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树的眼睛

2022-01-20抒情散文老土
常常在无事可做的时候,想起一些本来就不着边际,或者说是无关痛痒的事情。就是想它,毫无理由,毫无意义。内心深处就有那么一种顽固的情绪在驱使着自己,在那样一个个下午,或者黄昏,走近一片树林,一大片白杨树林子。或者就坐在白杨树林不远处的高坡上,对……
  常常在无事可做的时候,想起一些本来就不着边际,或者说是无关痛痒的事情。就是想它,毫无理由,毫无意义。   内心深处就有那么一种顽固的情绪在驱使着自己,在那样一个个下午,或者黄昏,走近一片树林,一大片白杨树林子。或者就坐在白杨树林不远处的高坡上,对着那片树木发呆,痴想。与其说是对着一片树木,不如说是对着那些树上的一只只眼睛。是的,就是一只只眼睛。   几天前还问数位朋友,问他们见过树的眼睛吗?得到的是一片吃惊的神情。一位女作家朋友说,是啊,是见过的,那树上的疤真的就像一只只眼睛啊。可是那有什么意义呢?怎么就问起了树的眼睛呢?我一时无话可说,不知道如何回答朋友的反问。   然而,就是那样一只只眼睛,跟随着我走过了这许多岁月。树木枯荣,春来冬去,总有它们的眼睛在夜色中,在月光中,或者是在清晨的鸟鸣中,在午后的阳光下,在召唤着自己。让自己的思绪在它们的注视下,一点点地飞升。那目光,就是一只无形的手,一种力量,在牵引着你。   邻家的男孩啊,如今,是不是已经做了几个孩子的父亲?是不是已经像当年父亲一样,能够驾着马车,拉着许多村妇的笑声,穿过一大片杨树林,从几十里之外的草甸子往回赶?夕阳伴着马的响鼻儿……   我更愿意相信,他已经成为一位画家,或者作家。然而,二十多年走过来,却断了他的音讯。只有他的树,你的关于树的眼睛,时常走进我的灵魂。   那时,我和别的孩子在林中追逐,而他却全然不顾,他总是默默地对着村头的树林。就像现在的我一样,用手托着被太阳晒得发红的腮,就那么痴痴地望着不远处的树。后来,他就握着半截儿铅笔头,在旧作业本子的反面上涂抹着,涂抹着,那么的专注。我们跑累了,来到他的身边。本子上已经画出了许多眼睛,大大小小,好不奇怪。哪里来的眼睛?他指着眼前的白杨树说,看,看,那树身上不是长了许多的眼睛吗?   因为他画了树的眼睛,从此我就认定,他一定会是一位出色的画家,或者是一位有名的作家!   许多年来,就是依着邻家男孩的梦,我就认定那树上是长了眼睛的。那,就是树的眼睛。并且那眼睛永远地定格在了我灵魂的版图上。   远离了那片土地,远离了那片树林,和那树身上的眼睛,也远离了邻家男孩那专注的神情。然而,就是他那双坚定的眼神,和他面对着的树的眼睛,一直伴随我走过这许多岁月。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从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不知为什么,总是不能走出那个难以逃离的影子。   树的眼睛,也许早就成就了邻家男孩,树的眼睛,却不能让我走出岁月的层云。   一位朋友在她的文章中说:“树林开始远走他乡,在年复一年的生存中,它开始忧伤地回顾。”她还说,她儿时,就曾在树林中寻找树荫遮掩的梦境,小河,流水,还有日历上轻轻更换的声音,树木的诱惑给予童年远比给予小鸟的更加厚重。   是的,早就有想为自己植下一片树林的渴望,然后再对着自己亲手栽下的树丛发呆,尤其是看到树上再长着眼睛。自己若是能长成树那么高,想毕距离白云就更近了,想揪一把云彩的想法也就更近了吧。   永远钦佩自然的力量,就像这树的力量和树的神奇。在树面前,常常感到自己的渺小,在一株树面前,我们有时不得不仰起高贵的头。而且,而且树的身上为何就长了眼睛呢?寻找了二十多年了,答案仍然是一个难解的谜团,这个答案无比寻找邻家男孩的下落更加的难。男孩已经没有了寻他的必要,寻找他远没有在心里存一份记忆更加美好。然而树的眼睛,男孩所留下的树的眼睛,却无时无刻不跟随着我,陪伴着我。   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已经无法改变的习惯,只要有树在面前,常常会忘记自己的存在,而是呆痴地寻找树身上的眼睛。   那是一次长达一天多的旅行,从一座城市赶往另一座城市。大部分的时间,车窗两边呈现给你的,就是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绵绵上千百里。你无法数得清有多少双树的眼睛在看着你。树很高大,一路阴凉,正好阳光不是很足。一路,就是那样注视着车窗外的树,没与车内的陌生人说一句话,搭一句腔。   树,白杨树,用自己的眼睛,将一座城市与另一座城市、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起来。让你在寂寞旅途与跋涉中感到丝宽慰。让你用目光与目光交流。   即使是在黑夜,你仍会感到它们的眼睛在看着你。这种注视更像一种守望,年轮越多,越经得住风雨,就越看得远,守望得就越长久。树,将根深埋于土,却用眼睛作一生久远的守护。一生的看守应该够久了,却无法问树,它们到底看到了什么。因为树的眼睛,只属于树本身。   也许,答案并不难得吧,因为它似乎更存于我们的内心。   又想到邻家男孩,是他让我有了一生难以改掉的习惯,去和树对话,用眼睛和树对话。不知他现在何处?他是否还会想自己用铅笔头画出的树的眼睛,是否会领着自己的小孩走进一片树林,告诉孩子树的眼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