
口香糖与应子
应该是在一九七九年,我上小学四年级,因为我很清楚地记得,我在吃这些我这辈子第一次吃到的稀奇东西时,是在宁湖小学校门口的大青树下,大门楼上南边的教室就是我们四一班的教室。那天下午上体育课,休息的时候,我一个人躲到一边去,从口袋里掏出那把父亲前两天上昆明开会带回给我的花花绿绿稀奇古怪的糖。有很软的粘粘的牛奶糖,有弹性十足的甜极了的高粱饴,还有咬开后还有夹心的硬糖,尽管以前也很少能吃到这样的糖,但至少曾经见识过,所以不觉得太稀奇,真正让我一直下不了口的是那个长方形的,扁长条状的,外面包了一层花纸,里面还包着一层高级香烟才有的锡箔纸的东西。把玩了半天,还用鼻子闻了好几回,最后才决定尝一下。于是,有牙咬下一小点,先用舌头裹来裹去地感觉,没能体验到什么,才决定了用牙去嚼,这才有点意思了,有点甜,但更多的是一种清凉的感觉,嚼起来弹性很好,有点类似我们咬气球玩时的感觉,不多久,没什么滋味了,嚼来嚼去把腮帮嚼酸了,它来是没有化了或者碎了的征兆,我便把它咽了下去,接着再一点点地吃剩下的那些。现在想来,那是口香糖,最后嚼剩下的,就是胶,不能咽下去的,可那时候,在我的所有关于吃糖的知识中,糖最终总是要一点不剩的全部进到肚子里去的。
另一个让我有大吃一惊之感的糖就是那个裹了两层糖纸,最后还裹了一层塑料纸的个头显得很大的应子。看上去黑黑的一团,有点象家里的杨梅酱,放到嘴里,有甜味,但更多的还是水果的味,那一刻,我才知道,这种纯粹的保持了水果的状的东西,也可以当作糖来卖,我当然也把它叫作“糖”,直到上大学后,才知道,这类零点食,叫“应子”。我当然也开始明白,那些在那个时代很稀奇的东西,之所以最后能到了我的嘴中,一定是从父亲的嘴边省下来给我的,因为,一是父亲肯定舍不得花钱去买这些东西,二是品种繁多但每样也就两三个,估计是父亲大座谈会上偷偷地抓了两把,不远千里地从昆明带回来给我和侄儿尝新鲜的。我想起母亲多次给我提到的,六十年代初,父亲给爷爷带回了两瓶炼乳,爷爷每天晚上入睡前吃一筷头,很安宜地入睡,孝老慈幼,父亲这一生,足够让我感慨一生。
回锅肉与大青鱼
文革结束后,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都被给予了新的评价,父亲也一样从过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了新的工作,并且很快就被县局的领导动员了从老家的邮电所调到县局工作。现在看来,父亲被安排做总务工作是属于被委以重任的,因为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时期,要让县局那么多的家属在农村的公职人员吃好每天的两顿饭,以便大家都能安心地投入到百废待兴的建设大业中去,责任不小,困难也不小。父亲想了许多现在看来普通但在当时应该算是创新的方法,很快让处于办不下去边缘的食堂焕发出生机并一天天红火起来。每天早上一上班,父亲就开始落实午饭有几个人吃,晚饭有几个人吃,然后再计划给该买多少菜,再交待炊事员去买了为做。为了节约,同时也要做到尽可能地让大家吃好,父亲亲自设计作制作了饭票,样式是一样的,但编号不同,午餐晚餐分开,全局每个人都有一个编号,每个月每人领六十张有自己编号的饭票,一餐一票,当天记录,月终统计,就可以算出各人吃了几餐该交多少钱了。
伙食真的好起来了,你想一下,在七八、七九年的时候,一个单位的食堂,能够保证每星期都能有一顿回锅肉吃,很难得的吧,何况,如果街上偶尔有鱼卖,大家还可以吃上一回海味。吃肉总是固定在星期天的下午,人头是事先统计好了的,也总是一成不变的是油汪汪的、香喷喷的回锅肉。肉炒好了,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碗放到那宽宽大大的案板上,然后由炊事员认真地平分到每一个碗中。说实话,我和侄儿每星期都能吃到一点肉,都是在这个星期天的晚上,但总是不够,因为父亲和别人一样就那么一份,三个人吃,既便父亲只吃一点肉里的大葱和蒜苗,侄儿和我正是吃嘛嘛香的年纪,就永远只能处于一种“渴肉”的状态之中。有那么有限的几次,父亲要了两份,他自己也就或多或少地和我们一起吃上一两片肥肥的肉,腮帮鼓鼓的,嚼得很响,半眯着眼,很陶醉的样子。
记得有一次,父亲上街,看到有人从茈碧湖里打上了一条将近二十斤的大青鱼,当即就给买了回来,让炊事员做红烧鱼给大家吃,那天晚上,整个邮电局大院里简直就象过年,好多家双职工家庭也都到食堂打上一份鱼吃,那是我第一次吃红烧鱼,第一次吃见不到鱼刺的鱼肉,那鲜美香甜的滋味,让我至今回味不已。
其实,能够在食堂里能吃到这样的美味,和炊事员的好手艺是分不开的。那时候的炊事员是一位阿姨,四十多岁的样子,很干净利索,是县城一街人,一个人领着个和我一般大小的儿子过日子。后来,在父亲的坚持下,单位把好给辞了,父亲说是因为每次食堂吃肉那天,她总要悄悄地藏上一点带回去,防不胜防。后来有一次,母亲到县城看我们,在街上遇到了这位阿姨,她很热情地和母亲打招呼,还邀请母亲到她家坐,搞得母亲非常不好意思,回来后直抱怨父亲当时做事太过。
事实上,父亲带给我的关于食物的记忆还很多,比如牦牛干巴,比如昭通苹果,比如牛奶冰棒等等,这些食物,不仅仅养育了我,丰富了我味蕾的感觉,饱满了我的肠胃,也长久地,充盈了我们胸怀。在冷冷的冬日,这种来自父亲的,来自食物的记忆,使我温暖。
那一刻,我一下子抑制不住地想起了父亲,因为窗外的天空,就象一个失去了父亲的孩子长久以来的心情。我感觉到了冷,身冷,心冷,心还痛。三年多了,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但我似乎一直没有从丧父的情绪中走出来,此时此刻,冬至,这个冬天走到了尽头的日子,我又有了亲手把父亲的双眼合上时的那种感觉。
这个节日,好多地方的人是要吃糍粑的,而在我的故乡凤羽,早上我们吃拌红糖的糯米饭,晚上我们吃在堂屋整整挂了一年的腊猪脚炖白芸豆。说起来真不好意思,糍粑这东西,我是长到二十好几才第一次尝到的,其实,对于我们这类来自农村的孩子,今天许多已经吃腻了的东西,都是在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地进出城市的时候,才第一次见识和品尝。于我来说,因为有了父亲,所以便有了许多比同龄的农村人的幸运,至少,一些来处城市的食物的记忆,在我的孩童时期,就由父亲带给了我。
油煎洋芋片
我现在是极少吃洋芋的,餐桌上菜少时,不得已,才吃上几筷子,女儿很奇怪,说这么好吃的洋芋,我们恨不得天天吃,老爸你为什么就不喜欢吃!我只有苦笑,说是小时候吃怕了,这是真话。小时候,经常性的,春夏两季,四五个月,我们天天都是洋芋下饭的,从来就没有觉得洋芋会与好吃这个词联系得上。只有一次,吃了父亲亲手做的洋芋,才知道,洋芋做好了,也会很好吃,甚至让人有吃不够的感觉的。
那是我五六岁大的时候,二嫂和姐姐背了麦面去凤羽街上做面条,以备一年中春秋两季大忙时能偶尔吃上一顿面条换换口味。那个时候,父亲在凤羽邮电所守电话,中午饭就由父亲负责。记不得那天吃的什么菜了,但肯定没有肉,也许正是因为没有肉吃,我才如此刻骨铬心地记住了那么好吃的洋芋。那洋芋是油煎的,切成薄片,再用香油煎得黄生生的、脆脆的,香香的,有点象今天常见的土豆片,也有点象快餐店卖的薯条,我真的吃得不亦乐乎,逗得父亲高兴不已。那以后好几年,再也没吃过那好吃的,用油煎的洋芋片了,毕竟,不是特意的,谁家舍得用那么多的油去做一个洋芋菜呢。
化油拌面条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父亲把我和侄儿从白米小学转到县城的宁湖小学读书,此后五年多的时间里,我和侄儿过上了上学前先要吃早点的生活。那时,县城里有三五个小摊点在十字街口卖烧饵块,但那是城里孩子们的早点铺,不是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的,记忆中,五年多的时间里,我和侄儿早点吃烧饵块,仅有两三次,一次是父亲病了,早上起不来,一次是家里正好没面条了。
小学和初中,我们每天的早点雷打不动的,就是面条。每年小春收割后,母亲和大哥就从老家带来两大口袋的麦面,在县城里加工出三大纸箱的面条,作为我和侄儿一年的早点。早在春节前家里杀年猪的时候,母亲就早早的把一小部分的猪板油和全部的花油全炼成化油,把两个锑锅装得满满的,留下给我们吃早点用。为保证化油能放一年而不会变哈喇,母亲还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炼化油时,加进去一些食盐,这样,化油就可以保持新鲜了。主料都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父亲的任务了。每天早晨,父亲五点半准时起床,从邮电局一路跑到九气台,再折转回到家中,一边生火烧水,一边洗漱,到叫醒我们时,面条已经煮好了,一人一钵头,挑上蚕豆大小的一坨化油,加上酱油、盐和油辣子,再浇上一两勺面条汤,就开吃了。说实话,小学阶段,我对这天天吃化油拌面条似乎没有过什么意见,你想,这个我们在老家只有农忙时才能间或吃上一次的东西,现在可以天天吃,能不高兴吗?上初中后,也许是因为到洱源一中路远,一天来回四趟得八九公里,消耗太大,也许是吃得太久有些腻了,反正对面条的这种吃法,已经有些不能忍受,但我们依然就这么吃着,父亲一个人有限的工资,不仅要解决祖孙三个的吃穿用度,还得攒下一点钱补贴农村老家的花销,也正因此,平时我和侄儿是没有零花钱这个说法的,每星期大概可以要到六分钱,可以买两个水冰棒;电影是很少看的,即使看了,都是我和侄儿合买一张票,躲在角度里,挤着坐,时不时还要被电影院的管理员吼上几句。
就这样,一直到上高中,我在下关一中终于吃上了米线、饵丝这样的早点,早上起床,却再也不是父亲的叫声,而是学校刺耳的广播声了。
豆瓣酱与饵丝
和现在的学生一样,小学考初中时,我们那时也就只考语文数学两门,早上考数学,下午考语文。因为平时学习比较认真,大考小考的也经历了很多,加上也许是还小,不知道这次考试的重要性,我也并不把它太当一回事。
早上被父亲叫醒,洗脸刷牙后准备吃早点。因为侄儿已经放假回老家去了,父亲只做了我一人的早点。抬起钵头来,才发现这天的早点不是见惯了的黄色,而是白色的。认真看,发现是饵丝,上面还有碧绿的豆尖、腌菜、鲜肉末,高兴地挑了一筷子,一嚼,满嘴的香,饵丝还是糯米的。就这样,我吃得饱饱地,高高兴兴地到学校,迎接我这一生中的第一次大考。
中午才回到家不久,教我数学的李龙云老师就赶到我们家,和我一题一题地对早上考试的答案,结果发现,我竟然做错了一道四则运算题,被扣了四分,看着李老师一脸的遗憾,我也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但我还是很高兴,至少,我没有考砸了。这种高兴的心情在吃午饭时被放大了。父亲给我做了道好菜,是腌菜炒肉,还有一个鸡蛋番茄汤,那个很漂亮的龙凤瓷碗里,装着一种糊状的黑色的东西。见我一脸的稀奇,父亲告诉我,这是豆瓣酱,专门从食品公司门市部买来的。我用筷子醮了一点尝,咸中有辣,还带有一丝的甜,很香,仔细再一挑,竟然还了一瓣一瓣的蚕豆,很好吃,比起街上卖饵块的那些酱,不知要好吃多少倍了。已经记不得那天中午我到底吃了几碗饭了,只记得,下午的语文考试,我得了一百分,并且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进入洱源一中初中部。
现在想来,面对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在我还懵懂的时候,父亲就明白了它对我的意义,也就自然地多了一分紧张一分压力,但他却什么都不要求我,而是以糯米饵丝和豆瓣酱来表达了对我的关心和爱。说真的,那以后的每一次大考,想起那美味的豆瓣酱,我就尽一切可能,考好试.
口香糖与应子
应该是在一九七九年,我上小学四年级,因为我很清楚地记得,我在吃这些我这辈子第一次吃到的稀奇东西时,是在宁湖小学校门口的大青树下,大门楼上南边的教室就是我们四一班的教室。那天下午上体育课,休息的时候,我一个人躲到一边去,从口袋里掏出那把父亲前两天上昆明开会带回给我的花花绿绿稀奇古怪的糖。有很软的粘粘的牛奶糖,有弹性十足的甜极了的高粱饴,还有咬开后还有夹心的硬糖,尽管以前也很少能吃到这样的糖,但至少曾经见识过,所以不觉得太稀奇,真正让我一直下不了口的是那个长方形的,扁长条状的,外面包了一层花纸,里面还包着一层高级香烟才有的锡箔纸的东西。把玩了半天,还用鼻子闻了好几回,最后才决定尝一下。于是,有牙咬下一小点,先用舌头裹来裹去地感觉,没能体验到什么,才决定了用牙去嚼,这才有点意思了,有点甜,但更多的是一种清凉的感觉,嚼起来弹性很好,有点类似我们咬气球玩时的感觉,不多久,没什么滋味了,嚼来嚼去把腮帮嚼酸了,它来是没有化了或者碎了的征兆,我便把它咽了下去,接着再一点点地吃剩下的那些。现在想来,那是口香糖,最后嚼剩下的,就是胶,不能咽下去的,可那时候,在我的所有关于吃糖的知识中,糖最终总是要一点不剩的全部进到肚子里去的。
另一个让我有大吃一惊之感的糖就是那个裹了两层糖纸,最后还裹了一层塑料纸的个头显得很大的应子。看上去黑黑的一团,有点象家里的杨梅酱,放到嘴里,有甜味,但更多的还是水果的味,那一刻,我才知道,这种纯粹的保持了水果的状的东西,也可以当作糖来卖,我当然也把它叫作“糖”,直到上大学后,才知道,这类零点食,叫“应子”。我当然也开始明白,那些在那个时代很稀奇的东西,之所以最后能到了我的嘴中,一定是从父亲的嘴边省下来给我的,因为,一是父亲肯定舍不得花钱去买这些东西,二是品种繁多但每样也就两三个,估计是父亲大座谈会上偷偷地抓了两把,不远千里地从昆明带回来给我和侄儿尝新鲜的。我想起母亲多次给我提到的,六十年代初,父亲给爷爷带回了两瓶炼乳,爷爷每天晚上入睡前吃一筷头,很安宜地入睡,孝老慈幼,父亲这一生,足够让我感慨一生。
回锅肉与大青鱼
文革结束后,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都被给予了新的评价,父亲也一样从过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了新的工作,并且很快就被县局的领导动员了从老家的邮电所调到县局工作。现在看来,父亲被安排做总务工作是属于被委以重任的,因为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时期,要让县局那么多的家属在农村的公职人员吃好每天的两顿饭,以便大家都能安心地投入到百废待兴的建设大业中去,责任不小,困难也不小。父亲想了许多现在看来普通但在当时应该算是创新的方法,很快让处于办不下去边缘的食堂焕发出生机并一天天红火起来。每天早上一上班,父亲就开始落实午饭有几个人吃,晚饭有几个人吃,然后再计划给该买多少菜,再交待炊事员去买了为做。为了节约,同时也要做到尽可能地让大家吃好,父亲亲自设计作制作了饭票,样式是一样的,但编号不同,午餐晚餐分开,全局每个人都有一个编号,每个月每人领六十张有自己编号的饭票,一餐一票,当天记录,月终统计,就可以算出各人吃了几餐该交多少钱了。
伙食真的好起来了,你想一下,在七八、七九年的时候,一个单位的食堂,能够保证每星期都能有一顿回锅肉吃,很难得的吧,何况,如果街上偶尔有鱼卖,大家还可以吃上一回海味。吃肉总是固定在星期天的下午,人头是事先统计好了的,也总是一成不变的是油汪汪的、香喷喷的回锅肉。肉炒好了,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碗放到那宽宽大大的案板上,然后由炊事员认真地平分到每一个碗中。说实话,我和侄儿每星期都能吃到一点肉,都是在这个星期天的晚上,但总是不够,因为父亲和别人一样就那么一份,三个人吃,既便父亲只吃一点肉里的大葱和蒜苗,侄儿和我正是吃嘛嘛香的年纪,就永远只能处于一种“渴肉”的状态之中。有那么有限的几次,父亲要了两份,他自己也就或多或少地和我们一起吃上一两片肥肥的肉,腮帮鼓鼓的,嚼得很响,半眯着眼,很陶醉的样子。
记得有一次,父亲上街,看到有人从茈碧湖里打上了一条将近二十斤的大青鱼,当即就给买了回来,让炊事员做红烧鱼给大家吃,那天晚上,整个邮电局大院里简直就象过年,好多家双职工家庭也都到食堂打上一份鱼吃,那是我第一次吃红烧鱼,第一次吃见不到鱼刺的鱼肉,那鲜美香甜的滋味,让我至今回味不已。
其实,能够在食堂里能吃到这样的美味,和炊事员的好手艺是分不开的。那时候的炊事员是一位阿姨,四十多岁的样子,很干净利索,是县城一街人,一个人领着个和我一般大小的儿子过日子。后来,在父亲的坚持下,单位把好给辞了,父亲说是因为每次食堂吃肉那天,她总要悄悄地藏上一点带回去,防不胜防。后来有一次,母亲到县城看我们,在街上遇到了这位阿姨,她很热情地和母亲打招呼,还邀请母亲到她家坐,搞得母亲非常不好意思,回来后直抱怨父亲当时做事太过。
事实上,父亲带给我的关于食物的记忆还很多,比如牦牛干巴,比如昭通苹果,比如牛奶冰棒等等,这些食物,不仅仅养育了我,丰富了我味蕾的感觉,饱满了我的肠胃,也长久地,充盈了我们胸怀。在冷冷的冬日,这种来自父亲的,来自食物的记忆,使我温暖。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