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岩传奇
2020-09-24叙事散文荷锄翁
子龙岩传奇东西两匹由北走向南去的大山,向他们中间所夹的低谷地带,象蜈蚣脚一样伸出一条又一条小山岭,东面的向西,西面的向东,由高渐低、蜿蜒曲折、陡峭平缓不一。其中西面有一条叫蛇妖岭,东面有一条叫松柏岭,它俩相向而行,摇头摆尾大有迎头相撞之势。
子龙岩传奇
东西两匹由北走向南去的大山,向他们中间所夹的低谷地带,象蜈蚣脚一样伸出一条又一条小山岭,东面的向西,西面的向东,由高渐低、蜿蜒曲折、陡峭平缓不一。其中西面有一条叫蛇妖岭,东面有一条叫松柏岭,它俩相向而行,摇头摆尾大有迎头相撞之势。然而眼看中间只差两三丈远的距离,马上就可亲密一吻的瞬间,突然戛然而止,形成一个豁口,两边的石壁如斧凿刀劈,让一条名叫杨家溪的小河从中间流过。
这个地方名叫子龙岩,据老人们传说,准确说应当叫“子拢岩”,“子”是孩子、儿子,“拢”是拢来,孩子们都拢来的意思。古时候这里发生过一个赋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相传这山里住着一位名叫刘道的老人,他有很多孩子。当老人活到八九十岁的时候,正是元末明初,天下战乱,加上地方上的山贼土匪横行,人祸外还时有天灾发生,老百姓无法安定生活,纷纷四处逃乱。老人的孩子们也无法生活下去了,决定上川去谋生,但是老人已经八九十岁了,怎能经得住这颠沛流离之苦?
进退两难之际,老人发话了:“我已经八九十岁了,经不起逃乱的折腾了,我也不能再拖累你们。东边松柏岭上有个岩穴,我早已看好是个不错的地方,准备死后就埋在那里的!你们把我的棺材搬到那里去,把我埋了,你们就可以走了”!孩子们齐声说::“哪有人还没死就埋的?”老人说:“你们照我说的做吧,我自有道理。”孩子们依言把早已为老人准备的寿材搬到了那个岩穴前,一看,岩穴并不算很大,一副棺材若顺着山势的方向放,将还有一部分露在外头,若横放着则正好遮风挡雨,于是就横着把棺材放在岩穴里了。
这时,老人拄着拐杖跟上来了,孩子们见他已穿好了他的寿衣,拿着经常不离手的大烟袋。老人看看放好的棺材,点点头,叫孩子们把棺材盖子揭开,孩子们不知何意,依着他把盖子揭开了,只见老人慢慢爬到棺材里坐好,他说:“等我还抽一袋烟,睡下去,你们就把盖子盖好吧!”孩子们都要把他拉出来,老人抽着烟,说什么也不出来了。不大会儿功夫,只见老人抽完了那袋烟,自己慢慢睡下去闭上了双眼。孩子们呆呆的看了好大一会,正想把老人拉出来时,有个儿子在老人的鼻孔处一摸,居然真的已经停止了呼吸。儿子们无奈的盖上棺材盖子,匆匆忙忙地逃乱上四川去了。
数年后,世界太平了。上川去的孩子们觉得还是老籍好,同时也挂怀他们的父亲埋在那个岩穴里,没有坟墓,没有碑记,于心何忍?于是相约仍回老籍来,要重新料理老人的后事,以尽孝道,定于某年某月某日在这里会合——这就是“子拢岩”这个地名的来历。
孩子们相聚在子拢岩,一番离情别绪与喜悦暂且撇过,一同去那岩穴看父亲的棺材,使他们非常之吃惊的是,只见一种细长而色紫红的藤子象蜘蛛网一样缠绕在棺材周围,翠绿的圆形小叶子密密丛丛,乍看还很难发觉有棺材放在里面了。
孩子们在当地人们的帮助下,顺山势来脉打下深井,将老人的棺木重新下葬,做好坟墓,并请石匠打了一块石碑,立于墓前。这就是这个地方小有名气而且至今仍有痕迹可考的“道公墓”。
道公墓之所以小有名气,一是因为道公去世时是自己爬进棺材、抽了一袋烟后躺下去停止呼吸的;二是多年后孩子们回来时棺材上长满了蜘蛛网般的藤,据说这种藤名叫“子孙盘棺”,或“紫藤盘棺”,只有上好的风水宝地才可能出现,遇之者后代发财升官,兴旺无比。更有甚者,三是传说道公安葬若干年后,有一个游方的“阴阳先生”路过此地,发觉道公墓地的确是世间少有的“埋了活的出天子,埋了死的出霸王”的风水龙脉。这阴阳先生向附近的山民打听这地方可曾埋葬了什么人的坟墓没有,山民们把道公的故事讲给他听后,他连连顿足道:“可惜可惜!”山民们追问缘由,阴阳先生摇头叹息道,“此地正是要横放棺材活埋人,才能出皇帝一般的人物,破坏了风水岂不可惜!”他还给山民们讲明朝开国皇帝朱洪武的妈就是活埋在山洞里的故事。
阴阳先生的话灵验与否,风水宝地结果如何,我们无法作出考证和结论。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到如今,这地方山里山外的刘姓山民,大多都是道公的后裔,从道公算起至今已传承十五代之多,不下数百烟灶。
子龙岩,鄂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鸭子口乡杨家溪村的一个小地名。
[ 本帖最后由 荷锄翁 于 2011-8-8 14:04 编辑 ]
东西两匹由北走向南去的大山,向他们中间所夹的低谷地带,象蜈蚣脚一样伸出一条又一条小山岭,东面的向西,西面的向东,由高渐低、蜿蜒曲折、陡峭平缓不一。其中西面有一条叫蛇妖岭,东面有一条叫松柏岭,它俩相向而行,摇头摆尾大有迎头相撞之势。然而眼看中间只差两三丈远的距离,马上就可亲密一吻的瞬间,突然戛然而止,形成一个豁口,两边的石壁如斧凿刀劈,让一条名叫杨家溪的小河从中间流过。
这个地方名叫子龙岩,据老人们传说,准确说应当叫“子拢岩”,“子”是孩子、儿子,“拢”是拢来,孩子们都拢来的意思。古时候这里发生过一个赋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相传这山里住着一位名叫刘道的老人,他有很多孩子。当老人活到八九十岁的时候,正是元末明初,天下战乱,加上地方上的山贼土匪横行,人祸外还时有天灾发生,老百姓无法安定生活,纷纷四处逃乱。老人的孩子们也无法生活下去了,决定上川去谋生,但是老人已经八九十岁了,怎能经得住这颠沛流离之苦?
进退两难之际,老人发话了:“我已经八九十岁了,经不起逃乱的折腾了,我也不能再拖累你们。东边松柏岭上有个岩穴,我早已看好是个不错的地方,准备死后就埋在那里的!你们把我的棺材搬到那里去,把我埋了,你们就可以走了”!孩子们齐声说::“哪有人还没死就埋的?”老人说:“你们照我说的做吧,我自有道理。”孩子们依言把早已为老人准备的寿材搬到了那个岩穴前,一看,岩穴并不算很大,一副棺材若顺着山势的方向放,将还有一部分露在外头,若横放着则正好遮风挡雨,于是就横着把棺材放在岩穴里了。
这时,老人拄着拐杖跟上来了,孩子们见他已穿好了他的寿衣,拿着经常不离手的大烟袋。老人看看放好的棺材,点点头,叫孩子们把棺材盖子揭开,孩子们不知何意,依着他把盖子揭开了,只见老人慢慢爬到棺材里坐好,他说:“等我还抽一袋烟,睡下去,你们就把盖子盖好吧!”孩子们都要把他拉出来,老人抽着烟,说什么也不出来了。不大会儿功夫,只见老人抽完了那袋烟,自己慢慢睡下去闭上了双眼。孩子们呆呆的看了好大一会,正想把老人拉出来时,有个儿子在老人的鼻孔处一摸,居然真的已经停止了呼吸。儿子们无奈的盖上棺材盖子,匆匆忙忙地逃乱上四川去了。
数年后,世界太平了。上川去的孩子们觉得还是老籍好,同时也挂怀他们的父亲埋在那个岩穴里,没有坟墓,没有碑记,于心何忍?于是相约仍回老籍来,要重新料理老人的后事,以尽孝道,定于某年某月某日在这里会合——这就是“子拢岩”这个地名的来历。
孩子们相聚在子拢岩,一番离情别绪与喜悦暂且撇过,一同去那岩穴看父亲的棺材,使他们非常之吃惊的是,只见一种细长而色紫红的藤子象蜘蛛网一样缠绕在棺材周围,翠绿的圆形小叶子密密丛丛,乍看还很难发觉有棺材放在里面了。
孩子们在当地人们的帮助下,顺山势来脉打下深井,将老人的棺木重新下葬,做好坟墓,并请石匠打了一块石碑,立于墓前。这就是这个地方小有名气而且至今仍有痕迹可考的“道公墓”。
道公墓之所以小有名气,一是因为道公去世时是自己爬进棺材、抽了一袋烟后躺下去停止呼吸的;二是多年后孩子们回来时棺材上长满了蜘蛛网般的藤,据说这种藤名叫“子孙盘棺”,或“紫藤盘棺”,只有上好的风水宝地才可能出现,遇之者后代发财升官,兴旺无比。更有甚者,三是传说道公安葬若干年后,有一个游方的“阴阳先生”路过此地,发觉道公墓地的确是世间少有的“埋了活的出天子,埋了死的出霸王”的风水龙脉。这阴阳先生向附近的山民打听这地方可曾埋葬了什么人的坟墓没有,山民们把道公的故事讲给他听后,他连连顿足道:“可惜可惜!”山民们追问缘由,阴阳先生摇头叹息道,“此地正是要横放棺材活埋人,才能出皇帝一般的人物,破坏了风水岂不可惜!”他还给山民们讲明朝开国皇帝朱洪武的妈就是活埋在山洞里的故事。
阴阳先生的话灵验与否,风水宝地结果如何,我们无法作出考证和结论。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到如今,这地方山里山外的刘姓山民,大多都是道公的后裔,从道公算起至今已传承十五代之多,不下数百烟灶。
子龙岩,鄂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鸭子口乡杨家溪村的一个小地名。
[ 本帖最后由 荷锄翁 于 2011-8-8 14:04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