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知了 “柳高鸣蝉”脆亮而热情的噪音

2020-09-24叙事散文李华新

知了“柳高鸣蝉”脆亮而热情的噪音李华新“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乃咏物诗的佼佼者,这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借蝉表明自己的高峻品格的作品。最后两句,蝉完全人格化了。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下,我想了想,最难以区分和分离的鸟虫
知了“柳高鸣蝉”脆亮而热情的噪音


李华新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乃咏物诗的佼佼者,这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借蝉表明自己的高峻品格的作品。最后两句,蝉完全人格化了。

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下,我想了想,最难以区分和分离的鸟虫,其实就是知了,对于知了,这似乎是人人都知道的一种昆虫。
 
全世界蝉的种类繁多,有3000多种。在我国,土地辽阔,一年四季均有蝉鸣。蝉在文人的情怀中的意象也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在秋风暮晚时节,蝉鸣更人的感觉总是有些凄凉。“别愁逢夏果,归与入秋蝉”之类的富有寄托而又体现特定意象的诗比比皆是。文人寄寓于蝉而形成一种悲剧美,构造起点缀诗坛的鲜明意象。而蝉自庄子中的文中出现之后,“佝偻丈人承蜩”就是一种技艺的熟练表达了。

不过,对于酷热之时的知了,内心深处还是需要心存感激之情的,因为现在唯有知了是一种显性的不受约束的,可以自由高歌的昆虫,因为它的高声吟唱,它不仅是中国乡村最脆亮的部分,也是现在的城市人,依然可以凭借它唤回关于乡野记忆的所在。 夏秋酷热之际,你要是在早上就听到有知了在鸣叫。那么就绝对是一个气温比较高的一天,而且是这些知了越是如此起劲,那么气温就不会很低。

对于这知了的了解,其实是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是在城里时,这些知了,就是知了,只是知道这是一个叫得挺让人烦的一种昆虫,因为它的出现,就是一种预示和提醒,又是一个烦热交织天气。后来,学中医知道它是一味药;再后来知道了蝉在中国文学中的审美作用。 在济南“高柳鸣蝉”似乎是最容易发现的审美意象,可惜的是人们文物不去计较和领会,而蝉可以作为美味佳肴的心得,确是酒家最好的下酒菜。

后来是在乡下生活和工作的日子,这些知了,在我们那里就是叫做知了猴,是一道下酒的美味佳肴。而且是每每在那些知了出土的旺季,都会有我们的忙碌的身影。干什么,捉知了。 那些知了,大都是在杨树下能够找到的,因为能找个院子里唯有杨树,长得高高的。而且是像现在的雨后,或是在浓雾弥散的早晨,你只要是在这些树下仔细一点,就会发现那些要钻出的大地的知了,这些知了是通体色白,就是一些刚刚孵化而出的知了。而一旦出土,就会慢慢变色,现在再集市上和餐馆所见的一些知了,这样品种比较少见,原因是你不可能一下子就穷尽所有的刚出土的知了,而这些虫儿一旦爬上树,不小几个时辰,就会长出一身外壳,那时的知了在用来作为美味,那感觉就差多了。 这个时候,你除了要注意地面的土壤是否有表土松动的迹象外,还需要注意到这些在去年这棵树上的知了的数量,以及是否是经常在这里“驻树高歌”,由此迹象,你就可以凭借经验,不等它有突出的迹象,就能挖出来,那就是更为神奇的事儿了。 把这些知了捉来之后,用过清水洗洗,就直接放到罐头瓶里,里面放上盐水,待上一个时辰,直接入锅开炸就成。不过那时,大都是单身,自己不开火,而且单位对于灶具管理的挺严,因此就只好悄悄用煤油炉来开这个活,或是把这些知了猴送给那些有家的同事,炸好后再拿回来食用。不过要是依照口味而言,还是现吃现炸的好。 其实对于知了,现在用捉,笔者以为是不准确的,还是用“挖”比较准确,君不见现在餐馆的知了是什么颜色,俺那时候食用的知了,那口感,岂是现在能比。 蝉,一个世代的生存大概会有十几年的时间经历。蝉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三个不同的时期。卵产在树上,幼虫生活在地下,成虫又重新回到树上。蝉在交配之后,雄蝉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便死去。雌蝉则开始进行产卵的任务,它用尖尖的产卵器,在树枝上刺出小孔,刺一次产四到八粒,一个枝条上,往往要刺出几十个孔,然后雌蝉不吃不喝,也很快便死去了。 蝉的卵常产在木质组织内,若虫一孵出即钻入地下,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一般经5次蜕皮,需几年才能成熟。蝉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 入药的蝉,叫做蝉蜕,它具有抗惊厥、镇静的作用 。对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的等有作用用。此外,本品还常用以治疗小儿夜啼不安。现代研究证明,该药能镇静安神,故用之有效。 如果说北方的夏天,即使是那些蓬勃生长的绿荷濡染了北方,使得那些荷花用独占芬芳的姿态,散发出诱人的芬芳外,它对于滂沱大雨的抵抗和能够在肆虐的雨后,依旧能够在原野之上存在着的惊叹号,那么知了就是一个声音的惊叹号。因为有了知了,它印证了一种乐音的存在,尽管它的鸣叫总是引来某些鼓噪的感觉。但是,你静心,仔细倾听,也会发现,这个承载了炎热季节群全部信息的虫儿,却让你感动的汗流浃背。 在蛐蛐那儿,低吟或是振翅弹奏是一种美感,但是那是属于秋夜的寂寞;而在知了这儿,引吭高歌时,它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需要占据柳树或是其他的树种中的绝对的枝头高度。它是属于热闹的喧闹的意境。 自然蝉似乎还是诗人意境中的失意、患难、高歌的形象,中国古代文人历尽沧桑,诸如宦海浮沉,名利追逐,市朝倾轧,世态炎凉,难免滋生出往事如梦,命运坎坷的迷惘和感伤。而在元稹写蝉的诗中有“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就是把不同的意象浓缩在了一起。而这种倏忽即逝的意象,则是具有词微旨远、妙不可言的意象。

(济南 李华新) [ 本帖最后由 李华新 于 2011-8-23 15:23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