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芒种》2021年第5期|李晓东:伏羲三题

2023-03-20抒情散文李晓东
伏羲,中华人文始祖,创设阴阳太极,一画开天,文明肇启。甘肃省天水市乃羲皇故里,著名遗迹有卦台山、伏羲庙,俱风光秀美,文化昌明,世人景仰。湖南岳阳之平江县天岳幕阜山,亦有伏羲传说……

伏羲,中华人文始祖,创设阴阳太极,一画开天,文明肇启。甘肃省天水市乃羲皇故里,著名遗迹有卦台山、伏羲庙,俱风光秀美,文化昌明,世人景仰。湖南岳阳之平江县天岳幕阜山,亦有伏羲传说,足见伏羲泽被中华之深广远大。三篇文章,以亲身所历所见,探寻伏羲精神和中华文明之缘起传播。

卦台谒祖

全国云计算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龙头企业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柏华先生,到天水陇右讲堂主讲“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讲座结束距离开天水仅四小时。我建议他去看看麦积山,王总却提出到卦台山,而且说,去朝拜卦台山。我有些诧异,他解释,大数据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是二进制,源头在易学,在伏羲创立的阴阳太极八卦。天水卦台山,就是全世界计算机和大数据的起源地,必须怀着虔诚敬仰之心朝圣礼拜,慎终追远。

从天水市区驱车半小时,即到位于麦积区三阳川的卦台山。山高约百米,如倒扣之觚。与各地各处繁华热闹的景区相比,卦台山几乎处于未开发状态,仅登山之台阶,道旁之绿树而已,亦未见游客。因刚从讲堂下来,主客俱西装革履,倒多了一分庄重。

台阶水泥砌就,每阶侧面,都画一卦象,是六爻相叠之六十四卦。“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困于今河南汤阴之羑里城,将伏羲八卦两两相叠,演为六十四卦。因此,我们的寻访,是逆时光上溯。由现代交通工具带到周文王跟前,再循着文王的指引,一阶阶向中华人文始祖靠近。

一座城门屹立半山,土坯垒就,如窑洞形。门头书“伏羲城”三字,颜体,庄重敦厚。城建于宋代,夯土筑成。曲阜造城护卫孔庙,天水筑城拱奉伏羲。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习学者,乃文王周易,源在伏羲。可惜孔子问礼于老子,只在洛阳,未能向西行,老子出函谷关,不知所终,应回归卦台山了吧。

门朝正南,前有观景台。凭栏远眺,连山环抱,底部平坦,渭河穿山而至,呈S形流过,将盆地均匀分为两部分。伏羲为什么到了卦台山,八千年时光已过,无人再见。但并非不可想见。伟大者之所以伟大,正在于困境中实现飞跃,日常中造就非凡,偶然中开悟真理。

苏东坡千古绝唱“遥想公瑾当年”,我们后发先至,遥想伏羲当年。强健的伏羲为猛兽追逐,跑得飞快,却又逃无可逃,于是爬上山顶一棵最高大的树。猛兽不去,族人未来,困愁高树。安全无虞,猎食无法,下树无胆,于是,有些无聊了,“望望天望望地还有多少里”。艺术心理学研究证明,非功利,是认知提升和审美发现的要素。司空见惯的太阳,忽然让伏羲感觉到了不一样。他发现了鲜红、热烈、耀眼、温暖的太阳最简单的形状——圆。这是人类认知史上的重大飞跃,由具象质变为抽象。猛兽未离而暗夜已至,月出东山,同是圆形。月光如水,茂林隐约,山峦相连如环。日、月、地俱为圆形。天复明,族人至,猛兽逃。下到地面的伏羲,心中已嵌入那个深刻的圆。他折一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并不太圆的圆。一个空空的圆,似乎太单调了。伏羲想起了他山下的河。于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出现在圆中。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把人类发展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大阶段。中华文明,就从这一个圆和一条曲线肇始。具象到抽象、直线到曲线,不只是思维的飞跃,认识的提升,也为中华审美奠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是渭水之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和伏羲看到一样的景象。“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中见雅,弯曲有致,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

面对这圆中有曲的图像,伏羲陷入沉思。太阳渐渐升高,又慢慢向西行去。山峦树影,光亮明灭。皎洁的月亮又升起来了。他忽有所悟。白天、黑夜,太阳、月亮,温暖、寒冷,光亮、影子,概括起来,就是阳、阴。而月亮,是黑暗中的光明、影子,是光明里的黑暗。阴阳共同构成宇宙,又阴中含阳,阳中有阴。图形,有了形状,又有了灵魂。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

入城门,未有大道,而见土台。年轻的讲解员解释,伏羲庙极神圣,不可轻见。右侧土径,窄而曲而陡,绕行,即见庙。院中有柏八株,依八卦方位所植。另有卫茅一株,本是灌木,在卦台山长得尤如粗盈一抱的乔木。年年高考之前,众多少年学子前来抱树,寓意“成材”。南郭寺亦有成材之卫茅一株,不若此株壮大,伴于2500年古柏之侧。

院中犹是泥土夯实,幽静自然。一条砖道通往大殿,也就十余步。讲解员提醒我们看脚下一砖拼太极图。相传,此处即八千年前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之处。当年山顶,大木参天,成为中华智慧之根、文明之源。我们每个人,都在太极图上站了站,让思维穿越八千春秋寒暑,300万个日夜,和祖先心灵相通。拍照留念,感觉都高大了起来。孟子说,养浩然之气,卦台山之巅,伏羲登临开悟处,天风浩荡,秋深似海,层林尽染,万物遐思。

大殿始建于金代。后毁。20世纪80年代重建。自古,卦台山就是官方祭祀伏羲之圣地。然距城较远,车马劳顿。明成化十九年(1483),在天水城中始建伏羲庙,越年而成。后又建城护卫。老天水五城相连,伏羲城即其一。卦台山于是改为民间祭祀地。相传正月十六是伏羲生日,每年这天,卦台山都举行盛大庙会,以三牲、古礼,献于始祖。如今,每年夏至日,伏羲庙前举办由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公祭伏羲大典,其前一天,卦台山祭祀。虽规模、层级不及,但先后之次序,自不待言。

今卦台山伏羲庙,虽复建,然修旧如旧,文物价值不彰,文化价值依旧。一同行者说,他小时候还从山下搬砖瓦上来,为建庙用。大殿正中,伏羲端坐,如城中伏羲庙中像而略小,长发裸身,双目如炬,绿叶成裙,围于腰间。伏羲十四大功绩,其一就是制衣服。《圣经》里,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忽然感到羞耻,把树叶遮在身上。东西方相距遥远,互不通联,文明缘起的情形却近似。伏羲爬上的卦台山上的大树,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树。认知、审美、道德,文明三大要素,都在伏羲一人身上,聚而齐之。天水称龙城,盖因伏羲为龙。标准的解释,龙,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牛尾,不同部落图腾聚合而成,从另一层面说,龙何尝不是各文明内涵之荟萃。

伏羲手捧八卦盘。八卦,和伏羲,和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唯一让人不能马上想起来的,是和天水的关系。其实,太极图就是天水——圆形为天,曲线为水,一阴一阳,仿佛天水连接的南方和北方。八卦,乾、坤、巽、震、坎、离、艮、兑,代表八个方位,又表示八种事物。方位和事物,一具体一抽象,一无形一有象,如何联系起来呢?答案还在卦台山。

半山,有城门,正南,乾位。城围山而建,夯土筑就,有城垛八。乾为南,为天,为阳。卦象,三阳爻相叠。正南一望,正见三道山梁,自然造化的乾卦,出现目前。顺时针绕城一周,西南,巽,亦指风,连山环抱,西南有缺,渭水穿山而至,风行水上;正西,坎,水,渭河S形流过三阳川盆地,正西方恰是河湾水聚处;西北,艮,山,西北方,乃黄土高原,山峦无穷,树木茂盛;正北,坤,地,山峰相连,见峰见谷,时断时续,是为阴爻,三相叠,正乃坤卦之形;东北,震,雷,天水多冰雹灾害,“雨洒一大片,雹打一条线”,这条“线”,常在卦台山之东北方位,可见,先祖之发现,至今而然。正东,离,火,东为太阳升起之处,朝阳如火;东南,兑,泽,渭河流淌,聚于山脚,古代为一湖泊。“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太阳、月亮,都在正南方升至天顶,故南为天,相应,则北属地。和阴阳太极一样,八卦同样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具体和抽象的统一。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所观所察,乃卦台山之天,三阳川之地也。太极八卦图,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无可争辩的第一标志,而它的产地归属,无可争辩,在天水。

浪潮集团拟在全国建立100个数据研究所,问我,落地天水的数据研究所,希望编为第几号?我回答,95号。问,为何?我答,天水乃百王之祖,万帝之先的伏羲故里,又是伏羲之成为羲皇之地,95号,即九五之尊也,舍此其谁?卦台山之巅,解说员遥指南面说,那是九龙山,背后北边,叫五龙山,大家均会心而笑。

雪朝寻雪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什么是乡愁?我以为,并非指每个人具体的故乡,而是中国人、中华民族向所从来的生活方式、审美情感、价值观念、道德人格,是工业化、后工业化,现代化、后现代化浪潮中依然闪烁的江枫渔火。而雪,无疑是中华乡愁最典范的载体,另一标志意象是“明月”。

天水,白雪茫茫。我虽生长在北方,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却有点久违了。1999年起,学习、工作在上海,记忆中,这些年里,只有一次微微有些雪意,地面积不住,楼顶,似雪如霜地一抹白。《祝福》里写祥林嫂回忆短暂幸福时,“微雪点点地下来”,先前不理解,待见到上海的雪,才知道祥林嫂所看的南方的雪,和我自小熟悉的北方的雪,是不同的。因此,在天水又见到雪,见到记忆中如故乡和幼时的大雪,格外觉得亲切,还有些温暖。冷的天,暖的雪,落在伏羲女娲成婚的土地上。

我住21楼,窗口朝东,早上一拉开窗帘,犹在夜幕的屋顶、道路、河流,都映着洁白的光,天空仿佛提前放亮。路灯依然照着,橘黄色灯光落在雪上,仿佛为雪着上小小的衣裳。天水的路灯是白玉兰形状,麦积区甘泉寺内,宋代玉兰两株,相距5米,一白一紫,为追思流寓天水的诗圣杜甫而植,及今千年矣。齐白石老先生书“双玉兰堂”,几可比肩南郭寺。上海市花是白玉兰,春天的街道上,玉兰花像覆盖在枝头的雪。我一直以为,天水,是中国天水、甘肃上海,陇原大地最时尚、最有情调的地方。

我向来有些懒,早上从不锻炼,看到雪,却忽然有了到天水的雪地里走走的愿望。古人踏雪寻梅,天水六十六号文化园内蜡梅开得正盛,鲁迅名篇《在酒楼上》,写柔雪的绍兴,“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作者“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很值得惊异”。天水位居南北中国分界线,北方的国槐,南国的梅花,相邻而生,自是毫不奇怪。然天水雪天的好处,不止一树梅花。

街上,一夜飘雪,已积得厚厚的,如大地铺上洁白的地毯。行走上面,踏雪微声。不由得小心翼翼,生怕踩破了雪褥,惊醒了夜的梦。雪还在下,但不密,雪片大而疏,花瓣般落在头上身上,“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反其意而用之,也是恰当的。人、车都少,俱小心翼翼的。所见多的,是穿灰蓝色校服的学生。天水最著名的初中——逸夫实验中学,就坐落在藉河南岸。门前即桥,飞架南北。二三调皮男生,小跑两步,试着滑雪,然雪厚,未成冰,行而不远。橡胶坝拦藉河梯级蓄水而成的天水湖,近岸部分结了冰,白雪覆盖,湖中犹水,雪入即化。作家从维熙有名篇《雪落黄河静无声》,雪落藉河也一样,似飞絮入林,如青纱曼舞,又像天与水间律动的音符。藉河是渭河支流,终入黄河,这点点片片的雪花,也将汇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洪流。伏羲自天水顺河而下,入主中原,葬于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周口,处黄河中下游平原,沃野千里,水土肥美,至今仍是最重要的夏粮主产区。天水降下的万千雪花,也是追随伏羲的步履而去的吧。

水在河中过,车于路内游。往日,藉河南北路连绵的车流,是城市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的标志,雪地里,却静静停着,仿佛盖着被子安睡的孩子。车辆形状不同,雪落其上,更加千姿百态,又无不呆萌。有的车灯一半落雪,睡眼惺忪;有的像舞台上的花脸,一副滑稽模样;有的车顶积雪平坦整齐,好像戴了洁白的帽子。平日里,他们早该生龙活虎、神气活现地竞逐在路上,争先恐后地奔事业、争前途。而今雪天,他们像回到慈母怀抱,裹紧白色小被子,睡一次懒觉,做一回静静的梦。

天色渐渐亮起来了。伏羲在天水分时序、定节令,每到节气,天水气候反应明显。一年一日,天水都从容而精确地度过。举目眺去,鲜红的国旗映着白雪,分外热烈。那是迎接新年,沿街挂在白玉兰形路灯杆上的。近看,面面挺括;远望,行行整齐。国旗下,古宅前,是忙碌的环卫工人。橘黄色工作服都有些旧了,身躯个个弯下来,拿着铁锹、扫帚,正在除雪。俗语云“各人自扫门前雪”。扫雪,也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一部分。记忆中,大人挥动快一人高的扫帚,左一下、右一下,露出一条藏在雪下的路来。孩子们,早在院子里的雪上堆起了雪人。微信圈里,无数创意萌宠的雪人风华正茂。如果不是电脑P图,都需要专业水平。原生态的雪人就没这么多讲究,大中小三个球上中下堆起来就算小功告成了,再插上把旧笤帚——完美!忽然发现,最接地气的雪人形象,居然是扫雪的环卫工人。从来没人给这些天天起得最早的城市美容师塑像,但每年冬天,又塑出了无数的像,虽然塑像者和被塑者都无名无姓。

天水还在人工扫雪,而大都市如北京,扫雪已很不常见了。专业化扫雪车可以迅速让落在地上的雪痕迹全无。这个多地“暴雪预警”的冬天,北京却始终一片未见,更别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了。大家一边抱怨空气干燥,一边庆幸出行等生活不受影响。我们都想记住乡愁,其实在工业化、城市化时代,乡愁是有边界的。天水这样的城市,可以说就是乡愁的边界。城区规模不大,四周被农村包围,许多市民进城不久,乡村的生活方式,还时时映入城里。而更大的城市,景观、自然、原生态,甚至乡愁,都已被模式化了。玩雪,到滑雪场;游泳,到游泳池;看景,到公园。每天醒来第一件事,盯床头PM2.5测量值,决定要不要户外锻炼;到医院化验,打出好几页数据,看哪项高、哪项低,确定身体怎样。甚至见到雪,立即反应的,是冷空气、尘埃、水分,以及是不是卫生。一说乡愁,就是余光中……寓言《郑人买履》的主人公被嘲笑了两千多年,其实,主人公倒是有远见的,是“数据化生活”,如我们今天一样。

远远地,眺见了伏羲城古朴巍峨的门楼。橘黄色灯光自下而上,照得飞檐都温暖起来,又平添了富贵与缥缈的气质。不禁感慨,果然“百王之祖,万帝之先”,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依然难掩尊贵与卓荦。老天水五城相连,最西就是伏羲城。城池更易,现代化浪潮冲击下,其他四城都已湮没,痕迹不在,唯伏羲城因庙而存,还新建了许多设施。虽有城门而无城墙,但一门相隔,古今迥异。城门外,现代化高楼幢幢,城门内,两侧俱青墙黛瓦,檩椽井然。每年夏至日公祭伏羲,参加祭奠的人群熙熙攘攘由此步入盛典。雪天之晨,却寂静无声,仿佛和雪一起睡着了。

伏羲庙前广场,一夜的落雪,整整齐齐、方方正正盖在地上。伏羲公祭大典时树立的“泽被华夏一万年”标语牌,还如崭新般鲜红,白雪底色下,更加亮丽。都说每年公祭伏羲时,会有祥瑞异象出现,有时日月同辉,有时晴空彩虹,有时如注大雨戛然而止……上次所见,是满空翔舞的燕子。我还用手机拍了一段视频。数百只燕子应和着恭读祭文、乐舞告祭的铿锵之声和雅颂旋律,时而高飞,时而低旋,时而列队成阵,时而散落和鸣。《诗经·商颂·玄鸟》有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就是燕子,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吉祥之鸟。雪天里,燕子南去更温暖的地方了。这在天水屹立五百年的庙宇,是不是它们的乡愁呢?梦牵魂绕,一到春天,就急急飞了回来。

售票处买票,售票员说“你外地的吧,这么早就来了。要是初一、十五,早起进庙,就不用票”。小姑娘很年轻,90后,却依然不减天水人天清水雅的真诚善良。天水人敬奉伏羲,每月初一、十五,许多人一大早进庙烧香祈福。

庙中静无一人,唐槐汉柏都披了洁白的裘衣。陈毅元帅有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表达的是革命者的坚贞不屈。经历几千年雪雨风霜的柏树槐树,却平和了很多,显出苍老的慈祥。伏羲庙建制同帝王宫殿,红墙碧瓦,雕梁画栋,都一派红装素裹,娆而不妖。大殿前的香炉里,却已清香袅袅,火苗跃跃,像跳动的心。“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原来早有人把雪朝的第一炷香,第一支烛,敬给先祖了。“程门立雪”,一直是对学问虔诚的典范,天水人更把最崇敬的心意,表达到人文始祖面前。后院里,曾经富贵鲜艳的凌霄花,仅余萧瑟枝干,冬青一簇簇站着,绿衣白帽,仿佛天地堆就的雪人。见易厅下,“羲皇故里”四个大字豁然在目。前段时间,伏羲出生在平凉还是天水,着实争论了一阵子。雪天里看到这幅题字,却让我豁然开朗。伏羲无论出生在哪,只有到天水卦台山开悟,才能一画开天,成为华夏第一皇,不到天水,就是一个普通人。伏羲飞跃为羲皇,由水升华于天,只在,也只能在天水,而不是其他地方。

后门还没开,我原路返回。大殿前已见二三人,清香烛火,更加生动。伏羲依然夏天妆束,赤膊,腰围树叶。殿内墙壁上,绘伏羲十四大功绩,有钻燧取火、兽皮制衣。“雪落在大地湾的土地上/伏羲女娲的肩头一片白”,八千年前的雪,可能比现在大,新娘女娲,穿着作为聘礼的美丽鹿皮衣服,守着火塘,和虎皮着身的夫君伏羲依偎,看茅屋前雪花片片。

天水平江话伏羲

甘肃天水市和湖南岳阳平江县,一处西北、一在中南,路途遥远,气候不同,民风迥异,似乎很难相提并论,可伏羲文明文化,却将它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地名确实很有讲究,每个地名背后,都有许多故事。如天水,由汉武帝时期“天河注水”之事而来。平江,汨罗江自西向东贯穿全境,鱼水肥美,为楚湘文化之重要源头。后唐同光元年,因县治周围地势平缓,平静无波,改昌江县为平江县。“春江潮水连海平”“山映斜阳天接水”,平江、天水,都是中国古诗文中常见之意境,氤氲起空灵的水汽。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不仅是中国古代“山水比德”说的经典,也蕴藏着深刻的科学道理。水,是生命之源,山水相依,构成人类早期生息繁衍的重要条件。这一环境气候,天水和平江同样具有,而且孕育流传着共同的传说。

每年夏至日,天水都要举行公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的盛大典礼,是与陕西祭黄帝陵、河南清明祭黄帝、湖北随州祭炎帝、山东曲阜祭孔并称的五大国家级公祭之一。海内外华人汇聚天水伏羲庙前,向“百王之祖,万帝之先”,表达景仰和继承。距天水市区三十公里之卦台山,是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创立八卦之处。周遭峰峦叠嶂,连绵成圆,渭河蜿蜒来去,冲积成原,名三阳川也。川,古语意为大河,李白“遥看瀑布挂前川”即是,北方话却更多意指河畔平坦开阔之地。卦台山如金钟坐于三阳川川上。峰峦断续,阴阳爻之来源也,卦台山八方之地形风物,八卦所标示也。

卦台山又名天心山,意为天地之中心。山顶一砖石砌太极图,即为“天心”,登山者多在此拍照留念。平江也有名山,为天岳山,与天心山一字之差。“五岳之外有天岳”,既称“岳”,自然山势高峻,巍峨挺拔。卦台山可以拾级而上,一步步趋近先祖,天岳山却须乘车盘曲登临。到近山顶栖息处,见镏金大字“中国母亲山”。我挠首而笑,天水作家王若冰考察秦岭全貌,提出秦岭非天下之大阻,而是“天下之大父”,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天水处秦岭西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即属秦岭余脉。可见,天水平江因山之缘,又联系在一起,一父一母,一北一南,一奇一秀,共同卫护中华民族的天伦之乐。

更深层的联系是,天岳山也有伏羲传说。山下建有伏羲广场,立伏羲石像。与天水伏羲庙明代泥塑之伏羲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天水之伏羲,乃庙堂之神圣,塑像历数百年,黄袍却常换常新,座前花果,日日新鲜。平江伏羲,矗立广场,天为庐、地为席,乃山泽之强者。天水伏羲传说,多从其母华胥说起,盖母系氏族时代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也。天岳山介绍伏羲,首先讲乃雷神之子。石雕伏羲倚坐石上,左手抚膝,右手持八卦盘,上身端直,双目远眺天际,裸身,胸肌腹肌块块可见。形象恰如乃父雷神。无祭祀供奉,风云雨露尚飨。天水伏羲,端坐神坛,两手捧八卦盘,双目圆睁,平视前方,慈祥观照进庙朝拜的众生。鲁迅先生曾论中国文化两大主题:廊庙与山林。天水、平江两尊伏羲,正印证这个论断。

天水伏羲,是“百王之祖,万帝之先”,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平江伏羲,是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英雄。人类早期的发展,正是生产力进步和社会组织形成同时进行的过程。伏羲十四大功绩中,始画八卦,以畋以渔;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尝百药,制九针,以拯夭疾;制琴瑟,作乐曲,立占筮之法,属于改造自然,提升生产生活能力。造书契,代结绳之政;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立九部,设六佐;禅于伯牛;制历法,定节气,消息祸福,以制凶吉,是一项项建立社会管理制度机制。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协调共进。天水、平江的伏羲,正标志着这两个相辅相成的侧面。

我在天水工作时,提出天水是中华文明源头区的想法。网络有《天岳幕阜山——古今话伏羲》一文,提出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并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虽“大胆假设,想象论证”,但也说明一个道理,文明,包括中华文明,是多起源的。正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中华文明一脉相传至今,远古之文明遗存,中国东西南北都有,著名的,如马家窑遗址、河姆渡遗址、三星堆遗址等,但只有天水,不仅有标志距今8000年至5000年的彩陶、居室、聚落文明成就的大地湾遗址,而且中国思想起源之周朝、政权治理模式创设之秦朝,都源起天水。因此,天水乃中华文化长房长孙。“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都明确此定位。平江,春秋时属楚地,楚自称王,不服周王室。然亦有伏羲传说,天岳山相传还是伏羲归葬地。而通常所知伏羲墓,在今河南省周口市。故而可知,天岳山之伏羲,为长江流域之伏羲,是“南伏羲”,天水之伏羲,在黄河流域,乃“北伏羲”。伏羲之后三千年,黄帝战蚩尤于中原,蚩尤兵败南行,成南方诸部族之共主。黄帝蚩尤之战,史学家认为旨在争夺中原地区统治权,虽生死搏杀、势不两立,然共奉伏羲也。

伏羲、女娲并称,地位作用却大不同。伏羲有十四大功绩,女娲则只一,与伏羲兄妹成婚,“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羲皇故里天水,还有一个美誉——“羲里娲乡”。大地湾遗址所在地秦安县,即女娲故里。公祭伏羲仪式期间,配套活动亦多,祭祀女娲,即其中一项,而且惯例在公祭伏羲大典前一天。虽层次规模较小,形式却一致,内容更突出女性色彩。大地湾标志的美女陶瓶,是乐舞告祭之代表形象。

女娲抟黄土造人,被称为人类始祖,又和伏羲兄妹成婚,繁衍后代。二事看似相距远甚,历史真实上却是一致的。伏羲时代,希腊神话称作英雄时代,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型。忽然发现,“伏羲”和“父系”,读音相近,远古传说和现代科学,有了奇妙的巧合,虽不能当作科学依据,也是佳话一则。女娲造人,实乃女娲生人,“补天”亦即部族繁衍。常说“人命关天”,真的渊缘有自。

卦台山前有九龙山,后有五龙山。相传,大洪水之后,人类几绝,唯伏羲女娲兄妹得存。为延续人类,兄妹必须成婚。然有违礼法,不知天意如何。伏羲女娲一登九龙山,一登五龙山,各滚下半扇磨盘,到渭河中央合二为一,浮于水上。龙马自河出焉,背负图,是为河图。既然天作之合,即在渭河畔山洞成亲,直至今日,结婚仪式最核心的,就是入洞房,喜庆的被褥枕巾上,“天作之合”最为常见。登卦台山,向西北眺望,不远处的半山腰,见一洞口,就是伏羲、女娲的洞房,因合卺之时见龙马,称龙马洞。公路自下方通过,日夜车声不绝,向先祖传达着子孙兴盛、繁衍壮大的信息。

天岳山之所以被誉为“中国母亲山”,提出“六亲之尊唯母亲”的感人主题,亦盖女娲传说也。山上,太元天宫刚刚建成,尚未开放,就是祭祀女娲的专庙。建筑如宫殿样式,三层楼宇,檐角上翘若飞。殿顶双龙护宝,殿身金碧辉煌。如故宫大殿,汉白玉栏杆沿阶而起,两边延伸。铁制烛台香案端立殿前,尚未启用。上书八字“慈光普照,有求必应”。

天岳山处湘赣交界,树木繁茂,烟云缥缈,泉水石缝渗出。最称奇者,曰沸泉。泉自地下涌出,泉口细沙,水激翻滚,仿佛水沸然。顺山而下,万流归壑,汇而成瀑,有瀑布数十挂也。虽不如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却一路随人,映带左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伏羲,龙也。天水称龙城,因其乃伏羲故里。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即指天水人李广。天岳山亦有伏羲,故也有龙。飞瀑清流,蜿蜒亦如龙。山中有道长,长发白衣,骨骼清奇,飘飘若仙。山顶老松,枝头探出,仿佛向悬崖鞠躬。道长盘膝松上,尺八在手,深沉悠远,群峰侧耳,茂林静寂,都被沧桑的尺八声净化心灵。

平江处汨罗江畔,屈原往生之河流也。如今端午设立小长假,很多人以为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形成的。其实,是端午先而屈子后。端午,其实是夏至的简易记忆。端午,又称端阳,意即正午时分,太阳正在天顶。传统节日,大多为记节气而设。如春节记立春,元宵记雨水,三月三记清明,六月六记大暑,七月七记白露,中秋节记秋分,十月初一记立冬,腊月二十三记大寒。而端午和夏至,一节日一节气,又把天水和平江联系起来。汨罗江因屈原愤而投江闻名于世,成为诗的河流。屈原于端午节而逝,端午因屈原而名,一个伟人和一个节日,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每年夏至,天水公祭伏羲大典,自明代及今,延续不绝。1989年以来,先甘肃省,后国家公祭,恭读祭文、乐舞告祭、领献花篮、拜谒伏羲庙,献上最高的敬意。伏羲乃人文始祖,屈原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诗人、文人。人文传承五千年后,终于等来了不仅吟诵于诗,一唱三叹,而且寄情山河花草,充溢文人情怀的屈子。屈原没有专门歌咏伏羲,却在《天问》里,像伏羲一样思考天地之远,宇宙之大。

李晓东,文学博士,副编审,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副主任。曾担任上海市委宣传部舆情处调研员、副处长,中央巡视组副处级、正处级巡视专员,中国作协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小说选刊》杂志社副主编,挂职甘肃省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多年从事文学研究和散文创作,在《人民文学》《文艺报》《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散文、文学理论评论文章多篇。

文章评论