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间出没
去古田山的那天清晨,我开车从县城接上老陈。一路上山林幽深苍翠。草木似乎依然在冬日里沉睡。终于山路越来越静谧了,色调也越来越幽暗。仿佛是跟天色有关,那天多云转阴,阳光一直没有露脸,而山林反更添一层神秘之色。
我喜欢这样的山林。听说古田山下有田近百亩,田旁又有建于北宋乾德年间的一座古建筑,曰凌云寺,亦名古田庙,山遂以庙名。古田山的东北两面,群岭耸峙,西南方向岗岭环抱,山陡地险,岩石嶙峋,山上林木葱茏,遮天蔽日。许多年前,这里就是自然保护区了——有豹子吗?我问老陈。老陈说有啊,不仅有豹子,还有黑熊。大约是十年前,有张湾的村民慌慌张张向林业部门报告,说村庄后面的山林有熊出没,多次伤害了放养在林间的羊。可惜那时没有什么相机设备,拍不下来。到了2011年9月,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里布置的红外线照相机,拍到了野外出行的黑熊。黑熊走路,大摇大摆的样子,以为人不知鬼不觉,其实已经触动了相机的自动开关,它的身影被相机偷偷地记录下来。
在当地,人们把黑熊叫做狗熊。科学的叫法,也有叫月熊、喜马拉雅熊或藏熊的。多数时候,熊们在夜间出行,白天就躲起来,在树洞或岩洞中休息。熊的口味很杂,以植物为主,喜欢各种浆果、植物嫩叶,或是竹笋、苔藓,也吃昆虫、青蛙和鱼,当然,在某些时候,还会闯到村庄里,攻击和捕食家畜。熊虽体形笨重,却是游泳爬树的好手。如果你和一头熊正面遭遇,四目相对,希望你不要想爬到树上以图躲避——在爬树这一点上,熊的技能比你强大太多。不过,老陈说,许多村民一提到黑熊就觉得害怕,其实不必。熊怕人,怕的程度,远超过人怕熊。
在古田山,还有许多保护动物,比如白颈长尾雉、白鹇,都可以看到。每年都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会来山里拍白鹇。我们说着话,来到老陈的办公场所,是在山口的一排低矮的房子,就在几棵古老的大樟树底下。停好车走过去时,门边地上有一大片苔藓,那片苔藓长得真好,绿油油仿佛绿毯,让我简直愣了好一会儿。
我们去看白鹇与白颈长尾雉。为了繁育与保护这些动物,保护区建造了非常好的设施,为动物们创造了一个与自然环境几为一体的场馆。隔着铁丝网,我远远地看见鸟儿们在那里踱步,悠闲,也很优雅。我们噤声,缩颈,藏在远远的地方。
散步的时候,又说到黑熊。古田山发现黑熊身影之后,在数十公里外的南华山,也有护林员发现了黑熊。某年三四月份,黑熊结束冬眠,出得洞来,在四面悠悠闲逛。广袤山林里层峦叠嶂,林深泉幽,飞禽走兽,万物生长,神秘的黑熊也如大侠一般隐身其中,出入其里,除了脚印与粪便,留下的东西真的不多;若不是这些年,森林里配备了厉害的红外设备,黑熊、中华鬣羚、黑麂、蛇雕、松雀鹰,以及别的大侠们,哪里能被人轻易看到?
那现在,还有老虎吗?我问。
老虎可能是没有了。但老陈又很谨慎地,说了“但是”——但是没有被人观察到,不代表就真的没有。这样说起来确实比较严谨。在浙江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上世纪50年代在丽水采集到的华南虎标本。那具标本十分珍贵,因为如今华南虎在野外已难觅踪迹,据说那是整个浙江最后的一只华南虎。
好在,还有黑麂、白颈长尾雉、黑熊、中华鬣羚、蛇雕、仙八色鸫、豹猫、花面狸、豪猪、棘胸蛙、尖吻蝮……我从老陈那里拿到的一本资料上说,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调查出野生动植物资源有:高等植物2062种,珍稀濒危植物32种;动物有两栖爬行类77种、鸟类237种、兽类58种、昆虫l15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3种、省重点保护动物46种——但是,好多动物与植物,我们都不认识,也从未发生过关系;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世界其实也是它们的。
我去古田山,还希望能去山里,看看那些红外相机。
2004年12月开始,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开始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大样地,正式与古田山合作开展科研工作。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很多“科研农民”加入了队伍,协助科学家们做很多工作。其中在森林深处,按照科学家的部署,安装红外相机、及时更换电池并取回数据卡片,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任务——按照工作要求,在全域布设269个红外相机,实现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和网格化管理。
那些秘境深处的“眼睛”,日夜不停,拍到了数以百万计的图片与视频。其中,就有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黑麂,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黑熊、小灵猫等珍稀保护动物的珍贵镜头。
那些丛林里的相机,对于动物们来说意味着什么?陪伴,抑或是危险?红外相机一只一只挂在原始森林的树干上,它们成为秘境之眼,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万物生灵。对于人类来说,幸亏有这么一种高级设备,否则对于丛林深处的秘密,人们一定无法更好地了解。我听说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摄影比赛——中国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摄影比赛。有意思之处在于,我觉得这样的摄影作品,被摄模特是动物,摄影师也应当是它自己,是它们轻轻走过镜头,搔首弄姿或是气宇轩昂,将生命中最精彩的一瞬展现出来,才诞生了那样的照片。如果镜头是一面镜子,动物们应当知道,当它在看镜头时,镜头也在看它,这是一种双向的注视。
从古田山出来,我径自去了县城,想要找到红外相机数据中心,看一看相机镜头里的故事。这些年的开化小城,越来越像一个“秘境”,这里的自然保护区,许多年来拥有着它独特的神秘气息;在漫长的自然保护的基础上,后来成为了“钱江源国家公园”。要知道,这是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唯一的试点区;面积也足够广阔,几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大片原始低海拔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全球意义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各种动植物的资源,是一座生物的基因库。
“有一种喜悦离人群最远,离星空最近”,我很认同这样一句话。有时候人群是危险的。当然,丛林也是充满危险的,甚至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但是这不妨碍我窝在温暖的沙发里,观看这样的纪录片——11月,国家公园的林子里还挂着不少猕猴桃,它们在秋风中散发着成熟和略微发酵的甜蜜香气。一头刚成年的黑熊出现了,它毛色发亮,身形壮硕,大摇大摆地出现在镜头中。它先是观望,然后试探着去摘取果实,发现够不着,最后爬上一棵粗大的灌木,成功地摘到了猕猴桃。
蝴蝶从镜头中飞过,蛇也从镜头前滑过,这些小昆虫基本上不会引起镜头的特别关注。但是那些身形巨大的野兽,只要从镜头视野里穿过,哪怕穿越动作迅速,停留时间短暂,也会被镜头捕捉下来。坐在监控屏幕前,按下播放按钮的那位小伙伴,他夜以继日,以“快进”或“慢放”的节奏察看着过去几个月里丛林里发生的一切。他必须克服很多事情,比如枯燥无聊,比如腰酸以及眼涩;但是总有一些惊喜在等着他——丛林里总有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在发生。
比如弱肉强食,比如危机四伏,比如缓慢时光,比如突如其来的一场情爱,就这样近在咫尺,发生在镜头前。而我们,屏息凝神,看着一切在眼皮子底下发生。
这是一场跨越种族的交流——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