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下白马潭
2022-01-20经典散文
[db:简介]
白马潭只是一个平凡的山村,一个皖河流经的村子。在天柱山脚下,处处可见这样有水的村庄。潭水安静,无忧无怨,在数千年的时光河道里,流过战火的硝烟,流过灾难祸乱,流到清平岁月……让两岸作物丰收,让猪马牛羊肥壮,无声息地滋养着这一方儿女,从未曾歇息。
春天的白马潭边,野山茶自山坳中的云雾里长成。只是鲜见到采茶的姑娘——年轻人或求学或谋业,一步步远离了这里。白马潭于他们,多年后,或也只是乡愁里的故乡了。然而山村的坚守者,绝不舍得让大自然的珍贵馈赠浪费掉。他们一一采摘下这些鲜绿的嫩芽,用最原始的方式,放入大锅中手工炒制。白马潭边野茶的清香汁液,或出售或赠送,千里迢迢,去往了都市。
梅子黄时,白马潭的雨季来了。湿润的气候里,各类野生菌与花草在潭边疯狂生长。白马潭对于山村的留守者,极其慷慨。一种叫做茅草菇的菌种,在雨后的山坳里轻易就能捡拾到,城里的饮食从业者专门在潭边等着收购。毛香是一种带有奇异香味的野蒿,在白马潭边遍地可采。小麦因为山区地形的限制,只能少量种植。这两样并不相干的食材组合在一起,称做毛香粑的,原本只是一道山民们用来消闲的家常小吃,却被外来的年轻游客们品尝后,以新媒体的各种形式流传于网络。
在食品频频出现问题的当下,白马潭边原生态的食材,让远道而来的都市人蜂拥而至。白马潭里有一种罕见的小鱼,仅一扦长,通体清亮,肉厚实,极鲜美只是越来越难捕捞了。山民们懂得珍惜生养他们的土地,坚决抵制以电击或投药这些手段去捕获,他们仍只是以鱼网,在潭水的回涡处,做耐心地守候。
大批阔壮粗大的毛竹,在白马潭边蓬勃生长,村民将它们砍筏后,做成竹排。对于只看得到喷泉水的都市人,坐上竹排,在潭上漂流,是最为难得的享受了。筏工们在潭水的激流处,弓身,肩顶着竹篙,奋力将载满游客的竹排撑出。排上的游客,恣意地喊叫,唱歌,泼水,射水枪,笑闹……聪明的开发者,深知像白马潭这样的地方会越来越难保存,所以并不做破坏性的建设,游客的大部分愉悦体验都来自筏工们最原始的体力付出。
潭边的滩涂上,野草丰美,因而牛羊四处可见。竹排上的孩子,看到在潭里戏水的小牛犊,只露出初生无畏的头,大声惊呼,吓跑了一群停在岸边的白鹭。那些美丽的白鹭前后左右张望,并未发现有伤害之意,又轻慢地停在了沙滩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会觉得这是白日里的梦境。
白马潭边有大片的板栗园。野枣和板栗在秋天一同成熟。对于板栗外面的毛壳,年轻的都市人不知为何物,觉得惊讶——越来越多的五谷不分者,其实倒也怪不得他们自己。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裹挟之下,有多少人能停下来细细端详这些滋养我们的稼穑?
白马潭边的某一处沙滩上,旅游开发者果真弄了几匹马。那些马儿硕壮健美,让游客牵着悠悠闲闲在沙滩上踱步,都是一幅云淡风轻物我两忘的神态。而我们这些已在都市扎根的人,面对此情此景,会不会心生恍惚?少年白马,白马少年,都去了何方?一日日地拼搏奋斗,名缰利锁,耗尽心智,得到,何尝又不是失去。在这饱满的山庄村色中,我们也仅只能有片刻的停留与歇息。
十年前,中央电视台的子午书简栏目,用三天的节目时间,连续播放了一组以天柱山下皖河两岸村庄风情物事为素材的优美散文,那些油菜花的村庄,棉花的村庄,桃花汛的村庄,麦黄风的村庄……在一个旅居京城的皖河人笔下,充满诗意,带有温情,以及在乡愁最深处暗藏着的不绝忧伤。十年时间过去了,乡村在往城镇化的进程中,很多河流被侵占,或被污染,它们一天天枯瘦,直至死去,而天柱山下,许多像白马潭这样的村庄安然健在,它们以这一种新的面目,带给异乡的客人快乐。而给家乡的游子,以看得见的青山与绿水,永远记住了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