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去爱你,我的学生时代
2020-09-24叙事散文笑一笑
该怎么去爱你,我的学生时代又见七月。今年的七月不如往年那么燥热,多了一点安定和清闲。 大概,七月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就是那么清闲。人就是如此奇怪,清闲的时候就爱东想西想。想起很多已经走过了的日子,细心用现在的思路去感受那个时候的氛
该怎么去爱你,我的学生时代
又见七月。今年的七月不如往年那么燥热,多了一点安定和清闲。 大概,七月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就是那么清闲。
人就是如此奇怪,清闲的时候就爱东想西想。想起很多已经走过了的日子,细心用现在的思路去感受那个时候的氛围。
高中是个怎样的过程?回忆起来,印象最深的是那种日日夜夜为了一个目的的奋斗,暂且叫做奋斗。想起那个目的,大概可以分成四份,一份是家人的,一份是老师的,一份是规律的,最后一份无所谓有无,这就是自己的那份。高中紧凑的生活没时间让自己想明白,所以盲目地把这四份揉在一起,就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了。日日在心中默念要名校,要重本,要争气,却依然很迷茫。迷茫的是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练习册和试卷去换一个学校读书,为什么要学这么多大多数人认为没用的知识,为什么明明是脑力活动的读书变成了拼体力拼耐力的持久战……
再回忆起来,除去那些奋斗,如果可以叫做奋斗的话,就剩下考前最后一天,整个年级沸腾起来,撕掉书本,折起飞机,飞过老师们的头顶,飞到教室每一个角落。撕掉的书变成一堆白纸,那么多人抓起那一大堆白纸黑字的东西扔出窗外撒向高空,白纸在空中慢慢悠悠地飘,缓缓而落。那种舒畅和解放的感觉,没有经历过高三的,谁人能懂?
而现在看这些,却有一种深深的悲哀。高中的过程没有让人明白那种纯粹的学习的乐趣,高中的结果,和始皇焚书坑儒,农民奋起打杂机器却有如此大的似同之处,作为知识载体的书却被我们当做压迫自己的东西,奋起反抗,撕成碎片,然后高喊解放。
这就是少年时期对学习的理解,沉重、压抑。学生时代是一场不想再做的梦。
如果把这些都叫做不懂事,那么长大应该是个好现象吧。
长大的过程是大学的头两年。
第一年是独立的迷茫,没人告诉你这一年究竟该怎么过,是做哪几本练习册,还是上课不讲话,抑或是下课也不讲话,抓紧一分一秒预习复习练习?用物理学和政治学来说,这地球上有一种客观存在,叫做惯性。接着惯性的客观存在,一种叫做延续惯性,一种叫做反弹。高中的几年让人习惯了一种思维:谈及学习,就是朝五晚九;谈及生活,就是速度再速度,匆忙走过身边的风景,总以为过了这段再欣赏也不迟。于是大一的过程有这么两个极端:要么继续延续高中的紧凑,目标变成了考研;要么彻底放松,借着实践活动的名义,糜烂地过这大学第一年。
突然惊醒,是在连续两个学期名列‘前十’之后。心中又燃起了那股‘争气’的奋斗之火。这就好像一辆按预先设定好的速度行驶的车,突然一踩刹车,猛地变慢一下,再突然一松刹车,会有一个速度回转。这般复杂的解释只想表达一个意思,这‘奋斗’之火依然只是惯性,对过去习惯了的节奏,习惯了的‘奋斗’的追求,而并不是对求知的渴望。这一年就好比二战时期的奇怪战争。只见动用武装部队,却不见硝烟。
又或者,如最最普遍的情况一般---平庸:继续盲目地数着日子过,交代什么做什么,安排什么准备什么。这一大批就是吸收了高中的精髓:按部就班。
忽然感到自己继续想下去的东西太过宏大,太过严肃。因为谈到此处,多半会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体制。体制是一个庞大的结构,维持着国家这个巨大网络的生息。我自然明白,单靠个人力量是很难去动摇如此庞大的结构的。尽管它如此巨大,却又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谩骂和攻击它的存在。结果自然是愚公移山。谩骂是愤青极端的行为,无用且无益。是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审视这个问题---秉持怎样的心态和评价标准来衡量学习这件事,怎样让学生时代变得可爱起来。
俗语也说‘物是死的,人是活的’。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心态和评价的主体是既然人,就有可能医治这痼疾。印度有部电影叫《三个傻瓜》,它这样理解学习和成功:追求卓越,而不是追求衡量成功的指标。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会来敲门。
而这卓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本帖最后由 笑一笑 于 2011-8-7 14:27 编辑 ]
又见七月。今年的七月不如往年那么燥热,多了一点安定和清闲。 大概,七月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就是那么清闲。
人就是如此奇怪,清闲的时候就爱东想西想。想起很多已经走过了的日子,细心用现在的思路去感受那个时候的氛围。
高中是个怎样的过程?回忆起来,印象最深的是那种日日夜夜为了一个目的的奋斗,暂且叫做奋斗。想起那个目的,大概可以分成四份,一份是家人的,一份是老师的,一份是规律的,最后一份无所谓有无,这就是自己的那份。高中紧凑的生活没时间让自己想明白,所以盲目地把这四份揉在一起,就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了。日日在心中默念要名校,要重本,要争气,却依然很迷茫。迷茫的是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练习册和试卷去换一个学校读书,为什么要学这么多大多数人认为没用的知识,为什么明明是脑力活动的读书变成了拼体力拼耐力的持久战……
再回忆起来,除去那些奋斗,如果可以叫做奋斗的话,就剩下考前最后一天,整个年级沸腾起来,撕掉书本,折起飞机,飞过老师们的头顶,飞到教室每一个角落。撕掉的书变成一堆白纸,那么多人抓起那一大堆白纸黑字的东西扔出窗外撒向高空,白纸在空中慢慢悠悠地飘,缓缓而落。那种舒畅和解放的感觉,没有经历过高三的,谁人能懂?
而现在看这些,却有一种深深的悲哀。高中的过程没有让人明白那种纯粹的学习的乐趣,高中的结果,和始皇焚书坑儒,农民奋起打杂机器却有如此大的似同之处,作为知识载体的书却被我们当做压迫自己的东西,奋起反抗,撕成碎片,然后高喊解放。
这就是少年时期对学习的理解,沉重、压抑。学生时代是一场不想再做的梦。
如果把这些都叫做不懂事,那么长大应该是个好现象吧。
长大的过程是大学的头两年。
第一年是独立的迷茫,没人告诉你这一年究竟该怎么过,是做哪几本练习册,还是上课不讲话,抑或是下课也不讲话,抓紧一分一秒预习复习练习?用物理学和政治学来说,这地球上有一种客观存在,叫做惯性。接着惯性的客观存在,一种叫做延续惯性,一种叫做反弹。高中的几年让人习惯了一种思维:谈及学习,就是朝五晚九;谈及生活,就是速度再速度,匆忙走过身边的风景,总以为过了这段再欣赏也不迟。于是大一的过程有这么两个极端:要么继续延续高中的紧凑,目标变成了考研;要么彻底放松,借着实践活动的名义,糜烂地过这大学第一年。
突然惊醒,是在连续两个学期名列‘前十’之后。心中又燃起了那股‘争气’的奋斗之火。这就好像一辆按预先设定好的速度行驶的车,突然一踩刹车,猛地变慢一下,再突然一松刹车,会有一个速度回转。这般复杂的解释只想表达一个意思,这‘奋斗’之火依然只是惯性,对过去习惯了的节奏,习惯了的‘奋斗’的追求,而并不是对求知的渴望。这一年就好比二战时期的奇怪战争。只见动用武装部队,却不见硝烟。
又或者,如最最普遍的情况一般---平庸:继续盲目地数着日子过,交代什么做什么,安排什么准备什么。这一大批就是吸收了高中的精髓:按部就班。
忽然感到自己继续想下去的东西太过宏大,太过严肃。因为谈到此处,多半会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体制。体制是一个庞大的结构,维持着国家这个巨大网络的生息。我自然明白,单靠个人力量是很难去动摇如此庞大的结构的。尽管它如此巨大,却又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谩骂和攻击它的存在。结果自然是愚公移山。谩骂是愤青极端的行为,无用且无益。是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审视这个问题---秉持怎样的心态和评价标准来衡量学习这件事,怎样让学生时代变得可爱起来。
俗语也说‘物是死的,人是活的’。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心态和评价的主体是既然人,就有可能医治这痼疾。印度有部电影叫《三个傻瓜》,它这样理解学习和成功:追求卓越,而不是追求衡量成功的指标。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会来敲门。
而这卓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本帖最后由 笑一笑 于 2011-8-7 14:27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