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奶奶
2022-01-20叙事散文寒烟
奶奶是全村人的奶奶。村子里不论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是六七岁的孩子都这样叫她。她一个人住在村子最东头的两间土屋里,靠村委会和村民们的捐助过日子。奶奶虽然贫穷,却很受人尊重。因为她结婚三天就把自己的男人送上了打日本的战场,因为她一个人守着等待过……
奶奶是全村人的奶奶。村子里不论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是六七岁的孩子都这样叫她。她一个人住在村子最东头的两间土屋里,靠村委会和村民们的捐助过日子。
奶奶虽然贫穷,却很受人尊重。因为她结婚三天就把自己的男人送上了打日本的战场,因为她一个人守着等待过了六十几年。大家都相信奶奶的男人应该是死在战场上了。解放不久,村里人也替奶奶递交了烈士家属申请书,却因为烈士阵亡名单里找不到奶奶男人的名字,而且没有人能证明他在战场上阵亡而最终没有获批。
和奶奶年岁相仿的老人都相继去世了,奶奶愈发显得孤单。从小生长的村子也让她越来越感觉陌生。人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了都是好事。奶奶不明白的是,这小日本怎么就变成了好人?当年,她眼看着被日本兵杀死的村民数都数不过来。如果不是痛恨到了极点,她怎么舍得让新婚的男人跟着军队走。这一走就是六十几年啊。
以前,奶奶喜欢去这家坐坐,那家看看的。小一辈的人也喜欢围坐在奶奶周围,听她讲八路军的故事、打日本的故事。那时的她虽说孤苦,却也有过快乐。如今,单不说还有没有人爱听她的故事,就是家家摆放在显眼位置,争着炫耀的日本电器就足以让她生厌,何况还有那些青年身上越来越浓的亲日热情。
她怕听到“日本”两个字,所以只能呆在自己的土屋里。土屋和六十几年前比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墙上的泥厚了几层,多了两张邻居不要的桌子、凳子而已。
奶奶闷了的时候,就坐在村东路口的那块大石头上,倚靠着一棵大树,看着孩子们上学、回家;看着村里人上城、下地;看着路上越来越多的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甚至汽车。 奶奶的眼睛早早就坏了,那是她经常晚上一个人哭的缘故。眼前的东西总像蒙着一层纱,她越来越看不请路上的人和物了。庆幸的是奶奶还保持着年轻时的听力。她听得清过路人的每一句谈话。虽然这些话并不是对她说的,她依然用心地听着,并不时地插上两句,唬得说话人莫名其妙。 “小三儿,要好好读书才有出息,才能把日本人打跑。”
“日本电视有什么好的,还不扔了。”
“受日本人的气还不如在家里种地。”
…… 大家都当她老糊涂了,笑笑也就过去了。 奶奶确实是老了,糊涂了。她可以整天整天地倚坐在村头却不说一句话。偶尔有几个调皮的半大孩子来逗她,她就含糊着应几句。
“奶奶,坐这儿等谁啦?”
“等他呢。”
“他去哪了?”
“打日本去了。”
“怎么还不回来?”
“快了,快回来了。”
…… 孩子们一哄而散。 奶奶依旧斜倚着大树,嘴角却多了一丝微笑。她看见自己的男人了,还是结婚三天时的样子,还是重复着那句话,“等着我,赶走日本鬼子我就回来”。 奶奶终于没能等回自己的男人。村东的那块石头孤零零地靠着大树,遥望着抬走奶奶的村民们的背影。 奶奶已经几天没吃进东西,没说一句话了。看着刚喂进奶奶嘴里的水又顺着嘴角流出时,人们叹息着,奶奶是真的不行了。 几个村干部聚在两间土屋里开始商量奶奶的后事。说到需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奶奶突然冒出了一句:
“不要买日本的!” 这是奶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奶奶闷了的时候,就坐在村东路口的那块大石头上,倚靠着一棵大树,看着孩子们上学、回家;看着村里人上城、下地;看着路上越来越多的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甚至汽车。 奶奶的眼睛早早就坏了,那是她经常晚上一个人哭的缘故。眼前的东西总像蒙着一层纱,她越来越看不请路上的人和物了。庆幸的是奶奶还保持着年轻时的听力。她听得清过路人的每一句谈话。虽然这些话并不是对她说的,她依然用心地听着,并不时地插上两句,唬得说话人莫名其妙。 “小三儿,要好好读书才有出息,才能把日本人打跑。”
“日本电视有什么好的,还不扔了。”
“受日本人的气还不如在家里种地。”
…… 大家都当她老糊涂了,笑笑也就过去了。 奶奶确实是老了,糊涂了。她可以整天整天地倚坐在村头却不说一句话。偶尔有几个调皮的半大孩子来逗她,她就含糊着应几句。
“奶奶,坐这儿等谁啦?”
“等他呢。”
“他去哪了?”
“打日本去了。”
“怎么还不回来?”
“快了,快回来了。”
…… 孩子们一哄而散。 奶奶依旧斜倚着大树,嘴角却多了一丝微笑。她看见自己的男人了,还是结婚三天时的样子,还是重复着那句话,“等着我,赶走日本鬼子我就回来”。 奶奶终于没能等回自己的男人。村东的那块石头孤零零地靠着大树,遥望着抬走奶奶的村民们的背影。 奶奶已经几天没吃进东西,没说一句话了。看着刚喂进奶奶嘴里的水又顺着嘴角流出时,人们叹息着,奶奶是真的不行了。 几个村干部聚在两间土屋里开始商量奶奶的后事。说到需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奶奶突然冒出了一句:
“不要买日本的!” 这是奶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