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窗花
子鼠入暮,丑牛伊始,阳光洒满了新春。迎佳节,友人寄来贺岁品,视觉唤童年。“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金牛奋蹄春来早,人勤地丰贺新年。剪纸的窗花,杨万里的《观小儿戏打春牛》图着实美丽。
剪纸的窗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母亲不识字,常常将那剪纸里的传统故事讲给我们听。村子上,哪家有青年男女结婚大喜日,定会请母亲为之装饰婚房。剪纸的窗花,大红的喜字,贴上明亮的窗子,祝福里更增添喜庆的色彩。
过了腊月二十三,杀年猪,炒年货,贴春联,忙年的气息充满了小村庄。母亲从晨起到熄灯,夜以继日忙着剪纸。村子上的姑娘、新过门的媳妇们,赶在大年三十前,一个接着一个来到母亲身边,讨教剪纸窗花的技艺。母亲戴着老花镜,一刻忙不停,剪下了各式各样的图案。看那《童戏春牛》《金鸡报春》,还有那《燕剪春风》《龙凤呈祥》等,栩栩如生,动静相宜。赶在大年三十晚,一幅幅红春联,一幅幅红剪纸,装扮那一栋栋苍虬钩玉的屋子。乡村瞬间披上了红装,迎来浩浩荡荡的春意。一年又一年,年年庆有余。
剪纸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早在春秋时期,人们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上制作工艺品,为真正意义上剪纸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有了纸张,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到了北朝时期,人们剪出各种美丽图案花纹。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唐代剪纸工艺品,已经有了高超的技艺,表现出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传统剪纸艺术,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明清时代走向鼎盛,民间将剪纸艺术广泛运用于彩灯、扇面、刺绣等工艺品的花饰纹饰,美化家居和生活环境。直到今天,贴剪纸窗花仍为不可或缺的新春佳节装饰品。
过大年,回故里,走在集镇沿街市场上,办年货,购年画,人来人往,剪纸的摊位也围观者众。又到新春佳节,我展开一张张红色的宣纸,挥毫泼墨写春联。“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满满的祝福语,拙笔写成也欢心。老伴走过来,看到书案上还有剩下的大红纸,手心痒痒的。坐下来,身边围着小孙女,剪纸窗花好惬意,不一会儿就剪出了《梅雪迎春》《蝴蝶吮花》等窗花。我将剪纸小心翼翼地贴在了窗子上,透过明亮的玻璃,仿佛看到了腊梅傲雪、蝶舞春花的光景。
红红的窗花,和着喜庆的年味,迎来报春的钟声。祝福的酒杯里,盛满牛年奋进的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