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走 进 高 原

2022-01-20抒情散文遥远的野山
由于川主寺一线修路,我们一行十人援助阿坝州若尔盖县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教团只好绕道成都、灌县、汶川、理县、红原一线了。若尔盖县,位于四川最北部,青藏高原东边,与甘肃接壤。车过灌县,岷江便陪我们溯流而上,两岸山势渐趋险峻,江水也愈往上愈急,一直陪……
  由于川主寺一线修路,我们一行十人援助阿坝州若尔盖县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教团只好绕道成都、灌县、汶川、理县、红原一线了。若尔盖县,位于四川最北部,青藏高原东边,与甘肃接壤。车过灌县,岷江便陪我们溯流而上,两岸山势渐趋险峻,江水也愈往上愈急,一直陪我们到汶川附近。         峡 谷 风 景   进入理县地界,还是很好的水泥路,但车辆一下少了很多。两岸山势更加陡峭,大有握手言欢之势。路旁偶有小块平地,用石头围成,用河沙铺就;种着整齐的蔬菜,不高的树上挂着小巧繁密的李和苹果。石头砌就的羌族小寨在路旁一闪而过,偶有孤零零的一座镶嵌在路旁的崖壁中。盛开的棋盘花和天麻花不时跃入眼帘,一簇或几簇,或路边或屋旁,峡谷一下生动起来。   在能望到对岸山顶的时候,总能看到一株或几株高大的松柏,耸立在山顶,挺拔于悬崖,以蓝天为背景,舒展虬劲有力的枝与风争夺天日。寂寞与孤独成为一种动人心魄的美丽。而在那悬崖峭壁的顶部,却突然出现了一座羌寨,不知有无人住,却也以蓝天为背景,盘旋着直上崖尖。如有云雾,当是空中楼阁的经典。天庭的想象不知是否由此联想而来。   车到米亚罗,已是下午四点多。迎着山顶的日光,山势有所缓和。树木一下多了起来,仿佛入了原始森林。针阔叶树混杂,茂盛得河里的水像是树上滴落的翠绿汇集而成。只有偶尔闪过的从山上直挂到路边的两根铁索提醒你,对岸的高山上还有人居住。但绝看不到影迹,哪怕是若隐若现的一线屋脊。山泉也不时跟你贸然地打个招呼,在你眼前一晃,便不见踪影。淙淙的低鸣很快消失在无边的翠绿里。   远远的一阵阵雨袭来,陡增许多凉意。短暂的雨雾过后,山间已绿成一块翡翠。从当地人口中,得知我们正在通往鹧鸪山的路上。          鹧 鸪 山   鹧鸪山海拔近4300米,上山需一个小时,下山一个小时。由于那场雨,道路泥泞。最初的路简陋而原始,原始得你怀疑是否有车来过。信心如股票般下跌。开始爬坡了,才遇到下行车辆。车行了几十分钟,山愈来愈高,来时的路在河谷里弯成一根长长的白丝,绕在青翠的谷底,若隐若现。远山的白云也开始眺望我们,在远处的山头袅袅绕绕,像小孩见了远来的客人。伸到河谷的山脊上,一溜电杆把河谷里的水电直输上鹧鸪山顶,又翻过山去。   我们呈螺旋状上升着,高大的松树被塌方的泥石流横七竖八地摔在松散的向山下溜去的泥土上。路边不时有断口出现,望下去深不见底。攥着把手,手心直冒汗,心理替司机担着一万个小心。   提心吊胆地终于来到鹧鸪山口,一片飘飞的彩色经幡告诉我们,已进入藏区了。一个韩国游团下车正在拍照。天蓝得深邃而空旷,我们像走入了历史。高原反应淡淡的袭来,头重脚轻,耳心像有根小针在轻轻地刺,一句话得用两口气才能说完。   下山就轻松多了,七月中旬,川西平原上的油菜早就榨成香喷喷的菜油,入了厨房,可这里的菜花才刚盛开,像哪位神仙的恶作剧,一绺一绺撕了撒在河谷里,被绿色衬得格外耀眼。青稞也趁短暂的夏季使劲地泛青,忙着灌浆。            红 原   路从谷底又逐渐上行,水泥路重回脚下,车速一下提高到八十公里,路边的景物在夜风中飞驰而过,人也一下松弛下来。   不知何时,几顶白色的旅游帐篷在夜色中一下跃入眼帘,还有牦牛,不,是牛群,散布在路边的草场上。黑色的帐篷,骑马的牧人,还有袅袅的炊烟,突如其来的风景让我们不禁惊呼起来。我们进入了红原县界,红原奶粉,一个在六七十年很有名的品牌,使我们一下觉得它亲切了许多。   路随夜幕的加深延伸到了山顶,两块沿路都少见的凹凸的大石耸立在路旁,上用藏汉两种文字刻着长江黄河分水岭。山北边的水经松潘草地流入黄河,山南的水最终汇入了长江。撑着两块大石,我们也觉得自己高大了许多,不少人都引颈远眺,似乎想望到长江黄河。长久积淀的黄河长江文化情结第一次似乎要冲出胸膛,像是找到了落户生根的土壤。   开着车灯一路到达红原县城,已是夜里十点。远处草地上牧羊犬的叫声如不是淡淡的高原反应提醒,倒以为是在桃花源了。   清晨上路,雾气蒙蒙,路边的牦牛悠闲地啃着草。车继续前行,像是魔术师突然揭去了遮盖的幕布,雾一下散到远处的山头逗留,留下宽阔的草场和成群的牛羊让你的惊喜在瞬间迸发。路边开始有佛寺出现,成片地,牧民的帐篷也多起来,帐房上的经幡随风飘扬。圣洁逐渐在心头弥漫。          黄 河 第 一 湾   远远的,几条河流在辽阔的草原上温柔地交织,黄河在此分出了几个岔道,又在远方汇合。这里是黄河唯一流经四川的地方,河对岸就是甘肃。此地黄河温柔恬静,全没有天上来的阳刚与气势,雾气缥缈的早晨会更令人陶醉。黄河在此一拐,就向北而去了,似乎想在此眺望一下长江,又似乎有意青睐天府之国,让四川成为除青海外,第二个境内同时拥有黄河长江的省份。站在“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碑前,黄河文化情结再次袭来,忍不住骑上马在她宽敞的草场上溜达,躺在她宽阔的怀里晒着太阳,舒心地不想起来。          热 尔 大 草 原   热尔大草原是若尔盖县最大的草原。若尔盖一万八千平方公里,而它就有近千平方公里。它是若尔盖最肥美的地方,牛羊不计其数。远远的地平线一溜白光,你以为是牧民的白色帐房,距离不断接近,却是数个首尾相接的羊群,成千上万只羊在悠闲地啃着肥美的水草。   伴着清晨的薄雾,一个数千只的羊群正在转场,呈四方形缓缓地有节奏地移动。在前边领队的是一只藏獒,它走在羊群前边三角形的顶点上,威严而神圣。羊群的左边,两只藏獒一前一后压阵,右边是两名骑马的牧人,一只藏獒断后。人、犬、羊的默契使若大的羊群阅兵式的壮美,感动再次袭来。   百米开外浅浅的山头一片翠绿,山后忽然冒出几个、几十个白点,不一会,上千只羊便有节奏地覆盖了山包,似高明的绣女转眼间在绿色的底布上绣出了白色的图案,又像有一只无形的手,给你摊开一幅珍藏的绣品。   地平线上飘来几朵乌云,转瞬间变成冰雹和雨水落在草原。这样的情景几乎天天都会上演。而正在修建的道路(郎川公路,川主寺至郎木寺)坑洼不平,我们回若尔盖县城晚点了。一场傍晚的雨使道路更加泥泞。就在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草原如热情的藏胞,再次为我们奉献了一幅醉人的风景。   雨渐渐停息,一轮夕阳悬在远远的山头,马上的牧人,山头的羊群,草场上的牦牛包括我们的车,都被镀上一层金色,仿佛佛光普照。你还没来得及惊叹,两条彩虹已经出现在车前,如两条彩色的哈达。其中的一条竞陪我们翻过了一道浅浅的山梁。

        白 龙 江 源 头 宝珠寺水电站所在的白龙江,源头就在若尔盖县一个叫大峡谷的地方。一股水从峡谷底流出,不大,但清澈而充盈。峡谷两岸松树茂密。峡口草地上,几位年轻的僧人正练习吹号,仪式上很长的那种,很低沉。他们紫色的衣袍和溪水上旋转的经轮为这里的山水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峡口右侧山上就是郎木寺,里面有位高僧的真身已过了两百多年,但还栩栩如生,很多虔诚的朝拜者不远万里来此朝拜。不过很遗憾,由于只上午开放,而我们去已是下午了。郎木寺紧挨甘肃,跨白龙江(在这里只能叫白龙溪)有座木桥,桥这边是四川,桥那边是甘肃。   在大峡谷,碰到一位老外,脖子上挂着相机,戴一顶藏式毡帽,老远跟我们打招呼。郎木寺镇上,又一位老外,背着背包,挽着裤腿,友好地朝我们挥手,笑得真诚而灿烂。在这样遥远的地方,独自一人旅游,他们的勇气也成为一道让我们感叹的风景。          藏 歌 与 藏 舞 我们一行带去了援助款十万余元,分别援建、完善若尔盖县唯一的一座计算机检测中心和援助476名贫困学生。随行的专家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讲学,对全县中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进行了培训。这已是涪城第四个年头对口支援若尔盖,每年援助资金达30万元,还有物资。市职中每年为若尔盖县中学免费培训30名学生,投资已达40万元。先后有56名教师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执教。 2003年涪城获“省十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授予的“对口支援先进县”称号。这样的援助计划还将进行六年。   行动计划见实效,对口支援显真情。30里外的迎接、洁白的哈达、热情的歌声、欢快的舞蹈、热腾腾的酥油茶成为他们感谢我们的最好表达。   藏族人像是从天上走下来的,人人能歌善舞。他们会端着美酒情不自禁地一边舞着,一边为你唱祝福的歌。就是服务的小妹,开口一曲《若尔盖县歌》,《青藏高原》的高亢和悠远便破空而来。为不却主人的盛情,我们只好红着脸吼两句流行歌曲应景。主人也不怪罪,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直到草原上的篝火燃尽,才尽欢而散。   藏舞柔美而热烈,欢快而奔放,长衫御风,长袖善舞,似乎比太极更有绵绵不绝的韧力。马背上牧民的眼里,常见这种撼人心魄的神韵。这也许就是广大藏胞为什么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得以生存之所在吧。他们的英雄格萨尔王也许就是这神韵的化身,又通过歌曲和舞蹈洒遍山川的每个角落,化为雪山草原的灵魂,给人以回肠荡气的震撼。而近年来不断增多的游客,不畏路途艰险,来到这里,也许就是来寻找这神韵、这灵魂、这震撼的吧。   后记:
  一、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开始有汽车、手机等现代化工具,但退化的草场、裸露的土地仍不时见到;游客扔下的垃圾、成片的鼠洞也时常入目;岷江的开发,道路的修建已使一些青山不在。人力的伟大划伤了自然,但愿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伤痕能小些,再小些。   二、7月中旬即去了,现在才动笔写出来,距离1000公里,沉淀了1000小时,思绪时时与那片神奇的土地对接,甚至在梦中,不想仅仅是握了他一次手,但至今也不敢说听懂了他,因为他太过浑厚。
        2004年9月13日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