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陈喜儒:故乡的海棠

2023-03-16抒情散文陈喜儒
关键词:陈喜儒

我的家乡位于松辽平原腹地。记得是上中学的时候,一年春天,乍暖还寒时节,爸爸带回了4根海棠树苗,说是嫁接好的,几年就能结果。树苗有3尺多高,紫红色,大拇指粗,……
关键词:陈喜儒

我的家乡位于松辽平原腹地。记得是上中学的时候,一年春天,乍暖还寒时节,爸爸带回了4根海棠树苗,说是嫁接好的,几年就能结果。树苗有3尺多高,紫红色,大拇指粗,很壮实。我和爸爸,还有弟弟,在月光下挖了4个坑,里面放上农家肥。一个人把着树苗,一个人培土,把根埋上后,再稍稍向上提一提,以使树的根须舒展开来,之后浇透水。

我们那里的土地碱性大,一般的果树长得干干巴巴,又瘦又小,独独海棠树不怕冻不怕碱,长得虎虎实实,没过几年,就开花结果了,而且果特别大,一半红一半黄,脆而甜。

我们兄弟姐妹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父母两个人。4棵海棠树,能结果近百斤,除了送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外,还剩一些,母亲就把海棠洗干净,切开,抠出籽,摆在木板上晾晒。我家的海棠,是苹果属,形味皆与山楂相似,但个头大,以甜为主,略有酸味。每年深秋,妈妈都会给每个儿女寄一大包,以海棠为主,也有些杏干、枸杞,都是自家树上摘的,干净绿色,可以泡茶泡酒,也可当果脯吃,足够吃大半年的。在我父母离开故乡之前,每年都能收到母亲精心晾晒的果干。那带着故乡阳光雨露的果干,是思念,是甜蜜,是浓浓的乡情,更是厚厚的母爱。

海棠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汉代进入皇家御苑,唐代广泛栽培,宋代鼎盛,被誉为百花之尊,花之贵妃,花中神仙。宋代沈立在《海棠记》中说:“今京师、江淮犹競植之,每一本价不下数十金。胜地名园目为佳致。”其身价之高,名气之大,几可与牡丹颉颃矣。海棠不仅花美,还有“玉棠(堂)富贵”的寓意,是吉祥美好的象征。

海棠花少女般娇艳,贵妃般高贵,天仙般飘逸,灿若云霞,楚楚动人。古往今来,描绘她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名句佳什,层出叠现,流芳溢彩。有人写她的姿色,如元好问句: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苏东坡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但是,文人墨客只注重海棠的花与色,而忽略了果、树、枝叶,更无视其风骨、精神、品格,实在对不起海棠。其实,海棠浑身是宝。果含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机酸,可食,可制蜜饯,可供药用,有舒筋止痛、解酒去痰、煨食解痢之功效。花可制糖制酱,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适于街道矿区绿化。籽含油,可食用或制肥皂。树皮含鞣质,可制栲胶。木质坚硬,可制家具。树姿优美,可为庭园观赏木。

海棠何时在北京安家落户,未见史籍明确记载,但据学者考证,明代时,京师海棠,已成一大景观。城内报国寺、韦公祠最有名。王崇简诗云:“凤城西南报国寺,海棠双树芷幽邃。”又云:“燕京此花驰声价,韦祠为最此为亚。”大学士纪晓岚喜爱海棠,在其居所阅微草堂手植海棠,至今仍在。

如今的北京,公园、街道、胡同,海棠处处可见,尤其是宋庆龄故居、陶然亭、颐和园、故宫御花园、中山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更是观赏海棠的佳所名胜。海棠树下,花蕾似胭脂点点,花开如晓天明霞,香风习习,落英纷纷,妙不可言。

父母病故后,我回了一次故乡,老屋早已不复存在,小菜园盖起了一片新房,据说是某机关宿舍。在一家的房后,我发现一棵被锯掉的海棠树,树桩直径近一尺,虽已发黑,但还没烂。不知道我吃的海棠干,有多少是它的果实。也许它心有不甘吧,在贴地的地方,又长出一棵小树,半人高。哦,海棠,你还顽强地活着!

这棵树本来栽在小菜园的南边,因为人家盖房子,占了那块地,只好把它移过来。常言说,人挪活,树挪死,而且在挖树时,弟弟一镐下去,不小心,打断了一根杈。移栽的地方,原来是托土坯挖的一个深坑,后来用垃圾填埋起来。没想到,它不但活了,还长得异常粗壮,高大。妈妈说,树也和人一样,棵棵不同,这棵树的果格外多、大、甜。我抚摸着这棵小树,不知它属于谁家,会不会长大?

去年去松原开会,顺便回故乡住了几天。在当年老屋旧址上盖起的某机关宿舍,已经全部拆除,建起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发现树桩和新苗的地方,变成了展厅,陈列着几部豪车。

小城还保持着农家古老的早起早睡的习惯,天一亮农贸市场就开张了。那里蔬菜瓜果,鸡鸭鱼肉,日用杂货,花鸟虫鱼,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绵延近一公里。在一个地摊上,看到一筐海棠,红红的,很鲜亮。我买了几斤,带回北京。老伴说,味道没变,与当年一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